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縱橫古今 | 人間福報

【大江南北】東山雕花樓

文/黃筱婷 蘇州的「東山」指的是東洞庭山,也叫做洞庭東山,為太湖風景區的七十二峰之一。東山古鎮歷史悠久,中國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即是產於此處。 在東山大街上保留有長約一公里的古街區,兩側還有許多小巷弄,特別有江南水鄉古鎮的風味。走了一會兒,我便到達「東山雕花樓」。目前蘇州一共保存有三座雕花樓:山塘雕花樓、東山雕花樓以及西山雕花樓;而我眼前這座東山雕花樓原名「春在樓」,典故出自清朝儒學大師俞樾的詩句「花落春仍在,天時尚豔陽」。 東山雕花樓是金錫之與金植之兩兄弟為孝敬母親所建造。金錫之本為東山本地的商賈,後來到了上海做起棉紡生意,沒想到竟然發了財;他想要把留在故鄉東山的母親接來上海奉養,但母親堅持留在家鄉,因此金錫之就在家鄉建造了一座以中式風格為主,兼有西洋風情的樓房。 我舉目所及,東山雕花樓相當富麗堂皇,建築群是由磚雕門樓、鳳凰廳、厚德堂以及後花園所組成,當時是由二百多名工匠耗時三年才打造完成,展現「無處不雕」及「無處不刻」的精湛工藝,使得這座東山雕花樓有著「江南第一樓」的美名。 整座雕花樓中最讓我驚豔的,便是那淺灰色的磚雕門樓了。門樓寫著「聿修厥德」四字,有期許後代發揚先祖之德的意義;最上方是八仙齊聚為王母娘娘祝壽,下方則是郭子儀的子孫為其祝賀生辰的場景。這座極其細緻的磚雕門樓上雕刻的諸景,正蘊含「福」、「祿」、「壽」、「喜」、「財」五字。 在東山雕花樓的左側,有一幢此處最早的宅子,已有近六百年歷史,亦是目前僅存的明代狀元府邸,主人是明代蘇州的首位狀元施槃;據說他考上狀元時年僅二十三歲,才情著實讓人佩服不已。 雕花樓內處處都有鮮明華麗的雕刻,給人一種不落俗套的高雅氣息,甚至有著「此景只應天上有」的奇妙感受,其迷人風采,值得親自來細細品味一番。

MORE

【如是觀史】白起與廉頗 最後的結局

文/余遠炫 西元前二六○年深秋,白起在長平坑殺趙國降兵超過四十萬人,只留下幼小的士兵兩百四十人回國告訴趙人戰場的真實面貌,白起的用意是要讓趙國心生恐懼,隨後他再用兵攻破趙國首都邯鄲。但這個想法卻遭到秦國內部的阻撓。 原來秦國的丞相范雎不希望自己的功勞被白起占走,於是對秦昭襄王說這場戰爭不只是趙國大敗,秦國實力也嚴重受損,必須調整休養。秦王同意了范雎的意見,不願再出兵攻打邯鄲。白起氣憤地回咸陽找秦王爭論,但秦王也怕白起功高震主,便拒絕了他的建言,答應了趙國割讓城池的條件。 對白起來說,這是一個滅掉趙國的大好機會,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再遇到。秦昭襄王拒絕白起繼續作戰,讓趙國有喘息機會,趙國趕緊組織十萬戰力,加上魏楚等國支援,竟組成聯軍對抗秦國。秦王後悔了,後來幾次央請白起攻打邯鄲,白起卻稱病拒絕,不願率軍作戰,氣得秦王大罵,連「寡人恨你」的狠話都說出口。 白起不願領兵,秦王只好派王齕出兵,結果又被聯軍打敗,幾次失敗後,秦王把帳都算在白起的頭上。當白起被流放到杜郵的時候,又派人送去一把寶劍要他自殺。最後白起在長平之戰結束後的第三年,西元二五七年,自刎而亡。由於他殺人超過百萬,後世給他一個「人屠」的稱號,並詛咒他墮入無間地獄。 而邯鄲保衛戰趙國勝了,為趙國執行作戰的將領卻不是名將廉頗。廉頗在長平之戰後,一直希望能被重用,但趙王別有盤算。老將廉頗能力雖強,脾氣卻很大,除了藺相如忍讓他傳為美談,在人和這點上,廉頗一直差強人意。 趙孝成王過世後,趙悼襄王即位,起用樂乘卻不用廉頗,老將氣得追打樂乘,也因此得罪奸臣、離開趙國。後來趙悼襄王想再次任用廉頗,使者卻告訴他,廉頗雖老飯量卻很大,一次要吃一斗米十斤肉,吃一餐飯要上三次廁所。於是趙悼襄王認為廉頗已老,不再任用他。最終廉頗在楚國去世,到死都望著趙國方向,令人唏噓。

