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養生 科學原理

THE MERIT TIMES
文/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486觀看次
人類的舌頭能感受的5種味覺,一般傳統認知的5種味覺是「酸、甜、苦、辣、鹹」。圖/123RF
豆簽看起來像麵,其實不是麵,它是以米豆粉加麵粉製成。圖/123RF
蔬食者攝取維生素D的植物來源,包括黑木耳以及菇類,例如香菇、洋菇或蘑菇等。圖/123RF
甜味是能讓人產生愉悅感的味覺,一般人心情不佳或小孩哭鬧時,來點甜食可以反轉情緒。圖/123RF
就蔬食者來說,鮮味的胺基酸也可以從新鮮的海帶、香菇中提煉出來。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味覺是由特定的化學分子刺激舌頭味蕾的神經細胞,再由神經細胞將此訊息傳遞到大腦,經大腦解析後,就成為我們體驗到的味覺。人類的舌頭能感受5種味覺,一般傳統認知的5種味覺是「酸、甜、苦、辣、鹹」。

但最近的科學證實,辣是一種痛與熱的感覺,味蕾其實沒有辦法感受辣,而能感受辣的神經遍布身體各處,其實皮膚也可以感受到辣的刺激。科學家另外發現味蕾上有鮮味的受體蛋白,所以將「五味」修正為「酸、甜、苦、鹹、鮮」。

中醫五味養生法

其實,每個人的口味千差萬別,酸、甜、苦、辣、鹹各不相同。中醫養生認為,以健康的角度,各種味道的食物都應該均衡攝取。

甜味:「甜入脾」,食甜可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宜少食。

酸味:「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滅除胃腸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

苦味:「苦入心」,苦味具有除溼和利尿的作用,例如苦瓜,能消水腫。但苦味食物一般性寒,脾胃虛寒和心陽不足的人,不要吃太多苦味食物,以免加重身體寒涼。

辣味:「辛入肺」,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薑、辣椒、胡椒等,均是辛辣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所含的「辣素」能保護血管又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

鹹味:「鹹入腎」,為五味之冠,中醫認為鹹味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例如嘔吐、腹瀉、大汗之後,宜喝適量淡鹽水,以保持正常代謝。

酸甜苦鮮鹹食療

從科學與生理而言,甜味是能讓人產生愉悅感的味覺,一般人心情不佳或小孩哭鬧時,來點甜食可以反轉情緒。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激發甜味的食物很多,糖類就是其中之一,能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糖類除了食用、提供熱量,又因親水性強、易溶於水,當糖濃度愈高時滲透壓就愈大,能讓微生物與黴菌無法生存,這個原理被用來保存食物,例如製作蜜餞、果醬等。

酸味主要是由氫離子與酸性分子,透過味蕾細胞所造成的感受, 當人們吃到酸的東西時,氫離子就會刺激味覺細胞釋放出神經傳導物質,告訴大腦你攝入了某種酸味物質。人體對酸的喜好可能是為了吸收維生素C,因為含維生素C的食物多半帶有酸味。

苦味是人類最敏感、最難下嚥的味覺,硫酸鎂、氯化鎂這類含有苦味的鎂離子,以及萜類化合物、植物鹼等也能引發苦味。強烈的苦味會讓許多人退避三舍,但是專家發現有些苦味分子如果適量使用,可以當藥用,像是抗瘧疾的奎寧、人蔘皂苷等,即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

鹹味主要是來自「鹼金族元素」,這類離子元素的大小與鹹味有關,愈大愈不鹹,所以市售的低鈉鹽,其實就是用鉀鹽去取代鈉鹽。鹹味不只加強了食物的風味,對身體而言,引起鹹味的鈉、鉀離子也非常重要,因為具有調節細胞活性的功能,這兩種離子必須維持在適當濃度,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一些負面反應。

鮮味於1985年獲認可成為「第五種味覺」,它是用來描述麩胺酸與核苷酸的味覺。像日常飲食中的「味精」就是鮮味,是麩胺酸與鈉離子結合成的麩胺酸鈉(MSG)。有些食物像是魚、肉類、乳酪等,放置一段時間後,其中的蛋白質分解生成胺基酸,就是食物鮮味的來源。此外,胺基酸也可以從新鮮的海帶、香菇中提煉出來。

日晒菇類含維生素D

人體的某些疾病與缺乏維生素D有關,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晒太陽,但空氣汙染、膚色等因素,會影響維生素D的製造效率。飲食方面,蔬食者攝取維生素D的植物來源,包括黑木耳以及菇類,例如香菇、洋菇或蘑菇等。

蔬食維生素D

據《英國全科醫學雜誌》報導,一位居住在英國的30歲印度男子,因宗教因素茹素,而且不食用乳製品,他被醫生診斷出血清維生素D濃度不足,醫生開給他維生素D補充劑,但他決定每天晒200g的新鮮白蘑菇 ,並在當日炒熟食用。3個月後,他的血清維生素D從17nmol/L上升為 39nmol/L ,此個案證實日晒強化的菇類,可以提升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

因此,在不願意以補充劑攝取維生素D的情況下,從自製日晒香菇攝取維生素D是不錯的選擇。菇類是常見的食材,烹飪前拿去晒晒太陽,尤其在日正當中時,放在太陽底下晒15~120分鐘,每100g新鮮菇類大約可以產出400IU的維生素D。若要增強合成維生素D,可以將菇類切片,增加表面積,並且翻過來讓蕈褶接觸陽光。

家常豆簽麵

豆簽原為「豆籤」,最初是窮人的食物,但後來衍變為廣受歡迎的庶民小吃。傳統豆簽傳入台灣,製作時就地取材,以白米豆製成,也頗受歡迎,但早已和中國大陸泉州的豆簽大異其趣。

豆簽看起來像麵,其實不是麵,它是以米豆粉加麵粉製成,比一般的麵條短,也比較薄,但因為是豆類製品,質地不像麵條那樣易斷,可久煮不爛。水滾後放入豆簽,要再沸騰20來分鐘,才會更香甜。

豆簽的製作方法是先用熱水,將米豆漿糰過篩凝成短小的細麵形狀,磨成粉後加工製成麵條狀,再與其它食材一起在湯裡煮,以搭配佐料來增添其風味。豆簽口感並不特殊,烹調時加一些配料,能讓口感較為豐富,煮成羹麵時,加入蔬菜和香菇,可作成像麵線一般的口感。只要配料調味得好,這個窮人的家常菜,也可以是一道美味的佳餚。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