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法真義 羅漢有殺盜淫嗎? | 人間福報

佛法真義 羅漢有殺盜淫嗎?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131觀看次
佛光山靈山勝境五百羅漢。圖/資料照片
人生的價值值多少?
文/星雲大師

佛教裡面,對於有生命、心識的眾生,分有十類,就是十法界。

最高的是佛的世界,我們無法預測、無法了解,因為那是最高的解脫境界。

第二類是菩薩。菩薩又名「覺有情」,就是發心覺悟的人,並不是指泥塑、木雕,供在那裡讓人禮拜的菩薩。世間上,凡是有心趨向佛道的人,都可以稱做菩薩。當然,菩薩也有五十一個階位。

接下來就是緣覺和聲聞,都稱為羅漢。緣覺羅漢,是覺悟到宇宙間一切因緣法的人,是悟道者、學道者;聲聞羅漢,是親自聽聞佛陀開示的音聲而悟道的聖者。

再下面就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總加起來就是十法界。

在十法界當中,學佛的人,修到了高層次,成為緣覺、聲聞,那麼他們有殺、盜、淫嗎?

其實,羅漢當中也分有四個層次,初果羅漢稱為「須陀洹」,二果羅漢稱為「斯陀含」,三果羅漢稱為「阿那含」,最高的阿羅漢是已經到達究竟,進入到無學位,才成為「大阿羅漢」。

在這四果羅漢中,我們先講初果、二果羅漢,他們進入真正的佛道了,他們還會有殺、盜、淫的行為嗎?

一般人對於阿羅漢都把他當成聖者信奉、要求,認為阿羅漢應該沒有缺點;但是,還沒有成就佛果的法界大眾,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怎麼能沒有缺點呢?

像初果、二果羅漢,我們問:他們會殺人嗎?基本上,他們連蟲蟻都不敢殺害,怎麼會敢殺人呢?那是不會的。不過,若是你要殺他,他可能為了自衛,也會殺你,這也很正常。因為他還沒修到最高「了生脫死」的境界,你要殺他,他為了保護自我的生命,不回報你,連自衛的權利都沒有,那已經不是人了。無論是人、是聖者、是解脫的人,他也要自衛。

他們會偷盜嗎?已經到阿羅漢果位的人,都很安貧樂道,你給他多少,他只要能生活就夠了,不會貪取意外之財,哪裡會有竊取、偷盜的行為呢?

但我們也不能用最高的境界要求他們,比方說,他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之下,你有一碗飯食在那裡,他可能也會「不予而取」,拿了就吃。這是竊盜行為,但這種竊盜行為,實在也是一種求生的本能;他沒有辦法生存下去的時候,為了維護生命,偷吃你一碗飯,偷喝你一杯水,這種行為或許是有的。

第三、他們有淫欲嗎?一般出家修道者,對欲望有約制的功力,或用勞動服務等代替,忘卻了愛欲;或者有些正念的羅漢,對男女不會有邪心妄念。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他雖然是阿羅漢,仍然還有變異生死,還是有餘習存在,因此在某一種情況之下,美色的誘惑、情意的挑逗,或者某些特殊的因緣情況,他可能也會犯下淫戒。就像在世間上的人,所謂「食色性也」;在還沒有到超凡入聖的境界,你說他完全沒有淫欲的行為,這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阿羅漢對於殺、盜、淫,也是有層次分別。從初果到四果,在有學位的初果、二果、三果,對於犯貪、瞋、痴,也就是殺、盜、淫等,是有輕重之別、有因緣不同的行為。

羅漢犯了殺、盜、淫,當然有的會退失果位,有的懺悔滅罪,或者將功贖罪後,更加精進,這也不是沒有。

修道自我警策 逐漸升高等級

要真正的把世間上的五欲六塵,通通都放在心外,所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活,不在五欲裡面生存,能可以在「無住而住」,也就是在「無住生活」中而能安住,到了所謂超凡入聖的境界,七情六欲,他都不會動心的。所以,曾有沙彌證得羅漢果,他寧捨身命,都不犯禁戒。在佛教史上,也都有很多這種記載。

我們對於一個修道的人,不知道他是初果、二果、三果的哪一種羅漢,縱有持戒不圓滿的地方,我們還是應該想到他是人,他還沒有成佛,還沒有到達融入宇宙虛空的境界。

我的意思是,既然是修道了,甚至於已經進入到果位的羅漢,應該要自覺,要自我警惕,不該有違犯佛門的規範;如果有,可能應該是罪加一等。不過,也希望世俗的人,不要把每一個出家人都看成是佛祖,那也是一個錯覺。假如你要拜師學道,你可以選擇;假如你自我修行,要自我警策。

道,有易行道,有難行道;道,有漸道,有頓道;道,有的是遙遠漫長的,要經過多少生、多少世,才能逐漸的、慢慢在道裡面升高等級。我們對阿羅漢,也應該有這樣的看法吧!

人生的價值值多少?

人生的價值值多少?有的工人勞累一天,只值數百元;有的企業家,幾句話,口袋裡就進帳數萬元;光是從收入的所得,就能判斷一個人的價值多少嗎?

