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35)-1】心的萬能 十二之一 | 人間福報

【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35)-1】心的萬能 十二之一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89觀看次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是非雖然起於人我,但只要我們懂得照顧好自己的心,就不會被是非所困擾。所以處事要有禪心,要懂得以有限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永恆,不要在小小的人我是非上計較,浪費了大好的人生。圖/高爾泰
心的萬能 十二之一

文/星雲大師

救苦救難菩薩悲心
熱心公益好有愛心
造橋舖路仁者善心
聽聞佛法巧智慧心
事務工作要能發心
團結合作大眾齊心
好言善誘苦口婆心
天性善良赤子之心
同舟共濟萬眾一心
禮尚往來聊表寸心
鬼斧神工別具匠心
秉燭夜話促膝談心
推心置腹相互交心
為國效力赤膽忠心
滿腔正義碧血丹心
禪須意會已經傳心
不慕名利一片冰心
德高望重深得人心
海晏河清天下歸心
慈悲應世具有佛心

 



處事禪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是非雖然起於人我,但只要我們懂得照顧好自己的心,就不會被是非所困擾。所以處事要有禪心,要懂得以有限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永恆,不要在小小的人我是非上計較,浪費了大好的人生。

處事的禪心,有四點:

第一、橫逆來時,要能不怨不尤:

人生的際遇,難保一生都是一帆風順。當遭逢逆境的時候,我們怎麼辦?要不怨不尤。所謂「明白因果,就不怨天;了解自己,就不尤人。」但是有一些人只要稍有不如意的事,就上怨天、下怨地,內怨父母眷屬,外怨朋友師長。怨天尤人顯示自己脆弱無能,所以一個有修養、有能力的人,遇到橫逆的困境時,絕不怨天尤人,怨天尤人只會更加壞事。

第二、病苦來時,要能不驚不怖:

人吃五穀雜糧長大,生病是難免的。但是一般人都害怕生病,所謂「英雄只怕病來磨」,佛教講「修行人要帶三分病」,有時身體上有小小的病痛,反而能增長道心,成為學佛的增上緣,重要的是心理要健康。所以當病苦來時,要能正見身體是四大五蘊和合而有,能夠如《般若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自能度一切苦厄,自能不驚不怖,自能遠離顛倒夢想,自能解脫自在。

第三、譏謗來時,要能不辯不苦:

俗云:「不遭人忌是庸才」,在娑婆世界裡,大凡有所作為的人,難免都會遭到譏諷毀謗,即使佛陀也曾受到提婆達多的迫害,耶穌也曾被弟子猶太出賣。所以當我們被人詆譭、中傷的時候,要緊的是不辯解、不為所苦。所謂「是非止於智者」,只要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儘管別人如何嘲諷譏謗,只要你是智者,必能不為所動。

第四、榮寵來時,要能不驕不慢: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驕慢,驕慢必生禍患。因此當一個人受到極度榮寵的時候,千萬不可恃寵而驕,因為世間事往往禍福相倚,當成功時也可能暗藏失敗的陰影,因此不但要「勝而不驕」,而且要「遇榮寵事,置之以讓」;懂得「寵甚而思以慎」,則位自固。所以做人要懂得虛懷,要如大地之謙卑,才能承載萬物,才能成就萬事。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樣比黃金鑽石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佛性,用比較淺顯易懂的字眼表達就是「禪心」;用禪心安頓順逆境界,自能時時自在。關於處事的禪心,有四點:

第一、橫逆來時,要能不怨不尤。

第二、病苦來時,要能不驚不怖。

第三、譏謗來時,要能不辯不苦。

第四、榮寵來時,要能不驕不慢。

──摘自《星雲法語》第三冊 p.140


禪須意會已經傳心

佛陀昔日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唯有大迦葉尊者能會其意,禪法就在師徒心意相契的剎那間流傳了下來。因此,禪在於當下靈犀的相應,以心傳心,不在多言,全憑個人的意會。禪門的教育常以無言說教,來開發吾人的自覺覺性;禪門祖師的棒喝笑罵,揚眉瞬目,喝茶吃飯,行住坐臥,乃至黃花翠竹,都可以是開悟的禪機。悟與不悟,端看個人的心領神會!

聽聞佛法巧智慧心

「巧智慧心」,是民國一百年(二○一一年),適逢十二生肖兔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寫給社會大眾的一筆字新春祝福。

智慧,每個人多少有一點,若能有巧智就更為重要了;有巧智,才能有靈性、有活動、有美感、有思想。有了巧智還不夠,要有從心靈啟發出來的慧心,有了慧心,才能明白自己、認識世界、洞察一切、預知未來。
大師每年過年所寫的春聯墨寶,都是積極樂觀、慈悲智慧的佛法真理,不僅是一句祝福的話,也能讓大家從中得到啟發,進而開創美好的人生。

救苦救難菩薩悲心

在佛教,有所謂的「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尤其觀世音菩薩以大慈悲救苦救難,因此受到世人普遍的恭敬信仰。

其實,人活在世間,難免會有些災難,當別人遭遇不幸的時候,我們若能及時伸出援手,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必「錦上添花」,對世間有救苦救難的精神,就等於是觀世音菩薩了。星雲大師常勉勵大家「念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個觀世音」,意即在此。人人做觀音,人人都慈悲,人人都助人、服務人,到處救苦救難,這個社會就很可愛了。

天性善良赤子之心

什麼是「赤子之心」?即比喻人的心地如同初生嬰兒般純潔善良,富有愛心。見到眾生受苦,心生不忍,那就是赤子之心;看到他人受難,心生惻隱,那也是赤子之心;關懷老弱婦孺、救濟各種傷殘,都是赤子之心。甚至生活中的幽默機智,可以化解尷尬,可以解人之危,是人際相處的潤滑劑,是人間智慧的花朵,那也是一種赤子之心。總括來說,人性中的慈悲、誠實、天真、善美,就是赤子之心。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