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感官經驗】在變與不變之間 | 人間福報

【感官經驗】在變與不變之間

THE MERIT TIMES
文/阿尼爾.塞斯 譯/甘錫安、吳國慶
字級
收藏文章
35觀看次
我們和昨天的自己是同一個人嗎?圖/123RF
圖/鷹出版提供

文/阿尼爾.塞斯 譯/甘錫安、吳國慶

我們和昨天的自己是同一個人嗎?更好的問法或許是:我們身為自己的感覺和昨天一樣嗎?除非昨晚出現重大事件,否則我們應該會回答:是﹗那麼上個星期、上個月、去年、十年前,我們四歲大的時候呢?我們九十四歲時也會是同一個人嗎?到時候我們還會這麼覺得嗎?

有意識的自我有個令人驚訝但常被忽略的面向,就是我們通常感到自己在時間中是連續且統一的,可以說這是自我的主觀穩定性。與對外界的知覺經驗相比,與自我有關的經驗十分穩定。

我們對世界的知覺隨時在改變,物體和景象在一連串事件中不斷來來去去。但與自我有關的經驗似乎改變得很少。儘管我們知道自己會隨時間改變,大多數人都有照片可以證明,但我們還是會覺得自己改變得沒那麼多。除非有精神或神經疾病,否則身為自我的經驗應該會在不斷改變的世界中成為持續不變的中心。

十九世紀心理學先鋒詹姆斯(William James)說得好:「物體的知覺可由不同的觀點感知,甚至無法感知。相反地,我們會有『同一個身體永遠存在的感覺』。」

你現在或許認為這裡沒什麼好看的。畢竟身體和與自我有關的其他知覺,都改變得比我們感知到的外界其他事物更少。我可以從這個房間移動到另一個房間,但我的身體和行動與第一人稱觀點永遠伴隨著我。由於這些理由,我們感到自我比世界改變得更少似乎相當合理。但我認為不只如此。

我們如何感知自己

我們已經知道,改變的經驗本身就是個知覺推論。我們的知覺或許會改變,但不代表我們感知到它有改變。這兩者的區別可以用「改變視盲」現象當成例子。在改變視盲中,緩緩改變的(外界)事物不會引發相應的改變經驗。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自我的知覺。我們隨時都在變成不同的人。我們的自我知覺持續改變。我們現在和剛開始讀這篇文章時略有不同,但這不代表我們感知得到這些改變。

這類對於自我改變的主觀視盲現象可能造成影響。首先,它可能助長我們自我是不變實體、而不是一群知覺的錯誤直覺。但這不是演化如此設計我們的自我經驗的理由。我相信主觀的自我穩定性,超越了緩緩改變的身體和大腦產生的改變視盲現象。我們生活在誇大而極端的自我改變視盲中,要了解理由之所在,我們必須先了解我們感知自己的理由。

我們不是為了了解自己而感知自己,而是為了控制自己而感知自己。

(摘自《身為自己:人類意識的新科學》,鷹出版)



作者簡介

阿尼爾.塞斯 (Anil Seth)

神經科學家、作家和公共演說家,20多年來一直是意識的大腦基礎研究先驅。本書被《星期日泰晤士報》評為10大暢銷書,並被許多書籍評為年度最佳書籍。他也撰寫了暢銷書《30秒的大腦》。2023年,他在傳播神經科學和意識進步以及人類意義方面的貢獻,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邁克爾法拉第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