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100)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100)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85觀看次
柬埔寨小吳哥的美麗風光。小吳哥,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吳哥窟,又被稱吳哥寺,是吳哥古蹟中唯一面向西方的寺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五座聖塔聳立在層層堆疊的石階基台上,猶如五座山峰,十分壯觀。圖/陳碧雲
文/星雲大師

人,是一個有思想的動物!古往今來,有的人在幻想,有的人在妄想,有的人在夢想,更有很多人有理想。

斗室之中,臥榻之上,本來無事,但人可以想出很多的事情來,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都在「想」的念頭之中。

佛經說,人是五蘊(我的代名詞)和合而成。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想」是「我」的五個部分之一,「色」蘊和「識」蘊就是我們的身心,有了身心就有受。「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想」也是有善想、惡想、無記想。一般人想自己,多往好處想;想別人,都是往壞處想。

人的想,想到自己,即使不好,也都可以原諒;想到別人,即使很好,也不能隨便放過。人對自己是寬大的,對別人是苛刻的,假如人能把責備別人的,拿來責備自己;寬諒自己的,用來寬諒別人。凡事「往好處想」,這樣的人生,多麼美好啊!

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吾人每日的生活,都在顛倒妄想之中,沒有的事情,他也能想入非非。雖然,人不能沒有思想,但是思想要淨化。一湖水,需要淨化,才能供人飲用;思想的流水淨化以後,於人於己才都有益處。

所謂「聖賢的思想」,都是以天下為己任;所謂「惡人的思想」,都是想要如何占人的便宜。普天之下,多少人想給人方便,捨己為人;多少人處心積慮,找人麻煩。「想」,真是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

「想」,有時候想「我」,有時候想「你」,有時候想「他」;你、我、他都在「想」中糾纏不清。有時想佛國淨土,有時想人間是非,有時想惡鬼畜生,如果把抽象的「想」都積聚起來,恐怕三千大千世界都容納不下這許多的煩惱妄想。

自古以來,思想問題成為人間的一個大問題,有的人認為有思想的學者專家受人尊敬,但也有思想犯送往斷頭台。不過,還是有不少人一再提倡思想自由;「想」,應該是自由的,只是吾人應該為自我的思想做出一個良好的引導。能夠想好的、想真的、想善的、想美的;凡事「往好處想」的人,才是一個有思想的智慧人。

──摘自《迷悟之間》第二冊 p.209

往好處想正面思考

活在當下把握因緣

相好莊嚴三十二相

迷悟之間苦樂關鍵

眾善奉行從善如流

眾緣和合因緣成就

開示悟入感應道交

續佛慧命傳承正法

生活佛法

●學佛的人,應擁有怎樣的精神生活?必須以八正道〔註〕作為生活的準繩,而八正道又以「正見」為首要。有了正確的思想見解,才能過著真正富足的精神生活。一個信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心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就是正確的思想見解。

﹝註﹞八正道:指八條通往成佛大道的實踐法門,分別為: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一般人總喜歡把苦和樂,難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經常不能活在當下:苦的時候難過,樂的時候歡喜;有收穫的時候雀躍鼓舞,困難的時候傷心頹喪。

假如我們能把這些相對的觀念調和釐清,不偏激、不極端,那麼不論是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樂也好、難也好、易也好,都不相妨礙,這就是灑脫自在的生活。

●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衝,有的時候退一步思量,往往能有海闊天空的視野。所以,要享有「自在的生活」,不可忽略以下四點:人我是非不去說,成敗得失不計較,憂愁煩惱不掛念,名聞利養不爭前。

●人的生活在於一個「轉」字,要能轉大為小、轉苦為樂、轉迷為悟、轉邪為正;修行的祕訣,就是要能轉一切不好的境界為善美的境界。勇於接受,善於轉化,將煩惱轉成力量,這也是人間佛教的修行重點。

●道不在奇異,而在日常生活中平實的表現。只因我們捨本逐末,以為不怪異神奇就不是道,其實佛法就在「飢時吃飯,倦時睡覺」的日常生活裡。求法要處處用心,把佛法與生活融和在一起,表現我們心性中最純淨的一面,做到「平常心是道」。

● 生活的意義在圓滿生命:生活的意義不完全是為自己,古德云:「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凡事眾緣和合,即能因緣成就;和諧才能互利,和諧才能平安。生活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的家人、親人活得歡喜、有價值;讓我們所居住的社會世間和平美好。所以生活的意義,是在創造生命,創造社會的生命、國家的生命、大眾的生命。

──節錄自《人間佛教語錄》中冊,〈生活觀〉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