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說偈 不見他過 | 人間福報

星雲說偈 不見他過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2觀看次
若見他人過, 心常易忿者, 增長於煩惱, 去斷惑遠矣。 ──《法句經》 在生活中,我們見到別人犯了過錯,往往會對他忿怒不滿。其實生氣、忿怒,只是徒增自己的煩惱,對彼此都沒有什麼好處。圖/心皓
若見他人過,

心常易忿者,

增長於煩惱,

去斷惑遠矣。

──《法句經》

在生活中,我們見到別人犯了過錯,往往會對他忿怒不滿。其實生氣、忿怒,只是徒增自己的煩惱,對彼此都沒有什麼好處。經典裡常告誡我們,見到他人的過失,應該引以為鑑,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過失。

其實,遇到犯過的人,不妨以一種體諒包容的心來看待,甚至慈悲教化他,方便告訴他如何改過。一個人如果經常看到別人的過失,一顆心就會依止在惡法上,自他都會煩惱不安。那麼,心要依止在哪裡呢?佛法告訴我們,可依止四種正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處理事情,不要針對某人瞋罵責怪,要依循正當的方法、理由,不可因人廢事。

第二、依義不依語。不要在一句話上分別計較,如果他的出發點沒有惡意,只是口頭上說錯了話,也要寬厚以待,原諒對方一時的過錯。

第三、依智不依識。這裡的「識」是指分別,人常常會依自己所看到的去分別好壞善惡,但自己的判斷也不一定正確,必須以智慧為前導。智慧猶如一面清淨無暇的大圓鏡,能公平公正地映照出事物的真相,不會依個人的主觀妄下斷語。

第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凡一句話、一件事,都有不少的道理在裡面;甚至佛教的一部經典、一句佛法,也有甚深涵意,有的是「不了義」,是方便的說法;有的是「了義」,是究竟圓滿的真理,兩者要能分辨清楚。

所以,我們要以「四依止」作為判斷事物的準則,不要只看人、看事的片面,不要只看人的過失,而是要從更好的道理上去推想。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