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全集39】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75

佛教對「民間信仰」的看法 2 文/星雲大師 什麼是民間信仰 【問】過去一般人總是「佛道不分」,乃至把民間信仰當成是佛教。請問大師,什麼是民間信仰?民間信仰與佛教信仰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答】所謂「民間信仰」,指的是一種地方性的信仰,並沒有成為國際性的宗教。民間信仰是一種傳說,既沒有歷史根據,也沒有教理、思想,只是對於英雄人物的崇拜,對於俠義人士的尊重,對於大自然的敬畏,都成為民間的信仰。 民間信仰起源於知識未開化的時代,人們對於自然界的颳風、下雨、打雷、閃電等現象無比的敬畏,害怕隨時會危及生命財產,因此舉凡雷公、雷母、風伯、雨姐都成為膜拜的對象,乃至大樹、石頭都成為神祇,因此產生自然精靈崇拜的宗教。 隨著時代的遞移,由自然界的信仰,進而走向以民族英雄為崇拜對象的宗教。譬如關雲長忠義可佩,遂和孔子並列為文武二聖,成為儒家精神的象徵。岳武穆精忠愛國可敬,到處建有岳王廟,受到萬民的景仰。鄭成功開墾台灣、媽祖救濟苦難,都成為老百姓心目中偉大的神明以致香火不絕。乃至《封神榜》、《西遊記》等神異小說中如李哪吒、孫行者等子虛烏有的人物,也為民間所膜拜不疑。 民間信仰所崇奉的神明很多,諸如觀音、彌勒、土地公、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三山大帝、南北斗君星、灶君、七星娘娘、城隍、女媧、碧霞元君、太白真仙、李老君、南北星君等。從古以來,民間的信仰一直是三教九流、神佛不分,甚至充滿道教的色彩。例如扶乩、跳童、求籤、卜卦、擲筊、拜斗、看相、算命、建醮、靈異等,都與道教密不可分,所以一般人總把民間信仰歸於道教,這也是「佛道不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不只是民間信仰,最早的宗教基本上就是起源於人類對自然力量的不可知,以及對未來的無知與懼怕。也就是說,當自然界的變化破壞了人們平靜的生活時,追求一個高於此力量人格化的「神」,就成為必然的趨勢。這個「神」依民族、習性、地區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釋與呈現。自然環境變化劇烈的地方,崇拜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在崇山峻嶺中,就崇拜動物、植物;一般民族則對祖先有紀念、祈福的感恩儀式。不論崇拜的對象為何,他們的共同點是相信所崇拜的對象具有神祕超人的力量,藉由禱告、祭祀就可以免遭禍害。 但是隨著民智開發,現在的宗教信仰已從對自然的畏懼、對英雄的崇拜,進而走向對真理的信仰。具有真理性格的佛教早已從對自然圖騰的崇拜、英雄式的神權信仰,走向淨化身心、提升生命的層次;現代化的佛教,也不再像過去知識低落的時代,迷信怪誕,以神奇誘導民眾,而是積極地將人心導引至正信真理的領域。這就是佛光山所弘揚的人間佛教。 真理的宗教 所謂「人間佛教」,凡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的佛陀降誕人間,主要是為了示教利喜;佛陀並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而是一位慈悲、仁義、道德的覺悟者。一般人信仰神明是希望神明保佑他們發財致富、功成名就、所求如願等等,而佛教講究待人慈悲,講究喜捨布施,講究犧牲奉獻,講究廣結善緣。可見信仰神明,養成貪心,造成心靈貧乏,佛教則能給人帶來心靈上的富貴與滿足。 再者,信仰最終的目的,是要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幫助我們解脫生死煩惱。信仰神祇並不能幫助我們解脫生死,也不能提升我們做人的智慧、道德、勇氣,所以我們應該提升信仰,從有所求的神祇信仰昇華為菩薩道的實踐,從慈悲喜捨,為人服務中,開發自己的佛性,進而解脫生死煩惱,這才是真理的宗教。 因此,若問民間信仰與佛教有什麼不同?一般說來,民間信仰都是對神明有所要求,求發財富貴、求長壽百歲、求家人平安、求子嗣等;但佛教都是布施,都是喜捨給人,所謂「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當然,佛教也不是完全無所求,只是佛教所求的都是求國泰民安,求全民安樂,都是為大眾而求。就如基督教也是與民間信仰一樣,求上帝保佑,吃飯時感恩上帝賜予,但佛教則是供養十方,普施一切眾生。 不過,不可諱言,過去的佛教偏重出世思想的闡揚,因此與人生脫節。基本上宗教的發展要迎合人心所需,只有強調出世、解脫的教義,必定曲高和寡,難以度眾;能夠迎合人心的佛教,才是人間需要的佛教。人間佛教具有時代性、生活性、普濟性、利他性、喜樂性等特色,它一面包容民間的宗教,一面弘揚佛法的真理,所以人間佛教是二十一世紀引領人類走向未來的指標。 總之,人必須要體證真理,才有力量面對人生的橫逆,才有智慧通往生命真實的世界。力量與智慧其實是來自自己,來自自性的開發,所以佛陀曾經教誡弟子要「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就是信仰佛教與民間信仰,乃至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的地方。(待續)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5 華嚴經普賢十大願 25 第二篇㉑】佛典翻譯流通 法傳五大洲

