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288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48 人生領悟與文學人生──與知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對談 4-3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288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48 人生領悟與文學人生──與知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對談 4-3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61觀看次
第二次是因緣際會,在文革災難最高潮時,冥冥之中,好像天上有什麼指揮棒,讓我生病,然後出現了這麼一位老師,他說你不要在上海了,我的家鄉在半山上,那裡有個地方很安靜,你可以到那裡住一陣,這個天下太亂。當時,我的身體很不好,我的父親就把我帶到浙江奉化的一個半山腰裡,那裡有一個清淨的房子。圖/心皓
第二次是因緣際會,在文革災難最高潮時,冥冥之中,好像天上有什麼指揮棒,讓我生病,然後出現了這麼一位老師,他說你不要在上海了,我的家鄉在半山上,那裡有個地方很安靜,你可以到那裡住一陣,這個天下太亂。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48

人生領悟與文學人生──與知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對談  4-3

時間:2005年2月9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第二次是因緣際會,在文革災難最高潮時,冥冥之中,好像天上有什麼指揮棒,讓我生病,然後出現了這麼一位老師,他說你不要在上海了,我的家鄉在半山上,那裡有個地方很安靜,你可以到那裡住一陣,這個天下太亂。當時,我的身體很不好,我的父親就把我帶到浙江奉化的一個半山腰裡,那裡有一個清淨的房子,後來才知道那是蔣經國先生的圖書館,是老蔣總統留給他看的。這個地方最認真讀書的就是我一個。這真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機會,怎麼有可能在文革災難最嚴重的時候,讓我躲在一個小屋子裡讀那麼多的書?人家說我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的了解程度很高,這都是和閱讀有關。
第三次是在文革結束後。自覺文化結構的程度不足,主要是在中國古典文學上的功夫下得不夠,因此又花了七、八年苦鑽世界各國文明,之後又在香港花了幾年的時間讀書,都是在圖書館裡苦讀的,雖然如此,卻比課程裡的閱讀更重要。
但是必須說明的是,這樣的閱讀,對一個文化人來說,有可能帶來更多學術上的思惟習慣,與文學還有一段距離。我想進一步說明有關文學。很多人誤會文學是一種美麗的表達、文學是一部分人的職業,其實文學是一種素質。做為職業寫作者、專業作家是很可悲的,因為在某種意義上有一種虛假性,因為一個人不可能每天都有文學的感悟,所以一個人最好是在從事別的職業,而真的有文學感悟,有文學表達欲望的時候來從事文學,這種狀態應該是比較好。
大師:余教授講到讀書,我一時也有所感。我們一個人光是讀書也不一定有用,我覺得先要讀自己、讀心、讀人、讀社會、讀世界、讀過去的歷史、讀很多看不到的、聽不見的東西,你能讀出來,那就是讀書了!
基本上每一個人從父母把我們生出來後,假如有胎教、遺傳的話,自己就會有那種遺傳的氣質。我父親是個老實人,母親是個聰明人,兩個加起來就生養了我們子女。
我是農村貧苦家庭出生的,今天能與社會優秀人士面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過去家裡沒有錢給我念書,七、八歲了怎麼辦呢?大人出去做工,我就留在家裡打掃,甚至農村的社會,家裡都是燒稻草,火才一點著,馬上又沒熱力了,所以我就耙灰。為的是什麼?讓家人工作回來後,見到環境乾淨整齊而很歡喜,要燒稻草,也比較好燒。家裡貧窮,看到母親出門沒錢買菜憂愁的樣子,我就會掏幾個銅錢給他。我的錢從哪裡來?天還沒有亮,我就出去撿狗屎或是牛糞,再賣給人作肥料,也可以賣個幾毛錢,所以我七、八歲的時候,就可以為母親解決一些困難,自己也感到得意。甚至左右鄰居都是貧窮的小孩,過年時,家中有點糖,罈子搬不動,我就用繩子綁在腰上,拿出去給村裡的同伴吃,當然回來的時候父母也會責備,但是現在想想,過去童年的勤勞,對現在影響很大。
家是大家的,為家人分勞,多一點愛心、慈悲,有福同享。一生讀書,書上給我的東西不是很重要,而是要讀人生、讀生活、讀人情世故。
小時候,親戚吵架很大聲,只要我一到,大家就不開口。我年紀那麼小,他們都是長輩怕什麼?但是我心想一個人正派、對別人有貢獻,就會有威嚴。所以一個人讀書要把心讀出來、把正派讀出來,把勤勞、把理讀出來,對一個人的一生很重要。
王力行女士:剛才二位都講到童年。一個美國教育家說:「一個小孩在爭吵環境下成長,鬥爭性格強;在一個鼓勵的環境下長大,比較有信心;在一個孤立的環境下長大,他知道法制是什麼東西。」所以想請教二位的是,如何讓小孩透過廣泛的閱讀,來產生我們現在很重視的教養或我們現在很缺乏的教養?
大師:講一點趣談。有一個小孩拿了十塊錢到佛殿來,看到佛殿的香燈師,說:「師父,師父!我添油香。」香燈師問:「小朋友,十塊錢哪裡來的?」「我撿來的。」「哦!你運氣這麼好,拾金不昧!你真乖。」香燈師讚美這位小孩,講了許多好話。
第二天,這個小孩又來了,「師父,我今天又撿到十塊。」香燈師說:「真好,每天都有好運氣。你的品行真好,不貪心。菩薩保佑你聰明。」
第三天,小孩又來了,「師父,師父,我又撿到十塊錢。」「嗯?哪裡能天天撿到十塊錢?我怎麼沒有撿到十塊錢?你的錢從哪裡來?」小孩子從口袋裡掏出一包錢,說:「師父,你看!我家裡很有錢,但是我不快樂,因為我的爸爸媽媽每天都吵架,一吵架就罵我,罵得好難聽,所以我不喜歡聽他們講話。我給你十塊錢,你就會講許多好話,你的話好好聽哦!我就是為了聽你的好話,才給你十塊錢。」
所以家庭教育對子女很重要,當然過分寵愛也不要,但也不要是負面的影響,因此兒歌〈哥哥爸爸真偉大〉,我認為應改成〈爸爸媽媽真可憐〉。其實小孩在憂患中成長,對未來應該會有些幫助的。
我不贊成體罰,體罰必定是老師無用,因為除了打,他就沒有別的方法了。父母反對老師打小孩也不對,因為一個人在無理中能夠低頭,真理中還能不低頭嗎?
人的一生要讀一點委屈、讀一點苦難。從小受點苦難,歷經千生萬死、千錘百鍊,人生又會是不同的境界。
余秋雨先生:大師講得非常好。在苦難和災難中,其實小孩不一定要承受鬥爭、嫉妒、邪惡,苦難中也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在我的想法,小孩的人格還沒形成之前,能受到父母的關愛,長大之後,對於承受苦難的問題應該就不大了。據我觀察,在我周圍許多優秀的朋友,他們幼年的時候都有慈祥或聰明的父母親,也很少在小的時候被打,很少產生兄弟之間的你爭我奪。而我們也看到身邊有許多人格很難挽救的人,在他們童年的時候,因為第一個圖章蓋上去就蓋得非常不好,所以之後就很難再扭轉過來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