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醫藥 | 人間福報

醫藥

內視鏡免吞粗管 食藥署推膠囊內視鏡

【本報台北訊】現代人承受高度的生活壓力及精緻化的飲食習慣,增加罹患腸胃道疾病的風險及出血的機率,因此腸胃道檢測需求也大幅提升,大腸癌更是近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名列前茅的癌症。食藥署今表示,除了傳統的內視鏡外,如今也有膠囊內視鏡,可完整通過腸胃道系統,檢測之小腸範圍更大,且1至3天可排出體外。 國健署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一年新增診斷個案有1萬6238人,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7歲,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另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 食藥署今表示,內視鏡是臨床上較常見的腸道檢測方式,傳統內視鏡檢查須吞嚥相當長的軟管,容易造成患者強烈的嘔吐感,另因多數內視鏡可重複消毒使用,若感控消毒程序有問題也會增加感染風險。近年發展單次使用的膠囊內視鏡提供了患者另一種選擇,使腸道檢測更輕鬆無負擔。 食藥署指出,膠囊內視鏡外觀大小似藥丸,內含攝影機,吞食後通過腸胃道系統可進行8小時的腸道攝影,經1至3天排出體外。過程中,患者可自由移動,影像透過無線方式傳輸到配戴的紀錄器。 在傳統內視鏡檢測中,因受限於內視鏡長度,只能檢測到小腸三分之一的位置,病灶檢出位置有其局限性;但膠囊內視鏡可完整通過腸胃道系統,檢測之小腸範圍更多,可提升病灶檢出率。 不過,膠囊內視鏡也有不適用的狀況。食藥署指出,吞嚥困難、腸胃道狹窄、阻塞或穿孔的患者並不適合,且得避免同時使用高頻電磁波產品,以免干擾影像傳輸,膠囊內視鏡亦可能滯留於體內未排出,故須由專業醫生評估患者是否適用,如使用時產生不適,或未於預期時間排出,應立即與醫生聯絡並前往醫院接受診斷,以免發生併發症。 食藥署提醒,膠囊內視鏡屬於醫療器材,上市前須申請查驗登記取得許可證,始得輸入或製造。許可證核定內容可於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之許可證資料庫查詢;如有發現醫療器材不良品或使用醫療器材時,或之後發生不良反應,請至藥品醫療器材食品化妝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

MORE

台灣18歲男女身高差距拉近 醫估原因有這些

【本報台北訊】根據衛福部調查發現,台灣18歲男性平均身高下降1.2公分,但台灣18歲女性平均身高卻愈來愈高,甚至突破160公分。醫師表示,最近青少年門診爆滿,家長對孩子發育相當焦慮,其中「肥胖」更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若以單一年齡做比較,台灣18歲男性的身高從2013至2016年的平均值173.3公分,降到2017至2020年的172.1公分;2005至2008年統計,19至30歲台灣男性平均則為172.4公分。 台灣18歲女性在2005至2008年身高平均159.7公分,2013年至2016年長高到160.7公分,2017至2020年平均身高直接來到162.1公分,與男性情況大相逕庭。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小兒科榮譽主治醫師李宏昌表示,根據臨床觀察,台灣女性近年身高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分析與女性運動風潮興盛有關,過往女孩子都被教導要文靜,鼓勵從事室內活動而非戶外運動。 隨著台灣的性別刻板印象逐漸減少,家長也鼓勵女兒要多運動,當女性開始運動、營養比較均衡時,便開始愈來愈高。 圖/資料照片 家長對於孩子一生只有一次的成長期都相當關注。李宏昌表示,過往青少年要看發育問題都得到小兒科掛號,但近年因應需求,將青少年門診分出來個別開診,卻出現診診爆滿的狀況,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相當焦慮。 他指出,長高與賀爾蒙分泌息息相關,台灣青少年門診之所以爆滿,因為台灣青少年得面對家庭、社會還有學校的多重壓力,很常出現身心疾病,導致內分泌失調,連帶影響到生長激素。 另外,社會對男性身高的要求愈來愈高,過往170公分就相當標準,但如今甚至有家長認為「沒有178公分就算矮」。 李宏昌以歐美國家對比台灣,許多台灣家長發現,若親戚小孩在美國、加拿大生活,「明明是同年齡的小朋友,卻比自己的小孩長得更高」,推測是教育、生活環境壓力的不同,導致的差異。 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表示,身高的影響因子相當多,近幾年醫界討論是否與環境賀爾蒙影響有關,但目前尚未有定論。 圖/資料照片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兒童肥胖問題」迫在眉睫。近年兒童肥胖率逐年增加,主要因長期高熱量飲食,加上生活作息改變,兒童使用3C產品、熬夜等狀況,都影響身體生長激素分泌。 彭純芝建議,若要兒童長高,得要有充足的睡眠,並且飲食中的維生素C、D、鈣質攝取要足夠,減少高熱量油炸食物,透過運動促進維生素D與鈣質之間的轉換,才能夠讓生長過程順暢。 李宏昌也表示,台灣兒童肥胖盛行率一直是問題,女孩8至10歲、男孩10歲至11歲時家長要開始注意,正是賀爾蒙分泌生長激素的預備期,補充鈣質外還要增加維生素D,此外維生素K2也相當重要,同時減少含糖飲料、增加運動,避免營養過剩。 圖/Copilot

