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兩岸 | 人間福報

全球

大陸經濟疲軟 5月進口驟減國內消費力低迷

【中央社/上海專電】中國大陸海關總署今(7日)發布5月進出口貿易數據。數據資料顯示,5月出口總值年增率7.6%;進口總值年增率放緩為1.8%,較4月掉了6.6個百分點,顯示國內消費的脆弱性。 中國海關總署官網今天發布5月進出口貿易數據(按美元計)。數據資料顯示,5月進出口總值5220億7390萬美元(約新台幣16.8兆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5.1%。 5月出口總值年增率7.6%,連續2個月呈正成長,相較4月年增率1.5%,激增6.1個百分點;5月進口總值年增率1.8%,相較4月年增率8.4%,驟減6.6個百分點。 從進出口國家、地區來看,中國1至5月對歐盟、美國累計進出口總值,皆較去年同期衰退,累計年減率分別為4.5%、1.4%。中國1至5月對越南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增率達21.9%;對菲律賓則為負成長,累計年減率6.4%。 圖/記者張睿杰 路透報導分析,中國5月出口總值成長快速,顯示工廠正在設法找海外買家,這可為經濟復甦提供一些支持;去年美國、歐洲等地由於通貨膨脹、利率等問題,壓縮了外部需求,這也導致去年數據基期較低。 中國5月進口總值成長速度放緩,進口總值年增率從4月8.4%驟降至5月1.8%,顯示國內消費疲弱、具備脆弱性。房地產危機依然是拖累中國經濟復甦最大原因,投資者、消費者信心低迷,進而削減了消費力道。

MORE

中國3至5月均溫攝氏12.3度 創63年來新高

【中央社/上海專電】中國大陸3至5月全國平均氣溫攝氏12.3度,創下1961年以來最高紀錄。專家預測,今年夏天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較過往同期偏高,且高溫天數偏多。 中國氣象局專家朱定真在央視新聞報導中表示,中國3至5月全國平均氣溫較過往同期偏高,往年同期平均氣溫10.9度,3月氣溫偏低、不到1度,5月偏高1.1度。 他指出,3至5月中國全國平均氣溫創下1961年以來新高,前次測得最高紀錄落在63年前。 朱定真推估,由於偏暖趨勢主導,今年夏天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熱浪。 他表示,今年夏天大部分地區氣溫將較過往同期偏高,且高溫天數偏多。 華北、華東南部、華中南部、華南及新疆等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必須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準備工作。 朱定真強調,中國去年出版1份氣候變遷藍皮書,其中提到中國夏季平均氣溫創下新高、沿海的海平面高度創下新高,及冰川末端退縮距離創下新高,這些事證可以看出氣候系統持續變暖中。 他指出,透過海平面溫度、海平面高度、高原積雪變化、兩極積雪變化,以及大氣環流分布等氣候模型參數,可觀察出未來幾年整體氣溫變暖趨勢沒有減弱。

MORE

香港局勢改變 兩位海外法官辭任香港終院法官

【中央社/香港專電】香港終審法院證實,兩名海外法官辭任終院非常任法官,辭任是因為「香港政治狀況」。行政長官(特首)李家超今(7日)早對此表示遺憾,重申法院的獨立公平審判不會受到干預。 終院表示,非常任法官郝廉思(Collins)和岑耀信(Sumption)已向特首提出請辭。 83歲的郝廉思和75歲的岑耀信都是前英國最高法院法官;兩年前,英國方面也有兩位法官辭任香港終院非常任法官。 有香港媒體報導,郝廉思的代表接受查詢轉述,辭任是因為「香港政治狀況」,但強調對香港終院及法官的獨立性充滿信心。 圖/unsplash 兩人辭職後,終院的海外非常任法官由10人減至8人,李家超發表聲明,對兩人的辭任表示遺憾。 他並說:「香港已由亂到治,市民依法享有的人權和自由沒有任何改變,法院獨立公平審判案件不受干預沒有任何改變,唯一不同的,是國家安全已得到更有效保障,香港的安全和穩定得到更有效保障,市民安居樂業得到更有效保障。」 終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及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也對兩人的辭任表示遺憾。 張舉能說,現時終院有4位本地非常任法官和8位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非常任法官,香港將繼續任命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合適人選出任非常任法官,終院會繼續履行作為香港最高上訴法院的憲制角色,不會因其法院人員變動而影響運作。 圖/unsplash 香港於2019年爆發「反送中」運動和其後實施國安法後,美國方面宣布制裁香港特定官員,包括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等人,其後擴大制裁對象至警務處高層。 去年底,美國參眾兩院有議員提案,要求白宮檢視對香港官員的制裁,把更多涉嫌違反人權的官員納入制裁名單;被點名的有49人,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及張舉能等多名法官和裁判官。