文/星雲大師 (三) 歷代高僧大德如何轉法輪? 如前所言,佛陀成道後,說法四十九年,當時還沒有文字記錄佛陀的言教,都是以口傳記憶的方式傳誦。佛陀入滅後,弟子們擔心佛陀的言教散失,也為了確立教法的正確流傳,於是由大迦葉領導五百位大阿羅漢,在王舍城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的經典結集,由阿難誦出經藏,優波離誦出律藏。百年之後,陸續有第二、三、四次的經典結集,才使得三藏十二部經教漸次完備而流傳於世。 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是救世的舟航,必須常轉法輪,才能利益眾生。但是佛法的弘揚更需要有帝王的護持,佛教才能暢行無礙的弘化天下。如佛世時,頻婆娑羅王供養佛教第一座精舍「竹林精舍」,並終生護持佛教;中印度摩竭陀國的阿育王,對佛法大力弘揚,廣建寺院和佛塔,又派遣傳教師到各地弘化,使佛教走向國際化。其他如優填王、波斯匿王、迦膩色迦王,以及中國的梁武帝、唐太宗等人,也都是虔信佛教,能以正法來安邦治國的帝王。 此外歷代高僧大德為了讓佛法能永續傳播,而發展各種佛教事業,尤其文化事業,如經典結集、翻譯、刊刻、雕像、著述、書畫藝術等,對佛法的弘傳,可謂功不可沒。 因為佛教發源於印度,能東傳至中國,是靠西域僧侶的東來傳法。但如何讓佛教能在中國生根,主要是靠經典的漢譯。如漢朝到晉代,約有六十餘位譯經師,最著名的有安世高、支婁迦讖、支謙、曇柯迦羅、康僧會及竺法護等人。此時的譯經尚未得到朝廷的護持,多屬於個人的翻譯。 到東晉、南北朝,才逐漸受到國家重視,而有較大規模的譯經組織。主要代表人物有鳩摩羅什、佛陀耶舍、竺佛念、曇無讖、求那跋陀羅、真諦、佛馱跋陀羅、僧伽提婆、法顯等人。他們譯出的經典有大小乘的經論、禪經和律典等。 唐代,開始由中國高僧主持譯經事業,如玄奘、義淨,他們的佛學造詣博大精深,又精通華文、梵文,加上有朝廷的護持,譯場的設置組織完備,有利於進行大規模的譯經事業。 佛教經典的翻譯,是中國文化史上一件偉大的事業,對於佛教文化的保持,真理的傳播,具有開拓性的重大貢獻。而佛光山出版的一百三十二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則是現代人學佛求法的方便舟筏。還有,當代的呂碧城,熟諳英、法、德、日等語文,將《阿彌陀經》、《普門品》、《法華經》等經典,做中英對照翻譯。以及佛光山「國際翻譯中心」翻譯出版的各種語言的佛學書籍,都是將佛法真理傳播五大洲的重要利器。 經典翻譯之後,要經過彙集、整編、刊刻、印刷,才能成為圖書,流通世間。長期以來,由於戰亂或帝王沒有信仰、毀佛等因素,許多大藏經被毀損或湮滅。於是有不少高僧大德為了延續法脈而發心刻印經典,其中以法珍比丘尼斷臂募款,刻印《趙城金藏》,最為艱鉅感人。於宋、元、明、清,陸續刊刻之《高麗藏》、《磧砂藏》、《嘉興藏》、《龍藏》等,使得佛教大藏經的版本愈加豐富與多樣。近代則有清末的楊仁山居士,成立「金陵刻經處」,發心刻印散失的經典,因而有中國佛教復興之父的美譽。 佛教經典的結集,除了印度的四次結集,後來仍有數次的結集。如西元一八七一年,由緬甸國王敏東召集舉行第五次結集;一九五四年,緬甸佛教又在國家的贊助下,舉行第六次結集,歷時二年,完成《南傳大藏經》的彙編。到了現代,弘法更與電腦科技結合,不僅更加完善的整理、保存了經典,也因為使用方便,而加速佛法弘化的步伐與範圍。 如佛光山在一九七七年即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將歷來沒有標點分段,又有許多衍字、漏字、錯刻、錯簡等問題的古版藏經,重新加以整理成現代人易讀、易懂、易行的現代版藏經,稱為《佛光大藏經》。共有十六大部類,已重新整理,加入現代標點分段出版的計有:《阿含藏》、《般若藏》、《禪藏》、《淨土藏》、《法華藏》、《圖像藏》、《唯識藏》、《本緣藏》、《聲聞藏》,其他如《律藏》、《史傳藏》、《藝文藏》、《華嚴藏》、《儀誌藏》、《秘密藏》以及《雜藏》等,也在持續編纂中。 此外,轉動法輪、傳播真理的過程中,在家居士對經典的流通和助印,也是功不可沒。 如:近代的朱鏡宙居士,曾做過財政廳廳長、稅務局局長、軍需處處長,從事新聞工作多年。他初到台灣時,看到台灣佛教幾乎是一片文化沙漠,便創建台灣印經會,發心印行經書流通。還有,曾是安東省國大代表的蔡念生居士,發起影印《中華大藏經》。他們轉動法輪的精神,實令人敬佩。 像嚴寬祜居士,為了法寶的保存與弘傳,設立「香港佛經流通處」,刊印百餘種佛經,流通逾百萬冊,促使佛法廣為流傳。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張清揚女士,畢生投入佛教事業,對護持佛法不遺餘力,如捐款協助東初法師影印大藏經,深深影響近代台灣佛教的復興;除此,又協助創辦《人生雜誌》,同時贊助張少齊居士所辦的覺世書店,並捐款興建中華佛教文化館,對台灣早期正信佛法的推動,有莫大貢獻。 歷代協助轉動法輪的大德很多,以上略舉一二。高僧大德不畏困難,結集經典、譯經、刻經、創辦刻經處、印經處、佛教文物流通處,乃至影印大藏經,整理出版現代化、電子化藏經等,都是希望讓法寶能普遍流通而利益眾生。

