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說偈-聞法心態 | 人間福報

星雲說偈-聞法心態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隨聞而得覺,未聞慎勿毀,無量餘未聞,謗者成癡業。 ──《大乘莊嚴經論》圖/心皓
 隨聞而得覺,未聞慎勿毀,無量餘未聞,謗者成癡業。 ──《大乘莊嚴經論》

人的知識從哪裡來?從聽聞而來,聽了以後就懂了;知見有了錯誤,自己不知道,經由他人的指教,明白了就不會再犯錯。所以佛經開頭的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告訴我們信解聽聞很重要。

 經典有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即說明學佛法首重聽聞,藉由聽聞,我們才有目標依教奉行,得到佛法的受用。好比到學校上課,有的人會想,自己在家裡看書就好了,何必一定到學校?其實不然。看和聽不一樣,看了以後很容易就忘記了,聽聞卻能使記憶維持久一點;遠處發生的事情,耳朵聽得到,眼睛就看不到了;隔一道牆,雖然看不到對面的東西,耳朵卻可以聽得到聲音;事情過去了,雖已看不到當時的情形,但經人轉述、口耳相傳還是可以明白,所以佛教很重視聽聞、多聞。

 「隨聞而得覺」,經由聽聞,就能覺悟,心開意解。不過聽聞佛法最要緊的是善聽、諦聽,要能起深信心,怕的是「聞善言不著意」,你講得再好,他覺得沒什麼了不起;你費盡唇舌說給他聽,他聽不入心,那麼再好的善法也進不到他的心裡。

 反之,一個容易感動、情深義重的人,聽聞到好的道理,他不但會感動,甚至涕淚滂沱,聽聞的道理很容易就懂了;「未聞慎勿毀」,對於尚未聽聞過的法,即使感到懷疑,也要心懷尊重,不應毀謗阻礙。

 「無量餘未聞,謗者成癡業」,人的知識有限,如《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要有益於淨化人心,對社會、對眾生有貢獻的事理,都不能妄加毀謗,謗法會讓我們心生傲慢,得到愚癡的果報。

 這首偈語提醒我們要以謙卑的態度聞法,不自大、不自滿,不妄加評論自己未知的知識、法門,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