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光山 | 人間福報

宗教

【生死自在】行三好,迎新年 (四)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登高自卑,行遠自邇;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續) 在上周的文章裡我提到,美國的牧師作家Robert Fulghum於一九八八年出版了一本暢銷書,書名非常有趣︰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所有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事,我在幼兒園裡就學過了》)。作者在緒言中,談到他寫這本書的靈感緣起與心歷路程,由繁複到簡約,以簡約御繁複。 這篇緒言不談什麼人生的大道理,卻有不少生活中的反思,值得品味一番,我特別翻譯如下,分享給各位讀者。 譯文: 多年來,每年春天,我都給自己設定任務,寫一份個人信念的聲明:一篇信條。當我年輕的時候,這篇聲明長達好幾頁,試圖面面俱到,沒有鬆散的結論。這聽起來像是最高法院的簡報,彷彿文字就能夠解決關於存在意義的所有衝突。 近幾年來,這篇信條愈來愈短||時而憤世嫉俗,時而滑稽,時而平淡||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最近,我開始用簡單的語詞將個人信仰的陳述縮減到一頁,充分理解到其中所隱含的天真理想主義。 這種簡潔的靈感來自於加油站。我曾設法用超級奢華的高辛烷值燃料(高級汽油)加滿一輛舊車的油箱,但是我的老爺車無法消受,而變得焦躁起來||在十字路口不斷地嘶嘶作響,而且打著嗝下坡。我了解,我的心念和精神也時不時地像是那樣,太多高容量的資訊,讓我也罹患了存在的焦慮||在必須做出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不斷地自我吐槽,我要麼知道得太多,要麼知道得不夠,被檢驗審視的生活不是在外野餐(意即不容易、不簡單、不輕鬆)。 那時我意識到了,我已知道,過有意義的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內容||這並不那麼複雜,我早就知道,並且已經知道很久很久了。至於要活出這些道理||嗯,那是另一回事,不是嗎?以下是我的信條: 所有我真正需要知道的,有關於如何生活,要做什麼,以及如何做人,我在幼兒園裡就學過了。智慧不是在研究院的山頂上,而是在主日學的遊戲沙堆裡。以下這些是我(在幼兒園裡)學到的事情: ‧分享一切。 ‧公平競賽。 ‧不要打人。 ‧物歸原位:東西放回找到它們的地 方。 ‧收拾自己的爛攤子∕自己弄亂自己 收拾。 ‧不要拿不屬於你的東西。 ‧當你傷害別人時,說聲:對不起。 ‧吃東西前要洗手。 ‧如廁後要沖水。 ‧熱餅乾和冷牛奶對你有好處。 ‧過一種平衡生活|| 學習一點東西 ,思考一點東西,然後畫畫、唱歌 、跳舞、玩耍和工作,每天都做一 點。 ‧每天下午小睡一會兒。 ‧出門在外時,注意交通,手牽手, 攜手同行。 留意奇蹟。記住保麗龍杯子裡的小種子:它們的根向下,植物向上,沒有人真正知道何以或為什麼如此,但我們都像是那樣。金魚、倉鼠、白鼠,甚至保麗龍杯子裡的小種子||它們都會死,我們也是如此。 然後記住《迪克與簡》系列童書和你學到的第一個字||所有單詞中最大的一個||看(LOOK)。你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在系列童書中的某個地方,包括黃金法則、愛以及基本的衛生設施,生態和政治,平等和理智的生活。【註:the Dick-and-Jane books《迪克與簡》系列童書,Dick 和 Jane是 Zerna Sharp 為 William S. Gray 所編寫的系列教孩童閱讀的基礎讀物而創作的兩個主角。】 將那些項目中的任何一項,外推為複雜的成人語詞,並且將其應用於您的家庭生活、您的工作、您的政府或您的世界,它都是真實、清晰和穩固的。想想看,如果我們所有人||整個世界||每天下午三點左右享用餅乾和牛奶,然後蓋著毯子躺下小睡一會兒,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或者,如果所有的政府都有一項基本政策,亦即始終都物歸原處,並且清理他們自己的爛攤子,這個世界會是多麼的美好。 而且這依然是真實的道理,無論你多大年紀||當你走入外面世界的時候,最好是手牽著手,攜手同行。(待續)

