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環保 | 人間福報

生活

倒垃圾不用追!環管署再補助11個縣市定時定點收運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不少地區民眾為了倒垃圾追著垃圾車跑,環境部環境管理署提升垃圾收運時清潔隊員和民眾的安全,自2021年起推動垃圾定時定點試辦收運,補助20個縣市辦理97條路線試辦以定時定點方式收運垃圾,今年度將再支應新台幣599萬6680元,補助11個縣市辦理48條試辦路線。 環管署說明,目前大多數地方環保機關以沿街收運垃圾為主。全國有3876條垃圾收運線,民眾需配合垃圾車時間倒垃圾,若遇天氣不佳、交通壅塞或是連假後垃圾爆量等情形將影響垃圾車抵達時間。 另外,沿街收運因清運點數量多且間距短,大多數收運車輛隨車隊員為避免頻繁上下駕駛艙而影響清運效率,多以站立於車後踏板或後車廂內進行作業,增加發生墜(滾)落事件的風險。 環管署指出,定時定點垃圾收運方式,可減少清潔隊員站立車尾及頻繁上下車的情形,目前全國定時定點收運線已達579條。 環管署鼓勵地方政府在既有收運垃圾的線路下,逐步推廣調整垃圾定時定點收運,今年5月10日辦理垃圾定時定點與專區收運試辦觀摩會,邀請各地方政府環保機關清潔隊及全國環保公務機關總工會參與,並請台北市環保局及宜蘭縣羅東鎮清潔隊分享定時定點收運經驗。 環管署表示,定時定點垃圾收運模式早已是台北市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點收運短則5至10分鐘,長則30分鐘以上,使清潔隊員垃圾收運有充分時間,民眾丟垃圾不追趕;宜蘭縣羅東鎮定時定點收運垃圾同時,結合資源回收教育宣導,資源回收變賣價成長20%,110個定點減少清潔隊員車斗站立時間每條約50至81分鐘。 另外,環管署呼籲民眾確實配合垃圾分類回收排出之規定,例如鋰電池、行動電源及高壓氣瓶(如卡式爐瓦斯罐)等物品如投入垃圾車易造成起火、爆炸,應勿混入垃圾中,應將高壓氣瓶內可燃性氣體或液體排空,再妥善交付給資源回收車。

MORE

剩食變佳餚 翻轉窮人餐桌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剩食竟然也能變佳餚!據聯合國界糧食計畫署(WFP)的資料顯示,在秘魯,3歲以下的孩童有46%因營養不良而貧血,且貧窮人口占全國的23%。為了解決飢餓問題,秘魯廚師歐坎波 (Palmiro Ocampo)近年積極推廣永續烹調,教社區慈善廚房善用廢棄食材煮出美味料理,既營養又不浪費。他說:「我不想忽視世界的問題。我不想說『我只是個廚師』,我無能為力。」 39歲的歐坎波出生於首都利馬(Lima),16歲就成為廚師。才華洋溢的他,曾為世界上一些頂級餐廳烹飪,例如Noma及El Celler de Can Roca等,這些經驗讓他親眼目睹廚房每天產生的垃圾數量,並深切感到秘魯資源匱乏的問題。 「在一個貧窮和飢餓成為常態的國家,不可能有美食。這是一種矛盾,一種不平衡。」歐坎波表示,這些反思幫助他意識到廚師角色的重要性,因此產生教導人們如何更好地利用糧食資源的念頭,並創辦非營利組織「最佳廚房」(CCori:Cocina Óptima,西班牙文),教其他廚師如何透過減少食物浪費,例如:將蔬菜皮製作成更便宜、更營養的飯菜。 訓練環保廚師  檸檬皮當食材 他表示,在秘魯,人們扔掉了40%的農產品,以及65%轉化為成品,但在過期之前沒出售的食物,「我喜歡高級菜餚,但我們需要在高級美食和食不果腹的人之間取得平衡」。 這些年來,CCori開發名為「最佳烹飪」及「烹飪回收」的美食方法,目標是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歐坎波說:「超過一噸會被扔進垃圾桶的食材,在這些餐廳被充分利用,變成美味的食物。」在一次課堂上的料理示範當中,濃稠綠色醬汁淋上盤,搭配一杯營養果汁,一套美味餐點在短時間內就被歐坎波端上桌。 單從外觀很難想像,餐點中使用的食材,包括豌豆莢、花椰菜莖、檸檬皮等,這些平常會被丟棄的部分,在「最佳廚房」訓練出來的環保廚師手中,都搖身一變成為美味料理。 歐坎波推廣烹飪循環利用計畫已經11年,他相信只要妥善運用,許多被視為「不可食用」的廚餘,其實都是好吃又健康的食材,像香蕉皮含有大量的鎂、鋅,豌豆莢則富含鐵。秉持這個概念,歐坎波近年與妻子深入利馬的貧困地區,將獨門食譜及料理功夫,教授給社區慈善廚房,讓更多孩子、婦女能利用所學,解決飢餓問題。 歐坎波說:「這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教他們烹飪不了解的東西,就可以避免老是把馬鈴薯皮、豌豆莢、胡蘿蔔皮等蔬菜丟掉。」 兼顧好吃環保  翻轉民眾思惟 「環保料理」剛推廣時並不很順利,有許多人認為,再窮也不能吃垃圾。但經過長期努力,愈來愈多人發現,這些剩食料理不只環保、味道也非常好吃。秘魯民眾帕里南說:「真的很好吃,我在這個慈善廚房吃飯,真的很棒。」 歐坎波指出,CCori的意思是「黃金」或「寶藏」,「我選擇它,是因為它代表我們內心的寶藏。這些烹飪技術對人們來說是黃金,我相信對世界來說也是如此 」。

