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文教 | 人間福報

文教

國中會考今寄發成績單 上午8時開放網路查詢

【本報台北訊】113年國中教育會考今天寄發成績通知單,上午8時起開放網路查詢( https://cap.rcpet.edu.tw/ )。台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今天上午10時將召開「各科計分與閱卷結果說明」記者會,預計公布今年會考數據統計,以及寫作樣卷說明、數學非選題說明等。 國中教育會考於5月18、19日舉行考試,成績今天上午8時公告,6月11日下周二到6月12日下周三開放申請複查成績。6月21日公布個人序位區間,6月21日至27日選填志願,最終放榜日期為7月9日。 台師大心測中心4日公布各科等級加標示與答對題數對照表,等級分為精熟(A)、基礎(B)以及待加強(C),精熟和基礎等級另包含「++」 和「+」等第。台師大心測中心主任曾芬蘭表示,英語要拿到A++的話,閱讀與聽力幾乎要全對、不然就是各錯1題,相當不容易,國文、社會、自然要拿A++,只能錯2題。 專家( https://udn.com/news/story/124006/8010316 )認為,要拚建中、北一女,落點分別為34.6分、33.8分;台中一中至少要5A7個+、台中女中至少要5A5個+,高雄中學若有30分31點、高雄女中30分38點就能穩定考上。

MORE

【無所不知】兵馬俑(上)

文/陌上君 之前我們介紹了秦始皇陵,便不得不提到名動東西方考古學界的「兵馬俑」。 兵馬俑是秦皇陵的大型陪葬坑,最早是由陝西臨潼縣的村民無意中發現的,當時被稱為「瓦爺」,身高與一般人相當,一排排的兵馬俑看過去,軍容整齊,猶如電影《英雄》令六國聞風喪膽的秦國大軍,可說非常壯觀。 可別看現在的兵馬俑照片都是陶土原色,其實原先第一時間亮相時,兵馬俑的服飾、武器都是鮮麗明亮的色彩,而且軍事服裝沒有統一用色,也就是整支軍隊看起來五彩繽紛,與現代整齊劃一的軍事制服大相逕庭,與電視劇中以玄色調為主的秦國,印象大為不同,有明快、生動之感,生命力十足。 其中,令專家最震驚的顏色是「中國紫」,這是一種由辰砂摻入矽酸銅鋇調和而成的合成紫,卻在東漢以後失傳,殊為可惜。 總而言之,原本在地宮中,歷時兩千年不變的斑斕色彩,卻在接觸到空氣的數分鐘內,所有色彩紛紛褪去,只剩現在一般人眼中看到的土色,不禁令人感慨美麗的事物,總是稍縱即逝。

MORE

一張難忘的照片

溫柔/台南市港明中學四年十二班 一張照片如同一罈精釀多年的瓊漿玉液,小酌一口便能回想起許多回憶,使人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它也像是過去的縮影,使人回到從前的時光,或許輕狂,或許穩重,為一切珍貴的點點滴滴留下永恆的身影。而我與那女孩的合照便是如此,那張珍貴的照片,承載了我們六年的友誼。 照片拍攝於國小畢業那年的夏天。從一年級就是好朋友的我們,常常去對方家玩。某天,我的父母邀請她來我家過夜,彌補我們畢業旅行未盡興的遺憾。那時我們剛獲得手機不久,興致勃勃的嘗試各種濾鏡、角度、風格的自拍,但最令我難忘的,莫過於那張離別前的照片。 照片中的我們年幼稚嫩,臉上揚起天真無邪的笑容,瞳孔中映出清澈、懵懂,沒有任何一絲即將面對離別的愁苦。我們坐在鋼琴椅上,身上穿著那時的班服,我右手舉起手機,左手與她的雙手比出班級的數字,背景是我們共同的愛好及認識的緣起──鋼琴。「喀嚓」一聲,一張使我回味無窮的照片就此誕生,只是這也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國中時,我們就讀不同學校,時間被課業與補習占據,聊天頻率逐漸減少,然後便斷了聯繫,青澀的友誼尚未茁壯便枯萎。因為不習慣曾經的摯友突然杳無信息,我便央求爸爸印出那張合照,在空白處寫上我們的名字及拍攝日期,將它放在鋼琴上。雖然失去朋友令我十分悲傷,但每次看見那張照片時,便會想起那時美好的友誼,難過因此轉變成釋懷,也很感謝她曾陪我走過一段充滿歡笑的時光。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當初離別的憂傷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甚至慶幸自己生於現代,還有一張照片能紀念當時的友誼。這張濃縮了我們六年情誼,它就像一罈美酒,醞釀了我們年少的故事,留下永恆的畫面。