MORE

慈航幼童繪福兔 藝術創作迎春

【人間社記者陳芷芸台南報導】為了迎接二○二三年兔年新春,佛光山慈航幼兒園十二日在佛光山福國寺舉辦「福兔迎春藝術創作」活動,透過讀繪本體驗,滋養孩子的想像力,並結合創作,讓孩童運用壁報紙與粉蠟筆,彩繪大幅兔年新春畫作,共一百六十五位師生參加。 活動由繪本作家林秀穗、廖健宏老師指導,透過插畫PPT圖片、影片解說《神探狗汪汪》繪本內容,並將繪本故事延伸,讓孩童發揮奇思妙想創作;接著廖健宏教導孩童如何用八開的壁報紙,依序摺出兔子的臉及身體,還有兔耳朵與尾巴,接著再讓小朋友們用粉蠟筆,畫出兔子的五官、衣服,師生共同畫出美麗世界。 慈航幼兒園長吳叔勳表示,感謝林秀穗、廖健宏為孩童創造閱讀的幸福,豐富、有趣的活動,不只讓孩童感受到濃濃歡樂年節氛圍,還搭配繪本發掘兒童專長;孩童的作品,新春期間將在福國寺三樓演藝廳展出。

MORE

普門40回山尋根 讚頌星雲大師

【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大樹報導】欣逢佛光山普門寺落成四十周年,十五日至十六日回佛光山舉辦「佛光山尋根之旅暨星雲大師讚頌會」,普門寺、佛光山新店禪淨中心、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佛光山泰山禪淨中心護法信徒、里長、貴賓等共一千二百多人與一同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緬懷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普門寺住持滿方法師感謝佛光人集體創作,並勉眾以師志為己志,弘揚人間佛教,以行動來報答師恩。 十五日分八條路線,展開尋根之旅,包括:殿堂巡禮、參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念佛抄經等,佛光普門、三重與新店合唱團前往萬壽園星雲大師真身舍利堂,以虔誠恭敬心獻唱人間音緣,緬懷師恩。 承接大師願心 學習廣度眾生 晚上,與會大眾在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觀賞《恭賀普門四十周年》影片,接著進行「話說普門」,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鄭羽書主持,禮請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山港澳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與談。 慈容法師細說普門寺緣起,提到星雲大師開山就是為了辦學,接任住持後,運用善巧方便,舉辦多元活動,接引大家親近道場。 慧傳法師談到,由於大師的般若智慧,與慈容法師的指導,推動普門寺日益發展,大師「以無為有」的精神,有佛法就有辦法,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永富法師提及,大師說觀看一筆字,不要看他的字、要看他的心;相同地,參加各種修持,不要只是形式上的參與,要去思考如何將佛法運用於生活,期許大家多閱讀《星雲大師全集》,建立正確觀念。 接著由佛光山榮譽功德主賴維正、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許橞鄞及監事陳秀卿、《人間福報》讀報教育講師呂坤庭、佛光童軍團羅浮總召游筑匡與談。 賴維正表示,在學佛、行佛過程中,大師才是真正的導師;許橞鄞說,大師的願心,會盡力護持;也會跟隨大師腳步,廣度眾生。 陳秀卿提及,母親陳信智對於大師的教誨永銘於心,也教導子女以平常心處世,將佛法運用於生活;呂坤庭分享,帶領讀報教育時,會將三好、四給理念融入其中;游筑匡說,在童軍團二十多年中,最大的收獲就是增加信心,學習換位思考、做個有影響力的人。 千人朝心中靈山 肯定「我是佛」 十六日一早舉辦「千人朝山」活動,大眾以虔誠心拜出心中的清淨,主法和尚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提到,朝山要朝佛光山,因為佛光山是有法的地方,朝山也要朝心中的靈山,自我肯定「我是佛」。 接著,在佛館大覺堂舉辦「星雲大師讚頌會」,佛光人精心準備節目,普門佛光童軍團以歷年禪淨共修表演組曲來感念大師;普門青年團以〈佛教靠我〉舞蹈,象徵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教;佛光普門啦啦隊跳出〈雲湖之歌〉的湖畔風光,詮釋宜興大覺寺的莊嚴;普門合唱團以悠揚歌聲向大師致敬。 慧傳法師表示,大師此期生命圓滿,但為眾生的服務沒有止盡,「普門如何再創光輝?」需要僧信二眾一起努力。慈容法師說,不論是唱歌或表演來讚頌大師,都與大師的心相應,覺得很感動,期許大家不忘初心。

