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法真義3佛教常識 (119)】龍華三會 | 人間福報

【佛法真義3佛教常識 (119)】龍華三會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佛教裡的梵唄讚偈,有梵腔、道腔、書腔等唱腔,流傳日久,甚至還有海潮音、鼓山調等等唱誦的曲調,千變萬化。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佛教裡的梵唄讚偈,有梵腔、道腔、書腔等唱腔,流傳日久,甚至還有海潮音、鼓山調、台灣調、吹打焰口調等等唱誦的曲調,可謂千變萬化。尤其在讚偈的類別上,又有四大祝延、八句讚、六句讚等種種的不同。像是最為一般佛教徒所熟知的〈爐香讚〉,就是屬於六句讚,通俗易懂;〈戒定真香讚〉、〈三寶讚〉,屬於八句讚,唱誦難度中等;難度最高的,就要屬四大祝延了。

不過,對於這許多歷代的讚偈創作,佛教徒倒是從來都不曾去檢討它的內容,也未曾去深究它的意義,就只是老老實實地跟隨著唱了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事實上,暫且不論其他,過去每當我唱到〈三寶讚〉之一的〈佛寶讚〉,對於最後的兩句話「龍華三會願相逢,演說法真宗」,總令我感到有幾點奇怪之處。

在我想,這首讚偈雖然不曉得是哪一位大德所作,但必定和彌勒菩薩的信仰者有很大關係。因為〈佛寶讚〉既然是以讚頌釋迦牟尼佛為主,又怎麼會在讚美釋迦牟尼佛之後,來上這麼一句「龍華三會願相逢」呢?難道是要逼釋迦牟尼佛退位,讓彌勒菩薩來做佛教的教主嗎?

又或者是受到過去一貫道認為的「彌勒佛下凡,釋迦佛的時代過去了」影響,才有彌勒菩薩「龍華三會」的說法呢?

在《虛雲和尚年譜》裡記載,有一次虛雲和尚坐禪入定,出定後告訴侍者,他於定中到了兜率內院,目睹釋迦牟尼佛的靈山勝會還沒有解散,並且是由阿難尊者在那裡擔任維那。這麼說來,為什麼我們要去推翻「靈山勝會願相逢」的說法,而說「龍華三會願相逢」呢?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不只是說明佛教徒對佛陀的認識不足,也是對佛教的信仰不夠忠貞。可是千百年來卻沒有人肯得去糾正,尤其對於這種說法,全國佛教徒竟然都沒有發覺到,這必然是別有用心的人士想要分裂佛教,故而將佛教和其他民間信仰的彌勒思想和流;甚至也從來不曾有人覺得,這樣會對佛陀的尊嚴有所褻瀆、冒犯。

對此,我是感到極為遺憾,因此不禁要提出來一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將這首讚偈中的「龍華三會」,改為「靈山勝會」比較恰當呢?在此就教於高明,不知以為然否?

耶輸免難消災障

在佛教的早晚課誦,或是舉辦各種法會時,經常都會唱誦〈香讚〉。每次唱到〈戒定真香〉的「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心中不免產生疑問:耶輸陀羅是佛陀未出家前,也就是淨飯王為悉達多太子選定的王妃,算來也是一國之母,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麼災、有什麼障,需要我們後代的弟子來為他消災除障?甚至於也不知道這是哪一位大德,到底是根據什麼經論、什麼歷史而這麼說的?

當然,或許有人會講,在《大智度論》裡有記載,說羅睺羅前世時,曾經是一位國王。當時有位五通仙人來向國王自首,說自己盜用國王的水與楊枝,請國王治罪。

國王回答他,自己剛剛登上王位,願將水與楊枝,普施天下所有人等。但是仙人仍以自己在國王登基前所犯的罪,感到心有不安,一再請求國王治以應得之罪。

國王只好對他說:「如果你一定要我治你的罪,那就請你稍等片刻,等我從宮中回來再說。」結果國王回宮後,經過六天才走出宮外。這六天裡,仙人一直忍飢受餓,所以當他看到國王出宮時,就對國王說道:「國王,莫非你就是用這種方法來治我的罪嗎?」

說過之後,仙人便辭謝離去;而羅睺羅就是因為這樣的因緣,因此後來感得住胎六年才出世的果報。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羅睺羅過去世時,曾經是一名修道人;每次當他準備打坐入定時,就有一隻老鼠來干擾他。有一天,修道人趁著老鼠入洞,便把洞口給堵了起來,然後禪坐進入定中。六天後出定,想起了老鼠洞被自己堵住,於是趕緊把洞口打開。就因為這樣的因緣,不但感得自己在母親肚子裡住胎六年之苦,連帶的也讓耶輸陀羅因此遭殃受難。

不過,這些說法到底確不確實,不免令人存疑。因為根據《釋迦譜》及一些重要的佛傳記載,當初悉達多太子決定捨棄王位出家時,最後臨別前,還悄悄的去探望過耶輸陀羅與羅睺羅,怎麼會說羅睺羅是在六年後才生養的呢?所以過去的歷史,往往是張冠李戴,李代桃僵,這一類的事情也很多。

不過有一點讓人不解的是,〈戒定真香〉是佛教的八大讚子之一,每當普佛或有重要法會時,都會唱誦的讚子;但是我們唱了幾十年,甚至千年以來都沒有人發覺,沒有人懷疑:這是確實的嗎?耶輸陀羅真的需要我們來為他祈求免難消災障嗎?其實在我認為,耶輸陀羅沒有災也沒有障,當然也就不必要我們來為他消災除障,所以今日大家應該還給耶輸陀羅清白,我們可以為他祈福,但是不必說要特別去為他消災。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