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 是我修行的引領者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是我修行的引領者

THE MERIT TIMES
文/當慈法師(福建開元文化研究所副主任、泰寧慶雲寺監院)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文/當慈法師(福建開元文化研究所副主任、泰寧慶雲寺監院)

最近幾年,末學在閒暇之餘一直喜歡品讀星雲大師的作品。前天晚上,外面下著小雨,漆黑的夜已到子時,我在夜讀之時,突感一陣悲傷襲上心頭。第二天一早就驚聞星雲大師已離開人間,去了另一個世界!

星雲大師一直是我心中恭敬和修行的引領者。今生有幸兩次遇見大師,第一次是在2008年河南中原世界大佛佛像開光時。當時,我就讀於佛學院,被學院安排去為開光大典做服務,主要負責為主法大和尚們展具。我也因此有了今生與星雲大師同框的珍貴時刻,並被保存到了為2008年世界大佛開光而製作的紀錄片和宣傳冊中。

當時,作為佛學院的學生,我對星雲大師了解甚少,只知道世上有這麼樣一位有弘深大願的出家僧伽。也只銘記了他曾講過的「佛光菩提種,遍灑五大洲,開花結果時,光照寰宇周」這句名言。

直到佛學院畢業後,留學於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時,方才知曉星雲大師已在全球創建了二百餘所寺院道場,後有多位留學於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的碩士學長們,都選擇到美國西來大學繼續深造,這所大學也是由星雲大師在1991年所創辦。

閱讀大師著作 深獲啟發鼓舞

第二次見到大師是在北京,我在親耳聆聽星雲大師一場名為「貧僧有話要說」的演講時,認真做了筆記。直至今日,我還會時常拿出來翻閱自勉。此後,我一直懷揣再次遇見大師的夢想,願意再次聆聽大師的教誨。

而今,大師的離去使我無法圓夢,我只能把對大師的欽佩和懷念深埋心中,以念佛功德回向大師往生極樂,上品上生。

此刻,心中唯一感到些許安慰的,是我一直堅持閱讀大師的著作和名言,一直用隨筆日記的形式記錄下大師著作給予我的啟發和鼓勵。在閱讀和反思的過程中,我從認識星雲大師本人,提升到悟懂星雲大師的為人,末學也想在此把自己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星雲大師於1927年出生於江蘇江都。他從12歲出家,後來在1949年赴台,從1967年開始創建佛光山道場,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的宗旨,終生致力於推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業。

從星雲大師在2013年發表了作為自己遺囑的〈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後,我就多次用心研讀原文,不斷感悟和總結,歸納星雲大師一生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淡薄名利 富足內心

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很有錢,事實上我以貧窮為職志……到了老年,人家以為我很富有,擁有多少學校、文化、出版、基金會,但我卻覺得自己空無一物,因為那都是十方大眾的,不是我的……但在我的內心可又覺得世界都是我的。



二、隨緣簡樸 不講排場

我一生,不曾使用辦公桌,也沒有自己的櫥櫃……一生沒有存款,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大眾的、都是佛光山的,一切都歸於社會,做一個隨緣的人。



三、謙恭隨緣 很少說教

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創業艱難,事實上我覺得非常簡單。因為集體創作,我只是眾中之一,做時全力以赴,結果自然隨緣……除了戒律與法制之外,我們都沒有權力去管理別人。對於世間的一切,來了,並沒有覺得歡喜。去了,也沒有覺得可惜。總想,人生應該任性逍遙,隨緣自在,能夠與道相應、與法相契,就是最富有的人生。



四、忘我奉獻 利樂眾生

我一生,服膺於「給」的哲學,總是給人讚歎、給人滿願。我立下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我也發心著書立說,因為從佛陀那裡一脈相承的法水流長,我不能不把心裡的泉源用來供應世間。



五、守戒自律 智慧增長

我這一生奉行「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凡我出家弟子,都應本諸出離心,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生活要求簡樸,不要積聚。過去三衣一具、頭陀十八物、衣單兩斤半,這許多優良傳統,都合乎戒律,都應該深思熟記。佛光弟子不私自募緣,不私自請托,不私置產業,不私造飲食,不私收徒眾,不私蓄金錢,不私建道場,不私交信者。



六、不忘初心 揚善弘法

我這一生信仰佛陀,以佛陀為我的導師,為我的道路。未來,大家在佛道的修學上,佛陀、十大弟子都是我們的榜樣,佛教的宗門祖師都是我們的模範……我一生,以弘揚人間佛教為職志,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

苦,要視為我們增上緣的力量。無常,不是定型的,可以改變我們未來的一切,促進人生的美好。空,不是沒有,空是建設有的,要空了才有,我一生一無所有,不是真空生妙有嗎?



七、看淡生死 奉獻佛陀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沒有帶來,死也沒有帶去」,回顧自己這一生,我不知道曾為人間帶來什麼?但我帶走了人間多少的歡喜、多少的善緣。我難以忘記多少信徒對我的喜捨、對我的護持、多少同門的祝福,我也難以忘記刻骨銘心的助緣。我這一生所受到的佛恩、友誼,真是無比浩蕩,我應該在人間活得很有價值。我願生生世世為佛陀奉獻,為大眾服務,以此上報四重恩。



星雲大師更是明確表示:



對於人生的最後,我沒有舍利子,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只要寫上簡單幾個字,或是有心對我懷念者,可以唱誦「人間音緣」的佛曲。如果大家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我想,這就是對我最好的懷念,也是我所衷心期盼。



今天,伴著窗外的細雨,又一次重溫了星雲大師的真情告白,我的內心除了讚歎,不由得發出一種誓願:大師的告白,就是出家人對人間佛教的最深理解和最好踐行,是大師用終生的行動,為所有出家人做出的示範。作為出家人,我們就要像星雲大師在告白結語中所倡導的那樣「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說好話是真,做好事是善,存好心是美,讓三好運動的真善美要在社會裡生根……讓戒定慧在我們的心裡成長,以實踐菩薩道做為我們人間的修行。」

祈願大師不捨眾生苦,早日乘願再來。



(本文轉載自鳳凰網佛教文化)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