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迷悟之間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迷悟之間》求 職

人在世間,都應該要有一個職業。職業有好與不好、有喜歡與不喜歡的。例如當總統,是大家所嚮往的,但在美國的民意調查,在美國「總統」這份職業,竟是排名在一百五十名之後;日本的女人,最喜歡嫁的人就是醫生、僧侶、教授。由此可知,這三者在日本是最好的職業。 現在台灣經濟蕭條、失業的人口增加,對於求取職業的人,真是求職無門,連徵求幾位清潔隊員,都有二千人去應考。 求職也要有高招,除了自己要有特長外,還要注意自己的儀表與誠意,如果自己沒有特殊的能力,或者自己的才藝已太多人有了,就不容易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 現在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已不需要辦公室策畫的人,而生產線、出勞力的人,也不需要高學歷,所以現在大部份的大學生,都會拿著國中的畢業證書去求職。 求職的人,不要去拜託別人找職業,因為如此會帶給別人壓力,要靠自己的專業知識,自己寫求職信,表明讓老闆試用三個月,如此老闆一定願意錄用。 求職前,要準備好自己的條件,求職時要禁得起面試,如果口試落取了,也要勇敢的面對,一時的挫折失敗不要緊,就如考試被刷下來,只要再接再厲,靠著自己的特殊才能,再加上鍥而不捨的精神,必定會有成功錄取的機會。 現在,常有一些人,在職業介紹所找工作而被騙,所以在找工作時,不但自己要有判斷好壞的能力,也要聽取家人以及長輩的意見。 求職的人,除了要有能力外,還要講究做人和語言專長,面試時,還要靠機智,才能獲得青睞。有位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當他到一家公司,遞上名片,想介紹自己時,卻被無情地拒絕。年輕人不以為意,再表示:「沒關係!我下次再來拜訪,請您收下我的名片。」沒想到,對方竟將他的名片撕成兩半,並從口袋拿出一元說:「撕一張名片,賠償你一塊錢,夠了吧!」 豈知這位年輕人,開心地收下銅板說:「一塊錢可以買幾張名片,我是欠你的。」隨即再遞出一張名片。這位年輕人的謙虛、誠懇,終於打動了老闆的心意。如果求職時,有如此不氣餒的精神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一定能夠獲得錄用。 求職時,拿出履歷表,幫你面試的人,看你的年紀、經歷,就能看出你的能力、人品,以及定性。所以一旦錄取了,一定要盡心盡力,主動積極的付出,才能創造自己的未來。

MORE

《迷悟之間》 有容乃大

一只茶杯,只能裝五百西西的水;一個木桶,卻能裝二十公升水。五坪的房間,只能容一個人居住;百坪的大堂,可容千人聚會。山洞,只合於躲藏;天地,則包容萬物!所以,有容乃大,實在是古今不易之理。 有人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意謂著做大事的人,必須要有大的肚量;古德說,佛陀的心量好比天地,萬物在天地裏,無不受其包容!所以,肚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事業有多大,氣量必然有多大,這是自然的結果。 孔子周遊列國,居無定處,卻能擁有三千弟子;佛陀行腳弘化五印度,講經時卻有百萬人天,經常跟隨者也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漢高祖楚漢之爭時,多少死忠之士效命於他;唐太宗能容諫臣,因此成就「貞觀之治」。武則天看了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不但不生氣,反而說:「如此人才不用,真是宰相之過」,所以他能成為一代女皇。 慈禧不能包容新政,所以導致亡國;袁世凱不能包容民國,所以他才稱帝失敗。孫中山包容多少異議人士,最後被尊為「國父」;美國的華盛頓、傑弗遜、林肯,他們民主、包容,所以能成為偉大政治家。 包容並非姑息養奸,諸葛亮雖然包容各方人才,但他為了執法,也不得不忍痛「揮淚斬馬謖」;張廷玉是康熙、雍正的重臣,親弟弟被綁赴刑場,他也不置一詞,他不是無情,實因其弟出賣考題,貪污舞弊,因此法律之前,不容徇私。 經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沙石中可以見到三千大千世界;萬物都能相互包容,我人對於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身份,為什麼不能相互包容呢? 耶穌說:「愛你的仇敵」,佛陀鼓勵人要「怨親平等」;泰山不辭土壤,所以才能成其高,大海不撿細流,所以才能成其大。吾人做人處事,要不念舊惡、不計前嫌、不妒人有、不瞋人好;心量大的人,自然會得到人助,自然能成其大業。因為「有容乃大」,睽之古今人事,誠乃不虛之論也。