MORE

多處水樂園開放 醫提醒2戲水原則

【本報台北訊】天氣逐漸炎熱,新北市政府宣布,多處「水樂園」提前開放,包括三重海世界水樂園、新店陽光遊戲場、汐止星際遊戲場、新莊塭仔底溼地公園戲水池提早至6月8日開放。不過,孩童戲水時難免會喝到水,小兒科醫師提醒,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都會透過水傳染,加上漂白水具刺激性,容易誘發孩童過敏、氣喘,建議民眾盡量挑選流動水質處戲水,且起身後應盡快沖洗乾淨。 除了水樂園,不少民眾選擇到游泳池戲水。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一般游泳池是使用漂白水消毒,除不見得能夠全數清除細菌,小朋友在水中嗆水,也可能因為漂白水的刺激性,誘發鼻子過敏、氣喘發作、咳嗽等,小孩不擅長游泳,「喝到水」的機率更高,罹患腸胃炎風險提升。 林應然指出,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都會透過水傳染,導致孩子罹患腸胃炎,如果戲水池的水只是流動沒有過濾,或沒有定期清洗,容易藏污納垢,則風險更高,腸胃炎症狀除了常見的嘔吐、拉肚子,還必須注意孩子拉出的糞便,可能帶有異常黏液、血絲,「腸胃炎患者,若細菌或病毒穿透腸壁,恐會引發敗血症、心肌炎、腦膜炎、肺炎等重症。」 「家長赴水樂園遊玩後,應協助孩童把身體沖洗乾淨,並挑選水質流動、設有過濾系統的戲水場所。」林應然表示,流動的水質一定比靜止的好,比較不易發臭或滋生細菌,「一灘死水問題很大」,例如野溪溫泉等,除細菌之外,還會有寄生蟲問題,須特別留意。 另,林應然提醒,據臨床觀察,通常夏天腸胃炎患者都會增加,近期天氣炎熱,食物保存不易,細菌容易滋生,若食物沒有妥善保存,根本就是「細菌樂園」,必須留意。

