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星雲大師全集133】隨堂開示錄 402 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28 佛教未來的走向──人間佛教

「中國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開幕 時間:2008年12月11日      地點:美國洛杉磯西來大學 西來大學黃(茂樹)校長,各位教授、嘉賓: 非常非常高興和各位見面,不過今天除了校長、主任之外,還有二位要特別跟你們介紹,一位是當初來籌備購地的慈莊法師,他現在也不太出來,今年已經快要八十高齡了;另外,由他買下來之後,他們師兄弟有一位慈惠法師,在二十年前在西來寺就籌備設立西來大學,後來又再回到台灣籌備南華大學、佛光大學,也難得從台灣來到這裡。 我介紹他們的意思就是,他們和大學有這個因緣,因為今天這種好聚會,歡迎大家有機會從西來到東方,到佛光大學、到南華大學,也去參加各種的會議,或者給我們各種的指教。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為世界點亮了這一盞明燈──佛教。佛陀說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舉世不管哪種教派,從過去延續到現在,都一致遵守,沒有改變。佛教發展到現在,所謂有南傳、北傳的佛教;有藏傳、漢傳的佛教;現在有東方、西方的佛教;佛教傳播的因緣因為歷史、地理、風俗、習慣、文化,形成不同的教派,各種的模式。不過基本上,我們的教主都是佛陀,教義上大家也都是以最初的「三法印」為主體,沒有改變。現在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發展未來的佛教。 目前研究佛教的情況,拿日本來說,一百年來,以「原始佛教」原始的教團做為他們研究的重點;中國佛教,現在從北京大學到南京大學等一些名校,都設有佛教的研究課程,數百位有研究的教授們也都在授課。他們研究的重點,是以中國的文化、儒家、道家來研究佛教的重點。 現在佛教興盛的台灣,研究的方向,看起來是將佛教與現代化的科技、學術結合起來。我們也看到像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甚至韓國一些佛教辦的大學,慢慢地多采多姿起來,從過去傳統的佛教,又再跨前一步。 我個人談佛教未來的發展,必定有一個主題,承繼過去傳統到未來的,就是「人間佛教」的趨勢。佛教本來就是「人間佛教」,因為佛教的教主──佛陀,他是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弘揚佛法在人間,他一切以「人」為教化的對象,所以是人間的佛教,這是必然的。 當然佛教的發展就有了各種不同的現象,例如,有的走入到山林,有的走入政治皇宮,和政治合流,有的遠離政治。但是,山林的佛教太過出世,政治又太過靠近世俗,我想,關懷社會,創造幸福人生、家庭,這是未來佛教發展的重點。 常有人問,什麼是人間佛教?所有的佛教就是人間佛教。除了人以外,佛教還有別的什麼用途嗎?我個人認為:「佛說的,是人間佛教;人要的,是人間佛教;淨化的,是人間佛教;善美的,是人間佛教。」 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佛教的走向,假如認同人間佛教,我們大家可以在一起會商「今後如何建設佛教人間的性格」,讓每一個家庭,有幸福的未來;讓每一個人的心靈,有一個光明的前景、開闊的心靈;讓這個社會,成為慈悲、和諧的社會。發揮佛教真正的精神──平等、慈悲、自由、民主,對世界的和平,提出最大的貢獻。 黃校長主持西來大學以來,一直發展學校的活動,對這個社區、社會,秉持佛教的精神,不分時空、種族,大家和諧相處,我想這樣的精神、目標,必定有助於大家今後的來往。 一直很期待各位給我們種種的指教,尤其會議能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所以我特地來向各位致敬。Thank you very much!