MORE

【學堂鐘聲】從楊柳枝到豬鬃毛

文/陳羿荃 出發前的打包就像是旅行的前菜,雖然還沒品嘗到主餐,卻已令人感到興奮不已。大家常說:「好吃不過家常菜」,我則喜歡大聲呼喊:「好玩不過出發前」。在滿心期待下,開始動手整理行囊,打包盥洗用品的同時,無巧不成書,耳邊恰好傳來電視益智節目主持人的提問:「發明牙刷的是中國哪一位皇帝?」「什麼?是中國人發明的!還是皇帝?」好奇心的驅使,我大聲詢問智慧型手機的Siri功能,它的解答令我隨即停下手邊動作,一路往下探查…… 雖然牙刷的起源眾說紛紜,若根據美國牙科醫學會和牙科博物館的資料記載,第一把真正的牙刷,是西元一四九八年由中國明朝第十任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發明的。原來他擔心起床後「口氣不好」會薰暈愛人,於是將短而硬的豬鬃毛,插進磨製而成的骨製手把,試用之下既順手又能有效清潔牙齒,就這樣,牙刷誕生了。 繼續查閱資料才發現,雖然歷史課本對於這位皇帝的事蹟著墨不多,但他的評價其實頗高,不僅「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又能「信用賢臣、廣開言路」,在位期間「朝序清寧,民物康阜」,終有「弘治中興」之美譽。此外,他還是一位疼愛老婆的專情皇帝呢,在位時間僅有十八年,短短三十五年的人生歲月只娶了一位張皇后,沒有其他後宮嬪妃。這因愛而生的發明,貼心至極。 不過在此之前,古人早有「潔牙護齒」的觀念。周代《禮記‧內則》中記載:「凡內外,雞初鳴,咸盥漱。」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盥洗和漱口;明代徐春甫編纂的《古今醫統大全》也提到:「每日飯後必漱,及晨晚通有五漱,則齒至老堅白不壞。」可見吃完食物後漱口,不僅能避免菜餚殘渣積塞在牙縫中而有礙觀瞻,還是古人常用的潔牙護齒保健法。 只是,光用清水漱口似乎不夠,因此古人還會使用漱口藥水。司馬遷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述倉公淳于意為齊國中大夫診治齲齒病的過程,「齊中大夫病齲齒,臣意灸其左大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風,及臥開口,食而不嗽。」針灸穴位之外,淳于意還開立了藥方「苦參湯」,這漱口藥水效力強,讓病患每天漱口三升,過了五、六天,病竟然就好了呢。 除了漱口,擦拭牙齒的「揩齒」,也是古人保健牙齒的好方法。唐代王燾《外臺祕要》記載:「每旦以鹽一捻納口中,以暖水含,和鹽揩齒百遍,可長為之,口齒牢密。」捻一小撮鹽,放入口中,再含一口溫水,用鹽來回搓拭牙齒多遍,認真執行,便能讓牙齒穩固密合。還有「升麻揩齒方」:「升麻、白芷、藁本、細辛、沉香、寒水石,右六味,搗篩為散,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這種護齒粉用六味中藥材篩製而成,每天早晨取楊柳枝,將尖端咬軟,沾著護齒粉來揩齒,不僅可使牙齒潔白芬芳,還充滿浪漫情調呢。 當環保意識成為世人的共識,旅館不再提供一次性的盥洗用品,出門旅行必須自備牙刷,成為旅人的重要守則。於是,除了充電器及轉接頭,牙刷也成為旅途中最重要的親密伴侶了。

