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迷悟之間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迷悟之間》 刮鬍子

一個人,身心上有很多的問題有待處理,就如心上的無明、煩惱、妄想,一生一世都處理不好;身體上的問題,肥胖消瘦、腫脹乾枯的毛病,也不知道有多少! 其實,光是一個臉部,每天也要花費許多時間去處理,不但女人要修面,要畫眉,要塗唇膏,要上花粉;男人也要時常刮鬍子。 有一則笑話說:一對還在蜜月期的新婚夫婦,恩愛逾恆,兩人為了表示不份彼此,相約不管什麼事都不能說「你的」、「我的」,要說「我們的」。一日,丈夫進入浴室久久不見出來,太太在門外嬌聲問道:「老公,你在裏面做什麼呢?」只聽丈夫回道:「親愛的,我正在刮『我們的』鬍子。」 刮鬍子就是反求諸己,就是消除自己的缺點,鬍子像雜草、像刺蝟,對人沒有幫助,反而有礙觀瞻。所以,男人的一生,為了刮鬍子,每天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甚至刮鬍刀也在不斷的進步,常常都要買刮鬍刀,也是一種花費。 人,為了消除自己的缺點,整理自己的儀容,要美觀,要見得人,總該委屈自己,多一些花費。其實,你說不好的東西,你真愛護它,也可以轉醜為美,轉邪為正,像張大千、于右任,有人稱他們為「美髯公」,他們不刮鬍子,反而把鬍子留得長長的。中東的男子,也以男人有鬍子為榮,為了美化鬍鬚,一樣要費時費力。總之,人的問題,總要處理。 「刮鬍子」本來是每個成年男子整理儀容的日常小事,但後來卻被引用來指稱被長管、主管訓斥,稱為「刮鬍子」,意即被修理的意思。 刮鬍子其實深富處世哲學。刮鬍子之前,必須先用足夠的肥皂及熱水清洗,一方面去除臉部多餘的油脂,同時軟化鬍子。同樣的道理,當你想要指責別人的錯誤時,如果先給予肯定讚美一番,再委婉的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就比較容易為對方接受,達到「刮鬍子」的目的。 也有一說:在刮別人的鬍子之前,請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此說意謂著,凡事應該先反求諸己。因為一般人只看得到別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不好;凡事只知要求別人,不知反觀自照,總有一天也會被人反刮一頓。 其實,自己沒有鬍子,何怕別人來刮;自己有鬍子,如果別人要來刮你,也是當然的事了。

MORE

《迷悟之間》浮生若夢

像浮萍一樣的人生,就如「南柯一夢」! 人的眼、耳、鼻、舌、身、心,在佛教裏稱為「六識」。當眼、耳、鼻、舌、身都睡覺的時候,唯有心(意識)還可以起來活動;雖沒有實體,也像真的一樣,上山下海,交際往來,稱為「夢境」。 在現實的人生裏,有的人喜歡做夢,因為一個夢增加了人生多少的歲月。夢境中,有的人一夜之間歷經幾十年,榮華富貴的過了一生。但也有人害怕做夢,因為夢境裏諸多恐怖的景象,往往一夢醒來,嚇得渾身大汗淋漓,身心不安! 在佛教裏,許多經論都告訴我們,做夢的原因:有的是因為體弱多病,有的是因為日有所思,有的是因為記憶恍惚,有的是因為顛倒妄想;當然,也有人把夢境的一切,看成是未來即將發生的一種預兆。 其實,人生如夢,在如夢的人生中,又做了多少迷妄的夢,所以古人往往教誡吾人是「癡人說夢」。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智者又說:「大夢誰先覺,平生吾自知」。 夢,經常都會纏繞著我們的人生,如杜牧先生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真是何苦來哉啊! 夢,當然也有很多種類!有的人在睡眠中被打被殺,甚至被分屍,稱為「惡夢」;在睡眠中,經歷許多奇異的事情,例如從未見過的東西、從未見過的生物、從未到過的地方,稱為「奇夢」。 但也有的人,把平時所學習、所思想的事物,又在夢中加以回憶、琢磨,稱為「智夢」。甚至有時候未曾想到的知識、思想、人事、計劃,也會由夢中而來,這可以叫做「寤夢」。 夢,有歡歡喜喜的夢,有恐恐怖怖的夢,有是非得失的夢,有千年悟道的夢,所謂夢,也只不過是人的心意識裏一種狀況的顯現罷了。 做夢的經驗人人都有,所以有的人就希望「夢想成真」!但這是不對的,因為如果你所做的是一個憂悲苦惱的夢、哀怨難解的夢、求生不能的夢、欲海難填的夢;假如夢境成真,你又如何生活呢? 人,應該把夢想化為理想。理想中,事業的成就、前途的看好、聖賢的希望、道德的成長;當理想成真,那就是從「浮生若夢」而到達真實的人生了。