MORE

生理食鹽水補缺口 健保署將補貼專案生產成本

【本報台北訊】市占率超過7成的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因產品違反規範遭勒令關廠,手術、洗腎、住院需使用的生理食鹽水出現缺口。除了衛福部食藥署從國外專案進口400萬瓶外,健保署也提高價採用專案生產補貼成本,預計採購500萬瓶,補助成本價差從3至15.1元,合計共斥資3億元,希望補上缺口。 健保署昨晚(7日)公告全民健康保險藥品新收載品項明細表,此次為針對生理食鹽水注射液及沖洗液的專案生產的短期給付要價,由南光化學、台灣大塚、信東生技、濟生醫藥、安星製藥五家藥廠供應。 此次0.9%生理食鹽水專案生產,分成注射液及沖洗液,注射液有100mL、250mL、500mL、1000mL、1500mL;而沖洗液則僅有大容量1000mL及1500mL;兩類一共12品項。 小容量100mL、250mL的原先申報22元,補助新增成本調高為25元;500mL原本健保申報25元,調整申報價格為30至35元。大容量1000mL原本健保申報35元,調整後為38.1至40元;1500mL原先申報價40.9元,調高為56元,補貼15.1元也是此次最多。本次價格在6月8日生效,11月1日取消支付。 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原先會議決議有13個品項調整給付,但此次專案生產必須保證供貨,廠商考量後,下修品項,因此總共12項,並增加少量小容量的生理食鹽水供應。此次調整短暫支應6至10月藥價,8月開會討論長期給付價格,希望有助改善生理食鹽水缺貨問題。

MORE

中藥廠疑似製造偽藥 衛福部公告12項回收產品

【本報台北訊】中藥製造廠疑涉違法製造偽藥,衛福部中醫藥司公布,莊春仁生物科技製藥有限公司違規在食品公司生產藥品,且藥品疑似含有不明粉末,由於該公司的產品流向中醫診所、藥行、藥局等地,地方衛生局緊急聯繫下游業者,回收莊春仁紫雲膏、六味地黃散等12項藥品,後續由檢調偵辦中。 中醫藥司中藥藥證科科長施惠娟表示,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會同法務部調查局台南市調查處,至莊春仁生物科技製藥有限公司執行查核,發現業者在非核准生產區域,生產領有中藥藥品許可證的藥品,疑涉違反藥事法第82條第1項「違法製造偽藥」,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億元以下罰金。 她表示,已移請台南地檢署偵辦中,衛福部將持續配合檢調調查,該廠商過去沒有這類重大違規情節。 施惠娟指出,本次事項是由民眾檢舉,發現持有許可證的莊春仁公司在食品公司生產藥品,未向主管機關申請GMP藥廠認證,並發現及部分有疑慮的產品及半成品,由於該產品流向診所、藥局、藥行等通路。 她表示,該產品本身屬於傳統中藥,難以用健保系統追查受影響情節,目前由地方衛生局啟動回收作業,依據中醫藥司公布的下架品項及批號,12項產品多為補氣等用途的保健食品,呼籲民眾避免繼續使用。 衛生福利部依查核情形判定前述製造藥品行為,已違反藥事法第57條第2項規定,又依同法第80條規定回收市售品,連同庫存品一併依藥事法規定辦理。 民眾可到衛福部「中藥藥品許可證查詢」系統,查詢購買或使用到的藥物,是否為合法查驗登記藥品。

MORE

肺炎鏈球菌疫苗打氣踴躍 公費疫苗剩1.5萬劑

【本報台北訊】疾管署5月底開放50歲民眾公費接種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至疫苗用完為止,釋出疫苗共10萬劑,其中1萬劑保留給65歲以上使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打氣踴躍,目前各縣市庫存1.5萬劑,即將用罄,提醒民眾接種前先詢問各地疫苗供應情形。 肺炎鏈球菌為長者及幼兒常見的感染病毒,今年5月28日起開放50至64歲民眾公費接種1劑PPV23,預估符合身分者估計526萬人,搶打9萬劑,擴大接種後民眾施打狀況踴躍,截至6月7日僅餘約1.5萬劑。 曾淑慧表示,擴大接種開放至今,已有近7萬9千多人施打,因疫苗數量有限,實施至本周各縣市疫苗用罄為止。 近2天疫苗接種1.4萬劑,預估本周用完,請民眾欲接種前,先依各縣市接種地點洽詢疫苗供應情形,再行前往。 曾淑慧指出,此批疫苗用完後,仍會提供原65歲以上民眾與55至64歲原住民的PPV23公費實施對象,提供65歲以上民眾公費接種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及1劑PPV23,2劑接種間隔至少1年。 如為65歲以上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高風險對象、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上述2項疫苗則間隔至少8周即可;另55至64歲原住民則公費接種1劑PPV23。