MORE

【佛法真義】 人創造神明

文/星雲大師 舉世之間,每個國家幾乎多少都有一些地方性的神明信仰,叫做民間信仰。除此之外,他們也信仰一些國際性的、世界性的宗教。所謂「世界性」的宗教,它不是限於一國、一地的信仰,而是跨國際的,所以說「宗教無國界」。 目前被稱為世界性的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道教、儒教等。要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宗教,要讓全世界的國家公認你、接受你,才算是名門正派;相反的,一些附佛外道來立宗立派的,都只是短暫的過程,很快就會煙消雲散,不能成為氣候。 在一些地方性的民間宗教信仰當中,大都是以神明為中心;甚至於不入流的仙狐鬼怪,也都有人信仰。其實,這許多的神明、仙狐鬼怪,都不是舉世所公認的,而是一些少數人,為了人心、人性的需要而創造的。 例如:跟人起了爭執,警察、公安來調解,但他認為公安、警察調解不公,於是就建個土地公廟,請土地公來坐鎮;因為土地公就是我心中的派出所,祂會來幫我主持正義的。跟人打官司訴訟,也討不到公道;法律既然不能給我保障,我只有建個城隍廟了,城隍爺是最公平無私的,祂會來幫我主持公道。 因此,以這樣子的情況來推演,每一個人都可以創造他個人需要的宗教。例如:耕農的,他會相信神農大帝;做工的,他把魯班奉為祖師爺;經商的,他視關公為武財神。就這樣,王爺、仙女、娘娘、太子……,各種神明就應運而生。 當然,也有的人相信大自然的雷電雲雨,因此,雷電雲雨就是他敬畏的神明;有的人相信自然界的山河大地,因此,山河大地就都是他崇拜的宗教。甚至於為了感念過去勤政愛民的帝王,或者是曾經建立功勳的英雄,人們也設立祠堂供奉他們。還有一般人對地方稍有貢獻、功勞的,大家為了感德報恩,都把他當作神明在崇拜。所以,世間的宗教信仰,與其說是上帝造萬物,不如說是眾人創造神明。 但是正信的佛教不同,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他不是神明,他是人;他出生在印度迦毘羅衛國,他有生養的父母淨飯王、摩耶夫人;他有修學的宮廷生活,有入道苦修的紀錄歷程。他是經過多年勤修、苦行,最後悟道的覺者,所以宇宙無限的空間,都在他的心裡,無限的時間和他並壽,他超越了時空,以一個大覺者、大自在、大悟道者來為眾生說法。 真理教化 各人自業自受 佛陀跟神明不同,他不能賞賜你什麼,但他可以開導你因緣果報等佛法真理;他沒有什麼權威來處罰你,他都說自己的行為要自己負責。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他超越所有的宗教,超越所有的神明;他以佛法真理來教化你、加持你,而不是施捨給你平安、幸福、發財、富貴。 跟著佛陀的信仰,你要能尊重他,信仰他的道德,信仰佛陀是實在有的,信仰佛陀的教化是能讓我受益的,這就是傳統的佛教;與現在的人間佛教,是有所對應,是古今一致的。因此,我們信奉佛教,就要回歸佛陀的本懷。 佛沒有創造人,人也不能創造佛;各人自業自受,因果自己承擔。所謂「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就是佛教最高的信仰理念。 關於靈魂 人在世間活動,必然得有個身體,身體裡住著一個「靈魂」,在佛教裡就稱為「第八識」。第八識並非單獨活動的個體,它與眼、耳、鼻、舌、身、第六識及第七識合起來,就是我們平常所謂的「心識」。當中的第八識,最為深層細微,影響著前面的七個識,所以稱為「根本識」;前七識,則經常隨著第八識而轉,就被稱為「七轉識」。 人一生中,受前七識影響,嘗盡各種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一期生命結束了,前七識都沒有了作用,但第八識還是在的,它是生命的根源,是我們投胎轉世的依據。一般社會上,或其他的學說,就稱它作「靈魂」;只是佛教不講靈魂,佛教講「神識」。 不過,稱為神識的這個第八識,要宣揚到世界讓人了解,恐怕還要相當的努力。尤其,第八識無形無相、高深莫測,而「靈魂」一詞,普世皆知、普世皆用,通俗易懂。如果「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為什麼不隨順世間,讓第八識也稱作「靈魂」,方便大家理解,這有什麼不可以呢? 佛教裡本來就有很多的方便善巧,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為了讓大眾能夠認識佛教、理解佛教,要想讓佛教在全世界傳播,勢必要運用很多的世間法,所以不必去排斥它;對於一些難解的現象,有時候解釋它、承認它,但不是崇拜它、迷信它。只要尺度拿捏得宜,任何世法都可以拿來為佛法所用。 比方說,現在科學界發現宇宙虛空,所謂「天外有天」,有多少的星球;佛教在解釋時,也不一定要說有多少世界,也可以跟他說有多少星球,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另外,關於外星人的存在與否,大家也議論紛紛,事實上,佛陀說法時,很多菩薩都是來自他方佛國,阿彌陀佛和十方諸佛都可以說是外星人,這不是一下子就讓大家會意了嗎? 所以,我覺得佛法的弘傳,要講究契理契機,除了契合眾生的根機,還要契合時代的發展,更要與當時的文化、思想、潮流配合,不必分歧,不必另唱其他的調門;等於是歌曲,調門太多不容易學習,簡單易懂的、與人民生活接觸的,都可以運用。因此,我們講說「靈魂」,又有何不可呢? 祈福與消業 祈福,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與渴求。為了永保安康,有人向大自然山川祈求,有人向日月星辰祈求,也有人向天神地祇、諸佛菩薩祈求,或者放生祈福、誦經祈福、點燈祈福、叩鐘祈福、抄經祈福,乃至線上祈福、雲端祈福等等。有時候到廟裡抽籤,如果不滿意,還能將籤條綁在繩子上,表示厄運從此不再跟著自己走。 祈福是好事,但有許多人,不想付出努力,只想投機取巧,坐享其成,即使真有「好事」降臨,轉眼也會成空。而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種種方便善巧之外,積極引導我們:與其寄望別人能為我們消災免難,不如努力淨化自己、開啟自我內心的智慧寶藏;只要心中有佛法的慈悲智慧,就能消除障礙,得到好的果報。因此,解鈴還須繫鈴人,祈福雖然好,消業更為重要。 消業就像衣服髒了,要用肥皂粉刷洗;身體髒了,要用沐浴乳洗滌。同樣的,要想消業,也要有工具、要有武器才行;沒有武器,僅是赤手空拳,想要消除業障,只怕徒勞無益。 就像《阿含經》裡說,一塊石頭丟進水裡,自然往下沉,不會因為祈求神明,石頭就會浮上來;一滴油倒進水裡,必然浮於水面上,即使再怎麼祈求,也不會沉到水裡。祈福與消業,也是如此;沒有武器,只管祈求,改變是不大的。 什麼才是我們消業的武器呢?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是我們的武器,懺悔發願、廣結善緣、參禪打坐、抄經定心、作務培福、誦經拜佛,乃至受持五戒十善、行六波羅蜜等,都是我們的武器;只要能增加我們內心的善法,使我們懂得與人為善的,都是武器。 就像一把鹽,放在水杯裡,味道會很鹹;放進恆河裡,鹹味就會轉淡。滔滔恆河,就像我們的善念,只要內心善的力量增強了,惡業自然會轉弱;惡業弱了,福報也就來了。但是過去所造的業要一下子消除乾淨,並不容易,所以要發大心及恆長心;只要肯發心,凡事無所不能。 消業,也像在播種。過去播下的「惡種子」,固然會遇緣受報;一旦播下「善種子」,也不會憑空消失,必定會有收成的一天。因此,只要播種慈悲,未來就一定會收成慈悲;播種歡喜,未來也一定會收成歡喜。用慈悲、歡喜等來祈福,必能獲得世間無量大福。 尤其,現代人注重「基因改造」,實際上「基因改造」就是佛教的「消業」,雖然名稱不同,但意義是一樣的。舊的業障消除了,並且從此行善不再造惡業,善的能量增加了,基因不就改造了嗎?因此,祈福的同時,應該力求「身心改造」,只要業障能消,性格和命運必定會隨著改變!

MORE

【星雲大師全集122】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52 人間佛教實踐的理念 14-11

文/星雲大師 為山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學生開示 時間:2011年7月8日 地點: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西館 提問八:我是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研究生。在我們從事人間佛教事業的過程當中,難免會有煩惱,想請問大師,如何才能使我們的菩提心不退轉,使我們的煩惱轉化成菩提心呢? 我現在最怕人家說:「星雲大師創造人間佛教!」這個說法對我不利,對人間佛教也不利。佛教是古代的、是傳統的、是佛陀傳承到現在的,不能說是我的。 其實,如你方才所提,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這就是人間佛教。 甚至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就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的名稱,是一九四六年由慈航大師喊出來的,距今已經有六十多年了。所以,現在人不可以分別「人間佛教」是你的、是他的;人間佛教就是佛教。 明悟真理 弘法利生 如何以出世的精神辦入世的事業?岳武穆有兩句話:「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不這樣,國家就不會有辦法。當然,也不是說人都不要錢,只是生活夠用也就好了。 所以,從事佛教的事業,必定要先有出世的思想。 所謂「出世的思想」,就是看淡世間的榮華富貴,視它為過眼雲煙。因為人間佛教的事業,是普世的、是大眾的,不是一己的。 在佛教說,真理是具有普遍性、平等性的,所以,我做任何事都不是出奇標異的。 就以大覺寺的羅漢來說,過去說到十八羅漢、五百羅漢,從來就沒有女性名列其中。甚至,結集經典也都只有男眾參與,並不重視女性。其實這是不對的,怎麼可以把另外的一半給捨棄了呢?所以,我現在想要補救,便在十八羅漢中增加了三位女性。 當然,這麼做,也遭受到很多的傷害。什麼傷害呢?例如有人說:「星雲大師歡喜女人,所以他把女性列在其中啊!」其實,哪裡是這樣?我是為了歡喜真理才這麼做啊!真理是平等的,不平等也就是不懂真理了。 淡泊名利 隨緣不變 從事入世的事業,不能沒有出世的精神,否則就要貪戀、沉淪在功名富貴當中了。功名富貴是一時的,一旦失去了,又如何維持未來呢?所以,中國話說:「有日常思無日。」在榮華高位的時候,要想到下台時該怎麼辦?台上、台下要能平衡,容易上台,也要容易下台。 上台不容易是君子,下台不容易是小人。有的人一旦上了台,你叫他下台,他不肯;有的人,你叫他上台,他推說不要,待因緣成熟才肯上台。其實,最好的情況是能上能下、隨上隨下,上下一如。 說到「出世」、「入世」,其實出世和入世一如也。能出世的人,也要能入世;能入世的人,也要能出世。出世入世,入世出世,就等於台灣和大陸現在能來往,來來往往,往往來來,到最後,究竟誰來誰往,誰往誰來,也就不知道了。 (待續)

