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社論 | 人間福報

社論

社論--​富裕台灣的當務之急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於二月二十六日公布二○二三年全球經濟自由指數報告,針對全球一百八十四個經濟體進行評比,台灣的綜合得分為八十點七分,高居全球第四名,為亞太地區國家第二名,奪得歷年來的最佳成績。台灣在十二項經濟自由評比項目中,有六項指標位列全球前二十名,分別為:貨幣自由第五名、貿易自由第七名、司法效能第十二名、經商自由第十五名、勞動自由第十五名、政府支出第二十名。 《經濟學人》資訊社於二月十五日也發布了二○二三年全球民主指數,在一百六十七個國家或地區中,台灣排名第十名,居全亞洲之冠,達到「完全民主」的標準。由上可見,台灣近年來在政治及經濟制度上已有大幅度進步與提升,並獲得國際肯定。 除了制度面的進步之外,透過台灣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實際經濟表現也受到全球矚目。 如知名財經月刊《全球金融》於二○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以購買力平價(PPP)為基礎,評比各國人均實質購買力,台灣的評比結果為人均所得七萬三千三百四十四美元,位居全球第十四名。 但在富裕台灣現象的背後,仍有許多當務之急的問題亟待解決。《論語.子路》記載了孔子的一段談話,可以做為總結問題的參考。孔子有一次到衛國,由冉有駕車隨行。孔子看到衛國人口稠密,稱讚道:「庶矣哉!」冉有問道:「人口眾多(庶)之後,應該再增加什麼呢?」孔子回答;「富之。」冉有繼續問道:「如果人民富裕之後,應該再增加什麼呢?」孔子答道:「教之。」 孔子在這裡提出了理想國家的三個要項,其中的「庶」指向人口問題,「富」指向經濟問題;「教」則指向精神價值問題。目前富裕的台灣,其經濟成就已經受到全球的認同,三個要項中的「富」大抵達標了。但如果台灣要永續進步與發展,必須回過頭去解決人口(庶)的問題,以及進一步充實精神價值(教)的涵養。 台灣目前的人口出生率低落,與南韓、日本同時敬陪全球末座。此一問題的產生,顯然主要不是經濟因素(富的問題)造成的,其更深層原因可能是精神價值(教的問題)的問題。推其原因可能兩性青年之間仍缺乏自然、平和溝通的能力,可能兩性之間較缺乏信任與包容的能力。以及更重要的,可能人們對於傳統的家庭價值無感,但卻又未能建立新型態的、心嚮往之的現代家庭價值。台灣的少子化問題,如果忽略了精神價值層次,卻始終在經濟層次上打轉,恐永遠無法徹底解決。 富裕的台灣,也存在許多不符先進概念的現象。如台灣人民經濟富裕,又加上有全民健保的照護,理應是全球最長壽之國,但台灣國民的平均壽命卻遠低於許多先進國家,很可能是價值、心理層面的因素,導致台灣國民平均壽命未達預期;台灣居住品質不俗,但建築美學以及城鄉美學卻有許多值得改進之處;台灣民眾彬彬有禮,但在駕駛時卻常有爭先恐後的現象;台灣民眾平時溫良有愛心,但每逢選舉卻經常出現仇恨的情緒與言論。這種種的現象,都與精神價值層面的教養相關。 「庶」與「教」,乃是富裕台灣的當務之急,也是富裕台灣的潛在危機,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MORE