MORE

【寬鼎畫語】南無觀自在大悲心

文/王瑋名 〈心經〉絕對是大家最琅琅上口的佛教經典,同樣的,觀世音菩薩也是大家最認識、最禮敬的佛教菩薩,在大家心中,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宛如自己母親,隨時隨地保護我們,疼愛我們。父親畫觀世音菩薩不僅追隨古人之法,更時時刻刻摸索創新,他也常感謝世人喜愛他的作品,願他的作品帶給世人祥和與慈悲的力量。

MORE

【時光走廊】 民俗台灣(20-10) 清代建築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古意盎然的恆春城西門 1900年,恆春城西門內側、古意盎然。恆春舊稱琅,原屬鳳山縣管轄。羅發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後,1874年,沈葆楨來台處理海防與善後事宜,隨後台灣道夏獻綸、浙江候補道劉璈前往琅探查。後來沈葆楨上奏,認為可選定「車城南十五里之猴洞」為縣治,並交由劉璈處理築城事宜,又謹擬縣名為「恆春」。1875年恆春城動工,1879年建成。 恆春城內清代原貌 1908年,恆春城,城內民居建築仍是清代的原貌。恆春舊名琅,位於台灣的最南端,原來是排灣族琅十八社所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朝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築城。由於此地四季長春,改名恆春。日本殖民統治的前十年,城內只有少數新式建築如郵便局、測候所、廳舍等,其他仍是清代原貌。 台北城所見考棚與明道書院 1900年,由台北城牆上向城內望去,右邊的建築群為考棚和明道書院。這張照片是站在台北城牆東北方往東南邊看過去,遠方是東門城樓。 考棚是科舉考場,考棚行署包括公署以及一間間連在一起的考棚,建築格式一如貢院,考生必須在棚裡考上幾天,十分辛苦。明道書院則相當於高等學校,與登瀛書院同為台北城內的兩所書院。 鳳山舊城鳳儀門 1930年,鳳山舊城鳳儀門(東門)。早在明鄭時期即對鳳山縣進行開發,大清初期建竹城,朱一貴事件後改建土城。道光年間,經過近百年的周折,又改建為磚石城,是繼彰化縣城之後台灣第二座磚石城。共有四座門:拱辰門(北門)、啟文門(南門)、鳳儀門(東門)與奠海門(西門)。 台南大南門內乾隆平台功碑 1930年,放置於台南大南門內的九座福康安紀功碑,使用滿漢兩種文字,基座為贔屭,又稱贔屭碑,為乾隆皇帝之賜碑,不僅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也承載深刻的歷史記憶。 大清乾隆中期,台灣爆發林爽文民變,乾隆派欽差大臣陝甘總督福康安率軍來台平亂。結束為期一年三個月的民變後,乾隆皇帝撰寫五篇碑文,下令刻石立碑於台灣。乾隆御賜的十座石碑及基座,是以花崗岩在廈門雕製,再裝船運往台灣。五篇碑文中,前四篇以漢文及滿文各刻一碑,最後一篇將滿文與漢文合刻於一碑,一式兩座,共御製十座花崗岩石碑,以贔屭為座,乘船渡海運抵府城。上岸時,其中一座贔屭落海失蹤,主事官員仿製一座贔屭後,與御碑送到嘉義,其他九座贔屭碑則保存在府城。 此外,林爽文圍攻諸羅城,戰事慘烈。諸羅官兵因死守城門,獲皇帝賜改名為「嘉義」,因此,嘉義的地名具有濃厚的大清帝國的歷史意涵。 鳳山舊城拱辰門 1931年,鳳山舊城拱辰門(北門),鳳山縣舊城又稱左營舊城,原先是清代鳳山縣的縣治所在地,故稱為鳳山縣城。乾隆年間發生林爽文事件,南部首領莊大田攻破了鳳山城,後來官署移往埤頭街,並新蓋了一座城池。因此相對於「新城」,原本的縣城就被稱為「舊城」。道光年間,舊城由土城改為石城,成為彰化城之後,台灣第二座石城,共有四座城門。 《民俗台灣1895-1945》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5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洽購新世語文化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MORE