MORE

前進西班牙 Q版媽祖熱氣球升空

Q版媽祖熱氣球前進國際,在西班牙升空了!台東縣長饒慶鈴親赴西班牙,參觀當地熱氣球製作公司Ultramagic Balloons。該公司將在台東成立亞洲唯一熱氣球飛行訓練學校分校,為台灣開啟空域遊憩活動的新篇章。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MORE

締結菩提姻緣 排灣族新人成亮點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大樹報導】一日舉行的「二○二三年百年好合佛化婚禮暨菩提眷屬祝福禮」,共三十六對才子佳人於三寶座前,許諾成為菩提眷屬,牽手一輩子。 「有默契」,是周崧淵與李婕薰決定成為伴侶的開始,從小在佛光山普門寺長大的周崧淵,選擇以佛化婚禮福證,而佛教的莊嚴攝受,也讓第一次踏入佛教聖地的李婕薰升起喜悅之心。 「我的媳婦是跟五方佛求來的善女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會長周聰發表示,歡喜信仰有傳承,熱鬧辦喜事,並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佛光菜根譚》法語勉勵新人:「你大我小,不爭吵;你對我錯,人緣好;你有我無,紛爭少;你樂我苦,幸福多。」佛化家庭中的父慈子孝、家庭和諧,是李婕薰答應共組家庭的重要因素之一,更願未來將佛法信仰傳承給下一代。 另外,所有新人中以新郎石劭華與新娘陳昱璇最吸睛,他們身穿傳統排灣族新人服飾亮相,觀禮眷屬近二十人,皆穿著隆重的原住民服飾。 陳昱璇是佛光山新營講堂監寺有群法師的姪女,從小跟著奶奶、姑姑學佛的她表示,人生要走入下一個階段,感謝石劭華願意參加佛化婚禮,即使信仰不同,雙方都願意配合彼此,就是讓家人放心,從此有人接棒照顧自己了。 「異族通婚,彼此間的相互尊重、包容最重要。」來自屏東排灣族的新郎母親王秀英、姨母林琇琇分享,佛化婚禮讓人感動,雖然儀式只有短短的時間,卻讓不同文化的他們感到心靈祥和,就如走入天主教堂的安詳、寧靜。

