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科技 | 人間福報

生活

工作被AI取代?9成上班族有危機感、逾6成想靠AI加薪

【本報台北訊】近年來AI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科技進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調查發現,多數上班族對AI有濃濃的危機感,9成認為AI會取代某些工作;在上班族心目中,最危險的職業有翻譯、客服、產線、以及櫃台;至於擁有AI技能,能不能為自己鍍金?6成3想靠AI技能加薪,期待加薪6736元。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隨著AI應用融入生活,高達98%的上班族都有使用AI應用的經驗,最常接觸的項目依序為語音助理、影像生成、智能客服、餐飲業的自助點餐系統,以及語言生成的AI模型;上班族使用AI的主要目的為提高工作效率59.3%、找資料56.9%、娛樂休閒41.8%、對新科技感興趣41.2%。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翻譯、客服、產線和櫃台的工作,通常包括大量的重複性任務,舉例來說客服處理的問題大多是相似的諮詢,只要依據既定的操作手冊就能解決,而生產線依賴的是標準化的生產流程,這些常規性的任務正是AI所擅長的工作,因此特別容易被取代。 隨著AI系統在語言處理、自然語言理解的能力不斷提高,更能精準地解決翻譯與櫃台工作。 曾仲葳指出,儘管AI的出現衝擊部分的職務,但同時也促使企業招募更多新興人才,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資料庫顯示,過去一年AI的相關職缺成長幅度達到3%,包括大數據分析師、人工智慧工程師、資料科學家、演算法工程師、AI溝通師,都是當前的熱門職缺。 至於擁有AI技能,能不能為自己鍍金?9成3的上班族認為學習AI可以增加就業競爭力,且認為不學習會被淘汰佔63.6%比率最高,其次是減輕工作負擔49.6%、便於轉換道37.5%、升職加薪29.0%。 一旦掌握AI工具,上班族對薪資的期待如何?6成3的上班族認為學會AI對提升薪資有幫助,平均可以加薪6736元。 不只上班族會主動使用AI應用來提高作效率,AI在企業組織的運用也逐漸提升,調查顯示有將近9成的企業對AI抱持正面的態度,包括開放員工依個人需求使用36.4%、正面鼓勵員工了解新知30.3%,更有超過2成已將AI應用融入公司作業流程當中,其中以資訊科技業、醫療業以及金融業轉型速度最快。

MORE

力晶黃崇仁:台灣晶圓代工領先全球 推動區域AI科技商機

【本報台北訊】力晶集團創辦人暨台灣先進車用技術協會(TADA)理事長黃崇仁今日應邀在東京進行專題演講時表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可以透過晶圓代工經驗、技術的支援,協助各國參與方興未艾的AI科技革命,推到新應用領域,並借重3D堆疊式DRAM/邏輯晶片架構,提高記憶體頻寬、降低運算耗能,以低成本優勢加速普及Edge AI應用。 黃崇仁是應台北市電腦公會邀請於東京舉辦的台灣半導體日,以「AI時代的半導體產業變革」為題進行專演講,提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對全球發AI科技扮演的角色及貢獻。 黃崇仁指出,台灣晶圓代工產業領先全球,因應AI技術革命對各國的深遠影響,力積電特別制訂Global Link全球策略,將該公司近30年的晶圓廠建造、運營經驗、技術,以Fab IP的嶄新商業模式,配合各國政經環境需求,協助導入半導體製造資源,並藉此激勵不同地區人才發揮創意、實現技術商業化,以區域文化特色、在地智慧參與AI科技革命所衍生的無限商機。 鑑於先進國家科技巨頭蜂擁投入AI雲端大型資料中心的浪潮洶湧,黃崇仁透露,針對中小企業、家庭以及特定場域、用途的Edge AI市場,力積電推出的3D WoW 技術可以提升記憶體資料傳輸效率,並降低傳輸所需耗電量,透過堆疊一片到多片DRAM晶片,不僅可將資料傳輸效率提升10倍,耗電量也比2.5D CoWoS封裝要低許多,更是傳統運算架構的十分之一 ,同時,也方便IC設計業者開發單晶片AI電腦(Single Chip AI Computer)。 據了解,使用PSMC單層DRAM、邏輯晶片的3D WoW架構,所設計的AI影像/影片處理單晶片電腦系統,即能滿足車用影像、安全監控、無人機、人臉辨識等需求,且提供低功耗、高TOPs運算效能。 針對生成式AI(GenAI)與大型語言模型(LLM)運算用的AI晶片,則可以透過PSMC多層DRAM的3D WoW技術,不僅能處理超過4GB的LLM模型,更可以在低功耗環境下運作,提供Edge AI高效能運算能力,可適用到各類需要生成式AI與LLM運算的小型AI系統及語音控制應用。