MORE

臨床與研究並重 成癮醫療添生力軍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全球濫用藥物與成癮問題日益嚴重,對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構成了重大挑戰。然而除了從教育層面著手,讓青少年與民眾了解成癮物質的樣態,避免並且拒絕接觸外,如何輔導成癮者戒除並遠離成癮行為,協助其回歸社會,也是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的重要課題。 為培育成癮科學研究人才,衛福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為堅,自2021年起規畫並執行「成癮醫療研究與臨床人才培植發展計畫第一期」,培育具有成癮研究與臨床治療專業能力的精神科主治醫師。 鍾安妮醫師。圖/國衛院提供 陳為堅指出,成癮防治涉及多方面問題,需要精神專科醫師不斷持續投入成癮臨床和基礎研究,以期找出更有效的模式。「成癮醫療研究與臨床人才培植發展計畫」是國內首次結合醫學中心、精神科專科醫院及成癮醫療研究單位三方合作模式,學員除了在國衛院接受成癮醫療的基礎課程,並於台大醫院進行為期9個月的臨床精進訓練。 同時,也讓學員參與成癮政策制定會議,不僅提升了培訓醫師在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的能力,還讓他們對相關政策制定有更深入的了解,成為未來我國成癮醫療政策執行的中堅力量。 林靖書醫師。圖/國衛院提供 2022年度招募的林靖書與鍾安妮兩位醫師,於2023年6月美國丹佛市舉辦的藥物依賴問題學院(CPDD)第85屆年會中發表「成癮醫療」相關論文,並出席「我國鴉片類藥癮治療可近性及共病照護執行現況之評析與具體改善方案建議」專家會議。 兩位醫師皆曾與陳為堅副院長、王聲昌副研究員、鍾宇筑博士後研究員聯名發表「消除C型肝炎最關鍵的一哩路:注射藥物族群的防治現況與建議」於2022年《台灣衛誌》。

MORE

福建幫台胞核退報銷我國健保費? 健保署澄清

【本報台北訊】據報導,中國大陸福建省醫療保障局將台胞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在福建台灣人均可參加基本醫保,並且代辦台胞返台核退醫療費用等。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黃珮珊指出,健保並沒有委託任何單位辧國人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也提醒民眾若委託親友代辦,應留意個人資安。 據報導,福建省醫療保障局提供5項措施,包含落實在閩台胞一視同仁參加基本醫保、實現台灣居民居住證醫保應用同等便利、代辦台胞返台核退報銷台灣健保醫療費用、支持在閩台資醫療機構納入健保定點,以及優化在閩台胞醫保管理服務。 黃珮珊表示,民眾若於境外發生不可預期的緊急傷病或緊急分娩,須立即在當地院所就醫者,請於門、急診治療當日起或出院之日起6個月內,檢附相關資料,郵寄或親送至投保單位所在地之健保署分區業務組,申請核退自墊醫療費用。 若是申請中國大陸地區住院天數≧5天者,醫療費用收據正本及診斷書須先在中國大陸地區公證處辦理公證,再持公證書正本向「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申請驗證。 黃珮珊表示,若無法親自辦理而需委託辦理者,請附委託書及受託者身分證影本及銀行帳戶資料委託國內親友辦理,委託他人辦理自墊醫療費用核退,請注意個人資料及財產安全,以避免資料外洩風險。