MORE

【星雲大師全集5金剛經講話】金剛經講話第二 受持演說勝無住行施分第三十二 ❷ 如實正觀 於境內外不動

文/星雲大師 講話 二、菩薩正觀,有為即空 佛陀以夢、幻、泡、影、露、電六喻,比喻一切有為之法原無真實,乃三界眾生妄執為有;並教示弘法利生的菩薩行者,應觀一切諸法俗有真空,體虛如幻,不生取著之相。以此正觀,則彼蘊、處、界等,即是般若真心,如如本體!如《楞嚴經》說:「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大方廣寶篋經》: 須菩提言:「文殊師利!佛法、結使有何差別?」 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須彌山王,光所照處,悉同一色,所謂金色。如是,須菩提!般若光照,一切結使,悉同一色,謂佛法色。是故,須菩提!佛法、結使以般若慧觀,等無差別。是故,大德須菩提!一切諸法,皆是佛法。」 行者以此夢、幻等六觀,不被世間有為生滅法迷惑,入生老病死無有恐懼;視貧富貴賤平等無別;於馨香臭穢、赤白青黃知變異不實。觀一切有為,遷流造作,皆是虛妄,終有敗壞。行者若破一切相,起如實正觀,於一切境,內外如如不動,才是真正受持《金剛經》,能為人演說無法之法的真實菩薩。 曹山慧霞禪師對侍者說:「悟道的人,無論內外多麼炎熱,也不會受到影響。」 侍者說:「是的。」 慧霞又說:「如果現在炎熱至極,你要到哪裡迴避?」 侍者說:「就往熾熱的火爐裡迴避。」 慧霞不解的問:「火爐熾熱無比,你如何迴避炎熱?」 侍者指著自己的心答說:「我這裡眾苦不能到啊!」 借般若慧觀,捨恚行道,慈心正意,即能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逢諸飢渴、寒熱、苦樂、詈罵、惡口、惡事等,悉能忍之。正觀無謬,視緣境如露、如電,幻化不真,即可調御身口意三業,作忍辱仙人。 唐代,楊庭光在司空山會見了本淨禪師,問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一心一意的求道,請禪師慈悲開示我吧!」 本淨禪師說:「你是從首都來的,帝王所在之地有很多禪者,你就在那裡問道好了,我對你所說的『道』,一概不知!」 當楊庭光再度發問時,本淨禪師說:「你到底是要求佛,還是要問道?求佛的話,即心是佛;問道的話,無心是道。」 但楊庭光並不會得話中含意,於是再次求教。 本淨禪師:「所謂即心即佛,就是佛由心得,若再悟無心的話,便連佛也沒有了,而無心不外乎是真正的道。」 楊庭光更是狐疑不解的問:「都城的大德們都說以布施、持戒、忍辱、苦行等來求佛,但是禪師你卻說般若智慧人人本具,不是由修行來獲得。果真如此,則以前我所做的布施、持戒等修行,莫非都和成佛沒有關係嗎?」 本淨斬釘截鐵的答道:「毫不相干!」 要怎麼迴避內在三毒的炎熱?幽林山泉的清涼,止不住我們心頭燃燒的煩惱之火,唯有向最熱處,觀其幻影性,不取炎熱相,當識想不受,六根寂靜,何處不是清涼山水地?《維摩詰經》: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菩薩行者於世間弘化度眾,若能用夢、幻、泡、影、露、電來觀照一切,即能守攝身心。不論妍醜、好壞境界,以此「六觀」明照,則諸根寂然,知來去生滅之業因,心不住幻相迷惑,即可安忍不動,入如如佛界。 《堅意經》云: 「沙門賢者,以忍為先,當如清水,無所不淨。死人、死狗、死蛇、屎尿,亦皆洗之,然不毀水清。亦當持心,有如掃箒掃地淨不淨,死人、死狗、死蛇、屎尿,皆亦掃之,然不毀於箒矣。亦當復如風火之力光,死人、死狗、死蛇、屎尿,亦吹亦燒,然不毀風火之力光。若人欲來殺己,己亦不瞋;欲來謗己,己亦不瞋;欲來譖己,己亦不瞋;欲來笑己,己亦不瞋;欲來壞己,使不事佛法,己亦不瞋。但當慈心正意,罪滅福生,邪不入正,萬惡消爛。」 心住修行及福德之相,縱令五度齊修,若不以第一般若波羅蜜為眼目,就不見自家寶藏原本無欠無餘!菩薩終日求福,於心地解脫何益?《龐居士語錄》: 有人有所知,有事有是非, 聞道無相理,心執不生疑。 五歲更不長,只作阿孩兒, 將拳口裡咬,百年不肯離。 假花雖端正,究竟不充飢, 都緣痴孩子,不識是權宜。 如來無相理,有作盡皆非。 佛陀說種種法,不過是權宜之教,只是要吾人於日用六時中,不取於相,不被相轉,將千年狂心歇息,當下回頭上岸,不再於覺知緣塵生死流轉,如夢中人,妄執憂悲惱苦。 夢者,本為虛妄,無其實事;幻者,從顛倒起,萬法緣生妄有,本無自體;泡者,風擊水成泡,豈能久住?萬物似浮漚不實;影者,從業緣現,但可見而不可捉取;露者,晨朝溼露,暫有即無;電者,忽有忽無,萬法亦如電光,剎那生滅故如電。 般若慧觀能明徹身心如水月,從虛妄幻化的此岸,度往常樂我淨的彼岸。行者即化炎熱世間為清涼國境,轉濁惡煩惱成琉璃法界,隨所住處恆安樂。 千代能尼師在園覺佛光大師門下學禪,久久不能證悟。 在一個月明之夜,千代能以一個舊桶提水,因桶箍破裂,使得桶底脫落,千代能剎時豁然徹悟,心得自在。作了一偈,以記其事: 扶持舊桶,桶底忽脫。 桶裡無水,水中無月! 尼師因為舊桶破裂,桶底脫落,徹悟無水無月的一真法界,佛陀於金剛法會,或用離相無住的刀劍,或用假、空、中三諦的利斧,無非藉此截斷箍緊我們身心的舊桶,令其破裂。根塵緣境脫落時,行者便悟得無去來坐臥,如如不動的圓覺真心。 佛陀講經圓滿後,聞法者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以使正信流通,荷擔如來正法家業,因此佛經在卷末都會有正信流通的咐囑。 言歡喜奉行者,有三種含義: (一)說者清淨,不為利養。 (二)所說清淨,如實知法。 (三)得果清淨,歡喜奉行。 凡是聞法心生歡喜者,必然對經義有所妙契;因契入佛意,則起清淨信心;以此淨信受持不逆,當隨順如來所教,必能於晝夜六時、穿衣吃飯間,歡喜奉行。 《金剛經講話》在圓滿之際,我以「金剛十念法」,讓見聞《金剛經》、歡喜《金剛經》、讀誦《金剛經》、奉行《金剛經》者,人人契入金剛妙法,得金剛堅固大力,證金剛不壞身。 金剛十念法: (一)念身非我,多行善緣。 (二)念口非我,常出愛語。 (三)念意非我,受持大悲。 (四)念財非我,廣濟貧乏。 (五)念名非我,清淨生信。 (六)念權非我,救度羸弱。 (七)念色非我,正念喜捨。 (八)念生非我,勇猛精進。 (九)念死非我,自在無憂。 (十)念念非我,妙契佛心。 在紛擾的人間,以金剛為明鏡,端正身心;以金剛為房舍,離諸炎寒;以金剛為美膳,得大滿足;以金剛為曙光,照破黑暗;以金剛為上服,圓滿莊嚴。憨山德清和尚的〈雪裡梅花詩〉: 雪裡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飛來。 正對寒燈獨坐,忽將鼻孔衝開。 最後祝願見聞隨喜者,只要受持四句金剛妙偈,何須踏破嶺頭千堆雪,只要返歸自性,寂靜六根,恁麼時,千樹梅蕊芬芳,暗香萬億充塞!屆時,無人無佛,無法無說,無空無色,無是無非,庭前柏樹演佛事,大千世界總騰騰。 習題 1.為什麼為他人說此經的功德,勝過以七寶無住行施的功德? 2.為什麼成就諸佛一切功德,都在發菩提心中? 3.「信受奉行」有什麼含意? 4.何謂「金剛十念法」?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26】隨堂開示錄 225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22 生活的層次