MORE

日本AI工具以數據分析 預測員工何時離職

【中央社/東京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研究人員研發出一項人工智慧(AI)工具,擔心員工流動或想知道新聘人員能堅持多久的老闆們現在能求助於AI,預測下一個可能離職的員工。 法新社報導,這項AI工具由日本研究人員開發,目的是要幫助管理階層為員工提供針對性的支持,防止他們離職。 由東京都市大學(Tokyo City University)教授白鳥成彥和東京一家新創公司合作研發的這個AI工具將處理公司員工出勤紀錄,以及年齡和性別等個人資料。 這項工具也分析已離開公司或請假員工的資料,為每家公司建立員工流動模型。 媒體教育專家白鳥成彥19日告訴法新社,這樣一來,當輸入新聘員工資料時,它就會「以百分點」預測誰有辭職的風險。 圖/Freepik 白鳥成彥表示,「我們正在與幾間企業合作測試這項AI工具,並為每家公司建立模型。」 他指出,由於AI顯示員工可能正面臨困難,老闆可以利用結果向高風險員工暗示,公司已準備好提供支持。 研究人員以先前一項研究為基礎來建立這項工具,研究利用AI預測可能輟學的大學生特徵。 他們現在正計畫進行升級,使這項AI工具能透過分析新進員工面試資訊、特徵和個人經歷,推薦適合新員工的工作任務。 日本企業傳統上每年都會在同一時間僱用畢業生,根據政府資料,這些社會新鮮人每10人中有1人會在1年內離職。日本厚生勞動省資料顯示,3年內約有3成大學畢業生會離職。 圖/Freepik

MORE

因應全球ChatGPT浪潮 國科會推生成式AI發展先期計畫

【本報台北訊】因應全球ChatGPT帶來廣泛且巨大的影響,國科會自2023年初即推動可信任生成式AI發展先期計畫(Trustworthy AI Dialogue Engine,簡稱TAIDE),國科會主委吳政忠15日宣布釋出 TAIDE-LX-7B模型,這是一款結合台灣文化的大型語言模型,透過此次模型釋出,將能更進一步協助我國政府在生成式AI模型發展路上,提供更多元與多樣化的服務,幫助產學研快速導入生成式AI。 國科會表示,TAIDE-LX-7B模型釋出版相當於汽車的引擎,後續搭配各式零件、組裝車殼,就可以化身成不同用途的車輛運具,提供消費者使用。例如TAIDE已與高雄大學合作,透過教授吳俊興及其團隊開發的開源生成式AI應用平台(Kuwa GenAI OS),將TAIDE模型預載內建於Kuwa平台,開發者可靈活組合串接週邊功能,使用者則是透過簡易的Web介面與後端模型互動。其他應用案例,包含台南大學的TAIDE台語對話機器人、中興大學神農TAIDE、中研院行政常見問題回應、民間公司智慧客服等。 國科會表示,與現今其他大型語言模型不同之處,TAIDE-LX-7B模型具有繁體中文的文本生成能力,在Meta Llama-2-7B的基礎上,透過額外擴充繁體中文字元、字詞,使得生成的文本更加流暢、精準,並且更具有「台灣特色」。為達成前述目標,訓練模型所使用的文本資料,皆以合法取得授權之文本數據進行訓練,此一過程確保模型本身強調的「可信任性」,透過「可信任性」的文本協助TAIDE-LX-7B模型加強台灣文化、用語與國情等知識,從而產生豐富多樣的文本內容。另加強訓練5大功能,包括自動摘要、寫信、寫文章、中翻英、英翻中等,並開發出多輪問答的對話能力,讓模型可以透過已生成的文本內容,接續使用者的指令,產出更符合需求的文本。 國科會表示,藉由公開釋出,可望於近期看到TAIDE語言模型在公部門或民間機構的各類應用(包含商業應用),有效擴散整個語言模型的發展。現在即可以進入TAIDE官方網站,了解模型發展目標與歷程,並點入網站上「TAIDE模型」連結,再進入該頁面中提供的Huggingface連結下載,就可開始使用並體驗具有台灣特色的大型語言模型。

