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日月同天── 我與大師未盡的因緣 | 人間福報

日月同天── 我與大師未盡的因緣

THE MERIT TIMES
文/演霙法師(佛光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在校生)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圖/123RF
文/演霙法師(佛光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在校生)

2023年2月5日傍晚聽到消息時,當天晚上我便徹夜趕回佛光山;到了清晨,全山集眾,參加了移靈儀式後守靈,隨著佛號聲,我努力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那時候只有記得一句話:大師希望我們歡歡喜喜的。我不敢落下一滴淚,直到離開佛光山後,看著一大片雲海,我終於忍不住眼淚嘩啦嘩啦掉下來。回來以後,心情久久無法平復。

過去我總聽到別人把大師掛在嘴邊,有一次我還是青少年班的時候,終於第一次見到星雲大師。師徒接心時,大師對青年以及青少年都非常慈悲,讓我們坐在大師的座下聆聽開示。當時我們為大師唱起大家合作改編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星雲大師來到香港,我們齊聲歡迎,我們齊歌唱,星雲大師在我心。」大師離開前,還跟我們揮別:明年再來。果真如此,道場落成的幾年,大師都有應驗承諾。

行佛以報師恩

十一年前,佛陀紀念館剛落成啟用,大家心心念念都是去台灣,一睹佛光大佛的慈顏。我們畫了一幅佛陀紀念館的拼貼畫送給大師,向大師傾訴我們內心的小小心願。大師高興地說:給孩子們到台灣來看看佛館。

每次的師徒問答,聆聽大師的一言一句,可謂字字珠璣,內心禁不住地感佩大師太有智慧了!依稀記得,每次見到大師,都莫名感動落淚。

後來的幾年,由於大師的身體狀況因素,未能親眼得見大師。因佛光山港澳深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的到來,我有機會學習梵唄,參加青年梵唄唱誦。永富法師帶著我們這些青年,連續三年登上紅磡香港體育館表演,得以遠眺大師的法顏。最後難得的機會,我們回佛光山參加國際禪學營的表演中,第一次登上佛館大覺堂的舞台。即將離開的時候,永富法師提醒我們要把握機會與大師合照。慧屏法師推著大師的輪椅緩緩下來不二門,我們緊跟著大師,在大師一旁按下快門,留下珍貴的歷史畫面。

後來到佛光大學讀書,以為與大師的距離應該會更加接近,但是在與大師會談時,我不敢提問隻字片語;每次回山的時候,也會遇到大師出來跑香,但我從來不敢阻擋他的法駕,深怕講錯什麼,或是大師問話我回答不來。最後一次見到大師跑香的身影,已經是三年前疫情開始不久時。我無法忘記在夕陽映照下那位老人家的背影。

最後一次大師來到佛教學院見學院師生們時,那是難忘的一天,大師冒著宜蘭的綿綿細雨從雲起樓散步下來,眾人撐著傘,生怕大師著涼。不知為何,看到如此景象,冷冷的天,心裡卻熱呼呼的:大師終於來看我們了!我坐在靠近大師的位置,聆聽大師開示,這一天似乎不太真實,卻烙印在我的記憶中。每每看到又圓又大的紅蘋果,都會想起那位如同耶誕老人般的老人家。所寄託的對同學們的關心,不只有物質上的「蘋果」而已。我常常如是思量:我能為這位老人家做些什麼?我們吃著老人用顫抖的手寫書法的錢做的飯、我們打著佛教的旗幟、乘著佛教的法船,我能為佛教做些什麼?

行佛。大師以一生回答我們。

建設人間淨土

大師創立人間佛教,一生打造了人間淨土,每每回到山上,都能看見大師所建立的「淨土」。

過去無法理解,淨土不是在西方極樂或者東方琉璃世界嗎?凡塵渲染的娑婆,人們爾虞我詐,何以建立淨土?後來我在《維摩詰所說經》看到了您的影子。我終於體悟到您的人間淨土了!可惜無法跟您言表。

如今只能跪在您的座前,心裡面十萬個不捨,很多種遺憾,許許多多的慚愧、感恩想要跟您表白。我是一個膽小怯懦的人,以至於多少次見到您都不敢面對您,每一次都覺得會有下一次的遇見,到現在才感嘆「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

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號聲中,願大師再回到人間淨土,倒駕慈航。大師讓我了解到:大家都是在平行宇宙不斷旅行的旅人,不論是選擇走向西方淨土,還是再來娑婆。宇宙之大,能一起相遇,真是難能可貴。「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在這浩瀚無垠的宇宙,即使我們相隔甚遠,但是只要在同一片天空之下,我們看到的日月星辰是一樣的。即使我們與大師生死相隔,但是我仍然希望,大師趕快回到世間與我們再次相見。

這次是真正的跪別,感謝大師給我無數次因緣,再遇會是更成熟的我們。

(轉載自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官網/星雲大師緬懷專區)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