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和我的師徒因緣(節錄)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和我的師徒因緣(節錄)

THE MERIT TIMES
文/凌建軍(凌志環保集團創始人)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文/凌建軍(凌志環保集團創始人)

緣起

1999年秋,我遭遇了人生裡的第一次挫折。

偶然的機會,我在公司的宿舍裡收到人間衛視(佛光山電視弘法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台)的頻道,看到星雲大師正在弘揚人間佛教。節目中,星雲大師的三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自此,我愛上了這檔節目,幾乎每天都要看。看了,就感覺心安、踏實。

直下承擔「我是佛」

真正的緣分,開始於2014年。

彼時,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正舉行「國際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很幸運,我和十餘位師兄弟正式皈依於星雲大師門下。大師給我起名「惜宇」。

我認為師父的名字叫「星雲」,拼音裡,「星」是xin,「雲」是yun。把兩個 n 字拿掉以後,就是「惜宇」(xiyu)。

惜宇,寄予了師父對我的期望,希望我不僅珍惜時間、珍惜萬物、珍惜宇宙,還要有像宇宙一樣豪邁、寬闊的心胸。

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楚地記得拜師那天的情景。整個拜師過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師父特別給我們講了什麼是「我是佛」。

大師的「我是佛」,是一種巨大的智慧,令我常學常新,常思常新,常行常新。2013年以前,我還自以為自己有些智慧,但皈依了大師以後,我才意識到我就是大師的一個普通弟子,需要更多地學習他怎麼說、怎麼做。

大師教導我們的智慧,看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要做到他要求的,是非常難的,甚至有時候,好像一天都堅持不了。星雲大師所踐行的人間佛教,對我來說,是一種極高的自我要求、自我鞭策、自我修行。所以,從2014年皈依那天開始,我便開始盡自己的能力,為大覺寺、為弘揚人間佛教的佛光山做點事。

惜緣:心環保,真環保

皈依之後,我嘗試做了很多事情。其中有三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一個是在2014年10月,我邀請星雲大師參與《為你讀詩》節目,首次通過公眾號,為數百萬青年人與讀者,誦讀禪詩,解答困惑。

大師非常重視,不僅專門錄製了三首禪詩,回答了讀者們的提問,還特地安排台灣的弟子,來到宜興錄製〈十修歌〉的唱誦。

在這個節目的錄製中,我發現只要大師自己答應的事情,無論大小,他都能關心到每一個細節,具體到每一個步驟。而凡事關鍵的細節,他更會要求做到完美。那一天,我忽然意識到,所謂「抓大放小」,是指關鍵的細節為大,不關鍵的為小。因此細節的大小與重要與否,完全在於你的關注點,以及事情的關鍵點。

後來,《為你讀詩》問了大師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大師,您覺得自己是詩人、畫家,還是哲學家、和尚?

大師,一直笑而不答。後來,他給了一個問題之外的回答。他說,我是出家人。

我是「出家人」這三個字,包含了太多的含義,讓一切盡在不言中。那時我才知道大師是那麼的富有哲學思想和情懷。

在這次的錄製中,大約有一整天的時間,在星雲大師身旁,傾聽他對哲學、詩文、佛法的理解。我發現他既普通又不普通。說普通,是他和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大眾打交道時,是那麼親切隨和;說他不普通,是他的格局、思想、情懷,總能讓所有人受益。

第二件事情是,我一直想找個機會讓馬雲和星雲大師在中央電視台《對話》節目中相會。

什麼叫福?有錢是福,還是沒錢是福?幸福的含義是什麼?有與無的關係是什麼?

我們都認為這次對話會對公眾有特別的啟發,也有特別的意義。也曾設想或在宜興大覺寺,或在杭州開展。後來,由於種種因緣,未能成行。但馬雲很喜歡大師的《福報》、《捨得》這兩本書,很多場合中,馬雲也提及自己的捨得觀:捨得是福報,靜心是品格。

第三件事情是,我就環保問題,特別諮詢過星雲大師。他問我什麼職業,我說我是做環保的。

他強調,做環保,首先心環保。心環保才真環保,心裡不裝著環保,成不了真環保。

所以,他特別強調「真」跟「心」。「環保」本意就是普度眾生,為人民服務,無我。這種「心環保,真環保」的理念,一直以來激勵著我─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有價值的、有益於人類的、有益於社會的事情,而不僅僅是為了賺錢。

2014年以來,我一直秉承著這個理念,做著我們的環保事業。當然過程中,結果有好有壞,而且也未必能得到理解。特別是我們做汙水處理廠。有時候,汙水處理達標了,收益了,但審計不完畢,竣工驗收不結束,就拿不到錢。但也有時候,項目竣工了,沒有環保驗收,沒有運行,沒有實效,反而拿到了錢。所以說,弘揚人間佛教,在現實中總有距離。我們企業家應該如何面對和克服社會的不公平,是智慧也是修行。

