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中醫專欄】治療眩暈 首重對症和調理! | 人間福報

【中醫專欄】治療眩暈 首重對症和調理!

THE MERIT TIMES
文/吳建東中醫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8觀看次
實證的眩暈患者,可能需要穩定神經、減輕緊繃,會用到鉤藤等藥材。圖/吳建東中醫師
八段錦的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能夠讓氣的循環更加順暢,也能讓氣血上行至頭部,以改善眩暈的症狀。圖/吳建東中醫師
文/吳建東中醫師

頭暈目眩是常常會見到的問題,輕者只是偶爾頭暈、坐車搭船容易暈、體虛想吐、天旋地轉,甚至腳踩地上感覺軟綿綿,好像就要跌倒,重者還可能發展成眩暈症。有許多情況會讓人頭暈目眩,比如說跟情緒有關的發怒或憂鬱,或者是跟生理機能有關的貧血、經期來潮或生大病。又如近日刮颱風,呈現不穩定的悶熱氣候,有患者因此而頭暈。

發生頭暈或眩暈症的原因很多,有可能跟血壓高或是動作變換的姿態性低血壓有關,也有可能是內耳的問題,如耳石脫落、前庭神經炎、或是梅尼爾氏症。有時壓力、偏頭痛等,或者是更嚴重的腦部疾病,也會引起眩暈。如果找得到原因,就能對症治療。但臨床上常常遇到的頭暈,即使排除以上項目,再加上更詳細的如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照影檢查,卻仍找不到原因,這種就可考慮從體質著手。

中醫幾千年前對眩暈就有所解釋,比如說《黃帝內經》就有提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上虛則眩」等描述,經過後世的體悟及擴充,眩暈的研究更為充分且全面,諸如情志問題、感受風寒暑溼、飲食勞倦、重病過後,甚至是代謝產物如痰瘀的累積,都有可能導致眩暈。因此,中醫在治療眩暈症的治則相當複雜,需要依照患者就診當下的診斷為依據,而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也因此並沒有單一的處方可以包辦所有的眩暈。

比如說,屬於實證的患者,可能就需要穩定神經、減輕緊繃,會用到天麻、鉤藤、石決明等藥材;更多的患者屬於虛症,比如前面提到的貧血、經期、生重病者,則是氣血不足上輸至頭面,腦部因缺氣血而導致頭暈,需以補氣血為主,如當歸、黃耆、人參等等。如果是痰溼或血瘀等病理產物所引起,則又需要活血化瘀,或祛溼化痰為主。而上述這些體質,又有可能會互相參雜出現,更添加了臨床治療的複雜度,但只要方向正確,眩暈症多半能快速收效。然而,癒後的自我調理,也是會不會再發作的重要因素。

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保持心情愉快了,暴怒傷肝、憂鬱傷心,情緒的失調會導致氣滯或氣逆,進而讓眩暈再發,而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當然也是避免眩暈的條件。也要避免過度勞累,以防耗傷元氣。飲食最好清淡,如多食蔬果之類,少吃油膩、辛辣之品,以免過度刺激神經。如果是氣血虛者,則要加強養分的攝取,如雞蛋、牛奶、豆類等等,同時也要避免進食過量。

適當運動可保持良好的氣血循環,讓腦部氣血充足,以確保神經的穩定。中強度的慢跑、散步、踏青等,除了促進循環,也可調劑身心。可能要避免高強度且需要憋氣的運動,以免眩暈加重。中醫導引養生術,則推薦八段錦的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能夠讓氣的循環更加順暢,也能讓氣血上行至頭部,以改善眩暈的症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