MORE

《迷悟之間》一時的榮耀

榮耀人人希求!學子十年寒窗苦讀,主要的就是希望「金榜題名」的榮耀;奧林匹克的選手,經過多少年苦練,也是希望得獎牌的榮耀。 榮耀人人希望,人人追求!但是,過份的貪著榮耀,尤其是「一時的榮耀」之後,留下萬古的罵名,則是得不償失。 袁世凱為了皇帝的尊榮,三個月就一命鳴呼,而且罵名千古;孫中山只擔任了三個月的民國大總統即辭職下台,到今天仍被尊為國父。所以,榮耀要有持續性,明日的黄花並非榮耀;遲暮的彩雲、西下的夕陽,又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 李登輝做了十二年的總統,卸任不到幾個月就已經消聲匿跡了,白聖法師做了四十年的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才圓寂幾時,佛教的新生代都已不知道有此人了!而蔣介石、蔣經國等元首,太虛、弘一等大師,至今仍然為人所津津樂道,「一時的榮耀」和「歷史的成就」之不同,於此就可看出端倪了。 有的人生前榮耀,死後罵名,例如宋朝的秦檜、明朝的魏忠賢等,有的人即使生前榮耀,最後也沒留下罵名,但是死後悲涼,例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齊桓公,死後竟然六十餘日無人收屍,豈不悲哉! 有的人忠肝義膽,生前雖然遭遇種種的災難,但是死後名垂青史流芳萬世,永遠爲後人所懷念,例如「趙氏孤兒」的趙盾一家,以及輔佐楚莊王稱霸的孫叔敖、幫助穆公征伐西戎,擴大疆土的百里奚等,他們至今不都依然爲人所稱道嗎? 有的人的榮耀天下皆知,有的人的榮耀只有一個人欣賞。例如,在父母的心目之中,我是一個榮耀的兒女;在夫妻相處之中,我是一個榮耀的妻子;在團體之中,我是一個榮耀會員;在國家之中,我是一個榮耀的公民,此種榮耀不是要比一時的榮耀更有意義嗎? 因發現鐳而聞名全球的居禮夫人,她把英國皇家協會頒發給她的獎章,當成孩子的玩具;因為她知道:「一時的榮耀」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的確,不管是人或事業,不要認爲過去的光榮是可以永久被肯定的,現在的成就才是重要。而「現在」馬上就會成爲「過去」,緊接著又有下一個「現在」!因此,吾人不可以有自滿的心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夠禁得起時間的錘鍊。居禮夫人的洞悉世情,實在值得吾人深思啊!

MORE

《迷悟之間》 分一杯羹

現在的社會,政黨與政黨之間,所謂糾紛,都是因為分不到一杯羹。有的朋友,翻臉成仇,因為沒有分到一杯羹;親戚故舊,分不到一杯羹的時候,可以法庭相見。分一杯羹,看起來是人類醜陋的心態。 兒童在母親的懷裏,母親如果不能分一杯羹給他,他就哭鬧不停;發財致富的時候,如果對旁邊的人不能分一杯羹給他,他也不容許你的存在。 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共患難容易,共富貴則難,問題就在不能分到一杯羹;分不到一杯羹,種種的怨恨、嫉妒,就會因此產生。 你組織政府,我沒有分到一杯羹,我就跟你惡言相向;你辦的事業,不要我參加,我沒有分到一杯羹,我就給你批評、打擊。對沒有分到一杯羹的人,不要認為你怨恨、嫉妒,就能分到一杯羹,你必須要奉獻、參與,你給了別人的因緣,還怕不能分到一杯羹嗎? 我們也不要常常想要人家來分給我們一杯羹,我們應該要想,讓我來分給別人一杯羹。不妒人有,是人間的美德,縱使人家虧待我,沒有分給我一杯羹,我也不要耿耿於懷,計較於心;飯,不是一天就吃完的,今日他沒有分給我一杯羹,將來因緣際會時,他可能還會加給我一杯羹。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千萬不能計較一時,不要像商業買賣一樣,銀貨兩訖就算了;利害是一時的,道義是永久的,何必斤斤計較眼前的一杯羹呢? 有能力的人,總是想到我要對他人有所貢獻、有所圖報、有所服務;如果能時時與人結緣,為人服務,當別人有所成就時,你還怕不能分到一杯羹嗎? 人生的挫折,在於自己貧窮,自己缺陷,平時沒有給人家點滴貢獻,總是想分一杯羹,此實難矣! 想要分一杯羹的觀念,不得不重新再做考慮喔!