社論--沙漠淹大水的警示

日前,阿拉伯地區出現了七十五年來最大的暴雨,其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甚至在半天之內下足了一整年的雨量,造成全球第二繁忙的杜拜機場因豪雨造成的淹水,有高達近九百個航班延誤或取消,機場關閉超過兩個小時,大量旅客被迫滯留機場超過二十四小時。這場暴雨還造成鄰國阿曼十九人死亡。 根據國家氣象中心的統計資料,阿聯每年平均降雨量僅一百四十至二百毫米,而四月分的平均降雨量則只有八毫米,然而,這次卻在不到二十四小時內降下了二百五十五毫米的豪雨,是有紀錄以來的最大降雨量。 這場大雨不只襲擊阿拉伯地區,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也因大雨出現重大事故,阿富汗六成以上的城市陷入洪水,死亡人數超過五十人,巴基斯坦到目前為止,四月分的降雨已是歷史紀錄的兩倍以上,且已至少有六十五人死於暴風雨相關事件。 俄羅斯因大雨帶來的雪融,造成多條大河水位暴漲,烏拉河流域緊急撤出二十多萬居民;哈薩克撤離近十二萬居民,總統托卡葉夫稱該國正在經歷近八十年來的最大天災之一,他迅速下令削減其他支出,以騰出資金協助救災及災後復原工作。 受到鋒面影響,北台灣十八日也下了一場暴雨。氣象署資料顯示,當天北北基清晨五時至八時的三個小時間,時雨量達五十至七十毫米,且下周二起還有連續鋒面,預估至少會有三天容易下雨,要提高注意。 長期以來,阿拉伯地區只有缺水的問題,如今竟出現民眾四處躲避大水、飛機被大水沖跑的場景,實在令人難以想像。事實上各類天災已成為許多人生活的日常,除了大雨,台灣還有地震的威脅。連日來台灣各處出現停電、跳電,工業與農業兩大重鎮的桃園,甚至一日數停,衝擊民眾的生活、農業和工業。台電公司不諱言,這與「○四○三地震」有關。 記得「○四○三地震」後,有多家媒體和不少網紅表示,這次大地震沒有造成大規模的停、跳電,要歸功於台灣幾年來在電力轉型上的努力和成果。不料,十五日全台出現電力吃緊,備轉容量率一度掉到只剩百分之二點八,北部地區差點要實施分區停電,最後台電急call台積電等企業大戶迅速減少用電,才把備轉率拉回到安全低標百分之六。 現只是四月中旬,台灣的電力就得仰賴「護國神山」少用電才能勉強度過危機,當然會讓人擔心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時期之後,電力會出現何等緊繃的局面。 面對到處停電的窘狀,台電也只好承認,其實「○四○三地震」的確損害了電力供應系統。除了當天和平、台中、國光、海湖等機組故障外,地震當天受損的和平電廠一號機、台中電廠七號機等多個機組因地震導致故障,必須停機檢修;此外,大潭電廠八號機也發生了跳脫,因而全台電力吃緊。 在地震、洪水的威脅下,許多公共設施都面臨必須重新檢視的考驗。如前述阿拉伯地區的洪災,除了降雨量太大之外,也因沙漠地區出現暴雨的機會極為罕見,各城市的地下排水道設施並不多、功能也不強,以致於洪水久久難退,使城市大亂。又如「○四○三地震」影響全台電力系統的穩定,以致於電力供應直瀕臨界點,如果本來電力供應的餘裕就高些,也不致於因為幾個機組進入檢修,就立即讓供電陷入窘境。 應知在氣候異常之下,天災變得愈來愈難預測,政府施政必須「料敵從寬」,因此,都市排水能量、電力供應量等都寧可多不可少,請政府好好盤點各種公共工程面對挑戰的韌性。