MORE

車聯網實驗場域4月底公告 數位部:促進智慧交通發展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數位發展部今日召開例行記者會,會中表示,將規畫於4月底完成公告車聯網無線電頻率特定實驗場域及其限制,可把平均84天的車聯實驗網申請期程縮減到29天,預估最佳可縮減車聯網頻率實驗申請期程64%,將可加速我國車聯實驗網發展進程。 數位部表示,車聯實驗網是由數位部核發實驗頻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核發實驗網路,並與中央及地方政府交通主管機關共同協力選定實驗場域,目前規畫車聯網使用頻段為5850至5925MHz,於我國全域均無既存使用者。 透過公告使車聯網頻率各項創新實驗得以在六都、新竹、南投、彰化、雲林、嘉義、屏東等縣市開展,包括區域型、路段型與路口型共116個點,依據各地交通形態來驗證成為智慧城市的可能性。 數位部指出,透過公告車聯網頻率特定實驗場域,最快可將平均84日的車聯實驗網申請期程縮減為29日,等同最佳可縮減期程64%。 後續亦將併同檢討修正無人載具(車輛、船舶、航空器)頻率之實驗地理範圍及條件,預期將吸引更多創新團隊參與其中,進行各種前瞻性的研發與實驗項目。 數位部也說明,秉持技術中立原則,促請電信事業引進低軌衛星提升國家數位韌性,另透過推展5G專網、開放Wi-Fi新使用頻段、重點山屋與步道的訊號涵蓋及公共物聯網資訊串接促進社會經濟與產業發展,均為應用無線電頻率加速產業數位轉型的實際成功案例。

MORE

台灣首次登月計畫 中大探測儀最快 Q4 升空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近年各國積極展開重返月球的任務,台灣今年也展開首次國際登月計畫,國立中央大學自主研發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 DSRP),預計最快在今年第4季搭上日本登月小艇發射升空。 中大校長周景揚說,登月計畫絕非一步登天,而是奠基在超過50年的太空科學發展基礎。中大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張起維說明,探測儀要克服太空游離輻射,且須在耗電量少於1瓦的情況下生存4個月,對團隊而言是相當大的挑戰。 周景揚表示,中央大學日前已經主導發射5顆小型低軌道衛星,本次自主研發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是和日本民間登月公司ispace的HAKUTO-R Mission 2登月小艇合作,團隊已經在1月中前往日本JAXA筑波太空中心替軟硬體做最後確認,預計今年底有機會跟著小艇登月。 張起維解釋,2020年開始,世界各國開始重返月球,例如在月球上建設儀器、為長期居住做準備,甚至利用月球資源來前往其他太陽系星球,未來中小型衛星與大型衛星,共乘前往深太空或月球的機會將愈來愈多。 台灣的國家太空計畫雖已有30多年,但過去的任務都在2000公里以下的低地球軌道,且最高只有飛到800公里,張起維指出,所謂的「深太空」是距離地球2000公里以上的太空環境,當中的游離輻射環境充滿嚴苛的挑戰,例如中大先前發射的其中一顆人造衛星,現因輻射而出現異常,導致回傳的資料有時無法解讀。 張起維說,「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是台灣第一個深太空科學酬載,校方累積過去「飛鼠號」的開發實飛經驗,加以改良精進游離輻射容忍度,讓軟硬體設備在嚴苛的太空環境下得以運行;本次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的主要目標,就是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輻射劑量和累積速度,可提供太空任務參考,或作為未來電子和太空產品設計的考量。 張起維解釋,進入2000公里外深太空的設備,體積、重量、耗電量等都有嚴格要求,例如重量要在400公克以下,還要在耗電量少於1瓦的情況下生存至少4個月、抵達月球,期間得確保所有電子元件能在極端溫度之下運作,同時承受深太空的輻射劑量。 張起維指出,這項計畫耗資1900多萬,其中包含ispace探月小車的「乘車費」,以及打造設備的價格,而乘車費要價又多於設備。 中央大學表示,此次「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的研發,除了教授領航,也有太空系校友、研究生和大學部學生參與,同時能培養他們動手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MORE