有個徒弟問師父:「人生的價值究竟值多少?」師父不回答,因為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問不到答案的徒弟,於是就常常詢問:「人生的價值值多少?」

有一天,師父拿了一塊晶瑩剔透的石頭給徒弟,叫他到市集去賣,請大家出價,但不可以真的把石頭賣給人。到了市集,有人喊了:「十塊」、「五十塊」、「二百塊」。晚上回到寺裡,徒弟開心的跟師父說:「師父!不得了,這顆石頭有人出價二百塊錢。」師父一聽,回答他:「喔!這樣啊!」。

第二天,師父叫徒弟再把石頭拿到百貨公司賣,同樣只要知道價錢就好。徒弟到了百貨公司,「各位先生女士,你們看這顆石頭,晶瑩剔透,真是美呀,大家要買嗎?出個價吧。」一個看看,「一千塊!」「不賣。」「五千!」「一萬!」「二萬!」沒有人叫價了。回去告訴師父「不得了了,今天在百貨公司有人出價二萬塊。」師父聽完,一樣是淡然沒多說什麼。

過幾天,有一個珠寶博覽會,師父就叫徒弟把石頭拿到珠寶博覽會看看,一樣知道多少價錢就好。「各位客商,這顆石頭像鑽石一樣,大家喜歡嗎?出個價錢吧。」那許多珠寶商,左看右看,「二十萬!」「五十萬!」「二百萬!」「一千萬!」還得了,趕緊回去告訴師父,這顆石頭竟然有人喊價到一千萬。

這時候,師父就說了:「徒弟啊!你常問我人生價值值多少?這顆石頭,在鄉下市集可賣到二百塊,到了都市的百貨公司就達二萬塊,但到了珠寶商的眼裡卻值千萬,由於地點不同,認識不同,價值也就不同。」

人世間,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各有其追求與定位。人生的價值究竟值多少,端看你處於哪一個位置,看你在過程中的努力,當然也看你能拿出什麼成果給人。一個人的人格、道德、信仰,假如輕易的被金錢所買動,他的人生就只值那許多錢;一個人的思想、信念、原則,如果在愛情裡能被左右,他的生命就會為愛情所誘惑。

一盤棋局中,車、馬、炮最有力量,最有價值。但一盤棋的輸贏,有時卻決定在一顆小兵小卒身上,所以它的價值,也不容忽視。價值不是一時的,要有未來性;價值也不光看表面,要有內在潛力。人生的價值究竟值多少?有人立德立功,有人平庸度日;就像這顆石頭,擺放的位置、場所不同,它的價值也就跟著改變了。

無理與無情

人際間的相處,很講究拉關係、賣面子、套交情,這在一般人眼中,看起來是很合情合理的。但我從小在佛門裡參學求道,接受的都是「無情無理」的打罵教育,一有不如法,幾個耳光或是幾拳下來,這是常有的事。

那時年紀還小,對這種故意委屈你、處罰你的管教方式,常感到很無情無理。多年後,年歲漸長,才體會出老師是「以無情對有情,以無理對有理」的教育法,是不講究情面的慢慢磨鍊。在這種情況下成長,自然而然讓我養成了獨立的個性,而非老是依賴別人的關心、呵護。

記得十五歲受戒時,老師問:「誰要你來受戒的?」不管我回答「是」或「不是」,總是挨老師的一頓打。當時心想,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我不要再說、再辯解了。

這是為什麼呢?佛門常用的一句話:「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要把你的執著、自以為是的念頭打死;因此禪門的教育常常是「以無理對有理,以無情對有情」。如果在無理的面前都能服從,豈會不服從於真理之前?在無情無義之下都能忍受,在歡樂、慈悲、仁愛之下豈有不感到歡喜的呢?現在回想起來,實在非常感謝那種無理的教育,那對我一生幫助很大。

而一般寺廟,在山門入口處,總有一尊笑呵呵的彌勒菩薩,慈祥地接引大家來寺朝禮;進了山門之後,卻又有金剛怒目的韋馱菩薩,讓很多人懾其英姿。這就表示在佛門裡,除了慈悲的攝受之外,對頑強的眾生,有時也要用威力予以折服;慈嚴同尊,可說是佛門教育的特色。

此外,禪門的大德,為了揚棄學僧既定的我執觀念,常會做出一些違逆人情的事情,以此來斷除學僧有無、是非、對錯、好壞等二邊的執著,讓學僧能夠明心見性。這種看似無理、無情的教育,實際上卻充滿了高妙的智慧與深沉的慈悲。

現代年輕人的毛病就是理由太多,常常講「我認為」、「我以為」、「我想」、「我要」、「我覺得」。當今的社會,年輕人做事要想成功,不要講太多的道理,不要過於依賴父母或想要靠太多外在的關係,這些對我們的成功都不會有正面的幫助。就像軍中的教育,對你講理,這是訓練,是要求;對你不講理,是給你人生的磨鍊。多一分要求,就多一分慈悲;為自己講太多「理」,不但很難給人接受,間接的還會造成人緣不好。所以,做人不要習慣於為自己找理由,而是要去訓練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修行之道,也是成功的妙訣。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