MORE

社論--文化政策的管理與改革

二○二四年甫開始,就爆出一連串國家文化政策的重大爭議,包括監委糾正近百億元公共藝術經費遭少數特定代辦公司壟斷、上百位影視從業人員連署抗議文化內容策進院的政策轉彎不溝通、文化部大撒文化幣卻遭民眾濫用等等。文化部等單位樹起振興藝術文化影視大旗,掌握數百億元預算大權,結果卻傳出被特定對象上下其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肅貪整頓與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緩。 政府自一九九二年起推動公共藝術設置政策,《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規定,公有建築物須提撥百分之一的建築經費,辦理公共藝術。政策美意原是希望藝術不只是陳列在美術館的殿堂裡,也能走出戶外,讓藝術美感融入大眾日常生活。二十五年來,國內公共藝術設置總經費已逾一百億元,作品五千多件,設置二千多件,雖偶有佳作,但也衍生諸多問題,其中最被詬病的,就是市場大餅遭少數代辦公司把持,文化部更毫不顧忌利益迴避。 據監委范巽綠、蘇麗瓊、林盛豐調查公共藝術的「行政代辦」現象,十年來高達六成八的經費都是代辦;而且代辦集中在少數公司,二○二一年甚至逾四成集中在四家代辦公司,這幾家代辦公司不但與得標公司關係異常密切,甚至有代辦公司負責人身兼文化部的審查委員。監委還指出,文化部身為主管機關,多年對公共藝術的不合理現象與多件檢舉案竟不積極處理,也未覈實建置專家學者名單、未多層次揭露資訊、未落實迴避及旋轉門條款,因此提案糾舉文化部,並將具體檢舉案例移送法務部偵辦。 其實,政府對公共藝術的態度無疑是「為設置而設置」,也或許其中牽涉的利益過於龐大,除了設置經費硬性規定須達建築費用的百分之一多年不變,制度也未順應國內外公共建設的時代而變化,除了市場大餅遭少數人壟斷的弊病外,二十多年也製造出無數公共垃圾、經費浪費與貪汙、環境汙染、搬遷重置等問題。文化部應全盤檢討修正,重建真正符合生活美感與國人需求的公共藝術政策。 無獨有偶,掌管國發基金「投資文化創意產業計畫」百億元預算的文化內容策進院,最近也被上百位知名影視從業人員連署,抗議文策院擅自公布的「國際合作投資方案2.0」,不但從未跟影視界溝通就發布實施,而且跟1.0版本沒有銜接,導致幾百件洽談中的國際合資合製案都受到影響。連署發起人正是去年才參與文策院海外活動的年輕製片,原本受到文策院鼓舞而積極開發國際合資合製案件,沒想到政策說變就變,且態度倨傲,事前完全未跟影視產業說明或溝通,導致影視界無所適從。 文策院成立四年多,仿效韓國的「文化內容振興院」,做為政府與文化影視產業的中介機構。自文策院成立即爭議不斷,不但政府官派的董事超過一半,導致文策院仍被官方主導;且執行率偏低,政策執行也虎頭蛇尾,令業者無所適從。 文化力就是國力,若是文化主管機關與機構的規畫力不足、執行力低落、管理能力與操守更是大有問題,如何激發出民間豐沛旺盛的文化能力呢!

MORE

社論--替川普添柴火司法戰

美國前總統川普官司纏身,最新上場的是付給豔星的「封口費案」,這個案子也可能是在十一月大選前唯一可以定案的案子。看似對川普不利,但擅長見風使舵的川普,反而可以藉法律攻防塑造被迫害者的形象,司法戰反而替他添薪加柴。 川普挑戰現任總統拜登,兩人目前民調相近,川普略為領先。由於美國總統選舉是選舉人團制度,普選票贏不一定會贏,勝負關鍵還是要看七個搖擺州。 川普現在身負四個刑事案件,也創下美國有前任總統被刑事起訴的先例。他的四個刑案分別是:私自帶出機密文件案、國會暴動案、推翻喬治亞州總統選舉結果案,以及這個封口費案。 所謂封口費案,是川普被爆在二○一六年總統大選前,遭成人片女星「暴風女丹妮爾絲」指控二人有染,川普透過律師付給該女封口費,但這筆錢是由川普的企業所支付,因此違反商業紀錄等法律規定。 這個案子先在紐約開庭,川普是否有罪,將由十二名陪審團員決定,未演先轟動,一方面因為話題十足,另方面如果川普被判有罪,肯定創下美國司法紀錄,成為首位前總統被陪審團判刑的案例。 該案預計會進行數周之久,但估計可在七月共和黨召開黨代表大會前判決,也可能是四大刑案中的唯一一個可確定審判結果的案子,對選情和輿論必然有相當影響。 實在四大刑案當中,封口費案是情節最為輕微的案子,屬於輕量級刑案,相較其他可能涉及叛國罪名的大案,本案主要屬於私德層次的犯行,加以川普原本形象不佳,緋聞不斷,發生這樣的案子,已先減低了殺傷力。 證諸美聯社最新民調,確也如此。僅有三成的美國民眾認為川普在本案中涉有不法,尤其共和黨支持者更僅有一成民眾認為他有罪,而民主黨有六成、無黨派有三成認為他違法,民眾觀感充分反映出政治立場,黨派分明。 早就是半個電視人的川普,當然很清楚如何操控支持者,他形容審判是在「攻擊美國」,是對他的政治獵巫。就數據來看,川普所言可能不假,在去年三月紐約州法庭的大陪審團決定起訴他時,川普原來領先黨內對手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提斯十四個百分點,一下竄升到二十六個百分點;而川普獲得的政治獻金,也立刻暴增一千三百萬美元。 民主黨拜登團隊原本樂見川普被司法案件綁在法院裡,但川普屢屢用肢體語言和咆哮言詞,反而凝聚了共和黨的戰力,甚至每天都博取媒體版面,使拜登的政績訴求,變得乏味無趣。川普將自己塑造成被美國左翼追殺的政治受害者,順勢操作,期能在逆境中突圍。 依美國憲法及相關法律,就算川普被判刑,如果他能選上總統,並不影響他的就職及執行總統的權利。這也就是川普與共和黨陣營有恃無恐的原因,即使封口費案極可能被陪審團判決有罪,但共和黨還是會如期提名川普與拜登一戰。 川普和美國選民應該都心裡清楚,只要川普選上總統,這些纏身的司法案件都可完全擺脫,可一旦敗選,他就有可能面對百年以上的刑期。因此十一月大選對川普或共和黨,都是生死存亡的生命共同體,只有破釜沉舟一決死戰。 至於案情本質或是法律見解,都是其次了。