MORE

《迷悟之間》時空之間

我們過去都嫌往時、往事太古老,所以極力倡導「現代化」。現在這個時代,已從游牧社會到農業社會,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進而到高度工業社會,現在是資訊時代,確實是現代化了。 但是,我們有了時間上的現代化,跟著也要在空間上實現「國際化」,因為現在的世界,國家與國家戰爭,種族與種族仇視,宗教與宗教排拒,這就是空間上的國際化不夠,所以才會產生這許多的問題。 豈但國與國鬥爭,種族與種族鬥爭,宗教與宗教鬥爭,現在社團與社團鬥爭,士農工商,各人都在各自的領域裡鬥爭。甚至家庭中,兄弟鬩牆,姊妹爭產;過去是愈疏離的人愈會鬥,現在是愈親近的人愈會鬥。 說到時間,時間是無限的,爭取時間,分秒必爭,這就看各人的能力,看你如何把握時間,如何使用時間了。空間之爭,你看,為了土地,日本想要蠶食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幾千萬人命就在空間之爭中犧牲了。現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為了耶路撒冷,千年以上的戰爭,彼此成為世仇。 現在要化解時空的戰爭,必須提倡尊重與包容,必須發展相互的存在。這個世界本來就應該紅花、白花,交相燦爛;山高水低,愈顯自然之美。所以應該倡導「同中存異,異中求同」,時空之爭才能解決。 人體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因為各司其用,所以相安無事。吾人生存於大宇之間,也是各有興趣、愛好之不同;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各種語言,各種性格,能夠在你我共同要求的生存之下,最好發展同體共生,何必一定要自相殘殺呢? 時間是很公平的,每人一天廿四小時,不會少你一分一秒;你在公平的時間裡面,好好利用你的時間。空間,也是很公平的,現在人人可以在路上開車,人人可以乘飛機,人人可以逛公園,可以說也是實行著人民公有制。雖說有少數人聚集廣大的土地,各占高樓,但是這也是各有各的福德因緣,高低、苦樂,難有定論。總之,時空平等;我心一平,無有不等。

MORE

《迷悟之間》一滴水的價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滴水可以穿石。」一滴水,可以滲透土壤,崩塌一座山;一滴水,可以匯聚成流,形成江河大海。 一滴水,澆在花草上面,花草受了滴水的滋潤,可以吐露芬芳;一滴水,送給焦渴的人,焦渴的人如獲甘霖。我們不可以因為滴水的微小而予以輕視,澎湃的江河海洋,都是滴水的匯集;曠野的森林草木,也都是靠著滴水的滋潤,它才能生長茂盛。 日本有一位禪師,為師父洗腳而盛了一桶水。師父沒有用完,他就把它隨意一倒,師父呵斥曰:「你這麼糟蹋萬物的價值,一滴水,可以救活生命;一滴水,可以滋潤枯渴;一滴水,可以成為海洋;一滴水,可以流於無限。你怎麼可以把未用完的半桶水,就那麼輕易的犧牲浪費?」聽了師父的訓誨後,禪師汗流浹背;為了記取師門的教訓,從此改名「滴水」,以誌不忘。滴水禪師後來終於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偉大人物。 平常我們也常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這是多麼美好的人際關係啊!想到吾人在世間上,我們所承受外來的恩惠,豈只是「滴水」?可以說,山河大地,萬種的恩情都聚集在我的一身。 我人的一生,父母的養育之恩,豈是滴水能比;師長的訓誨,真是法海深恩。親戚朋友給我們的關懷鼓勵;士農工商供給我們的日常所需。我要散步,左右城鎮都有公園;我要走路,到處都是平坦的大道。公共汽車的司機,帶我到目的地前去訪友;郵務人員的奔波,把我的信函送到遠方。想到一通電話傳達情誼,電話的工程是多麼浩巨;想到一盞燈光的照明,電訊人員翻山越嶺,架設電線是多麼的辛苦。我要購買東西,商場上應有盡有;我要吃飯,桌上的佳餚,美味可口,令人滿意。所謂「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我們所承受來自於親人眷屬、社會大眾這麼多的點滴因緣,才能安然生存,所以「莫以滴水而可輕,勿以善小而不為」。 一滴水,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力量所積聚;一點小善,也是我的全部心意所成就。我的一點小小心意,一樣可以供養給十方法界,供養十方大眾。所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滴水之恩,湧泉以報,誠不虛也!

