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8) 尊重生命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古德悟道詩】(8) 尊重生命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80觀看次
世間上最寶貴者莫如生命,任何生命都應該獲得吾人之尊重。殺生害命是最惡劣的行為;今人任意破壞生態,無視於環保的重要,這也是傷害生命的表現。 圖/法新社
護生詩 鳥 唐.白居易
護生詩 戒殺 清.戒顯法師

〈護生詩‧戒殺〉
清‧戒顯禪師
千百年來碗裡羹,
冤深如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聽屠門夜半聲。

【作者】

戒顯禪師(一六一○~一六七二),明末清初臨濟宗高僧。號晦山,靈隱具德弘禮禪師法嗣。順治八年應請住雲居山,重振叢林,興殘起廢,復立清規,大開法筵,著書立說頗豐。

【賞析】

「千百年來碗裡羹」,自古以來,我們飯桌上、碗盤裡、菜湯中,都是屠殺一些動物的生命身軀所煮成。「怨聲如海恨難平」,眾多的生命無辜被殺害,成為我們的口腹之需,那無聲的怨恨像不平的浪濤,一如大海般深廣。為了貪著一時的口腹之欲而殺生,必定會造下另外一種因果,「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就是最好的寫照。
放眼現在的世界,真是一片暴戾兇殘,人與人,國與國,常常彼此傷害械鬥。究竟世間上的刀兵劫難,是從哪裡來的?只要聽聽屠門半夜的霍霍磨刀聲,便知貪欲熾盛,有了這樣的因,自然遭致社會怨憎相報的果。
佛門常勸人素食,不要太計較吃食,要培養一顆慈悲的心,也就是儒家常說的「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一念的悲憫心,就是人間的淨土。
悲憫之心要從小培養,將來幼兒長大了,心裡頭有慈悲,對社會才有正面的貢獻,人間才能充滿祥和與安樂。

──摘自《星雲說偈1》第一三八頁

〈護生詩‧鳥〉

唐‧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三春鳥,
子在巢中望母歸

【作者】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八),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山西太原人,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有「老嫗能解」的說法。關懷民生,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須取材於現實事件,反映時代的狀況。

【賞析】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不要以為天上的飛鳥、水裡的游魚及山裡的兔子,牠們的生命微不足道,其實,牠們跟我們人類相同,都是同樣的骨肉,同樣的身軀,同樣會感受恐懼和害怕啊!
「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奉勸世間人,切勿任意殺害春天枝頭上的鳥。你殺了母鳥,會讓等在巢中的幼鳥餓死。
這首詩偈主要是勸人發慈悲心,不要隨便傷害其他的生命。現今全世界提倡生態保育的觀念,保護稀有動物,這不但是基於環保和生態,也是為了社會的安寧與平安。

───摘自《星雲說偈》
 


文/星雲大師

尊重生命

世間上最寶貴者莫如生命,任何生命都應該獲得吾人之尊重。殺生害命是最惡劣的行為;今人任意破壞生態,無視於環保的重要,這也是傷害生命的表現。

你看,一己的私欲可以引起戰禍,一念的仇恨可以施予種種的酷刑。甚至親人互相嫉妒,朋友彼此殘害,不尊重生命已達到極點。為了口腹,生魚片、燜活鱔、銼魚、烤鳥、醉蟹、烹蝦;語云:「欠債還錢」,但欠命不知要還什麼?

所謂「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古德苦口婆心地勸諫世人:「勸君莫打三春鳥,母在巢中望子歸。」又說:「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姓,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如何?」

其實,大自然一花一木,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有生機;任意丟棄一張白紙,隨便倒掉一掬清水,都是沒有惜物惜生的慈悲。可以穿三個月的鞋子,穿了三天就丟棄了;可以用兩年的沙發,任由兒童恣意跳躍,三個月就破壞了。父母子女都不知惜物,怎麼會惜生呢?因為萬物都有生命啊!還有幼兒從小就讓他任意玩弄蜻蜓、蜘蛛、小魚、小蝦,直至死亡為止,從小就養成不知尊重生命的習慣,將來殘殺人命又何能例外呢?

眼看今日的社會,不但殺人,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自殺」的愚痴,罪業更是深重,每天看社會傳播「自殺」、「他殺」、「教人殺」、「見殺歡喜」,這許多幸災樂禍的現象,實是整個人類最大的悲哀!

世間上,每一個人的人格都需要獲得尊重,每一個人的擁有也都應該受到保護。現在的自由權、智慧權、財產權,都是無比的重要,都應獲得吾人的尊重,何況生命?

因此,世間最寶貴者,即為尊重生命;最惡劣者,就是殘殺生靈。吾人在高呼「吾愛吾國,吾愛吾家」之餘,豈能不惜生愛命乎!

──摘自《迷悟之間》第一冊 第八十一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