MORE

中國完成珠峰首次高海拔運輸 創民用無人機紀錄

【本報綜合報導】據新華社報導,知名無人機企業大疆創新科技公司5日宣布,該企業近期在其他機構協助下,在珠峰尼泊爾一側完成首次民用無人機高海拔運輸測試。 這也是全球首次民用運載無人機在海拔5300公尺至6000公尺航線的往返運輸測試,創造民用無人機最高海拔運輸紀錄。 據介紹,大疆運載無人機測試團隊從4月25日起在海拔5364公尺的珠峰南坡大本營,及以上海拔地區進行為期1周的無人機高海拔飛行及運輸能力測試,對無人機懸停、空載飛行及載物飛行的高原適應性進行有效驗證。 團隊在珠峰南坡大本營到1號營地之間搭建1條無人機運輸航線,上行運輸氧氣瓶、下行運輸垃圾。 測試顯示,執飛的無人機FC30在珠峰地區飛行海拔最高可達6191.8米,6000公尺海拔地區可穩定載重15公斤。 據悉,測試成功後,尼泊爾當地無人機營運公司已於5月22日開啟珠峰地區運載無人機的常態化運輸項目,主要包括清理珠峰南坡上的殘留垃圾。 尼泊爾登山嚮導明格馬說:「我們不用晚上頻繁穿越冰川,它會拯救更多生命。」 報導稱,從珠峰南坡大本營到1號營地這條路線上的昆布冰川是南坡攀登的第一個主要障礙,也是南坡登山地理環境最為複雜、危險性最高的地段之一。 尼泊爾登山嚮導明格馬表示,昆布冰川地區狀況複雜,冰裂縫縱橫交錯,一個夏爾巴嚮導一個登山季可能需要穿越昆布冰川30餘次來運輸氧氣瓶、瓦斯罐、帳篷、食物、繩索等物資。 儘管珠峰地區已經支援直升機運輸,但常會有調度不及時、不能飛行、不能降落等情況,且費用高昂。 大疆高級企業策略總監兼新聞發言人張曉楠表示,大疆運載機在測試飛行中獲取針對超高海拔地區的寶貴的飛行參數,這將為無人機在高原地區使用奠定更紮實的基礎。

MORE

強化福建友台工作 在福建台灣人均可參加基本醫保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持續強化福建的對台工作,據大陸國台辦旗下媒體「中國台灣網」,福建省醫療保障局近日發布通知稱,將在閩(福建)台胞納入大陸社會保障體系,內容包括,對在閩從業台胞、非從業台胞和在閩就讀的台灣學生參加福建省基本醫療保險,實行與大陸居民一視同仁的參保政策,且除了居住證外,也支持台灣人透過台胞證辦理醫保參保手續。 據報導,該《關於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做好台胞醫療保障相關工作的通知》,就在閩台胞投保政策、台灣居民居住證醫保應用、代辦台胞返台核退醫療費用、在閩台資醫療機構醫保管理和在閩台胞醫保服務等方面提出五項措施。 內容包括,落實在閩台胞一視同仁參加基本醫保,以及實現台灣居民居住證醫保應用同等便利、代辦台胞返台核退報銷「台灣健保」醫療費用、支持在閩台資醫療機構納入健保定點、優化在閩台胞醫保管理服務等。 通知規定,在福建的台灣人可持台灣居民居住證(居住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台胞證)辦理大陸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手續,支持憑居住證線上申請啟動大陸醫保碼,也支持福建全省縣(區)級以上醫保經辦窗口,支援頻居住證或台胞證線下代為啟動醫保碼。 另一方面,在福建漳州的台商投資區,4日還舉行了「漳州市涉台勞動爭議調解中心」揭牌儀式。 漳州市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局局長許建華說,涉台勞動爭議調解中心的成立是推動漳台教育、醫療、文化、經貿、產業「五大板塊」融合發展的有益探索;是實踐「兩岸一家親」理念,深入服務台商台企的重要實踐。  

