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向我們化現的觀世音菩薩 | 人間福報

向我們化現的觀世音菩薩

THE MERIT TIMES
文/性圓法師(韓國濟州島協會藥泉寺新濟州佛教大學院長)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2009年10月,國際佛光會濟州島協會於「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四屆第五次理事會議」中正式成立,此行坐郵輪開會、談佛法,星雲大師和與會大眾大合照。圖/資料照片
文/性圓法師(韓國濟州島協會藥泉寺新濟州佛教大學院長)

出家求道之路,也可說是尋訪良師之道。世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入滅,教法經後人編有諸多經典,分為阿含部、般若部等許多種類,論著更多,但不容易找到它的源流,所以我認為求道之路,是尋覓正派的老師。

韓國佛教界雖屬大乘佛教,但以「看話禪」為發展中心,雖然有眾多青壯的出家者,但在我出家的時候,由於國內普遍的特色為禪佛教,多數皆嚮往隱居的生活,能夠擁有值得親近侍奉的善知識,必需經過長時間的修行功德力才能得遇。當然,經常以慈悲的品德,和卓越的學識親自教導我的日陀老法師,以及在韓國佛教中,具信心和願力特質的恩師慧印大師,他們在充實並培養我的信心和願力方面,並沒有不足之處。但是在我的內心深處,卻是以漢字寫成的儀文和古典韓語表達,很難與佛教徒分享佛法的感動。最主要的,是由於佛教未能將教義,用適應於現代人生活的語言來表述,人們雖然說佛教好、高尚,但是當被問到佛教是什麼時,就經常得到「不太清楚佛教是什麼」的答案。

把教義表達得符合現代人,或者想要正確地融入到現在的生活方式中,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一天,有人告訴我,現在地球上有兩位活佛,一位是達賴喇嘛尊者,一位是台灣佛光山的星雲大師。當時達賴喇嘛尊者在韓國廣為人知,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是星雲大師,我個人不太了解,所以更加好奇。

如果口渴嚴重,就會找水井,在考慮佛教大眾化時,遇到大師的「人間佛教」,在韓國有著相似的意義,可以說是引領現代人如何認識佛教、接觸佛教、理解佛法和實踐方案。初期透過短篇新聞報導,以及國際佛光會和佛光山的資訊,逐漸了解大師的思想,和對眾生無限慈悲的實踐行。

韓國三好運動 始自濟州藥泉寺

我擔任濟州藥泉寺住持時,所實踐的品德項目,就是從大師教導裡的「三好運動」。

當時藥泉寺受首爾佛光山寺住持依恩法師的積極說明和熱情所感動,申請加入國際佛光會濟州島協會,那時佛光山住持心定和尚,親自到濟州島藥泉寺,掛上「國際佛光會濟州島協會」的牌匾,跨越國境,成為實踐世界一花的佛教。

以此因緣,我們參加了2009年在新加坡召開的「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四屆第五次理事會議」,並親見大師。大師在忙碌之中,還熱情地迎接我們從遙遠韓國小島(濟州島)來的一行人,大會中親耳聽聞大師的甘露法語。

回想當時的大會,怎麼能靠一個人的願力,超越世代做這麼多的事情?同時讓這麼多人以同樣的價值觀來計畫和實踐,令人無法相信;此後國際佛光會開展的諸多事業,也成為個人認識佛光山的契機。後來仔細思惟,這些事不單純是幾個人面對面討論,就能下達指示完成的任務;這些團體活動的圓滿成就,是因為具有大願力和慈悲引領大眾的星雲大師,才有可能實現。

我認為星雲大師是多生以來,為救度眾生到娑婆世界化現的佛菩薩。特別是參加佛光會的大會後,我們將大師教導並實踐的三好運動,譯成韓文來使用,決定從濟州島藥泉寺開始,將其作為主要的價值意義,並付諸實踐。

基本上以大師提倡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基礎,根據韓國人的實際情況,整理了以下的綱領、目標和決心。



三好人的實踐綱領

一個人的時候想好事情

兩個人見面用好話對話

三個人聚在一起做好事



三好人的目標

自己做三好人

讓我們把家庭變成三好家庭

讓我們的社會成為三好社會



三好人的決心

我以三好運動實踐者自豪。

我對一切都往好處想。

我總是對別人說好話。

我會在任何場所努力做好事。

我自己成為三好人努力生活。

我定會把自家變成三好家庭。

我定會把社會變成三好社會。

我總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讓自己幸福。

我會讓家庭變得幸福,讓我們的社會成為充滿幸福的三好社會。

我要成為實踐三好運動的先驅者。



國際佛光會的三好運動,在韓國不斷發展,成為眾多佛教徒的指南。

韓國人認為身口意三業,要像烏龜的頭和腿一樣,緊緊地放在身體裡,隱藏起來,不再製造麻煩,這是消極的想法;而三好運動,在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下,轉為積極利用身口意積累功德。我認為,對於積極轉換為生活態度的佛教徒來說,這是不可少的生活態度,所以積極推動實踐三好運動。

另外,藥泉寺為了讓大家知道三好運動,每次法會都會製作祈福印刷品和紀念品,分發給前來參拜的人。在誦讀的過程中,將三好運動作為佛教徒的主要實踐項目,進行教育。很多職場人士參拜藥泉寺後,在網路上道出了對「三好運動」的感動。

三好運動為中心 宣揚佛光會活動

慧印大師和濟州島信眾們,為迎接星雲大師的華誕,親自帶團參加佛光山供僧法會。在大和尚面前,藥泉寺濟州佛教女性合唱團,還分享成員們祝賀演出的光榮時刻。現在參加活動的信眾們,仍在持續談論那天見到大師的慈悲心,以及佛光山信眾充滿信心、親切開朗的神情。

某次的法會上,大師述說他在少年時期,北部一個寺院需要經典,於是不辭辛苦親自背著書去。因為若不能以親切的心態平等對待任何人,誰會來寺廟呢?意味著不管何時,始終是實踐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普門大開的精神,佛光山以普門為寺名的緣由,就在於此。

佛光山在海內外建設眾多寺院,弘揚人間佛教,大師親自實踐,無論是誰,都一律持平等心來相待,這就是觀音菩薩的教誨。

另外,以六波羅蜜中的布施波羅蜜來積極活動,提供「給人信心, 給人歡喜, 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的「四給」精神,除了自己有決心,最好也要讓韓國佛教徒來實踐。

那天,有如晴天霹靂般的聽到大師的圓寂消息,想到大師教導我們的無盡法寶,只能說我們不夠精進,大師以涅槃的面貌,向我們示現警策。

人間佛教 走入韓國佛教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逐漸進入到韓國佛教徒的心中,現在在韓國無人不知,願意學習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佛教徒,也增加了很多。大師圓寂後,很多韓國佛教徒,觀看了大師圓寂的系列報導後,紛紛自發性的前往台灣高雄佛光山去緬懷禮拜。

我們有幸在去年詳細地閱讀大師的韓文版《佛法真義》著作,從中尋找並觀照您寶貴的法身舍利,透過大師留下的文字法寶,來回顧大師的人生,心中有無限的緬懷。

出家以後,尋覓已久,終於見到了心靈的老師──星雲大師,我們懇切地祈願您能夠慈悲的乘願再來,帶領我們迷惑的眾生。



藥泉寺新濟州佛教大學院長

大韓佛教曹溪宗未來本部事務總長

性圓頂禮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