MORE

【生死自在】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 (十九)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心定和尚親身見證 星雲大師的真身舍利 五月十三日傍晚,我從南華大學回到佛光山。五月十四日上午,參加「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舍利及法像供奉典禮」,迎請師父上人的真身舍利,從萬壽園啟程,移靈到藏經樓宗祖殿奉安,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同時為大師法像揭幕。除了來自海內外的信眾以及各界人士齊聚佛光山之外,全球佛光人也透過網路直播,齊聲唱頌〈讚師偈〉,祈願師父上人「今日短暫告別,他日乘願再來」。 五月十三日晚上,我特別採訪了心定和尚,向他請教二月十三日師父上人在大仙寺荼毘圓滿之後,他在荼毘現場揀拾師父舍利的真實情況,以下是心定和尚親口所述: 我跟隨我的師父星雲大師出家,到今(二○二三)年,是五十六年了,算是男眾的大弟子。所以,當師父上人在大仙寺荼毘的時候,最後,我進去揀拾舍利。我當時撿到第一粒就非常的驚喜啊!然後繼續再找,愈揀愈高興,結果我一共揀了十五粒,大小就像珍珠一樣,每一粒都非常圓潤,而且很光滑。當時因為時間太晚了,已經七點多了,我急著要趕回佛光山,因為佛光山還有上千人在那邊恭候,所以呢,剩下的由其他的人(來揀)。我因為非常專注在揀師父的舍利,所以也不知道我對面是哪一位,但是在盤子裡頭,我算了一共是二十五粒。這是我身為徒弟,親自揀到師父上人荼毘火化以後的舍利,感到非常的歡喜,絕對不會差錯的啊!後來呢,有一些媒體方面的新聞,有如實報導、歡喜讚歎的,也有惡意造謠毀謗的,說是什麼網購來的啦!假造的啦!他們要說壞話,我們也封不了他們的口啊!可是我呢,身為師父的弟子,親身揀到師父的舍利,絕對不會錯的,我是很歡喜的,師父上人的舍利那麼樣的光滑、那麼樣的圓潤、那麼樣的堅硬啊,真的是很高興,這是我親自向社會大眾作的一個說明,謝謝!謝謝!謝謝!(慧開按:較大顆的舍利子有二十五粒,細小顆粒的舍利子算不清。) 心定和尚對我作了以上的現場實況敘述之後,還特別跟我提了一件事,當時因為剛剛火化完,師父上人的遺骨溫度還非常高,幾近於滾燙。定和尚說:他帶著手套,用夾子揀拾舍利時,不小心有一顆舍利滑落在手套上,立刻在手套上燒出一道痕跡,手心也被燙到,可見師父上人的這些火化結晶的舍利子是千真萬確的。 全集如大師法身舍利  僧團制度如法身常住 師父上人留給我們的,除了真身舍利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畢生所致力弘揚的人間佛教理念,以及他的慈悲行誼、法語開示、文字著述等等,彙集成三九五冊、逾三千萬字的《星雲大師全集》。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星雲大師全集》如同師父上人的法身舍利,我們身為佛光山弟子,要細細研讀大師全集,繼續傳承師父上人的理念與願心,發揚他的光輝,永遠照耀大眾,承接他的理念,持續弘揚人間佛教,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綿延不絕。 除了真身舍利與法身舍利之外,師父上人留給我們的,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就是佛光山僧團與國際佛光會,以及佛光山與佛光會的組織、制度及其弘法、度眾的運作機制,猶如師父上人的法身常住。 有關佛光山未來的展望,師父上人很早就說過,佛光山要能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建立在「制度領導,集體創作」上,建立制度領導,才能可大可久,源遠流長。 四月八日,我到三峽金光明寺演講〈《阿彌陀經》的密碼與修持心法〉,二弟開憲偕弟妹沈冬也到場聽講,演講結束後,與住持覺培法師在客堂茶敘。二弟問道:大師圓寂之後,佛光山的運作有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我回答道:大師的圓寂,我們身為弟子,心中當然悲傷、難過、不捨,但是各項弘法的工作與事業,不能因而停頓,所以佛光山在大師圓寂的身後事務圓滿之後,一切照常運作,在心保和尚的帶領之下,大眾遵循制度,分工合作,以實踐大師的理念來懷念大師。 因此,佛光山本山及全球各道場、國際佛光會總會及全球各協會及分會、佛陀紀念館、人間衛視、人間福報、佛光山各個文化、慈善事業、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的五所大學等等,都各盡本職,照常運作。二弟聽了之後,不禁讚歎道:星雲大師了不起!佛光山了不起! (全文完)

MORE

南華大學師生浴佛 三好淨化身心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為學習佛陀的智慧與慈悲,佛光山圓福寺日前在佛光山南華大學圖書館前設浴佛區,並藉祈福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佛誕節典故、培養感恩心,現場有許多師生共同參與法喜充滿的感動一刻。 浴佛儀式由南華人文學院院長慧開法師主法,他指出,浴佛不僅是感念佛陀慈悲,也藉此結合三好運動淨化身、口、意。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率領副校長賴淑玲、教職員出席,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副總校長林聰明也共襄盛舉。 高俊雄談到,感謝駐校董事覺禹法師帶領與指導,於三個月前就開始討論校務,讓他一上任就能無縫接軌,推動校務穩健往前邁進。除透過浴佛洗滌身心,為鼓勵教職員規律運動,高俊雄表示,他提倡將每周三訂為「南華樂活日」,並於日前展開首場健走活動,邀嘉義縣樂齡健走師資團隊指導員蒞校,指導大家如何運用健走杖正確健走,打造活力健康校園。