MORE

社論--居心邪惡的「新邪惡軸心」

社論 台灣要特別注意美國最近頻頻拋出來的「新邪惡軸心」論。因為台灣正是美國未來發動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軸心國」始於二戰的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結盟;而「邪惡軸心」的概念則起自小布希時代,美國在九一一之後,急於尋找替罪羊,遂以攻打阿富汗,抓賓拉登為由發動戰爭。後以伊拉克有毀滅性武器為由,發動侵伊戰爭,實則對伊拉克石油、兩河流域古文明遺產,發動掠奪。此時為了強化其戰爭正當性,拋出「邪惡軸心」一說。將伊拉克、伊朗、北韓三國稱為「邪惡軸心(Axis of evil)」,非將其消滅不可。這意味著美國打完伊拉克,打算接下去打北韓和伊朗。 然而伊朗背後有中東伊斯蘭石油國家互為支援,且伊朗有核子武器,美國不敢輕舉妄動;而北韓更迅速發展核子武器,經過核武與飛彈試射之後,終於制止美國的攻打。川普還曾與金正恩在新加坡會面,當做外交成功的樣板。應知只有以真正的毀滅性武器自保,才能制止美國的進攻,這是北韓所做的示範。 最新的「新邪惡軸心」計畫則是始自二○二二年二月,美國評論員普萊特卡在《國家評論》中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伊朗、朝鮮為「新邪惡軸心」。二○二三年十月,美國參議員麥康諾在接受採訪表示:「我們必須挺身而出,應對這一邪惡軸心──中國大陸、俄羅斯、伊朗──這是緊急情況,因為它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脅。」 更逼近的是,二○二四年一月,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在眾議院作證時,稱中國、俄國、伊朗、北韓和委內瑞拉為「新邪惡軸心」。 二○二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對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表明,將中國、俄羅斯、北韓和伊朗之間的關係描述為處於新生階段的「邪惡軸心」,「我們應該採取相應行動」。 這整個過程可謂步步進逼,雖然口徑尚未一致,但顯示出美國正在將中國塑造為一個邪惡軸心國,而美國要結盟北約,打擊俄國;結盟以色列,打擊伊朗;再結盟日本菲律賓,打擊中國。 這中間唯一很難「套」進去的是中國,因中國通過一帶一路、上合組織、東盟諸國,建立較多的結盟國家。它並且從未使用武力攻打任何國家,跟各方生意做得好好的,說它「邪惡」,也只能在與俄國外貿,銷售綠能車等這些小事上打轉,實在找不到明顯證據。 從小布希時代「邪惡軸心」以降,不難看出美國的論述總是圍繞著其本身利益打轉。 即使像後來證明伊拉克沒有毀滅性武器,但國家已經被美國占領,博物館文物被劫掠一空,政權已經滅了,你能奈何? 到最後,只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則:沒有足夠的武器自我保護,就沒有足夠的力量抵擋侵略,這才是硬道理。北韓就是一個例證。 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台灣應該體認的是,當美國開始發動輿論戰,戰爭的發動機就開始啟動了。 台灣要更小心應對,民眾在意見的表達上,更應有主動的反戰、要和平聲音,才不會被美國犧牲,成為美國的馬前卒,讓台灣的年輕孩子變成大國的砲灰。 那種生靈塗炭的悲劇,我們在烏克蘭已看到最後可怕的景象。台灣,千萬不要變成那樣。  