MORE

《迷悟之間》 無聊

你覺得無聊嗎?假如無聊的時候,你可以看書,你為什麼不去看書呢?你覺得無聊嗎?無聊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去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呢?你覺得無聊嗎?你怎麼不去找朋友談談心呢?你覺得無聊嗎?你為什麼不著手整理家務,打掃環境呢? 無聊的時間,要懂得打發。因為沒有工作,沒有興趣,沒有目標,沒有歡喜,就會覺得無聊。無聊的時光,很難度過。只要肯忙,忙的時候就是動力,忙的活動,就是營養。你看,凡是忙的人,都嫌時間不夠用,嫌時間太少;百無聊賴的人,都是不愛工作的關係。 在時間上感到無聊的時候,只是個人的事情,還無大礙;假如講話,盡講些無聊的話影響別人,就會更加無聊了。現在的人講話,經常言不及義,空話、廢話一大堆,甚至張家長、李家短,說一些無聊的話損傷了別人,後果也會不堪想像。 人不但說話無聊,還有很多人做無聊的事情。損人又不利己,就是無聊的事;所做的事與人無益,就是無聊的事;沒有目標的旅行,只想採購,只想隨團消磨時間,那就是無聊的旅行。還有一些人有無聊的想法,例如想方法害人,想方法使人受苦,裝針孔攝影機偷窺、竊聽別人的隱私,這都是無聊的事。 現在的社會,有人怪媒體每天報導的都是無聊的新聞。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多無聊的人,盡說一些無聊的話,盡做一些無聊的事,心中有那麼多無聊的想法,也就沒有那麼多無聊的新聞報導了。 什麼樣的無聊,都不嚴重,就怕自己被別人批評為是一個無聊的人。無聊的人,六根都不清淨,眼睛看無聊的情色;耳朵聽無聊的糜糜之音;鼻子像探子一樣,歡喜嗅別人的動靜;嘴巴無聊,常常鼓起如簧之舌,講別人的是非;身體無聊,常常做一些非法的事;心地無聊,都想一些無聊的事,猜疑嫉妒,把別人想得很壞,當然別人就會說你很無聊了。 社會上,許多無聊的人專門串門子,東家長,西家短;機關裏,串辦公室的人,因為自己無聊去找忙的人聊天,當然也會給人感覺你是無聊的人。平時交無聊的朋友,走無聊的道路,買些無聊的貨品,講些無聊的語言,所以把家也變成無聊的家庭了。 你覺得無聊嗎?找工作去做,就不會無聊了;你覺得無聊嗎?到社會去當義工,就不會無聊了;你覺得無聊嗎?找好書去讀,就不會無聊了;你覺得無聊嗎?找正信的宗教去信仰,就不會無聊了。