【星雲大師全集126】隨堂開示錄 225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22 生活的層次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三屆第三次理事會議」開幕典禮 時間:2003年10月2日 地點:巴西聖保羅 Via Funchal 大會堂 各位親愛的佛光會員,大家好! 我們在世間上做人,有各等的層次,就以生活來說,也有不同的層次。今天我以「物質的生活要淡泊、精神的生活要昇華、藝術的生活要豐富、信仰的生活要超越」四點,簡單做個說明。 我們在世間上生存,首先要有物質的生活。因為每個人每天都要穿衣吃飯,要有房子住;物質生活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當物質生活滿足了以後,就需要有精神的生活。所謂精神生活,例如:讀書、旅遊、品茗、下棋、蒔花、運動、爬山、談情說愛等。 當精神生活也能享有以後,還是覺得不夠,這時就需要追求藝術的生活。所謂藝術生活,諸如音樂、繪畫、雕刻、建築等,所以寺院、教堂都以「形相」之美,以及「音聲」讚頌來淨化人心。 當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藝術生活都擁有以後,還是感到不滿足,這時就需要有宗教信仰的生活。 我們眼看著當代的社會,舉世人類由於對物質的過分執著,過分要求,可以說「人為物役」,人已經被物質所束縛,讓我們失去了自由,反而不能獲得生活的快樂。例如:現在美國人,甚至全世界都流行著「分期付款」,大家每天為了「分期付款」,忙忙碌碌地生活,哪裡有快樂可言呢? 一個家庭,每日為了衣食住行,在柴米油鹽中汲汲營求,可以說不是忙得不亦樂乎,而是忙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因此,人類要想求得一種快樂,必須想辦法從物質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剛才說過,要從物質的生活中解脫出來,當然就需要在精神生活上昇華。世間的生活裡,物質是有限的,欲望是無窮的,所以在物質的生活中,人要想求得快樂,我想對於物質的生活必須要淡泊。 全世界所有正派的宗教,對物質生活都講究節制,所以對於物質生活要求其樸素、求其簡單,我想國際佛光會「有道一同」的大家,一定都懂得在淡泊的物質生活中享受安然自在。 過去天主教的德蕾莎修女,曾經講過一句很震撼人心的話,他說:「我一生以貧窮為榮。」在我們中國古代的聖賢當中,如孔子的弟子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東晉時代的道安大師,有時信徒供養的糧食、物品太多,他就慨嘆:「人要這麼多東西做什麼呢?」他覺得東西多帶給他很大的拖累。 有一位有錢的董事長居住在高樓上,聽到對面陋巷裡的一對年輕小夫妻,每天快樂地唱歌、彈琴。他心中納悶:我這麼有錢,每天都在算帳,為了賺錢而忙碌、煩惱,而他們窮得連三餐溫飽都快成問題了,怎麼每天還能過得這麼快樂呢? 祕書告訴他:「董事長,你嫉妒他們快樂嗎?那麼你可以把一些煩惱讓他們來分擔!」 董事長說:「煩惱、痛苦怎麼能給他們呢?」 祕書說:「你拿一百萬送給他們,就可以了。」 「一百萬給他們,不是很快樂嗎?怎麼說是把煩惱、痛苦給他們呢?」 祕書說:「你不妨試一試。」 董事長真的把一百萬送給這對年輕的小夫妻,他們歡喜、高興得不得了,簡直是天降好運,平白獲得一百萬元。但是到了晚上,一百萬元放哪裡呢?放在枕頭下,枕頭太高不好睡;放在床鋪下,又擔心萬一被小偷給偷走了;放在抽屜裡,也覺得不安全。整個晚上就為了處理這一百萬元,折騰了一夜沒有睡覺。到了第二天天亮,忽然悟到:「我們上當了!」兩個人就把一百萬元捧到高樓上還給董事長,說:「你的煩惱還給你了,我們不要。」 佛教不是不重視財富,財富有所謂「善財」、「淨財」,只要是善美的、清淨的,可以多多益善。不過,人可以有錢,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會用錢。 「良田萬頃,日食幾何?華廈千間,夜眠八尺。」我的意思是,我們不要為個人貪求太多,應該要為全世界人民謀福利,讓大家去除貧窮,讓人人都能豐衣足食。個人能在物質上過得簡樸,如中國人過去的「清茶淡飯」,也不失為人生之一樂也。 物質的生活要淡泊,精神的生活要昇華。剛才說,像我們現在的人,精神上要談情說愛,要聽音樂,要到處旅行,要讀書等,難道這些就真能得到快樂嗎?有時候即使求得再高的學問、知識,或是每天到處旅行玩樂,這些未必就真能獲得快樂。在佛教裡,對於精神生活講究解脫、安然、自在、擴大,佛教有追求精神生活更昇華的另外一些方法,例如參禪、入定、念佛、輕安、歡喜,這種精神上的昇華,就如同是枷鎖的解脫。  過去多少聖賢,他們居茅廬,食素蔬,你以為他的生活很清苦嗎?其實不是,他內心的歡喜、精神上的安然自在是無法言喻的。我們佛光人可以和世間上的人一般,追求功名富貴,可以追求物質的生活,乃至追求精神的生活,但是在精神生活以外,我們不要忘記禪悅,不要忘記法喜,不要忘記更昇華的精神世界。 我們巴西協會的張勝凱督導,他在十幾年前「捨宅為寺」,後來擴建而有了現在的「如來寺」。他不但有物質的生活,也懂得精神上的修行生活,我和他平時雖然很少見面,我想經過這十幾年來,現在看到如來寺興建完成,內心不是也很快樂嗎? 我的一生,在佛門裡,無論是參禪,無論是念佛,無論講經傳教,我懂得用心,所以在藝術的生活裡,雖然我不會繪畫,也不會唱歌,不過人生要有另外一番內心的境界。例如:講話幽默,這是藝術;走路儀表瀟灑一點,這也是藝術。或者衣著簡單樸素,這也是藝術;平時給人歡喜,給人快樂,都是藝術生活。 在藝術生活裡,有另外一個美的世界,所以人在世間生活,縱有一些負擔,為家事、為朋友、為國家,難免都要承受一些辛苦,不過當你能夠「人忙心不忙」,當你有了內心的世界,有了藝術的心靈,我覺得這是人生另外的一種豐富。 有了豐富的藝術生活,當然還是不足,還是要過宗教信仰的生活。講到信仰的生活,過去一般的佛教徒「信佛」,信了以後就「求佛」,求佛要「拜佛」、「學佛」,我認為這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行佛」。我們到佛教裡來,不能像兒童一般,天天跟爸爸、媽媽要巧克力,要冰棒;真正的宗教信仰,是犧牲奉獻,是為眾生服務。所以,我覺得「行」佛之慈悲,「行」佛之智慧,「行」佛之普度眾生,這是我們國際佛光會當初成立的最大緣起。 歷年來,佛光會舉辦各種淨化人心的活動,例如:「慈悲愛心人」、「把心找回來」、「七誡運動」、「三好運動」等,希望人人都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我覺得我們要過一種宗教的超越生活,這是佛光會對大家最大的希望,也希望今後大家都能如實奉行。最後祈求三寶加被,讓大家把佛祖給我們的信心、平安、慈悲帶回家去。祝福大家。謝謝!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34】隨堂開示錄 375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 6 從籃球運動中學做人 「第二屆佛光盃大學女子籃球邀請賽」開幕、閉幕典禮