MORE

讀者回響 尋覓佛陀蹤影

文/荻宜 少女時代因病休學看很多藝文書報,因緣聚會去了桃園佛教蓮社,星雲大師的作品如清流流向心底,很好奇是多大年齡師父作品如此精湛?直到看到另本書上,作者照片和簡介,內心驚歎:「太年輕了,卻已著作等身。」那是民國55年。 《海天遊踪》推出後,是我除《人間福報》副刊以外,必割留之一頁。文章置透明夾,白天速讀,夜眠前細看。佛陀故鄉「印度」深深吸引我。其中一段:大暑天,床熱不能睡,也不知電扇開關,星雲師以自己洗臉毛巾清潔地面,大家跟進,地面睡。我看文注意到這是民國52年7月之事,半世紀之作,今日才得拜讀,不知該抱憾,還是該慶幸? 苦行僧及苦行居士住免費的比拉公房,有幸在佛寺用餐,很多時因不習慣印度辣咖哩,忍肌受餓,甚至上餐廳,朦朧燈下見印度人一腳跨椅上,一手抓飯吃,眾僧和居士嚇得落荒而逃。渴極冒險喝生水,好不容易有汽水可買解暑……唉,如此艱苦之旅!印度最後一夜,總算有結餘住進有冷氣的觀光飯店,但睡不著了! 去靈鷲山,年輕的大師如是寫道:「行約十分鐘,將到靈鷲正峰時,朱斐居士從身後趕來,我停下來向靈山禮拜,在我身旁禮拜的朱居士,跪伏在地上號啕大哭,想起佛陀當初在此講說《法華經》,那百萬人天的盛況,而今只有荒山寂寂,怎不令人感慨?」 佛弟子讀至此能不心有戚戚?幸運的是佛法傳下來,在台灣興旺了。幸運的是不管有無緣分去印度,大師用真誠自在的筆,紀錄他去過與佛深緣的國家,尤其蒙著神秘面紗,貧富、階級差距最大的印度。佛陀故鄉和故事在心中擴展,難以忘懷;更難忘大師和居士去聖地瞻仰的熱情,和氣候的炙熱,成了正比。

MORE

不要而有

不要,就是不貪取、不執著,不覺得這世間有什麼是我要強求的;所有一切都有自然的因緣。因緣很奇妙!不是你的,強求也沒用;是你的,即使你不要,你有因緣它也會來。 例如,你種菜,菜種下去了,需要澆水;突然間,下起了一陣小雨,那不就是給你好的因緣嗎?又或者你要弘法、講經,沒有適合的地方,突然間,有一個人出現在你面前說:我有一個講堂,可以給你講經使用!這不就是好的因緣嗎?可能你自己去跟人要、去跟人借,還不見得找得到啊!但是你有因緣,人家自然就會送給你。可見得一個人平常要懂得培養福德因緣,只要真心的想結緣,一直付出、播種,還怕沒有收成嗎? 因此,不要而有,不是貪求、不是巧取豪奪而來的;它是隨順因緣,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你看社會上,常常有搶奪、詐騙等新聞,想想,這些人實在都是因為貪求「有」而犯罪的,但是他們最後都受到法律的制裁,到頭來還是一樣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貪求有什麼用呢? 當然,你也不要去嫉妒人家的「有」,人家有人家的因緣,我們暫時沒有這因緣,我們就積極主動的自己去培養。怎樣培養因緣呢?例如,你看到貧窮的人,你有錢,你就布施一點,給他一點因緣;他有了困難,找不到職業,沒法生活了,你主動提供他一點資訊,告訴他哪個地方有工作可以做。雖然只是口邊簡單的兩句話,但是你解決了他的生計、解決了他的困難,這都是給人因緣。你因緣給多了,人家怎麼會不回饋你呢?所以,佛光山開山時,我就提出「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作為佛光山工作信條,就是要鼓勵大家與人為善,廣結善緣啊! 我一生以「不要而有」,我也奉行「以無為有」的人生觀,這「以無為有」,也就是以「不要而有」。但是,「無」怎麼會有呢?「不要」怎麼會有呢?我在與青年僧講話時,常提出「十無思想」,因為「無」比「有」更多。「有」,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的;「無」,是無限無量,無窮無盡的。你「不要而有」,有時像人家要送禮物給你,你不要,人家卻一定要給你,你怎能不接受呢?所以「不要而有」,是很真實的。 另外,「無」也可以生「有」,像乾涸的湖裡本來沒有魚,但等到下了雨,有水了,魚就來了;你到了一個雜亂土地上,本來是沒有花草綠意的,你努力整地清理,並撒上種子,這土地就開始花開草長,生氣盎然起來了。所以,這個虛空、這個大自然,一切也都是隨著因緣而有的啊! 你的心田裡有清淨的河水嗎?有清淨河水,裡面自然會看到很多的寶藏;你的心田裡面有廣闊的土地嗎?有寬廣土地,自然就會生長五穀禾苗。一切隨順因緣,不要而有啊!