MORE

《迷悟之間》 捷徑

《迷悟之間》 人都有抄捷徑的習慣,有的人為了爭取時間,放棄大路不走,走捷徑小道,希望快速抵達目的地。 走捷徑不是不好,看書,前後翻一翻,就能了然書中之旨,何嘗不好?有的人從頭看到尾細細閱讀,但是不能把握重點,可能也看不出所以然來。所以走捷徑要有走捷徑的條件,只要有條件,何必浪費時間? 一見鍾情,也是走捷徑,卻可能白首偕老;戀愛十年,可能結婚一年後就離婚了。所以繞路不一定就好,時空長短,用佛法來看,沒有絕對的好壞,一切都是因緣。 西方啟發式教育,重視思想訓練;東方填鴨式教學,直接提供答案,這也是抄捷徑。啟發式的教育雖然過程緩慢,一旦理路通達,自能觸類旁通,其實這才是做學問的真正捷徑。 嫁個有錢的金龜婿、娶個有錢的富家千家,都是致富的捷徑;就讀名校、結交上流社會,擴大人際關係,這也是事業成功的捷徑。投資移民、國外依親,都是找平安的捷徑;上補習班、開夜車,也是爭取好成績的捷徑。 打仗,有的擴大包圍,有的抄小路偷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是戰爭上的捷徑;遠交近攻,合縱連橫,這也是克敵致勝的捷徑。 出家,當生成就,立地成佛,就是走捷徑;但是菩薩道又是長遠的,三大阿僧祇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求速成。所以,修行其實沒有捷徑可走。 聽人講演、開示,有時一語點醒夢中人;一句話就開悟了,這就是捷徑。走捷徑有時也像走路、乘車、搭船、坐飛機,因為價碼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結果。 當有要事待辦,必須走捷徑的時候,即使冒險,也都值得一試;如果按部就班就能完成的事,為了求平安,又何必走捷徑冒險呢? 交通上的捷徑,必須認識方向、目標,要知道防患虎狼等危險,才有捷徑。人情上的捷徑,要有忠孝誠信,才能結交為友,才是捷徑。教育上的捷徑,要精進用功,聞一知十,懂得會意,才有捷徑。金錢上的捷徑,要用心經營,將本求利,才能回收成本,才叫捷徑。如果沒有捷徑的因緣,還是老老實實的用功,本本份份的生活,因為做人忠厚踏實,才是人生旅途中最究竟的捷徑。 歡迎您今晚八點,觀賞佛光衛視播出迷悟之間「捷徑」節目!

MORE

《迷悟之間》善解人意

在讚美他人的美德時,說他「善解人意」,往往能令人心生歡悅,欣然接受。人,不但要善解人意,還要善解天意、善解物意、善解情意,所謂善解心意。 善解人意,如范雎說,人家心中已經對我存有芥蒂了,我自己都不知道,人家已經不歡迎我了,我也還不明白。人家的好意,我把它誤會成惡意;人家待我的美意,我反而怨怪他的假意。如此不解人意,怎麼能交到知心的朋友呢? 人,如果不解天意,颳風下雨,早晚寒熱不定,不但財物上蒙受損失,對自己的健康也會造成影響。其它的不解物意,如現在不會操控電腦,不會運用E-mail,不會使用行動電話,不會駕駛;甚至家居不懂水電常識,庭院雖大,不解花草樹木的性格,這也是人生的缺失。 甚至家中養的貓狗,貓狗善知人意,但你也要善解貓狗的心意。當我們看到小狗在對我們搖尾巴,就知道狗兒在向我們示知牠的善意;小貓在我們跟前咪咪叫,我們就知道貓咪的肚子餓了,牠在跟我們要東西吃。 人生在世間,要知道的常識太多了,最要知道卻又最難知道的,就是要知道人意。語云:「知人知面不知心」;就算你知道這個人,但你不知道他的心意,也是惘然。 社會上一些做領導的主管,他們都是善於「識人」,所謂「知人善用」。對於一個人的為人忠奸,心地善惡,品格優劣,能力有無,從面相上就可以識人,從談吐言語中就可以識人,從他的思想上、心意上、認知上、待人接物上就可以識人。 《金剛經》云:若干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這就是識人。諸佛菩薩觀機逗教,應機說法,不但識人,還要識理。所以說到識人,夫妻相處,彼此要推心置腹,加強深刻的了解、認識。父母要知道兒女想些什麼,要些什麼;交朋友,也要知道朋友的性格,不能彼此認識,就很難維持感情。 「識人之難,難於登天」;凡是善解人意的人,都能識人。所以自古國家的君主,團體的領袖,都是靠著識人的長處,而能成就事業。有的人說他被朋友騙了,給同事出賣了,給長官炒魷魚了,這都要怪自己不識人,因為你不能「善解人意」,因此就會落得這種結果。 善解人意實在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這不是從智慧上、從知識上來判斷,這是從經驗上、從體人體己的生活中逐漸識人,逐漸善解人意。 善解人意,需要多少的辛苦去學習做人,才能從中獲得心得喔! 歡迎您今晚八點,觀賞佛光衛視播出迷悟之間「善解人意」節目!