MORE

月球到底有多大?

文/智慧鳥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衛星,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衛星,它與地球的距離的400倍,正好是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它到底有多大呢? 4個月球 等於地球 月球的直徑是3475公里,地球的赤道直徑為1萬2756公里,月球的直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4,因此,地球的直徑剛好是4個月球相連。 假設地球是空心的,用月球去填充的話,地球能容納50個月球。如果以質量來看,80個月球的質量,等於1個地球的質量。地球的質量較大,是因為地球的內核充滿固態鐵。 月球與澳洲有著不解之緣,它的直徑約等於澳洲最遠兩點的距離——3983公里。不過,月球繞著地球在不斷地運動,所以,它並非總停留在澳洲上空。 月距地球 愈來愈遠 月球圍繞著地球轉,但是,它的運動軌道並不是完整的圓形,而是橢圓形,因此,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有時遠一點、有時近一點。科學家還發現,月球正在以每年3公分的速度遠離地球。長此下去,對月球、對地球會有什麼影響呢? 很早以前,月球就在遠離地球了,月球遠離地球這件事並不是近年才存在。在月球剛形成的時候,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為8小時。但是,隨著月球的遠離,地球的自轉速度和月球的公轉速度都在變慢,因此,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就變長了。到現在,地球自轉一周將近24個小時,在未來,需要的時間還會變長。 目前,月球以每年3公分的速度在遠離地球,也就是說100年才遠離地球3公尺,因此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看不到它會發生多大的變化。但是,幾百億年後,地球的自轉速度和月球的公轉速度變得很慢;從地球上看去,月 亮就好像在同一個位置重複圓缺變化,地球的自轉周期也會變得很長。 內容與圖節錄自《宇宙新鮮事》,小鯨生活文創 授權使用

MORE

月球僅一面之緣?

