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寶島踏查】尋訪打磚窩 | 人間福報

【寶島踏查】尋訪打磚窩

THE MERIT TIMES
文/黃筱婷
字級
收藏文章
77觀看次
打磚窩文化園區的前身為金接成製磚廠。圖/黃筱婷
文/黃筱婷

新竹縣芎林鄉是個典型的客家聚落,某次在蜿蜒且曲折的文德路旁,無意間瞧見路邊豎立著寫有「打磚窩」三個字的路牌,心裡滿是疑惑,想著「打磚窩」這處地名,應該與芎林地區過往的產業文化有所關連。

後來才得知,原來打磚窩是芎林鄉上山村的舊地名。因為這個地區的土壤較有黏性,很適合拿來製作瓦片,後來,因為家家戶戶需要更堅固的磚造建材來抵禦災害,因此原本的煉瓦廠便決定改燒製紅磚。民國五十三年時,「金接成製磚廠」改變了原本的經營模式,讓此處搖身一變為製作紅磚的場域,開啟了近二十年的製磚生涯,也是如今打磚窩文化園區的前身。

民國五十五年,金接成製磚廠用自家生產的紅磚,以純人工的方式築起一座高達十七公尺的方形煙囪。眾人合力砍下製磚廠後方的竹子,用稻草做成繩結,捆綁竹子作為鷹架,再把紅糖拌入混凝土以增加黏稠度,將紅磚一層一層堆疊,一家人齊心協力打造出這座無比高大的紅磚煙囪,如今也成了打磚窩的專屬地標。

這座新竹縣唯一的四方型煙囪,在底部開設有兩個孔洞,一個是用來銜接涵管的煙道,另一個則是熱氣的引流口。在接近地面的位置,還專門設置有可開關的窗戶,方便燒磚時調節溫度,讓人不得不佩服先民們的智慧。

原本隱身於荒煙蔓草中的紅磚大煙囪,經過許多文史工作者的努力,才得以重建天日。雖然如今燒磚產業已沒落蕭條,金接成製磚廠也於民國七十一年宣告歇業,但這座矗立超過六十年的大煙囪,可說見證了民國五十年代製磚產業的風華。

這座如今依然完好存在的紅磚大煙囪,象徵著一個家族齊心合作的成果。煙囪底下其實還有長兩公尺的地基,我將頭深入煙囪內部,發現裡面的紅磚因長期燒磚已被熏成黑色,僅見縫隙當中有不知名的小草竄出,為其增添一抹綠意。

據說燒磚這項產業十分辛苦,必須要忍受著九百度以上的炙熱高溫,可惜煙囪旁的半圓拱形長磚窯已損毀,我只能從眼前的煙囪追尋古早時代燒磚產業的歷史。這座人稱「苒囪公爺爺」的紅磚大煙囪,目前已經被新竹縣列冊登記為歷史建築,也希望它持續矗立在這片天空下,讓更多人認識傳統燒磚產業與過往的歷史。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