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台北.松山 萬商雲集渡船頭 淡蘭官道小蘇州 | 人間福報

台北.松山 萬商雲集渡船頭 淡蘭官道小蘇州

THE MERIT TIMES
文/人間社記者周倫、王麒瑋
字級
收藏文章
45觀看次
松山慈祐宮夜景。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松山車站展出的日本「道後兒童神轎」。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北偶戲館外觀。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松山機場外的地標。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北府城隍廟夜景。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佛光山台北道場(右)與松山車站(左)僅一街之隔,但分屬兩個行政區。 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北小巨蛋。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橫跨基隆河的「彩虹橋」夜景。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台北偶戲館展出的非洲大木偶。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文/人間社記者周倫、王麒瑋

松山位於台北、宜蘭之間,昔日是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的「淡蘭官道」重鎮,市街因基隆河而興盛,早年渡船口商賈雲集,萬頭攢動,因而有「小蘇州」之稱;由於區內商圈林立、金融機構匯聚,被喻為「台北華爾街」。

松山舊名「錫口」,地名源自凱達格蘭族語「貓里錫口社」,原意為「河流彎曲之處」,後來閩南語音譯簡稱「錫口」。1920年日本人推行地方改制,認為「錫口」與日本四國松山景色相似,因此改名「松山」。

松山地處基隆河航運中樞,古時航運造就地方繁榮,饒河街為台灣知名的觀光夜市,現今松河街四號水門為昔日的錫口碼頭,近年架設一座橫越基隆河的彩虹橋,晚間彩色燈光投射橋面,相當美麗,成為一處觀光據點。

產婆善行 信徒塑像奉祀

位於饒河街夜市旁的松山慈祐宮,是地方信仰中心,相傳乾隆年間有行腳僧衡真(俗名林守義),從福建湄洲天后宮迎請媽祖神像來台,在錫口建廟,乾隆22年(1757年)竣工,取名「錫口媽祖宮」,後來地名改制,更名為「松山慈祐宮」。

一般寺廟供奉的「註生娘娘」,會配祀十二婆姐,以輔佐註生娘娘護產安胎,但松山慈祐宮卻多了一尊婆姐,成為「十三婆姐」。原來這尊婆姐名喚杜玉娘,昔日住在錫口街,生前幫人接生,從不收費,居民感念她的善行而塑像奉祀。

大師宏願 普施方便大門

佛光山普門寺是一座位於大樓上的都市道場,位於松山機場旁,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發願而建,1983年落成之後,接引許多都會人口學佛,弘法利生,在繁華的大台北市區,肩負起復興漢傳佛教的重責大任。

緊鄰松山車站的佛光山台北道場,雖然行政區域屬於信義區,卻與松山區僅一線之隔,是一座現代化、多功能的佛教道場,也是人間福報社、人間衛視的總部,是座結合文化、藝術、社教、傳播、弘法、共修的多元化道場。

松山車站設有商城與美食街,車站大廳展示一頂「道後兒童神轎」,是由20名日本工匠職人、花費4個月才打造完成的神轎,由日本松山市所贈,做為同名車站友好交流的象徵。



莊嚴古廟 台北府城隍廟

清光緒元年(1875年),台北開府設縣,1881年漸入正軌,由台北知府陳星聚依循古例設城隍廟,主祀「台北府城隍爺」(威靈公),附祀「淡水縣城隍」(顯佑伯)。

松山區另一座百年的「松山霞海城隍廟」,原本是清道光年間,錫口商人呂來興回福建霞海祖廟迎請,早年奉祀在饒河街店鋪內,因靈驗異常,信眾日多而建廟。



寓教於樂 小戲偶大世界

位於市民大道五段的「台北偶戲館」,是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經甫,捐出個人收藏多年的戲偶,做為永久保存、展覽的場館,自2004年開館以來,以不同方式引領民眾認識偶戲,2020年底打造全新的展廳,結合互動裝置,是一個寓教於樂的展館。



松山航站 台灣首座機場

松山航空站創建於昭和11年(1936年),是台灣第一座機場,當時稱為「台北飛行場」;二戰結束後,更名為「台北航空站」。濱江街180巷底,由於可以近距離看到飛機起降,因此被稱為「飛機巷」,是熱門賞機景點。



冰上樂園 多功能體育館

敦化北路與南京東路四段的街廓,舊稱「中崙」,這裡原本是台北市立棒球場所在地,由市府拆除改建為台北小巨蛋(Taipei Arena),館內經常舉辦運動賽事、演唱會、大型活動,更有台灣第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冰場「冰上樂園」;由於小巨蛋緊臨台北體育館、網球場、田徑場、松山運動中心,儼如一個運動園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