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 6/「第二屆佛光盃大學女子籃球邀請賽」開幕、閉幕典禮  時間:2012年7月4日、7月8日 地點:佛光大學懷恩館 從籃球運動中學做人 文/星雲大師 開幕典禮致詞 佛光大學的楊(朝祥)校長、三好協會的賴(維正)會長、海峽兩岸的各個球隊領導人和球員們、各位嘉賓、各位佛光人,大家好,吉祥如意! 為什麼要打籃球?籃球運動不只是玩球而已,在籃球運動中可以學習做人的道理,比方說,年輕人有時候不肯認錯,在籃球場上,你犯了規矩,就要自己主動舉手認錯,認錯的習慣最勇敢、最美好;或者,我們有些懶洋洋的習慣,在籃球場上不行,一定要打起精神來,因為籃球運動不只是分秒必爭,還有精確的零點幾秒計算著,沒有掌握必要的關鍵時刻,就不能勝利。在籃球場上,你不能單打獨鬥,必須顧慮到團隊精神,從打籃球中,可以學到智慧、勇敢、慈悲,很多做人的美德都在其中。 我們舉辦兩岸的大學女子籃球比賽,有很多人關心哪一隊會勝利,也有人問我哪一隊會勝利,籃球場上當然有輸贏,但是我們海峽兩岸的球隊不重視輸贏,我們重視友誼,兩岸的友誼勝利,才是最大的勝利!我們的八個球隊打到最後,哪一隊的分數多少,那不是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我們八個隊,有最佳的團隊精神、最佳的美德、最佳的表現、最佳的合作,統統都是最佳,統統都是第一。 閉幕典禮致詞 非常感謝各位球員,你們的衝刺流汗,讓我們觀眾流了多少感動的淚水;你們的辛苦奔跑,給我們觀眾帶來了多少的歡喜。 做一位球員是了不起的,我曾說過,打球是為了要學習做人。人生如球,球有好多種類,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籃球。為什麼?你看!不管是男子隊或女子隊打籃球,球員們儘管努力地去爭搶,搶到了,「My ball」球就是他的。人生在青少年的時候,爸爸媽媽是我們最親愛的人,也就好像籃球「My ball」一般,緊緊地被我們擁抱。 但是人生很奇妙,再接下去,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係,也就不像籃球「My ball」般的緊密了,轉而像是一顆排球。父母辛辛苦苦養育幾個兒女長大,漸漸地,年華老去,該由誰來照顧呢?有的推給老大,有的則推給老二,總是盡可能地推卸責任。 不過更淒慘的是,人生到了老年,做了老祖父、老祖母之後,慢慢地又變成了一顆足球,許多兒孫對於老年人,不再像熱愛籃球般高喊「My ball」了,而是一腳把他踢得遠遠地,甚至是愈遠愈好。 在這個人生裡,我們要做哪一種球呢?當然不要做足球,免得被後代子孫踢得遠遠的;也不要做排球,免得兒女不要我們。要做籃球!希望所有的觀眾、球員們,今後都能做一顆籃球,統統都能成為別人的「My ball」,讓大家需要我們。 這一次兩岸球員共同在球場上比賽,正如我說過的:在於友誼,不在勝負,勝負是一時的,友誼是永遠的。希望兩岸友好、和平,今後能有更多的來往、更多的建設,讓我們的友誼更昇華、更高升。祝福大家,謝謝!  【延伸閱讀】星雲大師:運動場上

MORE

【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26)