MORE

《迷悟之間》 減肥

《迷悟之間》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裏的一句話,影響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的審美觀點,認為「瘦就是美」,致使許多愛美的女性,或是為了取悅於所愛的人,或是為了趕時髦而拼命減肥。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女為悅己者容」,古今皆然。 肥胖,是一種民生富饒的象徵。根據最近醫界的訪問調查顯示,全台灣約有一百萬人希望減肥,而且不分男女。造成肥胖的原因,除了少部份生理病變以外,大多與吃不無關係。說起來真的是很矛盾,人因為好吃而發胖,胖了以後又再吃藥減肥,甚至節食、斷食,最後得了厭食症,真是自找罪受。 身體過胖固然要減肥,國家的經濟預算超出,也要縮減;人事編制過多,也要裁員;乃至現在的垃圾知識,如報紙張數太多,也都需要精簡。 一個人的煩惱妄想太多,負擔太重,需要放下;人情太濃了,也要節制;尤其欲望太大,更要減肥。平時對於衣服、日用品等,所謂「君子居不求安,食不求飽」,要能清心寡欲,恬淡知足。如《佛遺教經》云:「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 人體過份肥胖,容易引發高血壓、血管阻塞、心臟病等,更會造成行動不便,精神也會因此懶散、萎靡不振,因此佛陀曾為波斯匿王說「減肥經」。 肥胖也與年齡有關,人一到了中年,往往會有橫向發展的現象,所以有謂「千金難買老來瘦」。其實,適當的胖,過去叫「發福」。夏威夷第一任土著酋長選皇后的標準,愈胖愈美;日本相撲,也都是肥肥胖胖的。跳草裙舞的舞者,就是要胖,胖還能賺錢呢。所以當胖就胖,當瘦則瘦,太肥太瘦都不好。過猶不及,順乎自然就好。 肥胖往往是因為攝取過多的脂肪所致。脂肪過多雖然令人討厭,但是人體也不能沒有脂肪,它保護內臟、調節體溫,是提供熱量的三大營養素之冠。一公克的脂肪可以產生九大卡路里的熱量,是醣類及蛋白質的二倍。但因儲存熱量的能力較高,吃多了而未及消耗,就會囤積在皮下組織,讓曲線變型,體重增加,所以很多愛美的人士,都會儘量少吃,以此為減肥之道。 節制飲食固然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多運動更是保持身材健美的良方,如朝山、跑香、禮佛、拜懺、繞佛等,都是很好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平時若能樂觀進取、放下安然,更能寬心自在,可保身強體健。 歡迎您今晚八點,觀賞佛光衛視播出迷悟之間「減肥」節目!

