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9)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9)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117觀看次
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佛陀的故事」彩繪浮雕。圖/普存
廣長舌相辯說無礙
廣結善緣與人為善
標新立異見解獨特
緣起性空真空妙有
蝦兵蟹將無名士卒
談空說有論及真理
諸上善人良師益友
豎拂敲床無言論道


舌根修行

文/星雲大師
一個人的六根,可以說舌頭最容易造罪,因為舌頭不容易說好話,甚至不肯說真話,所謂「三寸不爛之舌」,假的可以說成真的,好的也能說成壞的。不過,若能善用舌頭,有時候「舌燦蓮花」,透過舌頭說法,這是無上的布施;或是說一些讚美、鼓勵、給人信心的好話,都能成就別人的好事,也是自己最好的修行。所以「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舌頭最是需要修行,有四點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要能說愛語:愛語如陽光,可以把溫暖散播十方;愛語如花香,能夠把歡喜帶給眾生。平時與人相處,臉上常露笑容,口中常說愛語的人,其親切、慈悲,自然可以贏得人緣。若由個人擴而大之,讓社會上人人都能常說愛語,必能創造一個充滿愛心的世界。所以,「愛語」一句,不但給人歡喜,也是自己最簡易的修行。
第二、要能說慰言:一個人遭逢失意的時候,朋友能適時給予幾句安慰、鼓勵的話,有時勝過千金的資助。因為人在挫折、喪志,對前途感到灰心絕望的時候,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舞;能夠重新燃起希望,重新建立信心,重新鼓舞勇氣,就有力量東山再起。所以,我們平時說話,要能給人信心,這是莫大的功德;反之,說話傷人,讓人喪失求生的意志,形同殺生,不可不慎。
第三、要能說善事:古人將「隱惡揚善」視為美德,今人則以「隱善揚惡」為能事。其實,中國人所謂「家醜不可外揚」,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短處、隱私被人揭發,所以做人要將心比心。對於別人的善行好事,我們要替他宣揚;反之,別人的缺失則應尊重當事人的隱私權。所謂「揚善如報恩」、「隱惡是修養」,一個有道德的正人君子,能夠常說好話,口宣善事,必然常保口氣芬芳。
第四、要能說佛法:《金剛經》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不及流通四句偈的功德,所以有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物質的布施,只能救濟一時之貧;一句佛法真理,能夠讓人明理、有智慧,不但能濟今生之苦,而且生生世世受用無窮。所以,一個人若能對人傳授有用的知識、技能,甚至效法佛陀出廣長舌,宣說佛法真理,這才是最究竟的慈善,也是舌根最大的修行。
舌根的修行,就是平時說話除了不能惡口、兩舌、妄言、綺語以外,進而要說愛語、慰言、善事、佛法,讓人聽後心生歡喜、充滿信心、提升道德、開啟智慧,這就是舌根的修行。希望大家都能善護口業,好好修行,切莫造殃。有四點提供參考: 


第一、要能說愛語。
第二、要能說慰言。
第三、要能說善事。
第四、要能說佛法。


──摘自《星雲法語》第一冊 p.107


【成語典故】


廣長舌相
廣長舌相,指舌頭廣長薄軟,伸展則可覆至髮際,為佛身所具備的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之一。也是發弘誓心,以大悲行迴向法界而感得之相。此相具有兩種表徵:語必真實;辯說無礙。


原文:
《大智度論》卷八:「若人舌能覆鼻,言無虛妄,何況乃至髮際?我心信佛必不妄語。」 
《阿彌陀經》:「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


廣結善緣
佛經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結緣,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關係和良好的溝通。人生最可貴的事就是「結緣」,為了我們自己的生活愉悅,也為了大家的生命快樂,廣結善緣實在重要。
如何才能廣結善緣?如過去,有的人在路上點燈和行人結緣,有人做茶亭施茶與人結緣,有人造橋銜接兩岸與人結緣,有人挖水井供養大眾結緣,這些都是很可貴的善緣。只要有善心,自然善緣處處在,善門處處開。
學佛法、做功德,有時候不一定要入山修行或施捨錢財,一句好話、一件善事、一個微笑、一點知識,都能給我們的人生廣結善緣,成就大好功德。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系列》〈佛教對因緣的看法〉


緣起性空
所謂「緣起」,即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性空」,說明因緣和合而生的東西,本性是空,是因緣假合而存在的假有。佛教認為「空」、「有」是一體兩面,像手心和手背一樣,兩者相需相求、相生相成,從「有」之中可以體悟到「空」的妙諦,從「空」裡面又可以認識「有」的義蘊。「真空妙有」,是佛教對「空」、「有」關係的如實詮釋。


豎拂敲幢
豎起拂子,敲擊法座。形容禪師示機、應機的奇特舉動,意指當面無言說法,必須直下會得。
過去禪門大德為因應學人根機而施設的種種方便接引,除了「豎拂敲床」,還有「揚眉瞬目」等,都是為了不明大法者(禪門常以「耳聾」來比喻)而設立的方便。


原文:《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卷下》:「得用由來處處通,臨機施設認家風。揚眉瞬目同一眼,豎拂敲床為耳聾。」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