社會不可能完全公平,但它又是相對公平的。

你付出多少,堅持多少,就會得到多少。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才不成功,而是因為你沒有一直一直努力,才不成功。

有時候,我們抱怨老天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後來想想,不是老天沒看到,而是我們沒有堅持到老天看到的那一天。

所以說,我認為忍耐與堅持,是一輩子的事。星雲大師就是如此,一生都在忍耐、堅持和努力。

「不要緊」的啟示

「不要緊」,是大師特別寬慰世人的一句話。意思是:不要害怕,不要害怕。

我的理解是:你再不願意見的,你必須要去見。你再不願意碰的,你也必須要面對。逃避沒有任何價值。

所有的一切,才構成了我們的生命。最壞的,也是最好的。一切當時看起來格外要緊的,等過去了,立刻就不那麼要緊了。

星雲大師把生死看得很透。

在《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之一》中,星雲大師曾說:「說到死亡,一般人認為死亡最苦,其實,死亡不但不苦,可以說,還是一種喜悅。因為年老衰殘的身體,等於破舊的房屋,必須拆了重建,才能住人;損壞的引擎,必須汰換更新,才能使用;又好比花草樹木,不修剪枯枝殘葉,就沒有希望,沒有未來。」

我覺得,我們中國的教育裡,要增加對死亡的理解。

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我們的生命的每一天,都值得擁有價值,而不是糾結、懼怕、矛盾、撕扯。更不必為了一句話生氣,也無須因為某一件事情格外積極。

不要緊,不要急,不害怕,專注當下,把我們的人生過得好一點。春夏秋冬,四季輪轉,沒有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四季。萬事難兩全。如果這就是自然大道,那我們所過的每一天,就不必憂心忡忡,而應該追求有品質地活著──去創造、去給予、去奉獻。

無我──多好的境界啊!

這幾年,我在伊拉克、孟加拉、安哥拉等國家建設汙水處理廠、運營汙水處理廠;也在中國西藏、新疆、雲南邊遠地區,建環保設備廠和汙水處理廠。每到一個地方,我也要求自己像師父一樣,沉靜下來,一待就是幾個月甚至一整年。

比起賺錢,價值觀永遠是第一位。

星雲大師在全世界創建了三百多座寺廟和學校。我也在向大師學習,在全國布局了十一個環保設備廠,建設上百座汙水處理廠,運行了五十多座汙水處理廠。員工高峰期達到一千人以上。大師曾為我題寫「我是佛」、「凌雲壯志」、「大悲普現」幾個字,久久地勉勵著我,鼓舞著我,落在我的心裡。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2月5號,早上八點多,我要到臨汾去開始新的征程。

當時特地請我的助手小張同志,在我的辦公室取下一幅大師的字帶走。小張同志他沒敢取下「我是佛」,而是取了「大悲普現」。

當這幅字橫放在我車上,我用手來回撫摸這幅字邊框的那一剎那,瞬間有一種很難過的預兆─像是撫靈的感覺。我馬上轉念「阿彌陀佛」。

等到了臨汾,晚上就得知師父圓寂的消息。

我知道,師父對生死是看得很透徹的。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樣一個大家都團團圓圓的一天,他靜悄悄地離開了這個人世間,到另外一個極樂世界去了。

當晚,我把「大悲普現」這幅字掛在公司在臨汾辦事處,整晚播放大悲咒,一夜無眠。「大悲普現」的本意是,觀世音菩薩為應各類眾生之根機,而示現三十三種相。我想這四個字有意無意讓我帶到臨汾,好像也有著極其特別的意義。師父的逝去,對我和所有弟子來講,是大悲;而對於師父而言,他的圓寂,是他的另一種輪迴的開始。師父說,「我是佛」。如他所願,成佛而去,普度眾生了。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一日為父,終身為師。

這麼多年來,我跟師父之間,有很多很多特別的瞬間,也學習到了很多很多。我帶每一個跟師父有緣的人、想見師父的人,去聽到他的教誨;我也把師父每年春節出的書,帶給朋友、同學。師父的書,哪怕不看內容,光看標題,比如《不要緊》、《不怕死》、《寬心》、《捨得》、《福報》、《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等,就會得到啟發。

師父曾對我說:「我內心是孤寂的。既沒有關係特別好的人,也沒有特別喜歡的人,更沒特別厭惡的事與人。」這就是「無我」的狀態。而我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續緣

在師父的告別儀式上,我再次想起師父的「我是佛」。如今師父真的成佛而去了。

如今,回憶起元宵節師父圓寂的那天,我拿著他的「大悲普現」一路前往臨汾,就彷彿我一路護送他離開了這個世界。而他,那一天,也一路護送著我吧。

大悲普現。永遠懷念師父。

最後,附上曾因思念大師時,寫下的一首詩:



南山路上尋往昔

只是今昔非昨昔

天涯海角本是崖

歲月如梭變秀麗

雲湖碧海同是水

煙波浩瀚似吾心

白塔觀音本慈悲

日月同輝我是佛

人生自古總歸西

唯有因果輪迴裡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