【香火傳承】亦佛亦神的三平祖師

文/謝貴文 唐宋時期因佛教南傳,在閩粵地區出現不少兼通道法的僧人,他們在山林潛居修行,又為地方造福除害,寂滅後民眾祈禱有應,而被奉之為神明,形成特有的「祖師公」信仰群,三平祖師即是其中之一。 三平祖師法名義中,俗姓楊,唐代高陵人,生於福建福清。十四歲在宋州律宗大師玄用門下剃度出家,二十七歲受具足戒,先後追隨百巖、西堂、百丈、石鞏、大顛等禪師修習,成為接續六祖法脈的南宗高僧。寶曆初年來到漳州,在偏僻的三平山闢建寺院,許多修學者慕名而來,常有三百餘人。 唐武宗在位的會昌期間,推行一系列「毀佛」政策,義中的寺院亦無法倖免,故遁入山中深巖處避難。唐宣宗即位後,又恢復佛教的運作,漳州刺史鄭薰重建州治開元寺,晚年義中即在此常住弘法,直至九十一歲示滅。 宋代以後,民間流傳不少義中的神蹟傳說,最為人知是在山中避難時,曾被山鬼多次拋入深潭,但都安然而回,山鬼驚訝欽服,乃為其建造寺院,後成為「毛侍者」。這座三平寺因僻處山區,曾幾度荒廢,幸有地方士紳多所護持,而使香火延續不輟,但也朝民間化、神廟化轉型。 明清時期,因三平祖師已擁有一批信眾,故能維持信仰的興盛發展,且在其出資修建下,三平寺不僅規模大為擴展,也跳脫傳統佛寺的格局,而更接近民間信仰的廟宇。整體建築有山門、大殿(大雄寶殿)、中殿(又稱祖殿)及塔殿(傳為祖師的埋骨處)等。其中香火最盛的是供奉三平祖師的祖、塔二殿,內部還配祀由「毛侍者」衍化而來的蛇、虎侍者,頗具特色。 三平祖師的香火也由此向外傳播,由三平寺所在的漳州平和傳至周邊的南靖、龍溪,再擴展至漳浦、長泰、龍岩、永定等地,並且隨著移民而傳播至海外,包括台灣及東南亞華人社會,擁有不少廟宇及信徒。各地常將「三平」祖師書為「三坪」,亦會以其封號「廣濟」作為神稱或廟名。 近年來,漳州平和三平寺多次整修與擴建,不僅是海內外三平祖師信徒的進香中心,也成為知名的觀光景點,每年遊客高達五、六十萬人。尤其每逢農曆正月初六出生日、六月初六出家日、十一月初六成道日,都會舉行盛大祭典,進香團絡繹不絕,十分熱鬧。 而台灣現有主祀三平祖師的廟宇僅有十餘座,常與清水、慚愧、三代等祖師合祀,亦時有混淆的現象。雖然香火遠不及王爺、媽祖、關帝等神明,但祂仍默默守護地方信眾,也為佛教與民間信仰交融留下見證。