MORE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19)

金口難開不說廢話 金剛不壞不合佛法 金剛怒目力的降伏 金剛座上如如不動 金烏玉兔無常變易 金翅擘海異想天開 長齋綉佛持戒嚴謹 阿鼻地獄極端痛苦 輔導要點 文/星雲大師 國父說:「教養有道,則天無妄生之才。」一個好的教育者,能開發學子的心智,啟發蒙蔽者的潛能。因此身為一個教育者,其思想與作法,應是民主、平等與大眾化。對於施教的對象,也要不分貧富貴賤、不擇智愚利鈍,一律平等給予教化。 教育輔導的方法有許多種,提供下列四點技巧: 第一、規矩要嚴,執行要寬:「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凡事要有規矩和準繩,但是如果事事以硬性規定,反而失去人性裡自動自發的可貴性,所謂「規矩行盡,禮貌必衰」。因此在落實層面上,要嚴之有理、嚴之有愛、嚴之有度,嚴要嚴得適度,寬要寬得恰當,要寬嚴相濟,規矩才具有依循的可行性。 第二、觀機逗教,應病予藥:輔導的方法,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有的人用鼓勵,有的人用教訓,甚至要用責打的方式,他才會畏懼而肯上進,當然也有人不用囉嗦,就會自動自發去做。佛陀廣設八萬四千個法門,為的就是應不同眾生的根機,而施設的「權巧方便」的教育法。 第三、譬喻說法,舉例說明:最好的教育方式,莫過於以一個簡單的譬喻,或者舉個例子,講個有趣的小故事,來讓對方心神領會。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每每以寓言故事引導眾生心開意解,如由包裹檀香的紙張及綁魚的繩子,告訴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盲龜浮木」,說明人身難得;「向風擲土」,說明惡意傷人者,果報還自受等等。 第四、慈的攝受,力的折服:老師在輔導學生,或父母輔導兒女時,有時一味的慈愛,對方可能不怕你,只是力的折服,或許他也會抗議,不願合作,因此最好採取嚴慈並用的方法。《禪林寶訓》裡寫道:「姁之嫗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春風夏雨,可以使萬物生育,秋霜冬雪,也可以助長萬物的成熟,我們在輔導有情生命時,怎能不剛柔、嚴慈交相運用呢? 所謂「天下無不可教之人」,像愛因斯坦、牛頓、貝多芬等,都是因為父母師長不放棄,而有所成就。教育是看學子的根機而教,就如照顧不同季節、不同品種的花草樹木,如果都是用同一種方法來培育,必定失敗多於成功。輔導的方法有下列四點: 第一、規矩要嚴,執行要寬。 第二、觀機逗教,應病予藥。 第三、譬喻說法,舉例說明。 第四、慈的攝受,力的折服。 ──摘自《星雲法語》第九冊 p.390 【成語典故】 金剛怒目 原作「金剛努目」,指寺院護法菩薩凶怒威猛的形象。比喻人之威勢。 原文:五代宋初‧李昉︰「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嘗遊鍾山開善寺,謂小僧曰︰『金剛何為努目?菩薩何為低眉?』小僧答曰︰『金剛努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憮然不能對。」 (《太平廣記》卷一七四) 金烏玉兔  亦作「玉兔金烏」。日月的合稱。相傳日中有金烏,月中有玉兔,常以金烏代表太陽,玉兔代表月亮。所謂「金烏東出,玉兔西沈。」意指無常變易,遷謝不停。 原文:唐‧夾山善會禪師:「金烏玉兔,交互爭輝。坐卻日頭,天下黯黑。」(《五燈會元》卷五) 金翅擘海 1.鳥王以翅猛力搏開海水。意指若見眾生善根已成熟者,即奮勇隨機救出生死海,安置於佛法中,令斷一切妄想顛倒。 2.比喻文辭氣勢雄偉。 原文:宋末元初‧月江正印禪師:「若是英靈上士,如金翅擘海,直取龍吞。千人萬人,羅籠不住。」 (《月江正印禪師語錄》卷中) 1.長齋繡佛 意指長期學佛修行,平日持戒甚嚴。 2.終年吃齋禮佛。 原文:明‧憨山德清〈普度菴記〉:「隨得雲棲彌陀疏,披閱再三,益諦信不疑。即發願長齋繡佛,屏絕家緣,專修淨業。」(《夢遊集》卷二十六)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詩:「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全唐詩》) 阿鼻地獄 1.「阿鼻」意譯為無遮、無間、猛火入心,為地獄中最苦的一種。造極重罪業之果報。形容極端困苦的處境。 2.比喻黑暗的社會及嚴酷的牢獄。 原文:《經律異相‧卷五十》指出:「阿鼻地獄者,縱廣正等八千由旬。七重鐵城,七層鐵網,下有十八鬲,周匝七重,皆是刀林。復有七重劍林,四角有四大銅狗,廣長四十由旬。眼如掣電,牙利如劍樹,齒如刀山,舌如鐵刺。」 宋‧司馬光《傳家集‧禪門六偈》︰「忿怒如烈火,利欲如銛鋒;終朝長戚戚,是名阿鼻獄。」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 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

MORE

【星雲大師全集8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法華經觀世音菩薩 普門品講話 4 ╱第五章╱