MORE

《迷悟之間》 行走山河

路,是人走出來的!巍峨的高山,有人可以爬上去;遼闊的江海,也有人可以渡過去。 所謂「讀書要超萬卷,走路要遍五洲,求知要明真理,用心要懷山河。」現在是個資訊發達的時代,已經不容「坐井觀天」,更不能在框框裏生活;人要經歷時空,走遍山河,才能成為飽學之士。 千古以來,能夠走遍千山萬水的人,有僧侶的雲水行腳,尋師訪道;有探險家的航海登峰,找尋人所不知、人所未到的地方;有軍人的出戰絕域,冒險犯難開疆拓土;更有經商的行伍,帶動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流。這許多行走山河的人物,都是值得我們歌頌、讚揚。 山河,是大自然無限的寶藏!高山上,不但有參天古木、礦產豐饒,更有各種飛禽走獸棲息其間;江海裏,也有魚蝦貝類、珊瑚珍珠等資源無限。如果說自然界的天是父親,地是母親,那麼群山峰巒是父母的骨架,江海河流是父母的血液,我們想要認識我們的父母,就要從行走山河開始;在山河裏成長,在山河裏擁有世界。 中國的雲貴、西藏地區之少數民族,他們征服高山,以高山為家;歐美的人士,也以攀登高山作為訓練青少年意志的課程。地球上,海洋比陸地更廣寬,征服海洋的人更能擁有世界。現代的青年應該學習大丈夫志在四方,應該走出歌舞酒家的場所,應該去行走山河,與高山海洋為伍。 我們讀歷史,看到張騫出使番邦絕地;岳飛行軍八千里路雲和月;唐三藏橫渡八百里流沙,東晉法顯與海水搏鬥。甚至根據唐德剛教授研究表示,東晉時代的慧深法師早已到過美國西海岸,故而時至今日,墨西哥有一個城鎮,居民大部份是信仰佛教。 十五世紀因為有歐洲人哥倫布的遊歷探險,才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十六世紀葡萄牙人麥哲倫橫渡太平洋,故而發現了菲律賓群島;十八世紀庫克船長發現了澳洲大陸的東海岸;明朝的鄭和下南洋,足跡已到了今之馬來西亞,如果當時他能繼續向南前進,可能今天的澳洲就是中國的版圖了。 古詩有云:「三山六水一分田」,意即地球上有三分是山嶽,六分是海洋,只有一分是平地,所以現在的青少年要有征服海洋的志願,也要有登高山而小天下的抱負。 現在的旅遊事業發達,現代人出外旅行大都是住觀光飯店,並以汽車代步,每到一處山明水秀的地方便忙著照相;如此的觀光不要說征服山河不可能,行走山河也是大為不易。 山河是人間珍貴的資源,現代青少年如果沒有行走山河的精神,只是在象牙塔裏發表言論,如此想要有一番發展,恐怕難矣哉! 所謂「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杜甫的「望岳」詩云:「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中氣魄雄渾,盪人心弦,可供今日青少年參考。