革心之道(上) 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氣衰, 小飲末亂性,忍氣免傷財, 貴從勤中得,富自儉裏來, 溫和終益己,強暴必招災, 養性多成仁,素食應愛物。 ──漢‧朱買臣 【作者】 朱買臣,字翁子,一作翁之,西漢政治人物,會稽郡吳(今江蘇蘇州)人。 早年家境貧寒,每日均需上山砍柴為生,沒有閒暇讀書。但他好學不倦,常一邊背著薪柴,一邊看書,為成語「負薪掛角」的起源。「負薪」是指朱買臣,「掛角」則是指隋朝的李密。 【佛教問題】 一、素食的意義為何? 世間上的生物,都要靠飲食來維持生命,就是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土作為營養,才能存在。 有的生物是肉食,有的是素食。獅虎熊豹屬於肉食,牛羊馬象屬於草食,人介於肉食、草食之間。 中國古代就有慈悲護生的思想,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佛教為了愍護眾生,倡導不斷大悲種,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義。但佛教的流傳,以人為本,因應各地風俗,對飲食並沒有強烈的要求。 今日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在印度,鐵路餐廳皆以素食為主;在美國,有的鄉鎮不准葷食進入。這些國家不是以宗教的立場,而是站在人道、健康的觀點倡導素食。總而言之,素食有下列六點意義: 1.培養慈悲。 2.有益健康。 3.比較衛生。 4.維護生態。 5.增加耐力。 6.促進和平。 二、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嗎? 佛教徒不一定要素食。譬如西藏、日本、泰國等佛教國家,囿於當地的風俗習慣及地理環境,有很多人並非素食者。然而素食合乎儒家的仁愛和佛教的慈悲,所以非佛教徒的神父、牧師也有素食的。 中國佛教倡導素食是為了實踐慈悲精神,信仰之後,能吃齋茹素是最好的,倘因家庭或工作上無法吃素,可以選擇初一、十五日,或六齋日吃素,或平日只食肉邊菜、三淨肉 [註] 亦可。 [註] 據《十誦律》卷三十七載,有三種肉,病者可食,稱為淨肉。1.不為我殺,且眼不見其殺者;2.不為我殺,且耳不聞被殺之聲音;3.不疑殺,無為我而殺之嫌者。 ──節錄自《佛光教科書(九)佛教問題探討》〈素食〉 養生與養性 文/星雲大師 中國的士大夫非常重視養生,不但注重養生,而且注重養性。 說到養生,平常要進補。此外,有的要休假,有的要旅行,有的重視康樂活動,有的甚至退休,都是為了養生。其實,現代人養生,可以運動,可以勞作,可以注意飲食,可以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 在佛教裡,也提到養生。養生之道,生活作息要有時,每日飲食要節制,朝夕作息要正常;時時心中要有正念、正思惟,減少欲望,少貪少瞋,少嫉少惱,這都是養生之道。當然,也有人用禮拜、用禪坐、用經行,乃至用蒔花植草、出坡作務,做為養生之道。 養生之外,還要養性、養心;心性是人體所依的根本,你不把心性養正、養善、養好,根本不立,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人生修養心性,在儒家講「吾善養浩然正氣」;在佛教講,豈但養生、養性,最主要的,是要明心見性。而在未達到明心見性之前,心性要柔和,心性要廣大,心性要安然,心性要平和!如果心性閉塞,心性強硬,心性執著,心性迷闇,如此要想明心見性,可就難矣也! 吾人的心性如水,水明如鏡、水淨如天;但因無明業風,使心性之水掀起了滔天波浪,所以修心養性,就是要把心性導之於溝、導之於渠、導之於平,否則容易氾濫成災。 吾人的心性如水,水性下流;人,學壞很容易,學好,則如水往上流,十分艱難,所以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養生是為了健康,養性是為了完成人格。但是,養生不是為了強壯身體,好勇鬥狠;修養心性也不是自我閉塞,不管國家大事。所以,一個人平常不重視自己的修養,不能養成志願、養成勇氣、養成力量、養成明理,則很容易就會成為下流。 自古以來,多少學問家,都希望以教育來養生、養性;許多的宗教家,也都以自我克制、擴大愛人,以表達自己養性的功夫。 廬山慧遠,三十年足不出廬山,以養性的功夫受人尊敬;達摩祖師九年面壁,也是修心養性,先用禪定養成克己的功夫。佛陀的弟子,隨佛出家後,各自在山林水邊,崖穴洞窟,修煉養性的功夫;中國的禪者,像雪竇禪師等人,在古寺叢林裡陸沉多年,總希望能把養性的功夫做好,將來龍天推出,可以福利大眾,普利人天。 養生,是形可立;養性,是心完成。有形有神,形神具全,還怕自己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嗎? ──摘自《迷悟之間》第五冊 p.131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 佛教常識102 信仰的種類?

文/星雲大師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信仰,信仰是出乎自然、發乎本性的精神力。早在遠古時代,民智未開,人類就因為對大自然的神祕力量感到懼怕,因而產生了敬畏自然的信仰;慢慢的進展到對人物崇拜感恩的信仰,所以我說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有信仰的。 你信仰國家、信仰父母、信仰師長、信仰宗教;你總不能說你不信仰這些吧!即使說你不信仰自己的國家、師長、父母、宗教,但你也不能不相信你自己!例如,相信自己能夠創造前途,相信自己可以興家立業,相信自己能為朋友排難解危,相信自己有能力為社會服務貢獻;假如你沒有這許多信仰,你怎麼會有力量生存呢?所以你必須相信你自己。 現在有一些人喜歡標榜自己不信宗教!是啊,宗教你可以不去信仰,但是你不能不信仰自己!時下不是有不少青年常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嗎?這不也是信仰自己嗎?因此,說自己沒有信仰的人,事實上還是有信仰,只是你信仰的是「不信仰」;不信仰也是一種信仰!一個人自己有的潛能,自己心內有的寶藏,就是信仰;你若選擇自毀自己的寶藏,自毀自己的潛能,你要說你不信仰,那也實在是甚為可惜。 當然,信仰也有很多種類的不同,比方說,有的人相信流芳百世,但也有人相信遺臭萬年;有的人深信因果,有的人懼怕因果。總之,有的人黑白顛倒,善惡好壞錯亂等等,這些相對的種類,都是因為對信仰沒有加以辨別,不懂得去分類。現在我們只講信仰的種類,也就是信仰的層次,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首先,信仰宗教必須要慎重選擇,否則一旦信錯了、信邪了,攀附上邪教外道,就如同把自己身心裡的寶藏給丟掉了,又如同吃錯了毒藥,等到藥效發作,則生命危矣!因此我常說:「邪信」不如「不信」。 但是,「不信」也很吃虧,就像你擁有了眼睛,卻不肯張開雙眼來看這個世界;你有了雙腳,卻不肯邁開腳步走向世界,那麼你就沒有機會去享受這世界帶給你的美好。所以對於喜歡標榜自己沒有信仰的人來說,正因為你沒有信仰,你什麼都不信,自然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簡單說,如果這個社會就只有那麼一個團體,你沒有參加,那麼這個團體所給予的善緣福利,你就不能獲得。相反的,你信仰了,才會有所得;如果你什麼都不相信,即使有善因美果,你卻擁抱不到,所以「不信」不如「迷信」。 一般來說,「迷信」應該是不好的,像是迷信神鬼,迷信妖魔鬼怪,或是迷信虛幻不實、執著愚昧的神通靈異,甚至於迷信撞頭鐘、燒頭香,迷信看風水、看地理等等,這許多當然是不當、不好、不善的。但是回過頭來說,也有一些迷信,只是自己不懂,一時的不了解,但至少因為他有信仰,就有善惡因果觀念,所以我們也不能對迷信妄加論斷,說它是好是壞。 我們看,有許多的老公公、老婆婆,他們跪在神明前面祈求上天保佑,祈求神明給他消災免難;像這種迷信,對別人也不會有什麼傷害,基本上,他雖然是迷信,但那顆信仰的善念好心,還是很寶貴的,所以「迷信」要比「不信」好一點。 當然,信仰宗教最終還是「正信」最好。所謂「正信」,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第一、你所信仰的對象,有歷史、事實根據嗎? 第二、你所信仰的對象,有道德慈悲嗎? 第三、你所信仰的對象,有能力救苦救難嗎? 第四、你所信仰的對象,人格能淨化嗎? 換句話說,信仰要信仰實實在在有的,要信仰有慈悲、道德,有智慧、能力的;信仰能夠確實幫助我們解脫煩惱,甚至超越生死輪迴的,這才是值得我們信仰的對象。 我想,佛陀就是實實在在有的,他有生養的父母,他有修道的過程,他是人不是神;只不過他是「覺悟」的人,他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緣起。所以,除了佛陀是實實在在有的,值得我們信仰以外;他的慈悲、道德,他所證悟的真理、佛法,都能有益於我們,都能幫助我們,我們不信仰佛法,還能有其他更好的信仰嗎?