文/星雲大師 第五章無盡意發問 這部〈普門品〉,從頭到尾都是說的信仰觀世音菩薩,全文分為長行與偈頌兩大段。長行是散文的體裁,偈頌像韻文體的詩歌。因為偈頌是長行的複述,所以,〈普門品〉中的要旨完全包含在長行中。長行又分為兩段問答:第一段是無盡意菩薩問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而得名;第二段是問觀世音菩薩在娑婆世界是以什麼方便而為眾生說法。現在將第一段的發問解釋如下: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是無盡意的問話,也可以做為本品的序分看。 「爾時」,是指什麼時候說的呢?依知禮大師的《觀音義疏記》上說:佛陀在講完東方〈妙音菩薩來往品〉,而即將開講西方〈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當兒。爾時,就是指那個時候。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佛陀的弟子聽完了〈妙音菩薩來往品〉,歡喜踴躍以後,希望再聽一點觀世音的發心來生起大眾的善心之時,爾時即指大眾均在希望之時。所以,爾時有如上二義。 〈普門品〉是《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前面第二十四品是〈妙音菩薩來往品〉,在那品末尾曾這樣地說:「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普門品〉上的爾時,可以取前義。 〈普門品〉是〈妙音菩薩來往品〉的姊妹品,前品妙音菩薩現色身三昧在三界六道中,到處示現,說法度生;本品是說觀世音菩薩示現色身三昧,隨類化身,說法度生的情形。 「爾時」雖然普通的看法,是二十四品講完,二十五品開始之時,可是,在獨立讀誦〈普門品〉的時候,不一定說爾時是二十四品講完之時。所以,從佛方面講,爾時就是佛觀機當講〈普門品〉之時;在眾生方面講,爾時是眾生因緣成熟要聽〈普門品〉時。其實,不管什麼時候也是爾時,爾時是無限的。 「無盡意菩薩」,是東方不眴世界普賢如來的補處菩薩。東方不眴世界是只有菩薩,沒有聲聞,沒有緣覺的國土。普賢如來是那裡的教主,這位菩薩是在如來之下,輔助教化的。可是現在他受了如來的慈命,到娑婆世界來輔佐佛陀的教化,因此靈鷲山法華會上的坐列之中,也有他的一席。現在由他出現發問觀世音菩薩的因緣,意義是很深遠的。 「無盡意」,是沒有窮盡,無量無邊的意思。因為這位菩薩以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界無盡,而菩薩度生的悲願也無盡,所以叫做無盡意。 照以前所說,法華的妙理是諸法實相。不知萬象是由差別因緣所生的假相,而執著為有,那是凡夫的迷界。依因緣的存在,執一切皆空,這是小乘或權大乘。在實大乘中,從萬物差別來說,不偏於有;從萬物一體來說,不偏於空;認為無盡相關的萬物,都是諸法的實相。天地萬物都是相施相惠以利他,這實在全是菩薩的慈悲願行。僅利益自己,此乃聲聞、緣覺不明白世界相施相惠的原理。這位無盡意菩薩,以無盡的大悲,濟度無盡的眾生,此無盡即是大乘的根本之義。觀世音菩薩名遍十方,望重群賢,普門示現,悲願無盡,所以由這位菩薩提問,意義實在深長。 「即從座起」,將要聽聞佛陀說法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從自己的座位上起來,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端正頂禮,這是向佛陀問法的開端。 在《觀音義疏》中說:「空即是座,於此空無所染著,故謂之起。」這位菩薩,就是常以諸法皆空為座。原來,離開有空二邊才能證得中道的實智,所以於諸法皆空之座亦不染著。諸法皆空是平等門,現在無盡意菩薩奉東方不眴世界教主普賢如來之命,到靈鷲山釋迦牟尼佛的法華會上應機發問,因此從平等空座而起,現起差別眾生的有門,所以說「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這是披搭袈裟的樣子,以袈裟覆蓋左肩,袒露出右肩的姿態。在印度,袈裟所以要露出右肩,那是為了做事的時候比較方便,以及保持莊重的儀表,有表示恭敬的意思。 依《觀音義疏》的解釋,覆和露,是表空假二諦的權實二智,空諦是實智,實智是不可說,所以左肩覆蓋;假諦是權智,所以右肩露出。或者說,左肩表禪定,右肩表智慧。現以袒露右肩,即是從禪定起而開放智慧的光明。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合掌,又稱合十,即雙手的手掌十指相合,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禮法,集中心思而表達恭敬的意思。進一步的解釋合掌,兩手十指相當於十界,把它合而為一,成為十界一如,表示眾生與佛、迷與悟是不二的。 無盡意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著法王座上說法的三身具足的釋迦牟尼佛,起如次的發問,即是「而作是言」。 現在所說三身具足的釋迦牟尼佛,關於三身之義,實有一說的必要。 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真如之理,體驗到這個的,即是圓滿法身;以體得之理而顯佛智是為報身;隨緣應現,廣度眾生,是為應身。釋迦牟尼,就是具備了這三身之德。 從「爾時」到「而作是言」,是本品的序分。從「而作是言」以下的長行,到後面重頌的複述,乃至直到重頌最後的一句「是故應頂禮」,是正宗分。自「爾時持地菩薩」以下,是流通分。 「而作是言」以下是無盡意菩薩向釋迦牟尼佛的問話,也就是正宗分的開端。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是無盡意菩薩問佛陀:「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以什麼因緣而得名觀世音的呢?」此處經文並不需要特別解釋,只須來解釋「世尊」。 釋迦牟尼佛,是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於世出世間最尊無上,所以叫做世尊。世尊就是如來十號的總稱,這十號是據如來之德而立的十種尊稱。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如來──從真如實相而來。 應供──具有受一切眾生供養之德。 正遍知──得平等正覺。 明行足──具足妙行。 善逝──猶如妙德,以無量智慧,而能斷諸煩惱,以趣佛果。 世間解──具足世出世間之智。 無上士──超出一切有情,最勝無上。 調御丈夫──調御一切煩惱魔障的大丈夫。 天人師──為一切人天師表。 佛──是佛陀的略稱,又作浮圖;譯為覺者。覺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三覺。自覺是自己得到菩提涅槃的妙果,再來教導一切眾生是覺他,以此二覺圓滿,名覺行圓滿。所謂三覺圓,萬德具,即稱為佛陀。