MORE

《迷悟之間》 沒有辦法

一個人會不會做事,能不能幹?就看你問他話時,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呢?還是否定的呢?如此就能知道他的能力如何了! 凡是你拜託能幹的人,他的回答都是正面的OK(好);凡是不能幹的人,他的回答都是NO(不好)。例如,我不會寫信,請一個能幹的人幫忙,他必定都是OK。如果他實在沒有時間,他會說:我下午或明天幫你寫。甚至他也可能說:我找個人代替我幫你的忙!總之,他會幫你把事情完成。相反的,一個不能幹的人,即使是舉手之勞,他也會說:我沒有時間、我不喜歡、我不願意、你為什麼不去找別人呢? 經常聽到有一些人,口邊常常掛著「沒有辦法!」其實,真的沒有辦法嗎?是他沒有「想辦法」解決問題,輕易的就認為「沒有辦法」。例如,你約他開會,他說沒有時間,「沒有辦法」;你找他為傷殘者做個簡單的服務,他說看到傷殘的人他會難過,實在「沒有辦法」;你請他做個半天的義工,他說沒有興趣,他「沒有辦法」;一件重的東西,有一個人搬不動,請他來幫忙,他說我的體力不夠,「沒有辦法」!「沒有辦法」最終只會為他帶來「沒有辦法」的人生! 所謂「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有的人創業遇到挫折,做事遇到困難,處人遇到責怪,思惟遇到瓶頸,往往都以「沒有辦法」來搪塞。其實,你用固定的方式、陳舊的辦法行不通,如果你能轉換思惟、客觀評斷、多方參考,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必定是會有辦法的。「條條大路通長安」,狡兔都有三窟,世間一切事,那裏會「沒有辦法」呢! 做人,可以換一個思惟:說好話,我有辦法!存好心,我有辦法!做好事,我有辦法!結善緣,我有辦法!我讀書十年都有辦法,成佛成聖都有辦法,世間上還有什麼是沒有辦法的呢! 漢高祖劉備、明太祖朱元璋,一個是街亭的亭長,一個是皇覺寺的沙彌,他們都能當上皇帝,他們不都是「有辦法」嗎?王永慶先生是賣米的,林百里先生只是一個在台灣的僑生,他們都能成為億萬的富翁,憑的不就是「有辦法」嗎?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所謂「窮則變,變則通」,不能說沒有辦法!就算自己沒有辦法,也可以向別人請教。此路不通,還有別徑;此事不好,還有他事;此人不行,再找別人;此法不好,為什麼不再另外去找一個更好的辦法呢!

MORE

《迷悟之間》 死刑的因果

隨著自由民主思潮的風起雲湧,人權主義高張,現在普世舉凡崇尚自由民主的國家,都很重視人權。 其實,豈但人權重要,生權也很重要。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牛馬的責任,只在拉車負重,如果你讓牠們過份的負荷,也是不重視生權;畜養雞鴨,即使是給人宰殺的,你也不能倒掛、倒提,讓牠們受苦。不知道現在提倡人權的衛道之士,可曾顧念及於所有眾生生存權利的維護? 更有甚者,有人為了強調人權的重要,因此倡導特赦組織。「特赦」之舉,對於許多的思想犯、政治犯,應該給予特赦,這是從事人道主義運動的人共同的希望。甚至,對於社會上許多為非作歹、違法亂紀、擾亂社會安寧的人,也給予特赦,或以其它的刑罰來代替,以免除死刑,這也無可厚非。然而,對於一些殺人致死、傷害人命者,如果也只是為了強調人權而給予特赦,這就有待商榷了。 所謂「人權」,就是在不侵犯他人生命的前提下,人人都有生存的權利。世間上,最寶貴者,就是生命!佛陀制戒,首重戒殺;人間最殘忍的,也就是殺生。所以,從刑法上來看,對於任何的罪刑,除非殺人致死的重刑犯之外,其他的罪刑都可以斟酌輕重,給予特赦,或者以代替役來受罰;例如,罰他勞役、罰他賠償、罰他關禁閉、罰他銬鐐,這些都還說得過去。但是,對於殺生害命,致人於死者,別人已因你的瞋恨惡行而失命了;失命者再也無法挽回,而殺人者如果不受被制裁的因果,對於被害者的家屬而言,真是情何以堪啊!因此,殺人者,若要給予特赦,因為不合因果循環,實在是有再做考量的必要。 人間的道德,社會的秩序,都是靠法律來維護,讓每個人都能受到法律的保障,在互不侵犯之下,各得其所的生存。如果法律不公,自然會引起「不平則鳴」。而因果論更是法律中的法律,孫中山先生說:「佛法乃救世之仁,可以補法律之不足;法律防患於已然,而佛法可防患人民的犯罪於未然!」能防患於未然者,就是因果的觀念也! 所謂「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此乃恆古不變的定律,因此,殺人者若蒙特赦,如此殺人而能夠不被人所殺,此理可乎!