MORE

【星雲大師全集3】六祖壇經講話 付囑品第十 不偏苦樂 平常心是中道

文/星雲大師 經文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①;若起思量,即是轉識②。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法相③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④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痴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⑤。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 「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旨!」(一) 譯文 有一天,大師把他的門下弟子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叫來,對他們說:「你們和其他的徒眾不同,我滅度以後,你們都是住持一方弘法教化的禪師。我現在教你們如何說法,才能不失本宗頓教法門的宗旨。說法時,應先舉述三科法門,運用三十六相對法,如有出沒,就會落於兩邊,說一切法不要背離了自性。如果忽然有人向你問法,說話都要雙句相對,彼此來去相互為因,最後兩邊的對待全部去除,更沒有其他可著之處。 「所謂三科法門,就是陰、入、界。陰是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入是十二入,也就是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和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門。界是十八界,也就是六塵、六門、六識。自性能含容萬法,所以叫作含藏識;如果起了分別思量,就是轉識。由轉識生起六識,出於六根門頭,對外接觸六塵,就這樣,十八界都是從真如自性而起用。自性如果邪,就產生十八邪;自性如果正,就產生十八正。如果表現出惡用,就是眾生用;如果表現出善用,就是佛用。用自哪裡來呢?由自性而來。 「相互對待的諸法,外境無情方面有五對法:天和地相對,日和月相對,明和暗相對,陰和陽相對,水和火相對;這是五對相對法。 「法相、語言方面有十二對法:語和法相對,有和無相對,有色和無色相對,有相和無相相對,有漏和無漏相對,色和空相對,動和靜相對,清和濁相對,凡和聖相對,僧和俗相對,老和少相對,大和小相對;這是法相和語言的十二對相對法。 「自性起用方面有十九對法:長和短相對,邪和正相對,痴和慧相對,愚和智相對,亂和定相對,慈悲和狠毒相對,持守淨戒和為非作歹相對,直和曲相對,實和虛相對,險和平相對,煩惱和菩提相對,常和無常相對,悲和害相對,喜和瞋相對,捨和慳相對,進和退相對,生和滅相對,法身和色身相對,化身和報身相對;這是十九對相對法。」 六祖說:「三十六對法如果懂得如何運用,就能使道貫穿於一切經法,而且出入不落於兩邊。真如自性隨緣起用,和人言談時,對外要能即於一切相而不執著一切相,在內要能即空而不執著空。如果完全著相,就會助長邪見;如果完全著空,就會增長無明。執著空見的人,有的誹謗佛經,肯定地說『不用文字』。既然說不用文字,那麼人也不應該有語言,因為這語言本身就是文字的相。又說『直指之道不立文字』,就是這『不立』兩個字,也是文字。又見到別人在說法,就誹謗別人所說著在文字。你們應該知道,自己執迷還罷了,又誹謗佛經。千萬不可誹謗經法,否則將造下無量無邊的罪業!如果外著於相,而造作有為法來尋求真道;或者到處建立道場,而辯論有無的過患,像這樣的人,即使歷經多劫也不可能明心見性。只許依照正法修行,又不可什麼都不想,這樣反將造成佛道上的障礙。如果只是聽人說法而不實地修行,反而會使人生起邪念。因此要依照正法修行,說法不要住相。你們如果能夠悟解,並且依照這樣去說、去用、去行、去作,就不會失卻本宗的宗旨了。 「如果有人問你法義,問『有』,就用『無』來答;問『無』,就用『有』來答;問『凡』,就用『聖』來答;問『聖』,就用『凡』來答。就這樣,二邊對待法的相互為因而離卻二邊,就顯出了中道義理。像這樣一問一答,其餘的問題也完全依照這樣作答,就不會失卻中道的理體了。 「假如有人問:『什麼叫做暗?』就回答他說:『明就是因,暗就是緣,光明消失了就黑暗。以光明來顯現黑暗,以黑暗來顯現光明,一來一回相互為因,而成中道義理。』其餘的問題都可以這樣回答。你們今後傳法,要依照這種方法轉相教導傳授,不要失卻頓門宗旨!」 註釋 ①含藏識:簡稱藏識,即八識中的第八阿賴耶識。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的種子,所以也稱為種子識。 ②轉識:第七末那識的異名。末那識又稱我識或計執識,此識以第八識為所依,常執定第八識見分為我,「恆審思量」勝於餘識,因它是由藏識轉生,所以叫作轉識。 ③法相:諸法所具本質的相狀(體相),或指其意義內容(義相)。 ④有漏:漏,有流失、漏泄的意思。煩惱的異名。人類由於煩惱所產生的過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轉不停,難以脫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有漏;若達到斷滅煩惱的境界,則稱為無漏。 ⑤無明:煩惱的別稱。不如實知見的意思。即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狀態。

