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29)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29)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79觀看次
人生如戲,不管扮演什麼角色,如果能把上下、得失看得平淡,自然能安然度日。圖/資料照片
三頭六臂神通廣大
三獸渡河各有深淺
上天無路陷入絕境
上台下台能上能下
上無片瓦極端貧困
兀兀騰騰自然圓成
凡夫肉眼見識平庸
凡夫俗子普羅大眾

三頭六臂

❶形容天神和阿修羅的長相。

❷比喻神通廣大,本領非凡。

原文:唐.道世法師《法苑珠林.阿脩羅部》卷五:「夫論脩羅道者,生此一途,偏多諂曲。或稱兵鬪亂,興師相伐。形容長大,恒弊飢虛。體貌麤鄙,每懷瞋毒。稜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雲。」

上天無路

❶全句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形容人陷入走投無路的困境。

❷禪門大德教化學人,常用左右為難的機鋒問答,將學人逼入進退無路的困境。若能窮心路絕,頓破困境,即是功夫得力時。

原文:宋.西余體柔禪師(青原下十一世):「一人把火,自燼其身。一人抱冰,橫屍於路。進則觸途成滯,退後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五燈會元》卷十)

上無片瓦

❶全句為「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比喻生活極為貧苦,連容身之地都沒有。

❷意指隨緣度日,隨遇而安。亦作「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原文:宋.夾山曉純禪師(南嶽下十三世):「有箇漢自從曠大劫,無住亦無依,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且道十二時中,在甚麼處安身立命?若也知得,朝到西天,暮歸東土。」(《五燈會元》卷十七)

兀兀騰騰

❶形容昏昏沉沉的樣子。

❷意指自然圓成,任運自在,亦作「騰騰兀兀」。

原文:唐.六祖慧能大師:「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六祖壇經》付囑品)

凡夫肉眼

凡夫眼見之距離有限。意指凡夫於見色聞聲處,妄認緣影。比喻見識平庸淺薄。肉眼為凡夫所具,能見森羅萬象,隔皮膚不見五臟,隔紙瘼不見外物。

原文: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釋無盡品》卷八十:「凡夫肉眼所見,顛倒著我心,起諸煩惱業,往來生死中。」

凡夫俗子

原作「凡夫俗人」。形容平庸的俗人。

原文:隋.天台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今欲決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業,以何為種子得生彼國?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斷婬欲,得生彼否?」



上台下台


文/星雲大師

人的一生當中,不管扮演什麼角色,都有幾次上台下台的經驗,就像一場京劇,都有不斷的上台下台。人生的數十寒暑,就是在上台下台當中,匆匆過去了。

上台下台,有上有下,這表示自然。新婚的男女,走上了人生的舞台,甚至一些青年,成年禮後,他也要步上人生的舞台。教師,為了教書,上課時要準備上台,教過書後,下了課也要準備下台;音樂家上台唱歌,一曲過後,他也要下台;政治家,上台以後,也要有下台的準備。人生要能上能下,日子才能安然。

人的一生,不一定上台就好,有時候在台上會贏得萬千掌聲,有時也會受到不斷的噓聲。總之,一個人上台,要能為全場觀眾所接受,帶給他們的不但是歡笑,也要能讓他們滿足,才不辜負上台。如果上台表演不好,當然這台也就不容易上去了。

所以,當上台就上台,當下台就下台,不要勉強上台。在台上,就要會表演;在台下,也需要先排練預備。有的人,種種的辛苦,希望能上台;在台前的人,也未必能獲得觀眾的喝采。有的人在台下幕後,他雖然沒有上台;不在台前,一樣可以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

有的人上台時間雖短,卻為自己、為人類寫下悠遠的歷史;但也有的人尸位素餐,在台上數十年,一無所成,很快就隨著時間消失了。

過去有的人拼命冒險奮鬥,要爭做皇帝;但做了皇帝後的順治,又羨慕台下的平民。現在每次選舉過後,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其實我們應該像中國的哲學「勝之不驕,敗之不餒」、「得之不喜,失之不悲」;既然有上台下台,就要把上下、得失之間,看得平淡,如此才有資格時而上台,時而下台。

人生就像一個舞台,出生了,就是上台;世緣已了,終要下台。「何必爭強來鬥勝,百千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人生的鞭炮、掌聲、鑼鼓聲,都是上台下台的配樂,都在訴說上台下台的無常,假如這些聲音頃刻間都消失了,人生的舞台又在哪裡呢?

所以,希望現在一些上台下台的人,不要太介意,不必上台就鳴炮,下台就悲傷痛苦。人生最好不要把上台下台太記掛在心裡,能夠對社會立功、立德、立言,即使人生的聲容笑貌不在舞台上出現了,但你的功德常留人間,繼續影響人間,其功德也不可謂不大。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一冊 p.110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