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的百萬興學 創建南華大學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的百萬興學 創建南華大學

THE MERIT TIMES
文/虞和芳(佛光山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歐洲研究碩士班退休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文/虞和芳(佛光山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歐洲研究碩士班退休教授)

只有在星雲大師的感召下,才能有百萬人捐款興建南華大學的壯舉大功告成。

有幸的,我跟南華大學有機會結緣任教八年。最初是兩年的合同,後來從2006年一直到2014年,才離開南華大學,這八年在南華的日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和美麗的回憶。

2008年,我們在馬爾他設立Dolphin Foundation,此基金會資助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的國際研討會,給予學生獎學金和研究計畫的費用。從2011年起,台灣來到申根國家,三個月內不必簽證,那年暑假,歐洲研究所郭武平教授、鍾志明老師帶領學生來馬爾他遊學,鍾老師編輯的報告書更贏得教育部當年學海築夢海外實習計畫結案成果的第一名。2017、2019年暑期,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張心怡主任和張子揚老師兩度帶領學生來馬爾他遊學後,因為Covid-19疫病緣故,停止海外活動,不得不中止。

今年2023年,國際系張心怡老師和傳播系王慧蘭老師又擬先後暑期來馬爾他遊學,Dolphin Foundation會長Stefan Rokoss已簽署同意書。

我們歡迎南華大學的學生再度光臨。大家在這條道路上繼續按照星雲大師的指引,溝通海內外教授學者和學生們的交流,增進國內外歐洲間的文化相互尊重、互動、了解,努力於交流的管道平台。





南華大學曾經有亞洲唯一的自然醫學研究所和台灣唯二的兩個歐研所:北部淡江大學,和南部南華大學的歐洲研究所(現與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合併)。南華大學歐研所每年跟淡江大學歐研所合作舉辦一次國際研討會,邀請歐洲教授學者來參加。跟南華大學結緣,是透過洪茂雄教授的安排。

2006年起,我們來到南華大學,住在陳淼勝前校長旁邊的小木屋。陳校長每次見到國外來的教授,就跟他們說,他跟我們是鄰居。在南華大學的這段時間,除了教學外,還邀請海外學者來南華參加研討會以及客座教授,例如,德國馬堡大學Professor Dr. von Bredow教授曾來南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亦曾到佛光山參訪。他對待南華學生很親切,還教同學一些簡單的德文會話。他離開時依依不捨,請求准許他將掛在研究室外面寫有他中文名字的牌子帶回德國留念,我們至今一直保持聯絡,等待我們基金會在德國的古堡翻修好後,他將會來參加那裡的研討會。

Professor Dr. Roeck教授,也是德國人,曾任瑞士蘇黎世大學歷史系的主任。他來南華大學參加國際研討會,我們帶他和另外兩位德國學者  Jungnickel  和  Schuer  到高雄佛光山過夜,感受體驗寺院的晨鐘和早課,他們在離開台灣前,對佛光山的印象非常深刻。

Professor Roeck在返回瑞士後,他的一本著作中,還提到來南華大學參訪的感謝詞句,我們也持續和Professor Roeck通信來往。

波蘭大學商務系系主任Professor Dr. Nowark,和Professor Dr. Ochinovsky跟當時任社會科學院院長和歐洲研究所所長的郭武平教授,簽訂雙方合作條約。他們派學生來歐研所上課,那時歐研所開啟在南華大學以全英語授課之先驅,而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學生蔡信義也在華沙大學取得碩士學位。

一晃眼又是十幾年逝去。在這期間,波蘭經過幾次動盪不幸。波蘭總統和一群政府軍政要員,在俄國境內因為大霧,飛機失事,全飛機人員罹難。當我們得知此消息後,向他們慰問時,大家心頭都蒙上一層陰影。俄烏戰爭爆發後,Ochinovsky教授來信,談到波蘭如何歡迎烏克蘭的一百萬難民,他們時常在大學開會,非常的忙碌。但是他們不時的談到在台灣開研討會的美麗回憶,和受到熱烈的歡迎對待。

Professor Dr. Nowark從2020年起,成為華沙大學的校長。今年兔年時,我們還通信,都希望不久大家能夠再相會。

Professor Dr. Milada Polisenska為捷克教授,亦曾來歐研所客座。當南華大學郭所長領隊訪問捷克時,她在任職的大學招待他們;南華大學的學生去捷克留學,Milada教授也為同學寫推薦信。她離開南華後,曾兩次來馬爾他,第一次跟丈夫來度假。第二次,受到馬爾他大學邀請,短期十天的講學。

我們也曾邀請Malta大學的Briguglio來南華大學講學。當南華大學學生來馬爾他遊學時,Briguglio教授邀請他們去馬爾他大學Gozo分校參訪,他那時為分校校長。





南華歐研所學生來Dolphin Foundation時,恰巧從國內有一位藝術家林國成,在馬爾他展出他的畫展。國成藝術大師很景仰星雲大師,他曾有一幅畫作,是以夜景的星雲為主題,他說這幅畫作跟星雲大師的名字相符合,這是一種靈感的因緣際會,要將此畫作獻給星雲大師。我委託一位南華大學曾來過馬爾他的江欣霖同學的母親乃云作家來聯繫佛光山。她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協助將國成藝術大師想贈送他的星雲畫作的這情意轉告給星雲大師,這幅畫那時正在巴黎的畫廊中展出,於是就轉到巴黎的佛光山分部展出,表示他贈畫的誠意。當國成藝術大師得到星雲大師仙逝的消息後,他來信,寄來一張他的畫作中,加上星雲大師的白色仙影,表示他的哀痛和敬仰。

在慕尼黑時,結識台灣辦事處余處長。他學貫古今,一年來,我們每天詩句以「余虞對話」溝通。最近有詩提到星雲大師:



〈佛光山讚〉

星雲大師一高僧

創建蘭若度眾生

佛光普照三千界

傳道解惑隱叢林



余虞對話 2023/2/13



星雲大師興文化,百萬信徒創南華,

幸與南華結上緣,跨所教學不曾倦。

大師內外設道場,重視文化交流道,

四海一家為比鄰,宣揚佛法重和平。

南華大學歐研所,年年舉辦研討會,

歐洲學者南華匯,參訪佛光佛法會。

教授寫書謝南華,南華師生來歐洲,

遊學參訪並交流,我們設立基金會,

便利學生歐洲遊。



文化古城馬爾他,充滿歐洲古神話,

旅遊勝地富文化,雙方交流已結華。



德國古堡富古蹟,購買翻修古今繫,

這件著想很吃力,值得一做盡全力。

古堡內有中式樣,白色浮雕加棟梁,

壁畫淹沒又擴建,歷盡滄桑文獻失,

無人知曉其真實。



翻修歷經六年久,內部探尋外部修,

內部發現原壁畫,宗教戰爭內演化,

古堡內部小教堂,掀開頂部呈真相,

新舊教派相互融,曾經改變外貌容。

歷史斑斑留痕跡,內外翻修已知悉,

古堡自行有湧泉,不需引用外部溪。

溝渠挖掘橋梁通,泉水清澈四周通,

我們出資出心力,德國頒獎來鼓勵。

內部還待繼翻修,仍要努力再加油,

有志竟成語非假,盡心盡力觀生化。



星雲大師雖然離開人世間,但是他在南華大學,在世界上播的種子,永遠會讓世人敬仰懷念。(轉載自佛光山南華大學官網/創辦人星雲大師紀念專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