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大學教育的宗旨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社論

最近台灣大學發生諸多爭議,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特別對原住民與弱勢者的歧視風波,引起有關大學品德教育的討論,更讓人憂心大學教育失去中心思想,淪為精英優越傲慢的養成所。

這讓人想起距今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在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重要演講。當時北京大學堂仍以培養未來官僚為主要職能,進北大的學生多讀政法科,以為未來進仕之途。蔡元培則首度揭櫫大學教育理念,振聾發聵,成為民國以來教育的典範。而今,大學面臨中心思想渙散,學生自滿逐利,品格日漸低下的危機時刻,重讀蔡元培的演講,實深為感動。

蔡元培告訴學生三大原則:第一,「抱定宗旨」。什麼宗旨?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唯有把學問根底做好,將來無論為商為官,都能有為有守。第二是「砥礪德行」。他批判「今風俗日偷,道德淪喪……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勵人。苟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已且為人輕侮,更何足以感人」。

第三是「敬愛師友」。他勉勵老師和同學共處,「尤應互相親愛,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開誠布公,更宜道義相勖,蓋同處此校,毀譽共之。同學中苟道德有虧,行有不正,為社會所訾詈,已雖規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勸勉也」。

蔡元培的這三原則旨在言明大學不是一個職業教育場所,也不是為了謀取官位,它超越功利目的,追求高深學問,成為學術發展的基礎。這與一九五八年胡適在中研院來台重建的演講,正互為呼應。當時受邀致詞的總統蔣介石說:「目前所有目標在反共復國,希望今後學術研究配合此一目標。」

然而胡適卻回答:「我個人認為,我們學術界和中央研究院挑起反共復國的任務,我們做的工作還是在學術上,我們要提倡學術。」質言之,唯有紮紮實實的學術研究才是最好的報國。

反觀台大,這幾年的校長遴選風波、論文抄襲事件,都蒙上政治干預的陰影,學生會也插手遴選過程,儼然是昔日為人詬病的政治黑手重回校園,讓人不勝唏噓。

由於政治力的介入,大學生之間不免有政治立場的歧見紛爭。某些學生社團不僅不能獨立於黨派之外,更且成為某些政黨的外圍組織,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彷彿已寫好:議員助理、國會助理、部會機要、參與選舉、成為政客……;幾乎是一條鞭的固定模式。這樣的模式,與蔡元培所批判的京師大學堂那些想入仕的官僚心態何異?

也正是在政治對立大環境下,師生之間應有的「敬愛師友」原則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對不同政見者的攻訐。管中閔遴選風波,不正是政治權力把大學校長的尊嚴打倒在地的明證。

大學生的歧視風波只是冰山一角。大學的風氣必須改變,但改變的開始,至少要讓大學回歸蔡元培所提示的這三大原則:抱定學術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不尊重這原則,大學所教出來的,不過是職業上的職業政客而已。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