MORE

【星雲大師全集3】六祖壇經講話 付囑品第十 不偏苦樂 平常心是中道

文/星雲大師 經文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①;若起思量,即是轉識②。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法相③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④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痴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⑤。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 「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旨!」(一) 譯文 有一天,大師把他的門下弟子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叫來,對他們說:「你們和其他的徒眾不同,我滅度以後,你們都是住持一方弘法教化的禪師。我現在教你們如何說法,才能不失本宗頓教法門的宗旨。說法時,應先舉述三科法門,運用三十六相對法,如有出沒,就會落於兩邊,說一切法不要背離了自性。如果忽然有人向你問法,說話都要雙句相對,彼此來去相互為因,最後兩邊的對待全部去除,更沒有其他可著之處。 「所謂三科法門,就是陰、入、界。陰是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入是十二入,也就是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和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門。界是十八界,也就是六塵、六門、六識。自性能含容萬法,所以叫作含藏識;如果起了分別思量,就是轉識。由轉識生起六識,出於六根門頭,對外接觸六塵,就這樣,十八界都是從真如自性而起用。自性如果邪,就產生十八邪;自性如果正,就產生十八正。如果表現出惡用,就是眾生用;如果表現出善用,就是佛用。用自哪裡來呢?由自性而來。 「相互對待的諸法,外境無情方面有五對法:天和地相對,日和月相對,明和暗相對,陰和陽相對,水和火相對;這是五對相對法。 「法相、語言方面有十二對法:語和法相對,有和無相對,有色和無色相對,有相和無相相對,有漏和無漏相對,色和空相對,動和靜相對,清和濁相對,凡和聖相對,僧和俗相對,老和少相對,大和小相對;這是法相和語言的十二對相對法。 「自性起用方面有十九對法:長和短相對,邪和正相對,痴和慧相對,愚和智相對,亂和定相對,慈悲和狠毒相對,持守淨戒和為非作歹相對,直和曲相對,實和虛相對,險和平相對,煩惱和菩提相對,常和無常相對,悲和害相對,喜和瞋相對,捨和慳相對,進和退相對,生和滅相對,法身和色身相對,化身和報身相對;這是十九對相對法。」 六祖說:「三十六對法如果懂得如何運用,就能使道貫穿於一切經法,而且出入不落於兩邊。真如自性隨緣起用,和人言談時,對外要能即於一切相而不執著一切相,在內要能即空而不執著空。如果完全著相,就會助長邪見;如果完全著空,就會增長無明。執著空見的人,有的誹謗佛經,肯定地說『不用文字』。既然說不用文字,那麼人也不應該有語言,因為這語言本身就是文字的相。又說『直指之道不立文字』,就是這『不立』兩個字,也是文字。又見到別人在說法,就誹謗別人所說著在文字。你們應該知道,自己執迷還罷了,又誹謗佛經。千萬不可誹謗經法,否則將造下無量無邊的罪業!如果外著於相,而造作有為法來尋求真道;或者到處建立道場,而辯論有無的過患,像這樣的人,即使歷經多劫也不可能明心見性。只許依照正法修行,又不可什麼都不想,這樣反將造成佛道上的障礙。如果只是聽人說法而不實地修行,反而會使人生起邪念。因此要依照正法修行,說法不要住相。你們如果能夠悟解,並且依照這樣去說、去用、去行、去作,就不會失卻本宗的宗旨了。 「如果有人問你法義,問『有』,就用『無』來答;問『無』,就用『有』來答;問『凡』,就用『聖』來答;問『聖』,就用『凡』來答。就這樣,二邊對待法的相互為因而離卻二邊,就顯出了中道義理。像這樣一問一答,其餘的問題也完全依照這樣作答,就不會失卻中道的理體了。 「假如有人問:『什麼叫做暗?』就回答他說:『明就是因,暗就是緣,光明消失了就黑暗。以光明來顯現黑暗,以黑暗來顯現光明,一來一回相互為因,而成中道義理。』其餘的問題都可以這樣回答。你們今後傳法,要依照這種方法轉相教導傳授,不要失卻頓門宗旨!」 註釋 ①含藏識:簡稱藏識,即八識中的第八阿賴耶識。此識為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又因其能含藏生長萬有的種子,所以也稱為種子識。 ②轉識:第七末那識的異名。末那識又稱我識或計執識,此識以第八識為所依,常執定第八識見分為我,「恆審思量」勝於餘識,因它是由藏識轉生,所以叫作轉識。 ③法相:諸法所具本質的相狀(體相),或指其意義內容(義相)。 ④有漏:漏,有流失、漏泄的意思。煩惱的異名。人類由於煩惱所產生的過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轉不停,難以脫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有漏;若達到斷滅煩惱的境界,則稱為無漏。 ⑤無明:煩惱的別稱。不如實知見的意思。即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狀態。