文/山羊 世界各地月亮的神話傳說,大都跟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加上光影形成的斑駁圖案做連結。有些陰影像兔子,所以我們就看到「月兔」搗藥。奇怪的是,連日本、韓國、印度和墨西哥(阿茲特克人)等地,也都流傳著月球上有兔子的故事。難道大家看到的都是月球同一面?不然為什麼沒有看到老虎、大象或長頸鹿?除非月球根本沒轉動才有可能發生這種現象,但這又違背我們的常識。 的確,一直以來,我們看到的都是月球同一面。直到1959年,蘇聯的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才首次向地球傳送人類從未看過的影像,就是「月球背面」的照片。 既然如此,大家也都清楚月球會自轉,也會繞著地球轉,那為何月球總以同一面朝向我們? 潮汐鎖定 同步自轉 這種令人困惑又著迷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引力所引起的「潮汐鎖定」(tidal locking),也稱為「同步自轉」(synchronous rotation)所造成。這種現象幾乎是太陽系衛星世界的普遍規律。 是這樣的,科學家認為月球在遙遠的45億年前,從地球的身體蹦裂出去,成了地球的衛星時,它自轉的速度要比現在快很多。然而,一方面,月球的引力稍微扭曲了地球的形狀,並為我們帶來潮汐;另一方面,地球的引力則導致月球面向地球的這一側出現「隆起」。 這種引力相互作用的結果就像煞車一樣,逐漸減緩月球自轉的速度,一直到大約在40億年前,它與繞著地球旋轉的的軌道周期相符,終於被「潮汐鎖定」,向我們展示了同樣的面貌。 簡單說,現在月球繞地球一圈的時間與月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幾乎一樣(同步自轉),約需27.32天,所以我們才會一直看到月球同一面。如果月球自轉速度比繞地球旋轉的速度更快或更慢一些,我們就能看到月球全貌了。 月球背面 並不黑暗 不過,也不要誤解我們只能看到月球的一半面貌而已,因為有一種稱為「天平動」(libration)的輕微擺動,使我們能觀察到略多於一半的月球表面。天平動發生的原因是:月球繞地球轉的軌道並非完美圓形,而是橢圓形,使得我們能看到超越其東西水平線的範圍,加上月球的軸稍微傾斜,引發月球的季節變化,能顯示出更多月球的南北極部分。因此,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就可以看到月球背面一些眉月形的邊緣。 科學家估計,這些多看到的月背部分也只有9%而已,剩下41%依然永遠背對著我們。由於視角很小,要從這些地方進行觀測也很困難。 還有,「月球背面」(far side of the Moon),直譯「月球遠側」也稱為「月球的黑暗面」(dark side of the Moon)。但這個說詞也很容易造成誤解,讓人以為月背一直是烏漆麻黑的,伸手不見五指。 其實,平均而言,月球正面及背面,直接從太陽接收的陽光幾乎相等。只有當我們看到滿月時,整個月球背面才會是黑暗的。 所以,「月球的黑暗面」並不是指沒光線的「黑暗」,而是指在人類能發射太空船繞月球飛行前,對這塊領域從不了解的「黑暗」,並延伸到當太空船在月球背面時,我們與太空船的通信可能會被阻斷的「黑暗」。所以,為解決在月背的太空船與地球之間,通信與數據傳輸問題,中國大陸在今年3月20日發射一顆中繼衛星——「鵲橋二號」,為人類探索月背的祕境踏出重要一步。接著5月3日發射的「嫦娥六號」探測器,就是藉由「鵲橋二號」協助,預計在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地球。如果前後53天的任務能夠成功,將成為第一個在月背採樣的國家。 從「月球3號」開始,人造衛星終於讓我們能間接看到月背的一些樣貌,但從地球仰望,我們與月球始終就只有「一面之緣」。

MORE

AI浪潮效應 建中人社班走入歷史

【本報台北訊】AI時代來臨,走理工科系的學生愈來愈多,台北市立建國中學「人文社會資優班」一一二學年停招,最後一屆高二生日前辦成果發表後,正式走入歷史。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一一一學年度也停招,兩校均表示,人社班換另種形式存在於各種課程中。 教育部九十三學年度起推動「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成立,除高中基本課程外,另開設專題導論、經典導讀、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與實習、國學初階、史學方法概論、地理學研究方法等七門特色課程,初期有北一女、建中、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等校成立,到一○八年配合課綱調整,轉型為「分散式人文社會資優班」。 「很遺憾人社班走不到二十屆。」建中校長莊智鈞感慨,近年來招生人數下降,如今停辦除了環境影響外,隨一○八課綱適性教育調整,吸引力便逐漸下降。 學生愛讀理工 是關鍵因素 莊智鈞說,雖然科技AI時代來臨,但人文社會素養仍是每個建中同學需具備的工具,很多議題都是與生活處處相關,也希望孩子能與社會保持連接,對他來說,建中人社班並未消失,「而是融入了校園中每一個學生、班級裡」。 北一女人社班於一一一學年宣布停召,最後一屆高三生今年畢業。校方表示,「人社班沒有不見,只是變得普及化」,新課綱上路後已經將人社的精神已落實在探究與實作,現在除了理工科學外,包含歷史、地理、公民也都有探究與實作課程,決定將人社班轉型,過去開設的相關選修課程,仍可讓後續的學妹們繼續參與。 重理工輕人文深植家長內心,導致近年語文資優班、人文社會資源班招生下降,受學生愛讀理工科系衝擊,新北所有高中已無語文資優班,北市也僅剩中山女中一校。  在中山女中 仍是熱門科系 「人社班」在中山女中至今仍是相當熱門科系,每年新生還是有近百人參與報名,校長張云棻表示,也因為學校文組學生相較北一女、建中較多,招生上較具有優勢。她笑稱,學校人社班「想擠都擠不進來」,甄選方式也相當嚴格,學生要先筆試,還要經過複試專題發想、面試等,最終能進入人社班的人,都讓她相當佩服。 此外,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是新北唯一擁有集中式資優班,原有數理、語文資優班。新北教育局特教科長曹孝元說,板橋高中考量語文類學生人數比例及教學實務現況,語資班自一一○學年度轉型為資優方案。不過今年校園博覽會上,板中仍提到學校有一班語資班。 板橋高中校長賴春錦說,新北語文資優鑑定是面向全新北市高中生,板中語資班去年送走最後一屆後,這兩年仍有十四、十五人通過語資鑑定,學校會安排這些學生課後個別化教學,比如加強英文、第二外語、專題研究等內容。