MORE

社論--讓人民過好日子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今年春節赴全台拜廟,感謝神明保佑他勝選,宣示將努力讓人民能更富有。治政之道富民為始,但宣示目標易,詳籌方略難,賴總統欲奏膚功,必須務實改革。 蔡政府一貫從總體經濟和股市漲跌,宣傳台灣經濟向好民生富足,人均國民所得領先東亞。而從總產值計算出的均數,絕難反映逾半數庶民的均貧。 去年美國財經網站Insider Monkey公布,台灣每年人均所得超過二百三十萬元新台幣,在全球最富裕國家中排名十二,超越韓日,輸給新加坡。美國《全球金融》雜誌,也把台灣列入全球第十四名最富裕國家,超車日、韓、德、法、英、荷等國。 台灣科技和製造業都發達,是資訊硬體生產國,建廠效率高;晶圓代工、封裝測試業產值領先全球;光學、精密機械、腳踏車、電動單車、零組件、化工、製鞋等產業也有亮眼成績。如此經濟結構提升的總產值,造就出整體富裕的生態系。 可是台灣人薪資比韓、日都低,從業人數最多的服務業薪資更普遍低。住宿餐飲、批發、零售、保全、清潔、病媒防治、健康事業、觀光旅遊等服務業月薪,不足四萬元;距半導體業的九萬元、製造業的六萬元,落差都大。而驚人的高房價,不斷攀升的商品價,讓多數人民不但無感於富裕,還體感貧窮。 台灣服務業就業人數已達六百八十萬,占總就業人數近六成,所創造產值占國內生產總額的百分之六十一。服務業的勞動工資,比專業技術的勞動工資低;勞動的報酬相對於資本的報酬又更低,貧富差距擴大,整體富裕並未庇護到個體的貧窮,且嚴重缺工。 有人怪年輕人不肯吃苦,有人怨政府引進低薪外勞,使加薪無比緩慢。年輕人說台灣不缺工,是缺廉價勞工;年輕人能吃苦,但付出與所得不成比例。如醫院缺護理、檢驗、藥劑師,因為在健保總額給付制度下,付出與待遇不成比例。同樣理由,也造成大客車、遊覽車缺駕駛員。 賴清德將組成的新政府,要如何讓人民更富有?逾半低薪族辛勤工作,卻所得戔戔,政府怎麼幫助他們脫貧? 有人主張應大力發展觀光業。今年二月大陸和新加坡簽協定,雙方國民持普通護照即可免簽入境對方國家三十天,從事旅遊、探親等活動。日本疫後大發觀光財,機場用人臉辨識即可通關,還派入境檢查員到桃園機場預先辦理入境審查程序,便利台灣旅客飛抵日本指定機場後快速出關。 台灣在疫情中未積極整備機場設施,雖撒錢紓困旅遊業;待疫後開放觀光,才覺悟落後他國太多。蔡政府的兩岸團遊政策反覆,不止旅行社進退失據,使本土觀光產業鏈更難迎來陸客團到訪的人氣。 經濟發展的目的是增進全民福祉。有人建議徵富人稅,專款扶助批發、零售、餐飲、休旅等從業者使用科技工具,增加生產力,掙得高報酬。大陸的勞動工資也有差距,所以大陸技職學校招生規模,已連續四年超過普通大學。 還有人建議國民教育應排投資理財課程。財政部統計台灣有錢人的財富多來自土地和股票增值。讓人民能夠更富有的務實做法,一是改革稅制,讓富人的不動產增值和股票交易與隱藏的財產合理繳交財產所得稅,別只在勤勞的薪資所得者身上打主意。二是注資技職教育,因為萬貫家財不如多技在身。