MORE

《迷悟之間》 不貪為寶

春秋時,宋國有一個人得到一塊美玉,獻給做官的子罕,子罕堅辭不受。那個人以為子罕不識貨,就明白的告訴他說:「這是一塊寶玉啊!」子罕道:「你以玉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美玉,我們都失去了自己的寶貝,不如各守其寶吧!」 世間上,有的人以財為寶,有的人以名為寶,有的人以愛為寶,有的人以命為寶。還有一些人,一提到「寶」,就想到珍珠瑪瑙、珊瑚琥珀、鑽石美玉等。 其實,所謂「寶」,就是一個貪愛、貪執;因為有貪,才需要寶。例如,有的人把兒女當寶;有的人把傳家古董當寶;有的人愛書成癡,書就是他的寶;有的人好養寵物,貓狗寵物就是他的寶。更有的人以自己所蒐集之物為寶:集郵者,視所集之郵票為寶,收藏書籤、名片、飾物、樂器、火柴盒,甚至收藏石頭者,一塊石頭在他看來都是寶。 身外的寶再多,不如心中的一念知足、感恩之心;真正的寶藏就是我們的「心」!心中有人,人就是我們的寶;心中有天地,天地就是我們的寶;心中有道德、有慈悲,慈悲、道德就是我們的寶。就算無錢、無名、無權、無位,有心的人,「無」還是心裏的寶;心中有佛、有法、有僧、有真理,心中就有寶。心中無貪、無瞋、無癡、無愛,一切無量無邊、無窮無盡,也是寶啊! 漢朝的楊震,當他為官的時候,有個人有求於他,就趁著黑夜送了千兩黃金給他,楊震不受,送者說:「沒有關係,並無人知道啊!」楊震說: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 貪心,是永遠無法滿足的,所謂「買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七品五品猶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當朝為宰相,又羡稱王作帝時,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 」世間上的金錢物質,是有限量的,可是欲望卻是無窮的!貪欲的人即使金錢再富有,都是富貴的窮人,唯有 「知足常樂」,回歸自然的簡樸生活,才算富有。 所以,貪欲是貧窮;不貪為富,不貪為貴,不貪才是寶啊!