MORE

【延伸閱讀】布施得富貴

文/星雲大師 降伏於慳吝,增長布施心; 攝受施堅固,生在富豪家。  ──《月燈三昧經》 這一首偈語勸人要肯得喜捨、肯得布施、肯做好事,千萬不要由於慳貪不捨,最後反而積聚了許多的罪惡,唯有布施歡喜給人,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許多經典裡,佛陀經常讚歎布施的福報。 布施不光是布施錢財,這種「財布施」只是布施的其中一種。有時候,我們可以傳授技術給人,教授知識給人,或者弘揚佛法,印行善書,教人做好事,這都是「法布施」。在財布施、法布施以外,布施也有很多種類,比方說:讚美他人,就是以語言來布施;對講者行注目禮,就是以眼睛與人布施;注意聽他人說話,便是以耳朵與人布施。 圖/pexels 此外,在社會上工作,如果不遵守開會的時間,就是不將自己的時間、秩序布施給人;參加宴會,大聲喧嘩,就是不布施給人寧靜的環境;與人交談,出言無禮,就是不布施恭敬心給人。如果一個社會,人人都慳吝不肯布施,不讓人歡喜,不讓人方便,不讓人順利,這樣的心態是很可怕的。 人與人相處,如果沒有共同的布施心,這個國家社會就不會進步。世間上,真正富貴的人,是很願意布施給別人的,我們要想做個富貴人,就要像《月燈三昧經》所說「降伏於慳吝」,先降伏自己的慳吝心,進而「增長布施心」,不斷的增長慈悲心,樂善好施。 「攝受施堅固,生在富豪家」,除了布施種種的善法,還要給人「無畏施」,學習觀世音菩薩的尋聲救苦,讓眾生無有恐懼,不僅助人脫苦,來生也將出生於富豪的家庭,享受富貴的福報。 ──摘自星雲大師《星雲說偈》 圖/pexels

MORE

住在哪裡?

文/星雲大師 人的一生都住在哪裡?從出生到往生,大概會住過父母家、婆家、兒女家、朋友家……但真正說起來,我們一生都住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面。 所謂色、聲、香、味、觸、法,佛教稱它們為「六塵」。塵,即塵埃的意思。因為世間上這六種塵埃會染汙真性,所以《金剛經》教我們不要住在六塵裡面。怎麼說呢? 先說「色」,它是指物質的顏色與形態。有句俗話說:「色不迷人,人自迷。」形色的美醜、優劣等,都不是絕對的,如果住著在「色」上面,就很容易產生偏差的見解與行為。例如,古往今來,總有不少人因為對於種族、膚色、外貌的愛惡執著,造成社會的動亂與紛爭。其實,人、事、地、物的價值,不在其外相,而在其內涵,過分重視外在的形色,很容易陷入自擾擾他的境地。 再說「聲」,「因明學」裡有一句話說:「聲是無常。」說明聲音是無常的,講出來就沒有了。用眼睛看,還可以看得久一點;耳朵聽聲音,馬上就過去了。好比老師講課,一句話沒注意聽,就過去了。因為過於住著在聲塵上,一句好話固然可以讓你欣喜、振奮;一句壞話也能夠讓你瞋恨、喪志,我們的心就會迷失在虛幻的聲塵之中了。 第三、「香」,即氣味。趨香避臭是人之常情,像一些女性特別偏愛住在香氣裡面,因此喜歡擺設香花、喜歡噴灑香水、喜歡塗抹胭脂花粉,自己喜歡,也歡喜讓人聞到。但是香臭不長久,香臭也會隨風而去,如果過於喜香厭臭,會被香臭左右,不免產生貪、瞋、痴三毒,使我們過得不安穩。 第四、「味」,即滋味。一般人對於食物的味道多有所偏愛。比方說,我喜歡吃麵、吃飯、吃年糕、吃米粉,吃各種酸、甜、苦、辣的食物。不管你喜歡吃什麼味道的飲食,但世事不能常如人願,如果我們貪著喜惡的味道上,就會被食物掌控情緒。 第五、「觸」,即感觸。例如,我感覺這張床是軟、是硬,這塊布的質地是滑、是澀等等。這些感觸多從比較分別而來,並非常法;如果我們執著在感觸上,就會產生很多困擾。就像有的人喜歡睡軟床,出差在外如果睡到硬鋪,就難以入睡了。當條件不允許的時候,對於觸覺有放不下的執著,必然會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 第六、「法」,即抽象的名言、句義、概念。它們都是被用來指稱事物的,但並非事物的本身,或事物的真實屬性;如果我們住著於這些概念上,不僅限制了自己的心胸視野,也很容易犯下大錯。古往今來多少暴亂事件,不都是因為當事人被某種意識形態的框框所繫縛,而造成國家的動盪。另外再如社會上的情殺案件、家庭悲劇,往往源於「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強烈分別心,實際上愛與恨往往是一體兩面,不明此理,被愛、恨所蒙蔽,許多憾事也就因此發生了。凡此,都是因為對於「法」的執著,進而強化心中的分別所致。 因為色、聲、香、味、觸、法是無常,如果住在這六塵上,就會有對待比較,就會患得患失,就不能安心。所以《金剛經》要我們「無住生心」,因為六塵是無常幻化的,你把心住在上面,就等於住在煩惱裡。如果不住在世間六塵裡,我們就不會比較計較。你煮飯來,我就吃飯;你煮麵來,我就吃麵。鹹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榮有榮的燦爛,枯有枯的淡雅。如果我們不住在個人好惡裡,不住在時空方位中,就能與真理融和,進而感受到人生的自在安然,生命的壯闊永恆。這種境界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而住」──住在真如法性內,住在慈悲智慧裡,住在宇宙大化中,住在眾生一體上,以奉獻服務為人生之樂。

MORE
/336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