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矽谷銀行破產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社論

美國加州「矽谷銀行」(SVB)破產事件引起全球關注。由於SVB是歷來規模第二大的銀行破產案,各界都擔心會否擴大成為全球金融危機。所幸美國政府立即採取措施,穩住銀行信心,應不致出現連鎖衝擊。

矽谷銀行是專做新創科技融資的銀行,全美五成科創公司是其客戶,在全球各地也有許多客戶。該行去年總存款超過二兆美元,規模居全美銀行第十六大,會走到今天破產局面,主要原因有兩個。

首先是SVB如同美國其他銀行,把大部分存款用來購買美國國債,本來十分穩當,但沒想到從去年開始,聯準會為遏止通膨不斷加息,導致美國國債持續下跌,銀行承受巨額帳面虧損,這是主要原因。

另一原因則是SVB所獨有。由於該行主攻矽谷科網行業,偏偏這兩年科網股災連連,許多科企得不到新融資,被迫把存在SVB的現金提出,使得該行面臨流動性壓力。

換言之,SVB同時在資產端(投資)和負債端(存款)都出現問題,以致走到破產局面,而後者對其他銀行影響相對較小。

SVB破產案雖未擴大,但與二○○八年金融海嘯相較,主要不同之處在於,當年還不是「人手一機」的時代,即時通訊也並不普及。但這次社交媒體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SVB破產因此也被形容是一場推特助燃的銀行破產事件,或稱這是智慧手機時代第一場大型銀行危機。

提到金融危機,很多人會聯想到銀行門外大排長龍、存戶爭相提款的場面,過去許多銀行出問題時都是如此。也因此銀行發生擠兌危機後,往往都會持續好幾天,變相給予銀行及政府多些時間拆彈,平息信心危機,然後人群逐漸散去,擠兌風波跟著落幕。

這次矽谷銀行並未出現這種畫面。原因是當SVB破產的消息傳出後,立刻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迅速散播,全球各地的存款人得知消息後,都可透過手機操作得以在彈指之間提走存款。

以九日當天SVB流失四百二十億美元存款為例,如果是在以往傳統銀行時代,每個存戶拿著存款簿去銀行提款二萬美元,就等於一天內有二百一十萬人排隊提款,即使從清早排到深夜,恐怕超過九成的人都領不到錢。

但現在大家普遍使用手機付款、轉帳、買股票,按幾個鍵便可於一秒內調動資金,由而促使美國聯邦監管機構緊急派定心丸,承諾存戶可全數拿回存款,危機才沒擴大。

SVB破產事件,也影響美國聯準會的升息規畫。不到一周前,聯準會主席鮑爾才暗示將加速升息。但經此一案,市場認為本月二十二日聯準會升息會議可能會踩煞車,以免通膨還未遏阻,卻已有更多銀行破產。

此事最大的意義乃在於,隨著智慧手機普及和社交媒體發達,人們慣用的即時通訊正以新的方式衝擊金融體系運作。為了應對這種加速發生的銀行擠兌事件,各地監管機構必須好好研究並借鑑SVB事件,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避免危機重演。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