中大AI地震預警系統上線 震度預測高達9成正確率

【本報桃園訊】台灣地震頻繁,為讓國人更即時掌握地震資訊,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受中央氣象署計畫委託,打造出新一代AI地震預警系統(TT-SAM)。在地震觸發當下,透過卷積神經網路(CNN)擷取地震波特徵,於最初測站後3秒即可提供各縣市震度,正確率高達9成以上,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忠翰說,期盼技術未來能優化取代現有地震預警系統,再透過通訊傳輸讓民眾更快接收到資訊。 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表示,在氣象署經費支持下,團隊投入2年多時間,開發這套AI地震預警系統,主要是以人工智能來觀測地震波影像,投入1999年到2019年台灣地震的地震波等圖像,讓系統加以分析,並將地震波與震度相關資訊透過AI深度學習技術,讓警報系統更即時、精確。 這套「深度學習的端對端區域型地震預警模型」,主要參考以日本和義大利地震資料訓練的AI模型架構,再加入台灣不同區域震波放大特性,以優化台灣地震預警表現,提供較長的預警時間與可靠的震度預估。 以此次花蓮規模7.2大地震為例,透過7秒的震波分析,即可評估台灣多數地區震度可達4級以上。除了預估震度更加準確,發布速度也比傳統地震預警系統更快。 詹忠翰表示,當強震發生時,距離震央愈近,預警時間愈短,愈遠則可預警時間愈長。新開發系統比現有預警快上幾秒,此「黃金時刻」對於高鐵、捷運等重大公共設施而言,可提前幾秒預警,便能減速將災害減至最低。 詹忠翰說,計畫今年將告一段落,會將這個演算技術移到氣象署內部工作站測試,若未來優化及穩定性高,希望能取代現有預警系統,後續再搭配現有的簡訊傳輸,讓民眾能更快手機接收到資訊。 詹翰忠,經過計算這幾周要再發生更大餘震的機率會降低,不過以花蓮該地區地質結構及應力之間演化長遠來看,的確可能再發生大地震,應以防災角度來避免更多傷害。 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團隊主要成員涵蓋地震、海嘯、山崩土石流、堰塞湖、土壤液化、極端天氣系統以及風險評估等,希望將科學研究實用化,將學術成果應用至相關產業界,降低自然災害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危害。 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受中央氣象署計畫委託,打造出新一代AI地震預警系統,以此次花蓮規模7.2大地震為例,透過7秒的震波分析,即可評估台灣多數地區震度可達4級以上。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集合地球科學專家,希望將學術成果應用至相關產業界,降低自然災害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危害。圖/中央大學提供

MORE

小學生為保護弟弟發明防撞帽 蔡總統讚用創意解決問題

【中央社台北訊】總統蔡英文今天接見國際傑出發明家獎得主,誇讚小學6年級的葉倖綺發明軟性防撞帽,保護學走路時常跌倒的弟弟,以及小學5年級的郭沂萱,設計「吹風機提帶」讓媽媽吹頭髮時再也不手痠,皆是發揮創意、解決問題。 總統府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蔡總統今天在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經濟部次長陳正祺陪同下,接見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國俊以及「2023第十九屆國際傑出發明家獎」得獎人。 蔡總統說,恭喜所有得獎人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國際傑出發明家獎」的肯定,也要特別感謝中華創新發明學會透過這項獎項,促進產業界、學術界的交流,而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台灣的發明人才、研發能力及創新成果,都持續受國際肯定。 蔡總統指出,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2023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在每1000人研發人力的排名,台灣是世界第一,政府為讓台灣科技產業,持續在國際占有領先地位,投入的研發經費也逐年成長,2021年台灣研發經費是8206億元,占GDP比例達到3.77%,首度超過美國的3.46%、日本3.3%及德國的3.13%;且2022年時,再增加到8980億元,占GDP比重3.96%,雙雙創下新高紀錄。 她表示,過去8年,政府積極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協助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創新能量,也感謝各位得獎人在各自領域努力貢獻,成為產業進步的重要推手。 蔡總統提到,現場也有年紀輕輕的小小發明家,像是台中市內新國小6年級的葉倖綺,因為弟弟學走路常跌倒,希望保護弟弟,先是發想出「軟的安全帽」,再發明出「軟性帽體結構」,這個防撞帽的創意,也獲得了日本和德國發明展的金牌肯定;另外,台北市仁愛國小5年級的郭沂萱,心疼媽媽幫她吹頭髮容易手痠,因此設計出「吹風機提帶」牢固懸掛吹風機,還能輕鬆吹乾長髮,發明獲得首爾發明展銀牌。 蔡總統說,2項發明都是出自對家人的關懷,發揮創意、解決問題,真的很不簡單,期待各位得獎人的發明都能夠幫助人們擁有更好的生活,也持續秉持熱忱享受發明樂趣,創造更多成果。