MORE

十大弟子傳 羅睺羅 密行第一3

文/星雲大師 佛陀在講經時,舍利弗總是帶著羅睺羅前去聽講;舍利弗在靜坐時,羅睺羅總是跟著坐在身旁;佈教時,舍利弗也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學習一些為法為人的經驗;每天托鉢乞食,羅睺羅更是跟在舍利弗身後,在僧團中被譽為第二佛陀的舍利弗,實在是羅睺羅最好的恩師。 調皮的童年生活(2) 那是在羅睺羅十七、八歲的時候,他的性情很溫和,工作也很熱心,但十七、八歲的少年,也最調皮,羅睺羅還像小孩一樣,常常喜歡說謊騙人。 羅睺羅這個時候是住在王舍城外的溫泉林,有很多宰官、長者、居士來探問佛陀住在什麼地方,他總歡喜和人家開玩笑,當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時候,他就說在耆闍崛山,佛陀在耆闍崛山的時候,他就說在竹林精舍,因為這兩地的距離,約有兩里多的路程,羅睺羅開玩笑的心,使大家徒勞往返,結果仍然是拜見不到佛陀。當那些人失望著回來的時候,羅睺羅還笑著問他們道:「你們拜見過佛陀沒有?」 「大德!你何必開我們的玩笑?」 「誰開你們的玩笑?我不過是不放心而已!」年輕調皮的羅睺羅,仍然不肯承認自己的錯。 有錢有勢的富家子,總是仗著父母的勢力和地位,喜歡為非作歹,生為王孫佛子的羅睺羅,雖然在平等的僧團裡出家,因為他是孩子,總有很多大人對他非常寵愛,因此,在我想,羅睺羅或許也有些嬌生慣養的習性,有些仗著人勢的心理。 像羅睺羅這樣說謊,一次兩次,或許紙老虎還不會給人揭穿,可是次數一多,以說謊來取笑人,這樣的風聲終於傳到佛陀的耳中,是慈父又兼嚴師的佛陀,聽了以後非常不喜歡,因此有一天就獨自的走向溫泉林來,佛陀想好好的來教誡他一頓。 佛陀嚴厲的教誡 這一天佛陀走到羅睺羅住的溫泉林來,那種威嚴的樣子,讓羅睺羅感到很意外,他整衣恭敬迎接,等佛陀坐下來的時候,他就拿水給佛陀洗足。佛陀一句話也不說,等到洗足以後,才指著洗足的盆對羅睺羅說道: 「羅睺羅!這盆裡的水可以喝嗎?」 「佛陀!洗足的水很汙穢,是不能喝的。」 「你就和這個洗足的水一樣!」佛陀訓斥道: 「水本來是清淨的,洗了足就很骯髒!好比你本來是王孫,遠離世間虛假的榮華富貴,出家做沙門,雖然你還沒有受比丘戒,但你畢竟是受了十戒的沙彌。你不精進修道,不清淨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講玩笑話騙人,三毒的垢穢填滿你的心中,同清淨的水裡有了垢穢一樣!」 佛陀從來沒有這麼聲嚴厲色的對人說過話,羅睺羅低頭不敢仰望佛陀,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掉,他這才敢移動身子,但等他倒了水回來,佛陀又再問他道: 「羅睺羅!你去拿這個盆盛飯來吃可以嗎?」 「佛陀!洗腳的盆不可以盛飯吃,因為盆裡不淨,上面有垢穢粘著,所以不能裝東西吃!」 「你就是和這個盆一樣,雖然做了清淨的沙門,但不修戒定慧,不淨身口意,滿心藏著不實的垢穢,大道之糧怎麼能裝進你的心中呢?」 佛陀說後,用腳把盆子輕輕一踢,盆子就滾滾的轉起來,羅睺羅很害怕的樣子,佛陀就問他道:「羅睺羅!你怕把這盆子踢壞了嗎?」 「佛陀!不是!洗足的盆,是很粗的用物,壞了也不要緊。」 「羅睺羅!你不愛惜這個盆,等於大家也不愛護你一樣。你出家做沙門,不重威儀,戲弄妄言,這個結果將使誰都不愛護你、珍視你,就是到了命終的時候,也不能覺悟,你會處在迷中更增迷!」 羅睺羅全身流汗,慚愧得無地容身,他發誓以後要努力改變自己的心。 佛陀說完了嚴厲的教誡,又再說了一個譬喻給羅睺羅聽: 「過去,有一個國家養了一隻大象,這隻大象勇猛善戰,每當國王興兵征伐的時候,就給大象穿上鐵鎧,牙上縛好利矛,耳朵放劍,曲刃捆在四腳,把鐵撾繫在尾巴上。大象雖有這麼多的武器,但真正交鋒的時候,牠都把鼻子藏起來,因為象的鼻子很軟弱,中了箭會死亡,為了保護生命,不得不保護鼻子。 「羅睺羅!你也應該和這隻大象保護鼻子一樣,慎守你的語言,假若你戲弄妄言,將會和大象傷了鼻子一般,你的慧命就會死亡,不為眾人愛護,不為智者所喜,臨命終時,更會墮入三途受苦!」 像佛陀這麼盡理、懇切、嚴厲的教誡,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擊中羅睺羅的心,他發願今後要重新做人! 再好的稻穀,把它碾成米,裡面仍有些糠末,必須要用淨水淘洗,才能洗淨。像羅睺羅雖然有很好的種姓和善根,但必得要佛陀的法水為他洗滌一番,才會清淨無染。 從此羅睺羅真的像換了一個人! 忍辱的美德 羅睺羅自從被佛陀嚴厲的教誡以後,又常常跟師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開導,在修行上,進步很快。 佛陀在講經時,舍利弗總是帶著羅睺羅前去聽講;舍利弗在靜坐時,羅睺羅總是跟著坐在身旁;佈教時,舍利弗也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學習一些為法為人的經驗;每天托鉢乞食的時候,羅睺羅更是跟在舍利弗身後,在僧團中被譽為第二佛陀的舍利弗,實在是羅睺羅最好的恩師。 有一次,羅睺羅跟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路上遇到一個流氓惡漢,那個惡漢用沙投進舍利弗的鉢裡,並且用棍棒打破羅睺羅的頭。 羅睺羅頭上的鮮血,一滴一滴的流下來。 惡漢見了不但不知錯,還罵道: 「你們這些沙門,總是以托鉢為生,滿口慈悲忍辱,我打破你的頭,看你能把我怎樣?」 十七、八歲的羅睺羅,現出咬牙切齒的面容,但舍利弗安慰他道: 「羅睺羅!如果是佛陀的弟子,應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懷瞋恨的毒,當以慈悲憐愍眾生。佛陀常教誡我們,有榮譽的時候,不能使心高舉;受侮辱的時候,不能使心生恨。所以,羅睺羅!壓制著憤恨的心,嚴守忍辱,世間上沒有比能忍辱的人更有勇氣,天上人間,不管多大的力量,也不能勝過忍辱!」 羅睺羅聽完師父舍利弗的開示,默默的走到水邊,水裡現出他的顏面,他用手掬水洗去血跡,然後自己用布巾把傷口紮起來,見到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既安慰又難過。 羅睺羅忍耐著,仍然走在舍利弗的身後,跟著托鉢乞食,在回來的途中,羅睺羅對舍利弗說道:「我想到剛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它放在心中,不過,世間有太多的惡人,到處都遍滿了可厭的事物。我不對世間生氣,只想到世間上沒有辦法的人太多。 佛陀開示我們對人、對世間要大慈大悲,但狂暴的人往往就欺侮我們;沙門比丘行忍積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輕蔑我們,而尊敬殘酷的人。佛陀真理慈悲的教示,他們倒反而認為是臭的死屍,天降甘露給豬,豬還是愛吃臭的東西,住在臭的地方。佛陀所宣講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對那些兇惡以及沒有善根的人來說,也沒有什麼效果。」 羅睺羅第一次把自己的修行,以及對世間的看法,向師父提出報告,舍利弗聽後很歡喜,把羅睺羅在路上說的話,告訴佛陀,佛陀非常高興,稱讚羅睺羅很好,對惡人的態度,應該那樣;對世間的看法,就是如此,佛陀又再說道: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瞋世恨人,是背法遠僧,常墮於惡道之中輪迴,能忍惡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災難之禍。有智慧的人,能見到深遠的因果,克服瞋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義,和世俗的看法不同。 世間上認為珍貴的而佛法認為不好;佛法認為好的、對的,而世人不肯實行。忠與佞不能相容,邪的嫉正的存在,惡的不喜善的並行。貪欲的人不高興無欲之行,在這種情形下,修道者唯有忍辱,忍是助道的增上緣,可使你早證聖果;忍像大海中的舟航,能夠度一切災難;忍是病者的良藥,可救人的生命之危。我能成就佛陀,獨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因為我的心能夠安穩,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貴!」 因為羅睺羅被惡人無緣無故的把頭打出血,而他在血氣方剛的少年時代,就能像聖者一樣的忍辱,給師父很大的安慰,給佛陀很大的歡喜,並且能夠引起佛陀對忍的說法,舍利弗聽了非常感動,羅睺羅聽了含著眼淚,更感激佛陀!(待續)

