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人間萬事》精神〈二〉 | 人間福報

《人間萬事》精神〈二〉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關於「精神」,前文論過古代文人武士的精神,如句踐「臥薪嚐膽」、蘇秦「懸梁刺骨」、祖逖「聞雞起舞」、班超「投筆從戎」等精神以外,其他還有匡衡「鑿壁偷光」、荊軻「壯士斷腕」、謝安「背水一戰」、文天祥「視死如歸」等。可以說,自古以來,英雄俠士、先賢勇者,他們秉持著崇高的理想、抱負,發揮精神力,為自己乃至為國家社會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其實,佛教裡也有一些為法忘軀、為教犧牲的偉大人物,現在再試論如下:

一、燃指供佛的精神:清未民初的湖南高僧敬安大師,年輕時讀書不多,但天資聰穎,二十一歲遊岳陽樓時,面對碧波萬頃的湖光山色,不自覺地賦詩:「洞庭波送一僧來」,被譽為是有詩才的禪僧。後來到了寧波,在阿育王寺禮拜佛舍利,當他見到佛陀真身舍利時,感動不已,當下就在自己的手臂上剜下一塊肉置入油燈裡,並且燃二指供佛,表達內心對佛法的虔信之誠。後來擔任中華民國早期佛教會會長,世稱「八指頭陀」。

二、獻身殉教的精神:富樓那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曾發心到蘇盧那國弘法。佛陀告訴他,當地民風未化,民性強悍,此去可能遭遇危險。富樓那問佛陀:「有什麼危險?」佛陀說:「他們可能會罵你!」富樓那說:「罵我沒有關係,只要他們不打我。」佛陀又說

:「他們真的會打你喔!」富樓那回:「打我沒關係,只要不把我打死就好。」佛陀再說

:「他們真的會打死你!」富樓那竟安然回答:「正好可以讓我將此命供養佛法!」這時佛陀歡喜地說:「富樓那,你可以到蘇盧那國弘法了。」

三、西行求法的精神:唐朝初年,沿襲隋朝的法律,邊關嚴禁國人出境。唐三藏玄奘大師,在閱讀中文經典時,感到諸多疑問不得其解,因此發心西行印度,希望探取原典。經過重重關卡,橫度八百里流沙,幾番死裡逃生,終於到了印度,進入世界最古老的那瀾陀大學,親近戒賢大師,在他的教導之下,飽學經典。

後來玄奘回歸故國,唐太宗率群臣親迎,成立譯場,聚集千餘僧侶、專家,從事經典翻譯,總共譯出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藏經。尤其他把西行所經各國的地理、風俗、民情等,紀錄成書,是為《大唐西域記》,成為後人考察西域各國的地理聖書。

後來印度佛教為回教所滅,印度總理尼赫魯依照《大唐西域記》所載,把佛陀的史蹟、文物,一一挖掘、復興,菩提伽耶的大塔就是最負盛名的聖地。唐三藏對東西文化的貢獻,功不可沒,這都是他西行求法的精神所致。

四、冒死諫言的精神:唐朝的智實大師,德高望重,名聞遐邇。一日,唐太宗請他吃飯,因太宗主張道教的祖師老子姓李,唐朝的天子也姓李,唐朝與道教同宗,應該將道士的座位排在前面,出家人排在後面,大師認為不妥,不肯委屈就座。太宗大為震怒,當廷用杖責打了智實大師,並且令他換上百姓衣服,流放嶺南。有人譏笑智實大師自不量力,不懂進退之道,智實大師慨然歎說:「我明知勢不可為,但所以竭力爭取者,是為了要讓後人知道唐朝有出家人啊!」

佛教史上多得是這類值得敬佩的大師,他們奮勇護教、為教犧牲的精神,永遠為後人所傳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