MORE

京滬至香港直通高鐵升級 北京到香港只要12個多小時

【本報綜合報導】香港電台報導,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4日表示,大陸國家鐵路集團宣布,原本往來紅磡至上海站及北京西站的普通速度列車會提質升級,將會改用高鐵取代,並首次引入提供有睡眠設施的臥鋪列車,以「夜發朝至」的模式行駛,15日起開通,逢周五至周一,來往西九站往來上海虹橋及北京西站。大陸有網友稱,以後可以「躺著去香港」。 澎湃新聞報導,國鐵集團指出,北京西、上海與香港紅磡站間開行的普速直通車Z97/98、Z99/100次提質升級為北京西、上海虹橋與香港西九龍站間的高鐵動臥列車D909/910、D907/908次。 升級後,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全程旅行時間分別由24時31分、19時34分壓縮至12小時34分、11小時14分。京港、滬港間實現夕發朝至。 國鐵集團負責人指出,這次升級有四大特點: 一、運行品質提質升級。每列車過境席位增至600多席,全程旅行時間較普速直通車大幅壓縮; 二、通關模式方便快捷。由原普速直通車始發、終到站「兩地兩檢」通關模式改為高鐵列車統一在香港西九龍站實行「一地兩檢」; 三、通達範圍更加廣泛。原本僅能從北京、上海、香港三個站點出發或到達,改為旅客可在京港、滬港高鐵列車沿線的石家莊、廣州、深圳北、杭州東等多個站點出發或到達; 四、開行日期優化調整。由原普速直通車的隔日開行改為高鐵動臥列車的周五、周六、周日、周一開行模式。

MORE

陸短劇市場火爆 新規6/1上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年來,短劇在大陸各網路平台風靡,連周星馳都入局拍攝。為規範短劇市場,大陸微短劇管理新規6月1日正式實施生效,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目前已有3309部獲批准。 據《紅星新聞》報導,在網路視聽節目備案系統查詢發現,截至6月1日24時,已有3,309部約22.7萬集微短劇在系統中完成備案並獲上線備案號。其中189部劇名使用「總裁」、109部使用「夫人」、81部「嬌妻」、80部「離婚」。 據大陸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消息,6月1日,微短劇管理新規定正式實施生效。 新規要求落實行業監管責任、屬地管理責任、平台主體責任,對微短劇實行「分類分層審核」,總投資額達到人民幣100萬元及以上的「重點微短劇」,由國家廣電總局統一備案公示管理;總投資額度在30萬元(含)至100萬元之間且非重點推薦的「普通微短劇」由省級廣電部門進行規劃備案審核和完成片審查。 其他低於人民幣30萬元且非重點推薦的「其他微短劇」,由播出或為其引流、推送的網路視聽平台履行內容管理的職責,負責內容審核把關與版權核定。此外,新規還強調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對於短劇新規,行業相關從業人員和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微短劇管理新規定設立清晰的機制和標準,不僅能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還能在源頭上確保內容生產的質量,避免低俗、有害內容的傳播,極大地推動微短劇行業向高質量方向邁進。 入局短劇市場的周星馳,與抖音合作出品精品短劇《金豬玉葉》,於6月2日下午5時在「九五二七劇場」正式上線,第一季第一集時長6分11秒,上線1小時,播放量就突破百萬,目前可以免費觀看。 據悉,《金豬玉葉》第一季共有24集,以網路詐騙案為背景,講述主人公揭開詐騙真相,挽救親人找到自己職業道路的故事。討論了「殺豬盤」、職場不公等多種社會議題,為故事賦予了更多現實意義。 周星馳表示:「短劇是近年來科技創新和媒介創新的一個迅速發展的領域。這次和抖音共同合作短劇劇場,希望可以帶給觀眾更多的歡樂。很期待這次的新嘗試,大家多多捧場。」 目前,在大陸抖音、小紅書、快手、B站等平台,都有短劇播出,播放時長約10分鐘上下。由於內容緊湊,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劇情故事,且又具有反轉情節,符合當前用戶碎片化的娛樂需求,用戶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完一集微短劇,形成完整的觀看體驗。 中國網路微短劇自2023年間呈現出火爆的態勢。艾媒諮詢指出,2022年,微短劇崛起並迅速進入公眾視野,短短不到三年時間,其市場規模已逼近2023年中國電影全年票房(人民幣549.15億元),展現出驚人的發展潛力。