MORE

打造低碳校園有成  西門實小結合雙語教育愛地球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為推動「2050淨零碳排」,展現台南市低碳行動在學校的具體成果,教育局推動「低碳示範校園標章認證實施計畫」外,並實行能源教育周,以「淨零碳排、永續未來」為主題,期望讓學生了解節能減碳重要性。 教育局表示,低碳標章認證制度推動11年以來,全市國中小學校已有95%皆通過標章認證,顯見低碳觀念已深植校園內。期待透過學校分享低碳校園經營及SDGs永續發展目標,推動現況,讓師生認識國際趨勢及永續發展脈絡,朝向淨零碳排的目標前進。 西門實小校長呂翠鈴表示,校方結合雙語教育,舉辦環保小署長宣導活動,讓學生參與生態宣言、資源循環宣導、低碳生活,並結合海洋教育與外部資源,進行河川守護水質監測等一系列完整教育活動,詳實記錄分析成因,且採取可行的策略進行節電,提供孩子完整的低碳探索體驗。 甲中國小則是在教室周邊種植喬木與大面積的綠地,利用遮蔭與降溫達到改善微氣候的效果,發揮區隔與降溫的功能。學校同時推動農事計畫,將花園變菜園,利用教室周邊植栽區營造可食地景;結合在地農業特色,利用曬乾的稻稈進行注連繩藝術創作,與日本三谷小學進行文化藝術交流。

MORE

泰版道明寺主演 《分期付款愛上你》大秀泰國觀光文化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翻拍自台韓愛情經典《當男人戀愛時》的泰國年度話題夯片《分期付款愛上你》,即將在6月21日於台灣獻映。電影由泰國知名編劇及導演瓦蘇蒂克特皮奇(Waa)擔任編導,並由《流星花園》泰國版的「泰版道明寺」瓦奇拉維特奇瓦雷(Bright),以及透過電影《把哥哥退貨可以嗎》晉升「泰國億萬票房女神」的烏拉薩雅斯帕邦德(Yaya)攜手主演,電影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五光十射的觀光之城芭達雅,更融入泰國的觀光文化,展現泰國軟實力。 Waa表示,《分期付款愛上你》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男女主角:「我們將以前所未見的方式讓觀眾看到Bright與Yaya,相信觀眾會喜歡他們的角色,會沉溺在兩人的每一種感覺,並同情他們的困境。」 尤其他更力讚兩人演出「超出我的最先預期」:「他們看起來就像來自完全不同的兩個宇宙,因此我要思考如何讓兩人相處融洽,結果很有趣,就像我們看到兩個不該在一起的人,但最後他們成為了完美情侶,感謝Bright和Yaya在片中的出色表現。」 這部翻拍自感動全球數百萬觀眾愛情之作,旁敲泰國人民負債問題的《分期付款愛上你》,團隊也精心將片中的多數場景,融入芭達雅的城市特色。美術設計團隊成員托薩彭(Twosak Pang)說:「芭達雅是個光與色的世界,人們也充滿多樣性,所以我想將它納入設計當中,將色彩和混亂融入與現實混合的設計作品當中。無論佈景還是道具,我們都盡力為每個佈景和場景更添完美。」此外,而觀眾也可透過電影一睹東芭樂園的大象表演等泰國觀光亮點。 《分期付款愛上你》劇情描述在芭達雅這個充滿活力的不夜城,阿波(Bright飾演)日復一日帶著夥伴們四處討債,某天邂逅了必須努力工作來償還父親債務的小盈(Yaya飾演)。小盈打從一開始瞧不起阿波,但阿波卻對她一見傾心。出於對小盈的愛與同情,阿波提出一份約會契約──透過跟他約會來支付利息。小盈別無選擇,只好無奈地同意這項安排。在兩人波折不斷的約會過程當中,他們也逐漸發現到彼此的真心。