MORE

【文人軼事】王安石製謎遇對手

文/雲蘇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學素養自不在話下。而他的好朋友王吉甫,雖不是文學大家,但在當時亦頗有文名,尤擅長作詩,而且還是個製謎猜謎的高手。兩人平日時以猜謎酬答,為生活平添不少樂趣。 有一天王吉甫去拜訪王安石,看到好友來了,王安石一時興起,出了一道謎題:「畫時圓 ,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王吉甫知道謎底是什麼,但他沒有直接說出來,反而自顧自吟道:「東海有條魚,無頭又無尾,更除脊梁骨,便是你的謎。」 王安石聽了連連叫好,因為王吉甫不僅解出了他的謎題,甚至棋高一著,用謎題解謎:這兩則謎題雖然製謎的方法不同,但謎底都是「日」。王吉甫「以謎解謎」的功力,就連王安石都深感佩服。 意猶未盡的王安石接著又出了一道謎題:「左七右七,橫山倒出。」王吉甫立刻就知道謎底是什麼了,但依舊不直接說出來,而是再次吟道:「一上一下,春少三日,你謎我謎,恰成一對。」王安石聽完再次鼓掌叫好,並說道:「一婦一夫,真成一對。」 王安石的「左七右七」是個「女」字,「山字橫放,出字倒寫」是個「帚」字,合起來就是「婦」字;而王吉甫的謎語「一上一下」是「二」字,「春少三日」是「人」字,合為「夫」字,以夫對婦,不正是「恰成一對」嗎? 沒想到,貴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在製謎方面還真遇到了對手呢!

MORE

【教壇心語】人人都有 超級助理的時代

文/林文瑛 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創辦人奧特曼曾說:「以前只有大老闆有特助,聊天機器人的出現,讓每一個人都有了超級助理,可以造就更公平的社會。」 雖然人工智慧早已在製造、金融、醫療、運輸等領域大顯身手,但是直到聊天機器人出現,人們才真正感受到,人工智慧已經進入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也將全面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甚至價值觀。 人工智慧的進展又快又炫,與其相處,有時難免進退失據。就如同我們還在討論,該給這位超級助理安排什麼座位席次前,卻發現「它」已然出現在晚宴現場了。 以凱特王妃發布生活照的風波為例,首先是幾家通訊社以「新聞照片有多處經過修改」為由撤下照片,隔天,凱特王妃發文坦承修圖,並向大眾致歉。不料,事件並未就此落幕,風波竟延燒幾周之久,社會資源浪費在「能不能修圖,修了哪幾處,為什麼修」的八卦式討論上。 人人都想包裝自己,現在的手機已經進化到,下載軟體後拍照時就能直接修圖。事實上,許多皇室成員的照片,本來就會經過專業攝影師的技術調整再發布;凱特王妃為了呈現理想形象而過度修圖,本質上與眾多網紅修飾比例、誇大效果的修圖照片並無不同。 超級助理能虛擬人們對理想自我的追求,也能藉由操弄影像營造誤導的「現實」,可惜它卻無法現身說法提醒人們,對社交媒體上的照片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相信所有看到的內容;也無法警告年輕人,不要看到網路上滿是完美身材和光鮮生活,就陷入自我嫌惡或憂鬱! 超級助理默默工作,幾乎有求必應,想必未來會有更多學生請超級助理幫忙寫作業,更多上班族、工程師、研究者,請超級助理幫忙蒐集資料、提計畫、編程式、寫論文,大家競爭的將不再是誰有超級助理,而是誰最會用超級助理。 今年日本有名的文學獎芥川賞得主,在記者會上大方公開,她會借助超級助理產生小說主角的台詞,自己再根據情節決定是否修改,估計得獎小說大約有二十分之一的內容,是直接由人工智慧生成的句子。她說,未來打算繼續用這種方式,「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顯然,超級助理本身沒有創造力,卻有能力幫助人們在創意至上的文學、藝術領域,有出類拔萃的表現。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歡迎這樣的創作模式。 一位德國攝影師在拿下去年世界攝影大賽首獎後,拒絕領獎;理由是,那不是自己的創作,是請超級助理幫忙生成的照片。儘管主辦單位聲明,評審團知道作品是與人工智慧「共同創作」的,他還是堅持不受獎。他說,自己只是希望大眾意識到生成圖像與真實圖片的差異,更加關注人工智慧的議題。 與此類似的事件是,今年台北一所有名職校的電腦繪圖比賽,獲得首獎的作品因遭檢舉使用人工智慧,而被取消受獎資格。得獎同學先否認再道歉的行為,顯示出作弊動機,自然需要承擔責任;但學校「希望學生透過觀察與手腦應用展現原創價值」,禁止使用人工智慧的比賽規則,仍然引發不少議論。 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人人有超級助理的「美麗新世界」,是否該及早思考,如何與其共處,並讓它為我們個人以及人類的幸福做出貢獻? 在人人有超級助理的世界,具備讓超級助理「發揮最佳效用的能力」,才是真正能增強未來世代競爭力,並間接推動人類進步的關鍵所在。因此,衷心期盼新任教育部長已有前瞻的教育規畫,來迎接這樣一個人類智慧與科技交融的新時代。