MORE

華為敞開談晶片 能解決7奈米就非常好了

【中央社/北京專電】中國大陸華為公司去年推出採用7奈米晶片的旗艦手機Mate 60,震動市場,外界一度寄予厚望,認為可突破美國的晶片封鎖,但華為常務董事張平安近日坦言中國面對的技術困局,稱能解決7奈米就非常好了。 陸媒快科技日前報導,華為常務董事、華為雲事業體負責人張平安5月30日出席中國移動算力大會時面對業界人士表示,「我們中國肯定是得不到3nm(奈米),肯定得不到5nm,我們能解決7nm就非常非常好」。 張平安指出,中國半導體產業目前還無法與先進國家在3奈米、5奈米等最尖端工藝直接競爭,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並不意味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沒有發展前途。 他認為,應該更加注重在7奈米等相對成熟的工藝進行深耕細作,提高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以滿足市場和用戶的需求。 張平安強調,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創新方向不應局限於單點的晶片工藝上,過度追求先進工藝,會忽視系統架構的優化和創新,可能會導致整體性能的瓶頸。 他說,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更加注重在系統架構上進行創新,透過優化晶片與系統的協同工作,提高整體性能,從而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大競爭優勢。 據報導,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和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的報告顯示,2032年中國將生產28%的10奈米以下晶片,但先進製程預計只有2%。

MORE

哈爾濱開通往來香港直航 經貿、旅遊、文化全上線

【中央社/香港專電】中國大陸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昨(2日)開通往來香港的客運直飛航線,此前哈爾濱被納入赴港澳「個人遊」城市之列。 綜合香港和大陸媒體的報導,首班由哈爾濱直飛香港的常態化客運航班昨天開通,由當地赴港的飛行時間約為5個小時。 據報導,今後當地每逢周四及周日各有2班客機,外界期待可以加強黑龍江與香港的經貿、旅遊、文化聯繫。 上月27日起,北京方面新增大陸8個城市實施赴港澳「自由行(個人遊)」,包括哈爾濱、山西省太原市、青海省西寧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甘肅省蘭州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這些城市的民眾可以個人身分申請赴港澳旅遊。 至今為此,中國大陸已批准59個城市的民眾可以個人身分申請赴港澳旅遊。