MORE

助孩子感受藝術美好  彰化兒童藝術節7月開跑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為讓孩子感受藝術美好,彰化縣文化局今天宣布將於7月16日起,舉辦「彰化兒童藝術節」,今年並首度規畫「聲音、生態、生活」主題活動,邀請陳麗香歌仔戲團、嘉頌重奏團等表演團隊登台演出,豐富夏日藝術生活。 縣府表示,今年藝術節以「員流。生 REBORN Yuánliú」為主題,意寓透過兒童藝術節的籌辦,帶領親子回看「半線」生活聚落、藝文樣貌,並邀請國內6個優質演藝團隊,包含嚐劇場、0471特技肢體劇場、刺點創作工坊、三缺一劇團、陳麗香歌仔戲團及嘉頌重奏團,帶來6檔次劇場演出,還有安排4檔親子工作坊,讓孩童看完劇場後,和演出團隊更多互動,留下深刻藝文體驗。 另外,還有「藝童體驗營」場館導覽,是由陳麗香歌仔戲團,號召彰化在地素人演員,歷經四個月的編演訓練,將帶觀眾認識員林演藝廳、歌仔戲起源與員林在地發展故事。 年度主題「員流。生 REBORN Yuánliú」,期許透過「《員林的聲音探險地圖》聲音特展」、「『好劇童樂會』等活動,找尋彰化在地故事的「新生、重生」,透過藝術,一起創造城市「生生不息」的文化新伏流。 7月20日在員林演藝廳戶外廣場,則有一場「I FUN 起步走」開幕體驗活動,現場有免費劇場演出、親子闖關、文創市集、快閃書店。相關演出在「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售票,6月30日前可享早鳥優惠75折,縣府希望藉由一系列暑假活動,以寓教於樂方式,讓孩子有愉快充實的暑假。

MORE

台史博與中研院台史所簽備忘錄 共推台灣史研究與推廣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由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今(6)日於中研院南部院區關鍵研究中心會議室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未來展開全面性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同進行台灣歷史的研究與推廣。 台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今天的簽約儀式是台史博與中研院台史所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希望透過雙方的密切合作,建立學院與公眾史學的溝通橋樑,並串連南北台灣的學術網絡。張隆志特別強調,「台灣現正面臨新的社會變動時刻,台灣史研究者與教育者如何回應時代的挑戰,將是當代重視的議題」,他感謝中研院台史所願意與台史博為了台灣歷史研究共同攜手努力。 中研院台史所長鍾淑敏指出,台史所與台史博設立宗旨及業務各有重心,台史所的學術任務是引領與提升台灣史研究的深度與格局,進而促使台灣史成為國際學術界的重要領域;而台史博作為展覽館,則致力於台灣歷史與民俗文化相關文物、史料之蒐集、整理、保存、研究、展示及推廣教育業務。雙方在史料收集、展覽、出版等領域過往已有密切的合作經驗,「這次簽約不僅是兩個單位的結盟,更期待透過雙方密切的交流合作,積極推動台灣歷史研究進程。」

MORE
/56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