MORE

社論--保證良好的電業環境

四月中因台電機組連續跳電,桃園等地有多起停電事故,居民生活和產商業務都受影響。立委提案修法延用核電,地方首長指責中央能源政策荒腔走板;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為此請辭負責,但兩天後又聲明不辭了。 王總在留任的聲明裡激越地說:「我厭惡台電被當做政治鬥爭工具。」其實台灣人認知的台電是國營獨占企業,不是政治鬥爭工具。用電戶唯求穩定供電,合宜計價,不要無預警停電。 台電會自認變成黨派腦鬥爭的犧牲品,像對號入座。因為爭點在於上位能源政策,下游台電的發、輸、配電等業務得失,只是辯論政策的引據。 由執政者律定的能源政策,未獲電業專家和守護生態者認同,在野黨派、民選公職據以提出諍言,使電力公司成燃點。因為停電,百工百業有感,生活不便時民怨高漲,矛頭皆指向政策偏差。外商、台商這些年不斷建議政府應穩定供電,科技廠甚至要求允許自建電廠,自力更生。 台電是順應政府能源政策的國營公司,必須與政府共同承擔民意問責;鬥爭說像自設悲情,所以挨批取媚當道。 王總還告訴媒體,電力系統很單純,就是把電透過一萬多條饋線、三百萬根電桿、一百五十萬顆小變壓器、一百五十個開關,送到家戶。桃園停電是末端一、二故障,屬事故停電;難道核能多放幾部,末端萬條饋線就不會跳了嗎?抱歉,會繼續跳,繼續停電。 如王總所說,電力系統很單純,發、輸、配電而已。但論及實務操作與資源配置,管理到位即單純;管理不逮,資源匱乏時,會狀況不斷。 停電因素絕非單一,遇地震、颱風、戰爭,神仙公司也莫可奈何。台電之病是承擔政治任務致鉅額虧損,怎可能還有餘力更新設備、確保末端饋線無虞呢? 台灣有僑民旅居德國魯爾區杜伊斯堡四十年,從未遇停電;德國也關核電廠,卻能維護輸配電正常運行。可證台電的困境,得向上位追究,是多大的政治力介入企業營管,才導致台電不能像台積電那般討喜。 王總是宅心仁厚的管理幹部,眼看部屬櫛風沐雨,保障事故停電於最短時間內恢復供電;他說:「噴口水的人也許不在乎,可是我台電二萬八千多弟兄姐妹每天為此奔忙,我非常在乎他們。」 台電工會力挺在乎員工的好長官留任。其實更多用電戶都知道台電員工的付出,見證過颱風後台電員工搶修線路的辛勞;地震連發,台電技術人員和許多消防、救難人員一樣並肩涉險,檢查設備,幫助民眾重整家園。 當今社會,誰無難為人言的心酸呢?百工百業亟需互助,共擔風險。警察維護治安,隨時隨處都有難測危機;空軍官兵不分晴雨,須幾分鐘內緊急起飛,趕赴任務空域,壓力山大;醫護人員全天候輪班,救命於俄頃,身心豈會鬆弛。 術業有專精,電力系統的「眉角」行外人難測,可是用專業訕諷輿論辯證能源實務,就是反智。台電既獨占供電事業,更應科普(popular science)電業知識,為己謀,爭取認同;為台灣好,可形成共識,匡補政府的能源政策。 天上不會掉下免費又美味的餡餅,台電若期待良好的電業環境,須從自我力行起步,實事求是,誠信敬業;事宜對人言時,多言直諫,至少去化些空自淒涼的心酸。