MORE

【慶祝2024國定佛誕節陳毓姍押花個展】花開花落見如來

文/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提供 經典教示草木有情,草木有腐朽敗壞的一天。花開就有花落,押花藝術家陳毓姍卻讓落花成了佛:以其巧手慧心,利用凋零、腐蝕的花草完成了「佛陀八相成道圖」以及莊嚴的佛像系列作品,精采地演繹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此次個展以「佛陀八相成道圖」即降兜率、入胎、誕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涅槃為主軸,讓大眾了解佛陀的一生。在觀賞押花作品之餘,也可以體悟花開花落的無常人生。人與花的一樣,世間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有的東西, 世間所有事物,都是生滅遷流的相,虛妄不實的。若能瞭達世間虛妄的本質,就能徹見佛陀的法身了。 展期:4月20日~6月2日 時間:10:00~20:00(免費參觀,周一休館) 地點: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佛光山南台別院

MORE

【走讀城鄉】植樹成林:大安森林公園三十周年

文/丹青 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占地二十五餘公頃,是一座廣闊又美麗的都會公園,六千餘株的樹木不知吸納了市內多少廢氣,同時也是市民休閒、賞花、觀鳥的好地方。今年三月二十九日是這座公園三十歲生日,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三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眷舍和違章建築,以及一座供留華學生住宿的國際學舍呢! 從一八九八年的台灣堡圖來看,當時的大安森林公園主要是稻田,只有現在信義路與建國南路口附近有個「柴竹圍」聚落,從名字可以想像,就是個用竹子與樹圍起來的農家。到了日據時期,一九三二年公布的大台北市都市計畫中,首次將此地規畫為七號公園,作為當時眾多的大型都會公園預定地之一。但是直到台灣光復,此地大部分區域仍為農田。 政府遷台後,眾多部隊及軍人無法安置,乃在此建立小型眷村;另外,眾多大陸移民也自行在此搭建違章建築,居民達數千人,也成為當時台北市內違章建築最多的區域之一。另外,教育部也在此搶建了一座供外籍學生居住的台北國際學舍。 一九七四年行政院發函台北市政府,要求盡速闢建七號公園;但隔年蔣中正總統過世後,此地曾被考慮作為中正紀念堂候選基地之一,民間也提議在此興建體育館。一直到一九八四年,台北市因應都市生態與綠地環境的需求,才提出了七號公園興建計畫。 一九九二年四月一日,台北市政府開始拆遷地上建築,但遭到拆遷戶強大的抗議和示威,甚至一度包圍了市長官邸。幸好,黃大洲市長克服種種困難,公園也於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對外開放使用,並命名為「大安森林公園」。只是公園甫完工時,植樹還未長大,數量也不多,一場大雨又使滿園泥濘不堪,遭致在野黨大肆批評,民間觀感亦不佳。 三十年後,如今已林木參天的大安森林公園,不僅地理位置極佳,更設有捷運站。整個公園主要可分為:竹林區、榕樹區、香花區、水生植物區、帶狀林區、水池假山區、露天音樂台、兒童遊戲區和停車場等。園內也有豐富的生態,包括多種鳥類和其他動物。 此外,大安森林公園在民間基金會的協助下,不僅建立了生態水圳,並多次邀請日本樹木醫生及國際認證的樹藝師,診斷並維護園區內的樹木生長。除了每年三月的杜鵑花季,生態池的落羽松步道和水池小島上的白鷺鷥、夜鷺等群聚,亦成為著名賞鳥景點。 三十歲的大安森林公園,雖然曾走過一段辛苦的歷程,但如今已是台北市不可或缺的「都市之肺」,也是最著名的休閒景點之一。

MORE
/11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