MORE

【叢林風光】普賢行願 無盡大願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普賢菩薩的行願,不捨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安樂。這十大願不僅是對聖賢,也是對自己、對一切眾生而發,是盡未來際永無休止的悲切願心,啟發我們要提起生命無限的熱情,完成自己,奉獻大眾。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華嚴經普賢十大願》 從三好實踐普賢願 專修部二年級/慧曦 過去總覺得《普賢行願品》經文中,佛菩薩廣大無盡的行持,似乎不是凡夫所能達到的。這學期妙南院長「華嚴經普賢十大願」課程,融和了師父上人開示的真義與人間實踐,原來十大願的每一願,都是能夠落實於生活的殊勝法門。佛光山的建設與制度中,處處蘊含著華嚴思想,不僅用「華藏玄門」、「同登法界」等建築物說法,也用方便的設施,供養每位使用者,這就是師父上人廣大的悲心與智慧。 平時一切行住坐臥、出坡作務、五堂功課,抑或是種種人我關係處,都不離身、口、意的造作,而師父上人的「三好」即是關鍵。虛空雖廣,行願雖深,普賢行願是盡未來際永無休止的大願,願以課堂所學,化為修道路上的堅定信心與道念,完成自己,奉獻大眾。 為成佛而來 專修部二年級/慧達 在師父上人《佛光人十八講》中,有一句是這麼說的:「如《華嚴經》云:對自己要能不忘初心。」這句話對初進叢林學院的我,即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為何而來。第一堂課,妙南院長的一記當頭棒喝:「你們是來做什麼的?是佛教靠我的真佛子,還是我靠佛教的真戲子?」當下無比慚愧,身為佛子,應該要很清楚自己的未來去向──弘法利生。 透過院長的講解,才明白師父上人建設佛光山的每一棟建築、階梯、平地,都具足了華嚴思想。原來師父早把佛光山打造成華嚴淨土,每當我經過每一處,都在為我說法:「你,是要來成佛的。」當我遇到逆境煩惱時、想要懈怠、逃避時,我發願要自我提醒「我是佛」,我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佛道,而不是二乘道、三惡道。切記,勿忘初心。 佛法在每個當下 專修部二年級/謝城霖 曾聽學長說:「學院三年生活會讓我們的視野更開闊,看的視角也會變得深廣。」經觀察後,發現「三學」戒定慧與學院三年生活非常契合。 一年級剛到學院,適應新環境及熟悉規矩,只需聽從師長的安排下行事;在在每個當下用心完成,規矩要如實守好。三學之首「戒」學,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他人。從外在的不侵犯提升至內在的不侵犯,適應了解後,原來是要為別人著想。 二年級,學習承擔學院各項運作。三學之次「定」學,由戒生定,自己心中要產生力量,隨時提攜自己。 三年級時,對學院運作已瞭如指掌。三學之三「慧」學,需有智慧領導及傳承學院的各項工作及其精神,還需觀察及確保學弟們能如實接棒,其精神才能達到代代相傳,學院教育品質才不會變質。因此三年級在學院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無論在哪個年級中,佛法就在每個當下,老師曾說過:「不怕我們沒機會承擔,只看因緣找到我們時,我們是否已做好準備,接受每個因緣的到來。」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嗎?歡迎報名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MORE

僧寶節主題論壇 探討十大弟子傳

【人間社記者心忍大樹報導】由佛光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主辦「二○二三年人間佛教信仰系列」第二場主題論壇「僧何處安居:是出家還是回家」,七月二十九日於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隆重登場,邀請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與成功大學副校長陳玉女主講,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主持,帶領大眾探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十大弟子傳》,領略大師創建僧團的理念。 論壇開始前,由「佛館好聲音」樂團獻唱,以音聲供養大眾。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說明論壇意義與目的,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各道場義工、本山及佛館義工等,逾千人與會聆聽。 忠於信仰 為佛教盡心力 「星雲大師透過《十大弟子傳》,想要表達什麼樣的信念?」慧傳法師說,大師寫完《釋迦牟尼佛傳》後,隨後又撰寫《十大弟子傳》,其用意是期勉弟子要忠於自己的信仰,效法十大弟子,不要成為「呷教」的佛光人。大師在書中舉出佛陀十大弟子事蹟,也肯定佛陀的比丘尼弟子和在家弟子,同樣對佛教都作出傑出貢獻。 慧傳法師舉出,馬勝比丘折服當時還是外道的舍利弗,除了用他莊嚴的儀表,還有佛陀的緣起法。大師說,懂得因緣法的人必定「心存感恩」,就像大師創辦的普門中學棒球隊,訓練時向球場問好、幫忙撿垃圾,就是在感謝維護球場的幕後英雄。 慧傳法師發現,佛陀彈性運用慈悲愛語、嚴格指證、沉默不語、不問自說等方式,來啟發弟子明心見性。當尊者阿那律聽法打瞌睡,佛陀嚴加指責;當阿那律精進用功,佛陀便像慈父般關心他;當阿那律失明,佛陀幫他縫衣服。 對此,慧傳法師憶起一九九六年在巴黎舉行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會議,大師帶他們遊船途中,「為我披上外衣以免受涼,感受到師父如同慈父一般」。 緬懷聖僧 共創美好未來 陳玉女表示,大師早年面對佛教的困頓,特別撰寫此書來緬懷聖僧典範,展現「不忘初心」及創建一個健全的僧團制度和理念的用心。陳玉女注意到大師溫和的論述風格,以大迦葉為例,雖然苦行僧形象對佛教帶來負面影響,但大迦葉退能安忍清貧,進能負起結集三藏的責任,大師也給予讚揚。 陳玉女分析,十大弟子來自不同階級背景,例如舍利弗出身高貴,但他秉持因緣觀,為人謙虛,甚至喜捨他的雙眼;目犍連過去捕魚為業,在遭逢惡報時,因為有因緣觀,故坦然接受。十大弟子都安住在平等法性之中,個個都是「第一」,無有高下。 「每一位都是師父最好的弟子。」陳玉女說,大師帶領僧團的方式體現佛陀的教育理念,而佛光人弘法利生的精神,也展現佛陀十大弟子的特色。在出家與回家的張力之間,七眾弟子為佛教共創更好的未來。 下一場論壇十二月三十日將於藏經樓法寶堂舉行,主題為「法.何以成道:是迷信還是智信」,探討《佛法真義》,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主講,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主持。

