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食農教育】校園小農養成記 | 人間福報

【食農教育】校園小農養成記

THE MERIT TIMES
文/賴秋江、王彥嵓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作者簡介 賴秋江 高雄市新上國小教師,偶爾寫作、分享、桌遊設計、都市小農……這幾年尤其愛上當小農,帶著學生在走廊陽台種植,創立「教室小農 一步蔬果」品牌。目前也是「翻轉教育」專欄作家。著有《小學教室的日常力》、《動動文字》、《語文桌遊自造課》、《我們這一班》、《快樂教學魔法書》等書。曾獲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遠見天下「未來教育TAIWAN100」及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獎特優。 王彥嵓 現任高雄新上國小校長,有「點子王校長」之稱,秉持學習歷任優質校長辦學精神,勤勉執著、積極創新,除了扮演學校行政管理人的角色,也同時擔任積極的教學協作者。曾獲全國美育推手獎、特殊優良教師、教育部友善校園學生輔導績優人員獎等諸多獎項,更於2017年榮獲教育第4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活動奉獻獎。 圖/幼獅文化提供
讓學生「自行認種」,喜歡吃什麼就來種什麼吧!圖/幼獅文化提供
把花台分成五等分,一組分到一小塊田地。圖/幼獅文化提供
因為農田就位在教室外走廊,學生踏出教室就是了,所以要說每天巡它千百回也不為過。圖/幼獅文化提供
文/賴秋江、王彥嵓

教室小農可以說是從零開始,既然開始了就要持續下去,所以每一次帶到新班就是新一代小農,管他低年級還是高年級,人人都是都市小農女跟型男農夫的不二當然人選。

當然,當小農也是要教學要學習的,就從勇敢接觸「髒」泥土開始吧!接著學習種植各種蔬果種子與菜苗、日日澆水,下課三不五時還要去巡田觀察並關心植物,甚至遇上了螞蟻、蜜蜂,都要試著去和平解決,這些都是小農養成記中的基本功。

接著就是種植過程中會遇到的天災人禍,可能颱風來攪局,也可能照顧不周而導致植物死亡,這都是小農得要去面對的現實與真相。

所以,認真當小農就是我們對農夫的最高敬意!

花台萬年觀賞植栽大力破壞後,就是重建的開始。我拿出一堆種子,謎底終於揭曉:「花台要來種蔬果啦!大家想不想一起來種呀?」我這樣跟全班學生說。

學生一聽到種植也樂了,畢竟過去只有自然課體驗過,而且是種在小小的花盆內,現在竟然是老師要帶著大家來種菜,而且還是種在走廊外面的花台上也太妙了吧!於是我開始把手中有的種子種類全介紹過一遍,然後分組讓學生「自行認種」,喜歡吃什麼就來種什麼吧!

接著把花台分成五等分,一組分到一小塊田地後,並簡單的解說。所謂的簡單就是跟學生說種子埋進土裡再澆水就對了,重點是不要種錯田地呀!而各組學生也真的就這樣開始「埋下種子」,一切跟著老師就這樣傻呼呼的在走廊花台種起蔬果,當起了「都市小農」。

當然了,好事怎麼只能自己來呢?接著就是幾個人「樓上揪樓下,左右鄰居通通一起來」轉行,一班邀一班,一班接著一班,從一樓到五樓,大家也跟著斬草除根當起小農,愈揪愈大團,愈來愈多班級在老師的帶頭下,也一起當起都市小農。

我們就是從一開始幾個班級的「玩票性質」種種看開始,到最後各樓各層好幾十班都在不同時間點,因各自左鄰右舍的邀約而入行當起小農,每一座花台都成了都市傳奇中的高樓農田,而每一位學生也都成了學校傳奇中的教室小農。小農養成記就此展開。

每天巡它千百回

過去許多學校也都在推食農教育,會在學校一樓或是外面開墾一塊農田,然後帶著學生出去當小農,一星期一次甚至一個月一次,當然也獲得很好的成效,只是每次要務農都像是要「舉班大遷移」一樣,時間與效益都是打折的。

但我們就不同了,一開始就講到了我們學校位在市區,就算有心想找塊農田還不是普通的難!然而,因為都市、高樓,陰錯陽差的我們把腦筋動到了走廊花台,這也意外讓走廊農田成了優點,也因為農田就位在教室外走廊,學生踏出教室就是了,所以要說每天巡它千百回也不為過,而這成了走廊農田的亮點。

因為踏出教室就能親近,所以每天巡田變得輕而易舉,跳完繩巡田去成了學生的日常,就算下課在走廊閒晃或聊天,放學在走廊排隊時,都能給它巡上一回。時時觀察植物的變化就是最好的紀錄,這不也是落實自然素養課程的最佳模式嗎?

除了時時觀察外,澆水這基本功當然不能少,每天澆水成了學生的日常。雖然我會跟學生說大家可以分組分工,輪流去澆水即可,但發現學生們更喜歡自己觀察,自己愛心灌溉自己種下的植物,或許是一種悉心照顧的心情吧!

我也常跟學生說,當你在觀察或澆水時,記得要跟植物「說說好話」,當然免不了又請「估狗大神」來一段「神奇的說話實驗」,這實驗相信許多人都知道也看過,對水或吐司說好話、罵髒話及不理會的差別。其實透過這個實驗結果,除了要孩子口說好話保有良善之心,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有責任感去照顧與關心自己的植物。

下次,當你看見孩子對某樣物品自言自語時,不要驚慌更不用驚嚇,他可能只是一位用心上課的孩子,回家後認真做實驗而已。

(摘自《一步蔬果‧小農雜學力:第一本校園食農全紀錄》,幼獅文化出版)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