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供僧的真義 | 人間福報

供僧的真義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佛光山每年循例舉辦供僧法會。圖為2014年8月17日供僧,欣逢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88華誕,海內外信眾共聚一堂。圖/慧延
文/星雲大師

佛世時,僧眾每天都要到大街小巷托鉢,接受信眾的供養,藉此因緣為信眾說法;此即所謂的「財法二施,等無差別」。佛制托鉢規矩,不分貧富人家、供養的食物精粗好壞,皆一律以平等心次第乞食,既培養僧眾平等不二的修持,也讓信眾都有種福田的機會。

佛教開始有「供僧法會」,起源於《盂蘭盆經》記載:佛陀的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在定中見到亡母墮入餓鬼道,受無量苦,於是請示佛陀,如何令其母脫離餓鬼道苦。

佛陀教示,可在農曆七月十五僧自恣日時,以百味飲食置於盆中,供養十方自恣僧,仗此功德,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道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

供養十方 報父母恩

目犍連依佛陀教示行事,母親即得脫離餓鬼道苦。佛陀再慈悲叮囑:「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一般寺院會在這天,循例舉行盂蘭盆會,誦經施食,並舉行供僧法會,設齋供養十方僧眾。所以,如果想超度往生的父母、過往親屬,可以在這一天藉由供僧的因緣,比如,布施衣物、飲食、湯藥、房舍等供養,令現世者增福延壽,往生者超生淨土。

經典上說:「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對於供僧法會,除傳統供給僧眾生活所需,我認為應該藉著僧眾大集合的日子,給予僧眾一個講習的機會,亦即在供僧法會中,聆聽高僧、大德的開示和演講,一者擴大視野,充實學道的資糧,增添內修體悟的力量,同時藉此機會,讓各道場法師們互相聯誼交流,溝通觀念,達到教團發展的共識,這才是舉辦供僧的真正意義。

供養學道 增長福慧

此外,供僧是供養十方,不只供養一人;是供養一年,不只供養一天;是供養未來,不只供養現在。供僧要以正派學道的教團為主,不是只在一天的集會去趕熱鬧。供僧的現代意義,應是供養佛教、供養教團,因為出家僧團仰仗信施供養,讓有道、有學的出家人,沒有物資的缺乏,而能得以修行,進德修業,積極弘法利生,將佛法遍布世間;在家信眾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長,可謂護法護教的菩薩行。

功德回向 延續正法

多年來,佛光山不僅在七月十五日舉行孝親報恩供僧法會,也會於每年農曆七月舉辦「道糧齋僧功德回向法會」,將齋僧功德意義擴大,每天誦經回向熱心護持的檀那及其父母宗親。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此一個月的佛事法會,把民間視為「鬼月」的七月轉化為大眾慎終追遠、感念親恩的「孝道月」,僧眾誦經回向、培福修慧的「僧伽月」,以及檀那發心供僧、作諸福德的「功德月」。

供僧法會,在現代的社會,不應只有法會的舉辦,還應擴大至對僧眾的教育、教團之間的往來,還有信眾對供僧的對象、時間也應有正知正見,讓有道有學者無生活的後顧之憂,也對福利社會有貢獻的正派教團,有檀那護法的護持,得以讓正法延續。



佛教小檔案

孝道月及供僧道糧緣由

每年農曆七月,是民間及佛門最關注的月分,民間誤以為是鬼月,在佛教其實是「孝道月」。

孝道是儒家之本,更是佛教提倡之道,緣於印度佛教僧侶結夏安居圓滿日,目犍連尊者為救度亡母脫離餓鬼道的苦趣,而依佛陀慈示,奉行打齋供僧,舉辦盂蘭盆法會,由此因緣,出家僧寶奉行大孝,在七月能為普天下父母做佛事回向,令七世父母得以脫離惡道,往生淨土,現世父母得以消災延壽,安樂幸福。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恪遵佛制,一九七三年在台灣首開「供僧法會」,倡議制定農曆七月十五日為「僧寶節」(佛歡喜日),因此,佛光山供僧道糧及供僧法會每年在全球道場舉行,以早晚課誦、地藏法會、往生普佛、延生普佛、瑜伽焰口法會等,所有功德回向護法善信之各姓門中考妣宗親蓮品增上,陽上眷屬福壽安康;仗此殊勝善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贊僧功德經》有云:「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能與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寶眾。」



大師對供僧的詮釋:

一、供僧是供養全年,不只是供養一天。

二、供僧是供養十方,不只是供養一人。

三、供僧是供養未來,不只是供養現在。

四、供僧是供養學道,不只是供養熱鬧。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