MORE

社論--善意與敵意存乎一念

社論 近日北京釋出開放陸客赴台觀光旅遊及台灣農漁產品銷陸的正面訊息,從而讓五二○之後的兩岸前景,露出久違的一線曙光。 回顧近八年期間,兩岸缺乏政治共識,互信基礎薄弱,溝通管道中斷,在兩岸關係上可謂繳了白卷。準總統賴清德就任之前,北京透過與台灣在野黨立委會面場合,投石問路拋出一些和緩涉台政策,藉以測試新政府是否能正面回應,以扭轉兩岸停滯不前現況。 兩岸關係畢竟中斷了八年,欲重啟互動,很難一步到位,需要一個漸進過程,分階段、逐步地往前推進,在過程中建立互信,以堆疊積木方式創造新局。 以開放兩岸旅遊為例,中國大陸率先釋出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並視條件成熟進一步開放福建居民赴台團隊旅遊。 對此台灣看守內閣顯然不願被動接招,逕指大陸以附加條件方式、極度縮小開放對象、不合對等開放原則為由,推諉將由陸委會、交通部進一步釐清云云。這種制式反應,平白錯失兩岸正面互動機會。 同時北京還傳達:願加強溝通,恢復台灣文旦柚等農漁產品輸入大陸;透過既有聯繫管道,希望台灣方面盡快全面恢復兩岸海空客運直航;願意對花蓮震災提供幫助,通過兩岸紅十字會把相關物資盡快送到災區等等。 由此觀之,兩岸重啟接觸對話的機會還是存在的,關鍵是雙方必須精準掌握住稍縱即逝的時機點。 時值蔡賴政權交接期間,看守內閣不願也不宜針對兩岸做出重大決策,因此對北京的善意試探,表現得意興闌珊,消極應對,也是情理之中。期待相關人士在這段時間謹言慎行,話不說死,事不做絕,為五二○之後兩岸互動保留空間,交由新內閣拍板決策。 盱衡賴、習近期談話,一方面傳達各自堅定政治立場,同時亦涵蓋了柔軟感性一面,為兩岸前景創造一些想像空間。 準總統賴清德的兩岸論述表明仍將延續蔡總統兩岸路線──包括「堅持中華民國主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在內的「四個堅持」、沒有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同時表達願和中國展開交流合作、由兩岸執政黨良性對話等。 上月舉行的馬習二會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重申堅持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政治語言,並多次表述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兩岸一家人等感性用語。 眾所周知,賴、習二人的政治主張底線,幾無交集,對此雙方均心知肚明,了然於胸;如一味糾結於此,兩岸僵局困境難解! 估計,賴清德五二○總統就職演說中的兩岸論述,應能為各方接受,不致挑戰台海情勢;如能納入中華文化、中華民族……,或將有助於走出八年僵局,循序漸進恢復兩岸旅遊等交流交往;期盼新政府的兩岸政策能夠展現新思惟有新作為。 所謂善意的表達,並不是口頭說說就算數的,這是需要雙方皆能感受到對方的誠意。否則一方自認遞出的是和平橄欖枝,卻被另一方視為帶刺的玫瑰,兩方認知差距太大,善意成了敵意,反倒另起事端,別生枝節,怎可奢望兩方會有良性互動。 兩岸主政者伸出的是和平橄欖枝,抑或帶刺的玫瑰,其實都在領導人的一念之間。

MORE

社論--清明節的人文情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路人遙指杏花村」,這是多數人熟悉的杜牧詩,刻畫著四月初春,為了掃墓祭祀而走到郊野的行人,在斜風細雨中,放眼望去俱是孤魂荒塚,心中思念逝去的親人,往事縈懷抱,傷心欲斷魂,於是想借一點小酒來暖暖身子,澆澆愁腸,就在路邊問一個牧童,何處有小酒鋪子,他於是遙遙指向杏花村。 詩句很簡白,意象很清晰,但刻畫人們在清明節的絲絲微雨中,孤單落寞的心情,卻入骨三分,流傳千古。 清明節確是中華文化極其獨特的節日。歐美雖有萬聖節,但並非為紀念祖先或祭祀祖先,而是鬼節。如墨西哥的亡靈節則是融合墨西哥原住民阿茲特克人傳統和天主教影響,藉由節日緬懷、紀念逝去的親人。亡靈節的圖騰,例如骷髏頭、萬壽菊等,隨著二○一七年皮克斯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熱映而廣為世人所知。但清明節流傳幾千年的傳統又是始於何時呢? 有一說是始於帝王有「墓祭」之禮,民間傳習成風而成禮俗。其實在民間則流傳著更為動人的故事。認為清明始於寒食節,也就是介之推的歷史故事。傳說晉國公子重耳因驪姬之亂而流亡在外,有一度困在荒山中,食盡糧絕,臣子介之推割下腿股肉烤炙,供重耳食用,始免於飢亡。十九年後,重耳返國就帝位為晉文公,他大封群臣,卻獨獨遺忘了介之推。 後來想起來要去找他,卻不料介之推已和母親隱居深山中。重耳遍尋不著,有大臣建議,不妨燒山即可逼出人來。卻不料山火燒盡,仍不見介之推。眾人上山尋找,才發覺介之推背著母親葬身在一棵柳樹下。重耳為自己的錯誤大慟,乃下令這一天全國不許生火,全國寒食,以紀念介之推。 次年,重耳仍上山紀念介之推,卻見當年抱著母親過世的柳樹已發出新芽,嫩綠色澤有如新生,於是晉文公命名為「清明柳」,而寒食節的次日,也規定為掃墓懷念親人的清明節。 這故事瀰漫著許多中華文化的情懷。首先是君臣的忠義。介之推為了國君的生存,忠心耿耿,寧可割股犧牲自己。而晉文公則在發現自己遺忘了當年功臣之後,立即驅車前往,恩義猶在。等到晉文公發現用錯方法而害死介之推後,內心大痛,乃為懷念而立下寒食節;次年仍不忘恩義,仍舊上山祭祀介之推,而有清明節的設立。 這故事表現出一個民族精神的核心價值,乃是人間的恩情義理,即使貴為一國之君,仍念念不忘舊日恩義。而清明節則從祭祀一個人,演變為中華民族紀念祖先親人的日子。在節日的祭祀中,感念祖先,追尋生命的根源,從而肯定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無論現代化社會有多麼忙亂,每年清明節的假日,海峽兩岸,幾億人南來北往,在絲絲微雨中,返鄉祭祖,慎終追遠,感念先人,則是多麼動人的場景。而傳統文化的價值觀,便是在節日流傳裡,恆久傳承,永不止息。

