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孟加拉竹屋 遇洪水可拆遷 | 人間福報

孟加拉竹屋 遇洪水可拆遷

THE MERIT TIMES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51觀看次
竹製建築「Khudi Bari」有結構穩固的鋼鐵卡榫,讓難民可用輕盈的竹竿,輕鬆搭起2層樓房屋。圖/取自Marina Tabassum Architects官網
竹製建築「Khudi Bari」有結構穩固的鋼鐵卡榫,讓難民可用輕盈的竹竿,輕鬆搭起2層樓房屋。圖/取自Marina Tabassum Architects官網
Khudi Bari具有建材環保、成本低廉及移動等優點,其高架設計能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水患。圖為示意。 圖/取自Marina Tabassum Architects官網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孟加拉的三角洲平原上,出現造型奇特的竹製建築「Khudi Bari」,這個名稱是孟加拉語中「小屋子」之意;這種高架式的房屋,以纖細的竹子為支架支撐底部,在廣大黃土平原及拍打著河岸的潮水映襯下,顯得格外脆弱。事實上,這種可大量生產的「Khudi Bari」組合式房屋,除了具有建材環保、成本低廉、便於拆裝及移動等優點,其高架設計更能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水患。

打造這種屋子的孟加拉設計師塔巴蘇姆(Marina Tabassum)表示,孟加拉是全球最容易受氣候變遷衝擊的國家之一,且季風雨、洪水正逐年加劇。洪水肆虐與河岸受到侵蝕,讓孟加拉的三角洲地形每年均出現變化,導致在這些地區生活的民眾流離失所。

為了幫助生活在恆河三角洲低窪地區的民眾,塔巴蘇姆設計出永續建築,協助弱勢族群。她說:「許多人失去土地,城鎮消失在水中。一旦砂質河床(sand bed)開始消失,災民就被迫遷離。我的想法是,推出一種能夠跟著災民移動的屋子。孟加拉沿海地區面臨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受衝擊等問題,我們應更加關注這些地區。」

為了達到節能減碳的環保目標並降低生產成本,她就地取材,選擇孟加拉當地生產的竹子,搭建「Khudi Bari」。這種屋子的重量輕,採模組化設計,可折疊、打包,承受強烈風雨的衝擊,並降低相關的成本及碳排放。

塔巴蘇姆表示,以竹子作為主要材料,具有價格便宜,耐用且重量輕,易於移動、攜帶等優點。她並設計鋼鐵卡榫,不僅結構堅固,且只需最少的勞動力就能輕鬆組裝或拆卸。

「Khudi Bari」與其他組合屋不同的特點是2層式設計,在基礎架構完成後,1樓可用來存放收成的作物,以及其他物品,牆壁則可用當地材料建造,例如:鐵皮或竹簾。2樓可容納4人,距離地面6英尺(約1.8公尺),在洪水期間提供安全的避難空間。

菩薩設計師 為弱勢創庇護所 

每棟「Khudi Bari」成本約450美元(約新台幣1萬4500元);為了加速分配與建設,塔巴蘇姆創立非營利機構「建築、社區、公平基金會」(FACE),為弱勢提供適當的庇護所及生活環境。目前為止,FACE已在孟加拉昌德普爾(Chandpur)南部沿海地區、庫里格拉姆(Kurigram)及蘇南甘傑(Sunamganj)北部容易發生水患的社區建造「Khudi Bari」。

此外,在孟加拉國與緬甸邊境,約100萬名羅興亞難民居住在考克斯巴扎爾營地(Cox's Bazar)。當局不允許難民營建造永久性建築或打地基,因此,塔巴蘇姆在當地建造「Khudi Bari」及社區空間,她說:「每個人都有權擁有優質的建築。」

面對氣候危機  不必追求永恆

塔巴蘇姆也曾設計孟加拉著名地標建築,包括獨立紀念碑博物館(Museum of Independence Monument)及拜特烏爾魯夫清真寺(Bait Ur Rouf Mosque)。然而,她畢生的職志並非建造長久流傳的商業建築,而是能夠支持社區、應對危機及滿足民眾需求的建築。

她說:「氣候危機讓我們面臨不可預測的現象,我認為,沒有必要追求永久性的東西,建築不需要持續100年。人們的建築、居住的地方,向來是不斷發展的過程,從不尋求永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