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一個眾生 多走幾十公尺

THE MERIT TIMES
文/林利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文/林利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

星雲大師圓寂了,將近九十天的日子裡,我很思念師父,我深信師父已經成佛了。回想2月3日由台東佛光山日光寺回到總本山,自師父圓寂起的那段時間,也一直都在佛光山上,每天到雲居樓頂禮誦念《金剛經》,乃至於真身舍利前往萬壽園奉安時的路旁跪迎,此情、此景仍歷歷在目。

師父給了我什麼呢?我想分兩點說明:

一、「給」的精神:1987年在大雄寶殿參加皈依典禮時,現場送給大家的小冊子裡,第一次看到師父「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佛光人四給精神,給自己很大的震撼,也是學佛的起點。

從此「四給」成為自己還在軍中服務任領導,向幹部部屬講話的教材;乃至於軍中退伍下來之後,服務常住所辦的學校,加入佛光會擔任幹部、會長、督導、中華總會理事、檀講師,回到常住服務眾生,就是想能「給」他人什麼。

尤其師父說,佛光山是「給」出來的,回想起來,每次在師父身邊,看到「星雲大師的給」,親自從師父手中接受的結緣品,也不計其數,例如《迷悟之間》單行本剛出版時,正好見到師父,師父立馬交代人送了一本,還有小三重明鏡;在總本山都監院服務時,也常常接到法堂通知,大師送包子、蘋果、點心等等。

二、「直」、「忠」與「大慈悲」:個人很有福報,跟隨師父學佛,又能近距離接受師父的開示、親近師父,有次師父說:你是軍人出身,對國家、長官忠誠,指我很「忠」,又用台語說我「直」,指導我在佛光大學服務的時候,需要身段柔軟,與大學同仁相處,不要站在對立面,要多溝通協調。

的確,師父知道弟子的優缺點,適時的運用機會調教,在宜蘭礁溪佛光大學服務五年,歷經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改制大學,數次遴選校長;每年至少新建完成一棟校舍;曾經在宜蘭佛光大學辦理供僧法會、五天的功德主會等等,師父都親自與會。

那些年師父經常到校關心,每場能陪同師父,是滿滿的灌沐滋養、增長我對佛教的信心。記得有次在功德主會議中,安排佛光山功德主植樹活動,其中的灑淨儀式,必須引導師父前進路線,走到佛光大學的十六亭橋前,師父為植樹功德主甘露灌頂;正起一個念頭,想要引導師父左轉彎,回到主法區時,師父向走在前方的我,說出一句「走到底」,立即感動師父的慈悲,因為十六亭橋邊,還有位信徒站在那雙手合十,大師不捨一個眾生,多走幾十公尺就是給人歡喜、給人希望,怎不令人感動大師的慈悲呢?以上就以簡單的文字記述,感念星雲大師的恩澤。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