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大師全集118】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27 人能弘道 3-2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全集118】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27 人能弘道 3-2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圖/Pixabay
圖/游智光
文/星雲大師

與江西省佛教協會各地佛教協會會長等僧眾講話

時間:2011年5月28日

地點:江西宜豐接待中心



在勞動服務以後,就是做事。做事以後,要面對人、要接觸人、要做知客、要做接待、要引導人參觀、要為人服務、要接觸大眾,漸漸體會到各個都是朋友,各個都是老師,各個都是一家人。

做事、做人以後,再往上一層就是道理。當事也會做,人也會交往,理自然就通了。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說:「五年學戒,方准聽教參禪。」你才剛進入佛門,要五年學戒,學戒就是生活,就是勞動服務,經過五年的苦工磨鍊以後,才准你聽經,才准你參禪。所以現在大家說出家修行了,印順法師說:「現在的人常說要修行,其實只不過是將修行當作『懶惰』的代名詞而已!」你懂什麼叫修行嗎?修行在工作裡面修,在生活裡面修,在人我相處裡面修,修行要讓人接受,人家不接受你,就不要領導你,不要你了。

給人因緣 廣結善緣

像現在有的人大學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因為技術不夠、人品不夠、條件不夠,人家就不接受。要如何才能讓人接受?忠心、負責、勤勞、把事情做好,就能給人接受。所以我想,佛法講「因緣」,過去我們仰賴父母、師長、社會、國家給我的因緣,讓我成長,到了今日,我也要給人家因緣,要廣結善緣,像我到了這個年齡還是本著結緣的心。

剛才一位居士要來向我頂禮,在這裡也和大家說明一下,在客堂裡面不可以拜,因為人家在會客。吃飯也不可以拜,參禪也不可以拜,讀經也不可以拜,剃頭也不可以拜,路上也不可以拜,因為他在活動,你拜他做什麼?不可以見到出家人就隨便拜。比方,你跟三個朋友一起來,你為了表示虔誠,看到法師就拜下去,那其他三個朋友心裡怎麼想?他可能會覺得原來信仰佛教這麼困難,還要趴在地上拜,他不甘心,就不想再到寺廟去了。因此,拜是很神聖的,不能隨便就拜。

參學前輩 不起分別

其實信徒或者後輩見到大德,可以這樣說:「大德,我們要跟你頂禮,請你到佛堂。」「大德你請坐,我們向你禮拜。」這樣才可以拜。謝(秀琦)局長,這一點很要緊,如果不把這條規矩弄好,以後會拜得亂七八糟。像剛才那一位居士,他很虔誠,他知道要趕快來拜,如果不捉緊時間就拜不到了,但是要給他指導。總之,禮拜大德也需要經過安排,說好在哪個地方集合,再跟大德禮拜,這也是要事先預約的。

各位將來都是江西的棟梁、領導人,各據一方。禪門過去有一句話叫「參學」,你們去研究:馬祖、石頭、百丈、臨濟,哪一個不都要去參學前輩?所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自己有一個感觸:一個出家人,對於有條件的、可以做為自己模範的前輩,不能認識一百個左右,或記得他們的一、兩句話,就不能成功。

現在的出家人,一出家就跟人分門別派,跟人對立,「你是上海的,我是南京的」、「你是那個寺廟的,我是這個寺廟的」、「你是那個師父,我是這個師父」、「你那個派,我這個派」,一個佛教就分了許多的派系,很教人感到悲哀。過去的一些大德法師不是這樣的。(待續)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