MORE

人「生」大事手札 生育藍圖我做主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關於生育相關的資訊各式各樣都有,哪些才是正確的內容呢?衛福部國健署特別編製「人『生』大事旅行手札」,引導讀者思考人生歷程中,可能遭遇的生育及養育相關問題,手冊包含圖文並茂、淺顯易懂等5大亮點。 提到生涯規畫,你我的直覺會想到什麼?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學業、工作或婚姻等,但人生中其實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值得好好思考,那就是與年齡相關的「生育」藍圖。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不論性別,因為生理自然條件的限制,「生育」都是件具有時效性的事情,許多人在生涯規畫中,總是先以學業或事業為優先,直到錯過了「適育年齡」後才發現,即使耗費再多的時間及金錢,也可能無法找回適齡生育的最佳時機及養育的決定權,最終只好被動地放棄生育。 財團法人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高松景說,國健署製作「人『生』大事旅行手札」,多面向彙整在生育這條路上可能會需要了解的重要資訊,尤其希望年輕人除了求學及就業等人生規畫事項,不論在生涯中是否選擇生育,只要生育藍圖符合個人價值觀及人生目標,都是正確選擇,長輩亦可主動與晚輩分享經驗。 坊間流傳許多關於生育的都市傳說,往往會誤導民眾進行錯誤的生育決策,手冊中收錄了數則常見的都市傳說,加以破除並提供正確的相關衛教資訊。

MORE

新世代反毒策略10年砸250億 毒品初犯人數降64%

【本報台北訊】聯合國調查,過去一年使用非法藥物盛行率5.8%,每17人就有1人使用,為強化我國毒品防制,政府推出的「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已進入第二期, 投入250億元。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102年至112年毒品初犯人數下降64%,新興毒品等各級毒品使用者下降30.4%,減害計畫成效優於司法矯正機構,但需要專業人員整合性照顧。 行政院106年7月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擴編戒毒策略預算,提升藥癮者的醫療和專業處遇服務的涵蓋率,並在「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第二期計畫」中,納入了培植兼具「臨床服務」與「研究能力」的成癮醫療政策轉譯人才的目標。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說,新世代販毒策略1.0投入100億、第二期則投入150億,除了科技緝毒、海關新興毒品檢驗外,也有龐大資源挹注在成癮治療與社會復歸,目前已看到顯著成果,從102年至112年的毒品初犯人數下降64%,包含新興毒品在內,各級毒品的使用者下降30.4%。 國衛院副院長陳為堅指出,如果檢察官發現毒品使用者,各項消極條件符合緩起訴規定,檢察官就會給予緩起訴處分,並附帶要求到藥癮治療中心接受治療,希望未來能擴大藥癮患者經由醫療模式介入處分,而不是被動待在矯正機關裡。 針對第一級毒品如海洛因的治療,目前以美沙冬減害療法為主,陳亮妤指出,司法官學院委託師大調查不同處遇者的再犯率,發現毒品使用者經緩起訴治療的再犯率,是單純監禁的一半,希望未來在二級毒品方面可以擴大;第三、四級毒品目前仍以裁罰為主,希望朝向多元化方向研擬;兒少使用新興毒品部分,則預計以兒少為中心,進行跨部會討論。 為了培育成癮科學研究人才,衛福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自110年起,規畫並執行「成癮醫療研究與臨床人才培植發展計畫第一期」,由身兼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為堅主導,培育具有成癮研究與臨床治療專業能力的精神科主治醫師,提升成癮研究能量,並提供實證為基礎的治療,進而提升國民健康。 成癮醫療研究與臨床人才培植發展計畫,是國內首次結合醫學中心、精神科專科醫院及成癮醫療研究單位三方合作模式,學員除了在國衛院接受成癮醫療的基礎課程,並在台大醫院進行為期9個月的臨床精進訓練,並讓學員參與成癮政策制定會議,不僅提升了培訓醫師在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的能力,還讓他們對相關政策制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成為未來我國成癮醫療政策執行的中堅力量。

MORE
/180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