MORE

【微文創大翻轉】潮州 蘊在茶香裡的城市

文/記者毛鑫、馬曉澄 清明節前後,在經歷了連續多天的陰雨天後,廣東潮汕地區第一高峰鳳凰山迎來了難得的太陽:每年這個時候,便是山裡一年中最忙碌的採茶季。 行走在路上,不時就有兩邊掛著竹筐的摩托車從身邊疾馳而過;從外地過來的採茶工在茂密的茶園裡若隱若現,只有站在梯子上時,才露出忙碌的身影。 海拔來到一千一百五十二公尺,鳳凰鎮烏崬村家家戶戶在門前鋪上一層布,把剛採摘下來的新鮮單叢茶葉鋪開。對他們而言,陽光彌足珍貴。 「好茶講究日生香,茶香都來自陽光,陽光大了、少了都不行,全憑茶農的經驗,愈是名貴的好茶,愈講究天時。」烏崬村茶農魏繼業說。 沉澱光陰的味道 鳳凰單叢茶屬於烏龍茶系,因單株種植、單株採摘、單株製作而得名單叢,茶湯獨具「天然花香」。 魏繼業還擔任潮州市茶農協會會長一職。他告訴記者,鳳凰鎮有四萬多人,到了採茶季,加上外地來的採茶工人,共有六萬多人,「在四十多天的時間裡,我們要跟時間賽跑,為的是製作出品質最好的鳳凰單叢茶。」 除生長環境外,單叢茶的品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加工製作技術,晒青、做青、殺青、揉捻、烘焙,工序的繁複考究程度在製茶中可謂罕見。 「茶中沒有添加任何香料,都是葉子本來的香氣。能否固定香味,關鍵在『做青』這道工序,就像青菜一炒就有香氣一樣。」魏繼業說。 晒青「看天吃飯」,做青則靠師傅技藝,但由於每個師傅手勁、方式不同,即使同一種茶做出來味道也有差異。為了提高效率、穩定品質,年輕的茶農提高了製茶的機械化程度。 在魏繼業經營的茶廠裡,一進入車間,茶香就撲面而來。這裡是一片忙碌景象:經過了晾晒的茶葉會先來到攝氏二百六十度的滾筒中炒作八分鐘,然後倒入不斷旋轉的機器中揉捻、打散,最後再放到柴爐裡烘焙……一道道工序下來,天然香味已被鎖在了茶葉裡,只待一盞沸水激發,香氣重新釋放。 魏繼業根本記不清每天要喝多少杯茶,隔天做出來的、一周前做的,他都要一一杯試,以此判定品相。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香型、不同的湯色,工夫就在這一杯杯茶中流淌,沉澱下來光陰的味道。 這些年,鳳凰單叢茶已經從一個地區偏愛的茶葉走向大陸並已國際聞名。據當地政府部門負責人介紹,由於對單叢茶的消費需求上漲,烏崬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茶葉生產和製作,但依然供不應求。 潮州人擅作工夫 潮州人是離不開茶的,以至於有「茶米」之說,意即飲茶如食米,一日不可離。朱泥一把、知己兩兩、瓷杯三盞便構成了潮州人的生活圖景。 行走潮州,尋常巷陌,家家門口擺著一方小茶台。遊客在門口稍一駐足,主人多半會招呼坐下喝杯茶,兩招「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下來,三杯茶擺好,香氣氤氳。 精於「做工夫」的潮州人將茶香分門別類,總結出十大香型。唇舌在茶湯裡浸潤久了,便能分辨出細微的差異,有的人甚至憑一口茶湯,就能說出茶樹的海拔。 工夫,是潮州人的生活辯證法。他們把工夫做在了光陰裡。一幅潮繡〈阿房宮〉,十二名繡工要耗時三年繡製;麥稈剪貼畫裡,一根孔雀羽毛上就要刻下上萬刀;大型木雕〈甘露寺〉,刻有一百三十多個人物和三十多匹馬,歷時二十三年才雕琢完成。 工夫潮州,最不缺少的就是「工夫」。潮繡、潮州木雕、潮州嵌瓷、潮劇……在這裡,繡針挑出萬千世界,刻刀之下自有乾坤。潮州有一項世界非遺代表作、十七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四十七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而當地人獨以「工夫」命名茶藝,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二十一式」茶藝。 