MORE

社論--讓兩岸關係邁入新局

準總統賴清德最近陸續公布內閣人事,其中在國安、外交與兩岸的布局,被認為「保守謹慎、知中務實」,意在向對岸釋出交流訊號;進而又拋出「兩岸執政黨」展開對話,呼籲北京要有自信,面對台灣人民託付的民選合法政府。 賴清德上述動作,明顯是為了因應五二○上任後的國內外局勢,希望透過人事安排與政策的鋪陳,向對岸傳達善意,讓兩岸恢復交流與對話。 做為「蔡英文路線」繼承者,賴清德沿用原有的國安團隊以及有經驗的兩岸事務人事,不僅對民眾宣告會延續蔡總統「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也是在向北京以及美、日強調,他上任後「確保沒有挑釁,也沒有意外」以及區域和平穩定的決心。 至於他使用「兩岸執政黨」和「民選合法政府」,避開兩岸是兩國,這條被中國大陸視為不可逾越的紅線,則是希望對岸看到他用詞背後所隱藏的政治密碼,重點在政黨與政府,而非「中國與台灣」,藉以克服兩岸難解的主權爭議。 但他也強調,若對岸一直不願面對台灣民選合法政府,只和在野黨從事設定前提之下的交流,將不會得到人民的信賴支持,長期下來對大陸也不見得有好處,對兩岸和平發展,更不會帶來正面影響。 應知過去八年兩岸僵局的形成,並不在於陸委會、海基會用了什麼人,而是兩岸缺乏實質的對話政治基礎;對岸的慣用說法是:「兩會協商機制能否恢復,關鍵在於台灣當局是否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那麼兩岸僵局如何才能解開呢?在「馬習二會」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為九二共識解套,將核心內涵闡述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基本事實有共同的認知」,似乎給了賴清德為民進黨兩岸論述解套的契機。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即將出任海基會董事長的鄭文燦,在新政府國安團隊亮相的記者會上回應媒體時表示,會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為基礎,處理兩岸事務。鄭文燦特意提及的《憲法增修條文》,前言就有「國家統一前、一國兩區」的意涵,似在隔空回應對岸「不分裂國家」之說。當然,賴清德五二○就職演講才具有決定性。 無論如何,維護和平是兩岸共同的責任,而維持台海的穩定則不僅是兩岸議題,更是全球關注的安全事務。日前G7外長會議又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對整體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澳洲前總理莫里森提到,隨著中國在印太區域的威脅日增,台灣猶如「礦坑裡的金絲雀」,是世界各國看待中國如何影響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訊號。 賴準總統釋出善意不變的訊號、營造對話氛圍之時,北京也有必要回應全世界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在複雜的台海局勢下控管衝突風險,重新累積互信,以交流與對話開啟良性互動,讓兩岸關係邁向新局。

MORE
/9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