MORE

《迷悟之間》 求新求變

歷史上,多少的政權,因為求新求變,故而能使國家脫胎換骨,再一次面貌全新。例如商鞅變法,終使秦朝兵強國富;王安石的變法,也曾一度讓宋朝的政權煥然一新;日本的明治維新,使得日本成為現代化的國家;康有為的變法維新未成,致使滿清亡國。 世間上,任何事情都是「法久則生弊」,要不斷的求新求變,才能適應時代。中國向來以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而自豪;中華文化有許多固然是非常優秀,但是執著而不開化,一味的固守歷史陳跡,好像一潭死水,又如一個關閉的倉庫,背著往昔的包袱,不思求新求變,一直保持封建的思想、專制的體制,如此想要躋身世界的前端,實在難矣也。 舊的機器不淘汰更新,產品的水準怎麼能提昇?田園裏的品種不知改良,怎麼能增加生產?現代的教育制度不隨著時代的潮流改革,一直讓莘莘學子受著填鴨式的教育,戕害青少年身心,令人遺憾。 政府的一些法規,例如寺廟監督條例、建築法規等,一直不知求新求變求改進,不但削弱了國家的力量,也阻礙了國家的進步。 中華民國的憲法歷經多次的增修,全民也就賴著這一部政客把持玩弄的憲法,勉強還能有一些生存的空間。但觀佛教的一些制度、規矩、戒律,至今都聽不到一些音聲想要求新求變,不禁讓人對佛教的未來憂慮,不知佛教徒在今後的大時代裏要如何立足?怎樣圖謀生存? 就拿佛教的叢林制度來講,過去一直說是祖師們的規矩,不能更改。但是現在權威的牆終於倒了,革新後的佛教,百家爭鳴,大家求新求變,不再自設籓籬,勉強有一些空間得以在現代的社會能夠立足,齊頭發展。 但是另一方面,在佛教的戒律上,怎麼樣不合時宜的,從來也聽不到一點異議。佛法的真理不容更改,這是毫無疑義;然而二千五百年前從印度傳來中國的佛法戒律,顯然已經不適應現代的社會需要,因此雖說根本戒可以保存,但在生活細節上的小小戒,即使在佛陀時代就已經「隨遮隨開」,但當今仍有一些人總愛引用「佛已制戒,不得更改;佛未制戒,不得增加。」佛教徒用二千五百年前托缽生活的觀念,或一千年前中國深山叢林的生活方式,要想迎向廿一世紀的工業社會,此實難矣! 所以,今日國家社會,需要佛教界大家放棄我執、法執和偏見,不要再故步自封,能夠合力來求新求變,則國家幸甚!佛教幸甚!

MORE

《迷悟之間》培養興趣

七人要有興趣,沒有興趣的人生,生活何其乏味! 興趣就是一種愛好。興趣有時是與生俱來的,例如有人天生喜歡文學、音樂、運動等;興趣也可以透過後天培養,例如有些父母從小培養兒女彈琴、繪畫、舞蹈等才藝。興趣有時候是選讀科系或就業的主要考量,例如有人喜歡文科、有人偏好理科、有人鍾情工科;而喜歡遨遊四海的人,往往以導遊、駕駛、空服員為職業。興趣有時則是一份責任、一份悲心,例如投身公益事業,或加入義工行列,或是為了教化世間而以宗教師為職志等。 有時候為了充實自我,也會培養出閱讀、寫作、書法、電腦等興趣;有時候興趣只是純為消遣,例如集郵、下棋、養寵物、蒔花植草、看電影、逛街、購物等。從興趣雅好也能凸顯一個人的身分、財富,例如有錢人以集骨董、集錢幣為興趣;甚至興趣也可以是一種信仰生活,例如誦經、念佛、坐禪、抄經等。有時候因為羡慕別人在某個領域有傑出的成就,於是心生嚮往之餘,也能培養出相同的興趣;有的人則是從興趣中發展出自己的專長,不但成就自己,也能造福人群。 不管興趣的養成是基於什麼因素,重要的是不能有不良的嗜好,例如嗜賭成性、嗜酒如命,甚至嗜食、嗜睡,乃至抽菸、吸毒、遊蕩、惡口、說謊等,此皆不良的習性,不能名之為興趣。興趣更不能「嗜好成癖」而「玩物喪志」,例如學生沉迷於電動玩具、飆車、電腦網路等而荒廢課業;政府官員則因為熱中打高爾夫球而怠忽職守等等。興趣尤其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例如養寵物,一旦興趣不再就棄養,於是形成流浪狗、流浪貓充斥街頭,不但不人道,而且造成社會問題。 人的一天有廿四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工作之外,也要有正當的娛樂來調劑生活。因此,現代的學校教育主張「德智體群育樂」並重,可見正當的興趣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一個人年輕時若能培養各種正當的興趣,年老時才容易度日。 興趣是開發潛能的動力,是安享晚年的寄託,是日常生活的調劑。一個人若能從事合乎自己興趣的工作固然幸運,如果不能,也要從工作中培養興趣,能夠樂在工作之中,這才是培養興趣之要。

MORE
/10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