MORE

十大弟子傳 羅睺羅密行第一2

文/星雲大師 不識父親的孩子 佛陀成道的第三年,從南方的摩揭陀國回到故鄉迦毗羅衛城。上自淨飯王,下至釋迦族所有的人等,都到城外歡迎佛陀,這中間沒有參加歡迎行列的唯有耶輸陀羅和羅睺羅。 在耶輸陀羅心中想:他去出家,為了他我受盡寂寞辛苦,他在外穿了褐色的衣服,我在宮中也和他一樣,我聽到他一日一食的苦行,我也馬上學習照做,我這樣對他,還有什麼對不起?假若他想到我,自然會到宮中來相見。 是的,十多年不見丈夫的耶輸陀羅,實在不願在公眾的場所見到佛陀。當然,這時耶輸陀羅妃心中,比什麼人都急於要見佛陀,但是,為了禮法、為了自尊,她不得不忍耐著。她走到宮中的一座高樓上,想從門窗的隙縫中先見一見被人迎接的佛陀。 正在這時,十多歲的羅睺羅走來,對耶輸陀羅說道: 「媽媽!爸爸回來了!祖母(憍曇彌)叫我告訴你!」 不太懂事的羅睺羅,這時怎樣也想不出母親心中的感慨,他只覺得母親今天威嚴得令人不敢親近,不過,這終究是自己慈愛的母親,他又天真的問道:「媽媽!你看宮門口來了那麼多的人,爸爸一定也在裡面,爸爸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已經十多歲的孩子了,從他的口中還不知道爸爸是什麼樣子的人,這樣的問話,聽在耶輸陀羅心中,真是感慨萬千,大人的心裡、大人的情感,做孩子的總無法完全知道。 耶輸陀羅顫抖著聲音,一手抱著羅睺羅,一手指著遙遠的宮門外,眼眶中含著淚水,回答羅睺羅道:「你看!在那一群沙門中,顯得最莊嚴的就是你的父親。」 這時候的羅睺羅,兩顆明亮的眼睛張得大大的,很驚奇的說道:「我不認識我的父親,我所知道的唯有老王,還有最疼愛我的媽媽!」 耶輸陀羅含在眼眶中的淚珠掉下來,滴在羅睺羅的頭上,她緊緊的捏著羅睺羅的手,退回自己的宮中。 離開十多年的佛陀,耶輸陀羅還是第一次偷偷的見到,這十多年來,像夢似的,就這麼無聲無息的過去了。 耶輸陀羅此刻的心,像一塘池水投進一塊大石頭,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一點也不能平靜,正在她哭著等的時候,佛陀察知她的心,匆匆和眾人招呼後,就帶著舍利弗和目犍連到內宮中探望她。 十多歲的羅睺羅,現在不知怎樣來稱呼自己的父親,稱呼爸爸吧!那麼神聖莊嚴的佛陀,自己實在不好意思出口;稱呼佛陀吧!不知應該不應該。看到那麼多沙門比丘跟隨著佛陀,聰明的羅睺羅心中想著:佛陀已不是我一人的父親了,佛陀是一切眾生的大慈父! 才十多歲的年齡,就甘願把自己一人的父親奉獻給一切眾生作大慈父,多麼有善根而不平凡的孩子! 最初的沙彌 佛陀在王宮中暫住了幾天,佛陀這次回宮,宮中沒有美女,沒有音樂,沒有醇酒,只有一千多名比丘跟隨著他,莊嚴堂皇的宮殿暫時成為僧房精舍。 佛陀知道初學道的比丘,在王宮中住久了,容易對淡泊的僧團生活,生起動搖的念頭,過不了幾天,佛陀就帶大家住進離迦毗羅衛城不遠的尼拘陀林裡。 佛陀雖然住在尼拘陀林,但佛陀還是常常進宮托鉢乞食或說法,幼年的羅睺羅常常毫無懼怕的樣子,天真可愛而親熱的對佛陀說道:「佛陀!我真高興常常和你在一起!」 這句話說明,父子的天性並不是十多年不見面就可以被時間拉開,佛陀也為這句話深為所動似的說道:「孩子!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常常在我身旁。」 就在佛陀說過這句話不久,羅睺羅就真的出家,永遠跟隨佛陀去了。 原因是還在深深戀愛著佛陀的耶輸陀羅,自己無法親近佛陀,常常逗著孩子羅睺羅去跟佛陀玩。 她想以羅睺羅為緣,或能打動佛陀的心,對她增加一些情意。所以她常常給羅睺羅打扮得天真活潑的樣子,穿著華麗的衣服,對他說道:「你去跟你父親要求遺產,他有我們都沒有見過的寶貝!」 因此羅睺羅就常常跟著佛陀身後說:「佛陀!請施給我您的遺產吧!」 這一天,佛陀正好乞食後回到尼拘陀林的時候,佛陀在前面走著,羅睺羅在後面追趕著,奇怪,就沒有一個人阻止他,他老是跟在佛陀的後面叫著:「請施給我您的遺產吧!請施給我您的遺產吧!」 耶輸陀羅妃眼看著唯一的愛子跟著佛陀走去的背影,深怕羅睺羅被叫去出家,急得不覺掉下眼淚! 真的,佛陀一回到林中,便將舍利弗叫來說道:「舍利弗!年少的羅睺羅,老是向我要求我的遺產,我不喜歡給他不真實的幸福和財寶,我所希望給他的是無量寶,所以,舍利弗!就請你收他出家,讓他做僧團中最初的沙彌!」 佛陀說後,就叫目犍連為羅睺羅剃頭,並叫羅睺羅禮拜舍利弗為戒師,舍利弗為他授沙彌十戒,這就是僧團中有沙彌之始! 羅睺羅的出家,對耶輸陀羅的打擊太大,羅睺羅是她唯一的希望,她如自己的生命一般的愛他,丈夫遠離她,現在孩子又遺棄她,這種悲哀,使她頓覺得日月無光,天旋地轉,她怨恨佛陀的殘忍,十多年來,她所以勉強過著單調無味的孤獨生活,就是為了羅睺羅,現在從她手中把孩子奪走,她怪佛陀口口聲聲的講說慈悲,怎麼佛陀又忍心給她嘗恩愛別離的苦毒! 當大家閱讀到這裡的時候,一定為耶輸陀羅的悲切,深深的感動和同情,甚至也有人和耶輸陀羅一樣,以為佛陀的作為,似乎有些太過。不錯,這就是我們大家所謂的人情!可是,真理與人情是背道而馳的,降伏人間的弱點──人情,才能與真理法性契合! 調皮的童年生活(1) 羅睺羅出家做沙彌了,耶輸陀羅妃怎樣也不甘願,可是事情已成事實,又沒有辦法改變,淨飯王看了也很傷感同情,他就走向佛陀建議說道:「佛陀!希望你能夠規定,今後要出家的青年,必須有父母的允許才可以。」 佛陀覺得父王說得有理,就很歡喜的採納。 萬念俱灰的耶輸陀羅,對人間已經沒有生存的興趣。不久,佛陀的姨母憍曇彌夫人加入僧團做比丘尼,耶輸陀羅隨著很多釋種女眾,也趕去毗舍離剃髮出家。 由於耶輸陀羅戀慕佛陀太甚,初加入僧團,一點也無法感受到僧團中無執的清淨法樂,可是,由於被佛陀偉大的聖格感化,沒有幾日,耶輸陀羅就開悟了,她恢復了生意,在法樂中過著安穩自在平和的生活,她很歡喜,很感激佛陀,佛陀也很歡喜,到今天,佛陀對她才像放下身上的重荷! 羅睺羅出家後,叫他要和大人一樣的認真修道,那是不可能的,在他出家後不久,因為僧團中有了沙彌的制度,舍利弗又收了一個名叫均頭的孩子做沙彌,這兩個孩子常常玩在一起,沒有人的時候,他們也喜歡玩玩兒童們的遊戲。 一個年輕的孩子,每天生活在嚴肅的僧團裡,假若是自己願意的倒沒有話講,如果是環境壓制的關係,其心裡有著種種變化就很難講。 羅睺羅的出家,他並不感到新的僧團的快樂,不過,他的口上是沒有講過不滿的話,一個孩子在十五歲以前,對大人所指示的言行,自然是百依百順,但一過了十五歲以後,那天賦的本能,對世間自會有不滿現實,以及反抗現實的念頭。 (待續)

MORE
/335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