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生死自在】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 (十四) | 人間福報

【生死自在】星雲大師的生死自在與生命示現 (十四)

THE MERIT TIMES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34觀看次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星雲大師的生命示現:

以文化弘揚佛法 以教育培養人才 

以慈善福利社會 以共修淨化人心

在上周的文章裡,我在談完星雲大師對於生死問題的宏觀洞見與瀟灑自在的態度之後,接著帶領讀者透過閱讀師父上人的著作,進入師父弘法為教的心路歷程,重新體會師父一生的生命示現。一般談到「示現」一詞,在日常生活中的佛教語境裡,不少人會聯想到「佛、菩薩化身或者神明顯靈」這一類的感應事蹟,或者有高人展現神通等等。

不過我在這裡所說的「示現」,無關乎任何「靈異」或「神通」事蹟,而是指師父上人一生奉獻於佛教,並且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的「身教」,以及帶領徒眾遍布全球建設佛光道場以及佛光會所展現的「境教」,當然也包括他一生的講說與著述,以及他所留下來的《星雲大師全集》之「言教」。師父上人所留給我們的所有「言教、身教與境教」,雖然與「靈異」或「神通」無關,但是其影響力與意義卻遠勝於任何「靈異」或「神通」事蹟。

從佛光山的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我們就可以看到師父上人的生命示現。師父提出這四大宗旨,不是空喊口號,而是身體力行,不但理論與實務兼顧,還確確實實地扎根實踐,而且不斷地進步、精益求精,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讓全世界都見證到,人間佛教是佛教未來的光明與希望。這難道不是一種「普門示現」?

師父上人說,他受益於三寶的恩惠,一生沒進過正規學校,卻做了小學校長,一生未拿過一張畢業文憑,卻在全世界建了五所大學,獲得三十多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以及許多學府的榮譽教授。師父上人在全球五大洲建設了二百多間的道場,有一千三百多名徒眾分別從事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各種弘法事業與各項弘法工作,佛教已經從明清的經懺佛教,進步成為二十一世紀讓人接受的人間佛教。凡此種種,難道不也是一種「普門示現」?

在《我不是呷教的和尚》這本書中,有一篇文章〈但開風氣不為師││我對佛教有些什麼創意〉,師父上人說:他為了佛教,好像什麼事情都要去做。他要為佛教「發心走出去」,努力帶動佛教走向人間、走向社會。他好像忽然看到萬千的群眾在向他招手,他必須要弘法利生,他要為佛教開創新局,當時可以說沒有什麼條件,唯一的憑藉就是「我有心、我有力」。愈是有心為了佛教,一些創意也就源源不絕地從他的心海中湧現。

一九五三年的農曆正月,師父上人到了宜蘭弘法。過去在大陸的時候,他就曾經想過,將來為了佛教,他要寫街頭壁報宣傳,要散發佛教傳單,要做街頭演講,要讓佛教走向群眾,要做些不一樣的弘法工作。但是在宜蘭,地方很小,也很簡陋,自己的經濟條件等於是零。儘管如此,新思想的火花仍然在那裡催促著他,要點亮佛教的新火種。於是,師父上人成立了佛教歌詠隊,組織了青年團、學生會、兒童班,也創設文藝補習班、弘法隊等等。

當時的社會風氣還非常保守,佛教界更是故步自封、不思進步,因此這許多創新的做法,在當時飽受佛教界的嚴詞批評,甚至於將師父上人視為洪水猛獸。然而,師父無瑕他想,一心只想著,為了佛教,他要盡自己的一點心力,要讓佛教適應當代,因此就逐步做了一番改革創新。

時至今日,諸如:佛教歌詠隊、各種夏令營隊(大專生、兒童班、教師、企業人士等等)、錄製唱片、光碟、電台電視弘法、家庭普照、素齋談禪、短期出家、社教才藝班等等,不是都在各個寺院道場弘揚開了嗎?除此之外,師父上人還有不少創舉,諸如:雲水醫院、雲水書車、平安燈法會、佛光祈願文、園遊會、神明聯誼會等等,以上所述,不也都是一種「普門示現」嗎?

還有一項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美術館」,師父上人說:大自然與世界的美,需要發揚;在日常生活當中,大眾也需要有美學的素養。因此,當他有了機會建設道場,就希望提倡佛教美的藝術。不一定要用言語來介紹,也可以用雙眼來欣賞,用悅耳的音聲,讓來訪者感受到佛法的慈悲攝受。所以,在佛光山開山之初,師父上人就建設了淨土洞窟、佛教文物陳列館,希望將善美與歡喜,布滿人間。這不也是一種「普門示現」嗎?(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