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和尚 | 人間福報

和尚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和尚,就是「以和為尚」,這是很好的一句話。當初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建立僧團,出家的比丘稱為和尚,比丘尼稱為尼和尚;尼,就是「女」的意思。

「和尚」是建立六和僧團,調和人我關係,要在六和僧團中確實奉行六和敬,成為一個高尚的人;能做到者,才能真正成為僧團的和尚、和尚尼。

實際上,在佛教裡,「和尚」兩個字,是不容易稱呼的,寺院裡只有住持,也就是能做到主席、最高領導者,才能稱和尚。和尚就是親教師、校長的意思,所以一寺只能有一位和尚,就像一校只有一位校長,其他的人只能稱為老師、教師,並不是每一個出家人都能稱和尚。

圖/unsplash

「和尚」也稱住持,表示住持三寶,要能住持常住的各項運作、住持佛法僧三寶的延續。「和尚」也稱為方丈,和尚居住的地方就稱為「丈室」。在《維摩經》裡,維摩居士的小房間,只有一丈之大小,但是裡面能容納千百人之多,那是表達大小無礙、多少相容。所以和尚稱為方丈,表示多少都能容,大小都一樣、平等。

和尚退位了,叫作「退居和尚」;如果由晚輩接任住持者,可以稱為「退居老和尚」。當然,你不稱和尚,稱他為師父,也不要緊;以他的專長,稱他為法師、律師、論師、禪師都可以。從師父到和尚,要能夠成為第一把手的領導人,才能被尊為和尚。

除了和尚的名稱以外,在印度的佛教,男眾稱為比丘,女眾稱為比丘尼。但在社會上,一般不分比丘、比丘尼,統稱師父;因為是通稱,所以師父無大小、無老少。比方:你做當家,就稱為當家師父;你做知客,就叫知客師父;或是殿主師父、香燈師父、典座師父、水頭師父、園頭師父、行堂師父,甚至打掃廁所的,都可以稱淨頭師父。

現在的出家人,都被社會人士稱為和尚,實際上是不得當的。「和尚」,其意尊貴,內容是不容易做到的,一般初學者,只有「和樣」(即和尚的樣子);要能真正做到「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等六和,才能稱為「和尚」。

圖/unsplash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