MORE

《迷悟之間》 自殺的結果

自殺的結果是什麼?不容置疑的說:是痛苦!人為什麼要自殺呢?必定是遇到痛苦、羞辱、難關,不得已想要用死來解決問題。其實,自殺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衍生更多、更大的痛苦。 自殺,是自私的行為,自殺者以為可以「一死了之」,其實留下了難以排解的問題和痛苦給朋友、家人,令生者情何以堪! 自殺是弱者的行為;因為世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為什麼要用自殺來逃避問題呢?有了問題,可以請長者開導,請朋友建言,請家人幫助,為什麼要自殺呢?真是懦弱到極點! 自殺是愚昧的行為;自殺者,一定對問題想不開,這就是愚昧。因為愚昧無明,因為不明白人生的真諦,因為一時心結解不開,因此以自殺來逃避現實。 自殺是苦上加苦的行為;因為自殺者不但是肉體上的痛苦,也會增加心靈上的折磨。 自殺者,如果死後無知,何必以自殺來了決生死?自殺後如果有知,回首往事,難道就不苦了嗎? 在「自殺的真相」一書中說,自殺者所感受的痛苦,非筆墨所能形容。例如投河窒息而死者,江水急進,肺氣外逼,內外交攻,苦痛不堪;自縊而死者,氣管閉塞,血流逆行,身如刀割,繼而渾身麻痺,痛苦萬狀;服食農藥、鹽酸等藥品中毒而死者,五臟壞爛,極痛難忍;服食安眠藥而死者,頭眩氣促,五臟翻攪,有時暫時停止呼吸,心臟也停止跳動,與死無異,可是經過一段時間,悠悠醒來,卻早已入殮,欲出無門,於是輾轉棺木之中,恐懼痛苦而死。 自殺的人有的是因為生意失敗、情場失意、理想失落,或因意外災變,在失去所有,一切皆空的情況下,因為受不了「無」,故以自殺來求得解脫。 然而,社會上也有很多人因為有煩惱、有壓力、有責任、有欲望、有得失等等,因為太多的「有」推不開,於是以自殺來逃避現實。 其實,自殺也是殺生,業報很重;佛教講善終,能夠善終,才能往生善道,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自殺是對生命意義無知的表現,是弱者的行為;世界上最殘忍的事,就是把一個生命結束,尤其是結束自己的生命。佛教講「無常」,面對困難、挫折,只要我們肯改善因緣,一切都會過去;只要我們肯改變現狀,自能迎向美好的未來,這也是生命的可貴之處。希望吾人都能善自珍重自他的生命,好好的活出希望、活出自在、活出平安,活出光明。

MORE

《迷悟之間》空的真理

佛教的真理,用二個字表達,是「緣起」;用一個字表達,是「空」。 有人問:什麼是「空」?我們可以告訴他,電視機本來什麼都沒有,但是開關一開,一百多個電視台,裏面有話劇,有歌舞,有世界史,有山川河流,萬有俱全。 當初佛光山遍地荊棘,刺竹叢生;原本空曠的荒野,曾幾何時,如今殿堂林立,佛寺經聲,這不是「空中生妙有」嗎? 一般人以為「空」是「空空如也」,是「無」的意思。其實,「空」是建立「有」,不空就沒有,茶杯不空怎麼能裝茶水呢?荷包不空怎麼能裝錢財物品呢?房子不空,怎麼能住人呢?土地不空,怎麼能建設房子呢?所以說:「空即是有,有即是空」。 所謂「有即是空」;房子「有」,但是房子會壞,壞了不就「空」了嗎?電視機裏的節目「有」,但是電視機關了不就是「空」了嗎?難怪佛教說「空有不二」。 「空」的道理是宇宙的真體, 「空」的生活就是美妙的生活。人如果要享受「空」的美妙生活,就先要把自己的心胸擴大成為 「虛空」。虛空能容萬物,萬物並不妨礙虛空;正如一首形容彌勒菩薩的偈語云:「大肚能容,容納世間多少事?笑口常開,笑盡人間古今愁!」 優婆先那比丘尼是證悟空理的聖者,一朝被毒蛇咬了身體,她既不恐怖,也不痛苦。她對大家說:我是證悟空性的人,毒蛇能咬我的身體,它怎能咬「空」呢? 「空」是宇宙萬有的本體,不會為萬物所壞,我們的生存就要仰賴「空理」。鼻孔要「空」,才能呼吸;耳朵要「空」,才能聽聲音;五臟六腑要「空」,才能健康; 「不空」就沒有辦法生存了。 《般若心經》說:能照見五蘊皆 「空」,就能度一切苦厄。我空與心空,則無煩惱的障礙;凡事能夠退一步想,自然海闊天空。 因此,人生在世,話不可說盡,路不可走盡;凡事留個空間,才有轉寰的餘地。只要吾人心中有慈悲、有智慧,「妙有」就可昇華為「真空」;只要心中有社會、有大眾,「真空」就能發揮出「妙有」,這就是「空」的真理。

MORE
/10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