MORE

數位部擬三大策略 緊急情況下提供通訊需求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數位發展部為提升我國整體通訊網路韌性,今日宣布已擬定並持續推動三大策略,其中建置「多元異質」的應變通訊網路,確保台灣遇到重大災難時,即使部分通訊網路無法提供服務,仍有其他通訊方案可分別滿足一般民眾、救災系統及政府指揮體系的基本通訊需求。 數位發展部今天舉行「強化國家通訊網路韌性方案推動成果」記者會,宣布已擬定並持續推動「建設海陸空應變通訊網路」、「強化通傳網路防護」及「普及通訊寬頻網路建設」三大策略,確保我國通訊網路於緊急狀況時,仍有可用且安全之通訊網路。 數位部指出,策略一「建設海陸空應變通訊網路」,因應緊急情況時既有商用通訊網路可能失效,因此規畫建置「多元異質」的應變通訊網路,使包括海洋、陸地與天空的三維空間,確保台灣遇到重大災難時,即使部分通訊網路無法提供服務,仍有其他通訊方案可分別滿足一般民眾、救災系統及政府指揮體系的基本通訊需求。 數位部舉例指出,在平時整備階段強化海纜韌性建設;區域性網路中斷時有供民眾使用的災難漫遊機制、救災專屬公共安全與救難應變通訊系統(PPDR);區域性或大規模網路中斷時有非同步軌道衛星應變通訊網路可供緊急指揮體系使用等。 在策略二「強化通傳網路防護」方面,數位部說明,督導通訊傳播領域關鍵基礎設施(CI)設置者及提供者,擬定CI防護計畫及資通安全維護計畫,並要求其針對天然災害、人為恐攻及資安攻擊等情境,落實事前預防、事中偵測、通報應變與事後復原等防護措施; 同時藉由國家安全暨網際安全中心(NCCSC)即時掌握通傳CI運作狀態,及全天候受理通傳CI提供者之資安事件通報,並給予適當協助及分享資安情資,如去年分享資安情資計76萬336筆,達成公私協力資安聯防之目的,以厚植通傳網路防護。 策略三「普及通訊寬頻網路建設」,則是透過獎勵輔導機制加速完備我國5G網路基礎建設,持續鼓勵電信事業於偏遠地區投入資源,普及偏遠地區寬頻網路,改善我國偏鄉及離島之上網環境。 數位部指出,在加速5G網路建設方面,去年補助人流聚集等重要區域加量建置1477台5G基地台,全國電波人口涵蓋率已有業者達97.39%;在推動偏鄉建置高速通訊網路方面,去年補助加量建置165台5G基地台,偏遠地區平均涵蓋率提升至76.29%等。

MORE

氣象署發磁暴特報 11日凌晨起24小時有通訊干擾

【中央社台北訊】氣象署今天表示,因太陽表面發生太陽閃焰,11日凌晨至上午通過近地太空環境,預估地磁擾動將明顯增強並持續影響約24小時,無線電通訊可能中斷或有干擾,但民眾應不會受影響。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發布磁暴特報,因太陽表面活躍區(AR3664)於5月8日發生X1.0級太陽閃焰並伴隨產生顯著的日冕拋射物質事件(CME),預期11日凌晨至上午將通過近地太空環境,造成行星際空間中的太陽風風速及密度明顯增加。 氣象署說,依據模式資料分析,預估地磁擾動將有明顯增強並持續影響約24小時,最大規模可能短暫達到強烈磁暴等級(Kp=8, G4)。 氣象署指出,預估太空飛行器操作系統可能導致表面導電及追蹤問題,飛行器姿態需要進行修正;其他系統方面,管線電流將對預防設計起作用,高頻無線電通訊干擾,衛星定位準確率下降達數小時,低頻無線電通訊中斷,極光活動最低可發生在磁緯45度的地區。 台灣民眾生活方面,氣象署表示,群眾生活中會接觸到的電波通訊以行動電話訊號、無線網路或藍牙等頻段為主,這些訊號所用的頻率並不會受到太空天氣的影響。 氣象署指出,強烈磁暴事件發生頻率依統計資料,每太陽週期(約11年)約發生100次(約60天)。

MORE
/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