MORE

【人間行者心】堅持信念 向前有路

文/乘觀 我們現在有因緣學佛、讀書,在殿宇輝煌的佛光山生活、修行,那是因為過去師公和長老師父們,為了佛教自我犧牲,努力發展佛教的結果。師公說「不忘初心」,只要堅持信念,必定「向前有路」。 金光明寺副住持有果法師分享,他當初出家父母並不同意,後來母親還得了癌症,種種的考驗使他一度懷疑,出家這條路要不要繼續走下去。他最後還是堅持不忘初心,更努力投入弘法,受到常住肯定重用。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遇到問題時要勇敢面對它,不可輕易放棄,一定會有辦法解決。 定師父「給人歡喜」,臉上每時每刻都掛著笑容;「給人信心」,肯定我們將來能復興印度佛教,給沙彌們很大的力量。祈請師公及長老們放心,我們一定發心把佛法發揚出去,創建一個人間淨土。 海內外的法師們都回到佛光山,參加一年一度的徒眾講習會。惠師父要大家發表什麼是人間佛教,我覺得人間佛教最重視「大家都要的」,比如「三好」、「四給」的理念和精神。惠師父還請大家說說,自己最想向師公學習什麼,我要學習師公的勇敢,因為勇敢可以發展自己的能力,只有勇敢才能提升自己。 師公手術後,面對身體更多的不方便,但他更努力練習寫字,每天嚴格規定自己寫多少幅字,沒完成就不吃飯,完全是現代版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師公一生「為了佛教」做了很多事,非常偉大,卻一點也不傲慢,到了老年還是努力學習突破自己。師公的精神給我力量面對困難,我會努力學習以報答常住師長們的恩德。 文/乘樂 感謝常住每年舉辦徒眾講習會,過去我們是在沙彌學園看「回顧影片」上課,所以感受不夠深刻。今年回到總本山實體上課,覺得非常值得,因為每位長老師父們的上課內容太過精采,尤其是講到師公怎麼創建佛光山、創辦大學等偉大事蹟,還有長老師父們「不輕易退票」的精神,都讓我很感動。 師公小時候貧窮,沒有機會讀書,但心中很富有、很自在。長大後,師公為社會付出,結了很多好因緣,得到廣大信徒的護持。到了老年,雖然擁有許多學校和文化出版等事業,但師公卻認為是十方大眾的因緣護持而有,自己是空無一切。 師公最關心的是學生的教育和生活,一生堅持努力,用般若解決生活上的苦難,為人間做最偉大、最有意義的事業。 佛教源自印度,發展到外國,但現在印度的佛教卻式微。所謂「佛法弘揚本在僧」,說法度眾本來就是僧團的家務事,出家人應該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萬種事,結萬人緣」。 師公頭部開刀後,大腦語言區受到損傷,但師公卻要求自己識字、練字,再寫一筆字,沒有練完就不吃飯,看到師公這樣的努力我很感動。反觀我自己,被老師責備時,不認錯還推諉責任,沒有接受老師的教導。 我要改變、進步,以師公為榜樣,把事情都做圓滿。

MORE
/251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