所謂「二十一式」,即潮州人由來已久的茶葉沖泡技藝,主要包括備器、生火、溫壺、納茶、點茶、請茶、聞香等等二十一道程序。很多潮州哲學都在茶裡。就像在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牆上掛著的四個字,茶香沁著「和、敬、精、樂」的傳統文化,「關公巡城」是分享,「韓信點兵」在平衡,三杯茶則是敬天、地、人。 作為中國茶藝文化的典型代表,潮州工夫茶藝已有千年歷史。二○二二年十一月,「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潮州工夫茶藝」作為重要「茶藝」代表性項目列入習俗。 如今潮州工夫茶在歷史的演變中,已不僅僅是一種飲茶習俗,它已經昇華為一種人文精神。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傳承和創新,融入當地民俗文化孕育而成的潮州工夫茶茶道,也成為百姓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破圈生長 「黃金葉」登上太空 一千三百五十公尺,這是鳳凰山海拔最高的產茶區,柯澤龍的茶園就在這裡。 四十六歲的柯澤龍是家族第十六代守山人。八十多年前,他的太爺爺就擔著茶葉下南洋,第一次見識到海外市場,後來他的爺爺也跟著到海外開茶行。到他這一代,外商已經主動上門談合作。 柯澤龍印象最深的是星巴克的「三上山」。二○一○年,星巴克團隊上山考察,只在茶園走了一遍,沒說話就走了;第二年,他們又來了,蹲在茶園裡跟採茶工一個勁聊天。連續兩年考察卻不談合作,讓柯澤龍的父親有點失望,但柯澤龍卻斷言,如果第三年他們還來,就一定會買茶。 「果不其然,第三年又來了,跟我們簽下了每年一千公斤茶葉的採購合同。」柯澤龍說,外商看中了鳳凰山茶園優良的自然和人文環境。 六百多年品味史 中國是茶的故鄉。千百年來,這片小小的葉子,沿著山路、海路擴散,香飄世界,變成了貨真價實的「黃金葉」。 在鳳凰山,人們能「品味」的歷史,有六百多年。海拔九百五十多公尺的一片坡地上,四千多棵百年以上樹齡的古茶樹沿著石徑錯落排列,「這裡是國內少有的還能品味六百年前茶香的地方,也是鳳凰單叢茶的根。」茶園裡的一位老師傅饒有興趣地講,除了自動灌溉系統,園子裡還安裝有自動監測土壤、空氣成分的設備和捕捉飛蟲的裝置。 老茶園裡有了新科技。鳳凰鎮工作人員介紹,現在茶農只要打開手機App,滑動螢幕,就能即時查看茶園相關數據,包括氣象溫溼度、光照、風速、水質、土壤等,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種植手段,推動茶區生產效能整體提升。 從古茶園出來,沿著山路上行幾百公尺,來到一塊山間平台,這裡是茶商黃遠智的茶場。在一株六百年樹齡的老茶樹旁兩、三公尺處,幾株新茶樹被籬笆圍著,正吐露新芽。「這就是鳳凰山裡的『網紅』茶,我們稱它們是天選茶種。」黃遠智說。 駐太空時間最長 二○二一年十月十六日,這批鳳凰單叢茶茶種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浩瀚太空,歷經一百八十三天回到地面。「這是中國目前駐留太空時間最長的茶種。」黃遠智說,這批茶種返回地面後經過專門的培育和篩選,將來可能成為有特殊價值的鳳凰單叢新品種。 從古至今,泥土與科技、山溝到太空,鳳凰山上的潮州茶農從未中斷創新之路,單叢茶樹也隨之破圈生長。 「上幾代人主打批發,我們這一代想做『字號』。」談到創建品牌,黃遠智感觸頗深,他希望能更好地繼承祖輩們留下的古茶樹和製作技藝,通過更科學的種植和管理方式,提升單叢茶品質,打造「百年老字號」。 「再等個七八年,咱們相約見面,就可以品嘗到『太空香』了。」他笑著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MORE
/19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