MORE

登革熱拉警報 高市社區檢出27個病媒陽性容器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雨後高溫溼熱的天氣,積水容器易成為登革熱的孳生源,高雄市衛生局今(5/1)天指出,在苓雅區高風險社區做病媒蚊調查,發現27個孳生病媒蚊的陽性容器,包括水桶、盆栽底盆等,已依法告發,並籲民眾徹底清除積水容器,以免孳生病媒蚊。 衛生局指出,高雄市上周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全市今年以來累計134例。本土個案居住在苓雅區,4月21發燒,衛生局於4月22日於社區擴大採檢,PCR檢驗結果呈陽性,研判為社區大樓群聚感染所衍生。 另外,高雄市也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全市累計7例。30多歲的移工從小港機場入境後有發燒經快篩確定陽性。 衛生局針對確診個案社區做高風險病媒蚊調查,發現苓雅區社區有27個孳生病媒蚊陽性容器,陽性點在室內有15個,另發現大樓內的住家浴室水桶積水孳生大量孑孓,且大樓公共空間大量雜物積水,周邊環境也髒亂不已,易成病媒孳生源。 圖/高市府提供 衛生局指出,埃及斑蚊是登革熱的病媒蚊,偏好棲息於戶內,大雨後會進入戶內,籲民眾務必將戶內花器、盆栽底盆、積水地面等全部清乾,並清掃環境。特別是雨後48小時要清除戶內外積水處,如被查獲孳生病媒蚊幼蟲,會被裁處最高1萬5000元罰鍰。

MORE

世界地球日/落實循環再生 咖啡膠囊回收率破6成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年「世界地球日」年度主題為「多一塑不如少一塑Planet vs. Plastics」,設定2040年減塑60%的減量目標,呼籲加速淘汰所有一次性塑膠製品。塑膠製品創造了便利性,但真的是追求生活方便的「唯一」解答嗎? 由瑞士精品咖啡品牌Nespresso所研發的全球第一顆定量咖啡膠囊,早在1980年代奠定產品100%循環再生的願景,更以回收鋁、回收塑料來製造膠囊及咖啡機,在重視綠色消費的時代,讓咖啡愛好者以更永續的方式擁有美好味蕾享受。 Nespresso自2015年在台灣推廣咖啡膠囊回收計畫,過去多年透過便利回收管道規劃、會員教育及獎勵機制,創造突破60%咖啡膠囊回收率、膠囊回收量更成長近40倍,超越全球平均、締造突出表現。回收後的咖啡膠囊也實際運用於有機農業研究及再生鋁製品,兌現企業永續影響力。 根據國外市場調查研究資料顯示,鋁是地球上回收率最高的材料,可回收率約 100%。憑藉著鋁可以無限回收再利用的特性,Nespresso目前所有Original Line膠囊都以80%再生鋁製成、Vertuo Line膠囊以85%再生鋁製成,其環保材料使用比例更在逐漸增加,期待為消費者實踐更多環境責任。 圖/ Nespresso提供 除了塑膠議題,「減碳」更是地球暖化時代下,企業必須採取行動的重點項目之一。根據Quantis研究,以一杯110mL Nespresso咖啡而言,其35%碳排放來自於咖啡種植階段,而使用化學肥料更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最大的主因。 為此,Nespresso積極於全球各地推廣「再生農業」的種植法,保護產區土壤健康、生物多樣性,更在產地種下740萬棵樹,透過「農林間作」提升咖啡品質,又有碳足跡補償的效果,以行動落實產地永續。 在產品生命周期最終的「回收處理階段」,Quantis評估妥善回收可減少5%總體碳足跡。在台灣,Nespresso自2015年起推廣回收計畫,整合門市、中華郵政全台郵局及i郵箱、商用咖啡用戶回收服務創造便利的回收管道,至今台灣咖啡膠囊回收率已大幅超越全球平均,突破60%的佳績,膠囊回收量更成長近40倍,攜手會員共創環境永續。

MORE

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木塑複材捍衛森林

文/李盈、李小敏 在非洲國家,垃圾處理一直是惱人的問題。在肯亞,這個問題更為嚴重。 肯亞曾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樹林濃密繁茂,擁有世界上最生動的自然景觀,但在全球化趨勢下,為了改種經濟作物,短短十多年間,該國至少22萬2000多英畝的林木被砍伐摧毀,森林覆蓋率只剩不到2%(世界各國的平均值為31%)。 肯亞人普遍貧窮,儘管每年大量的年輕人投入勞力市場,仍無法挽救極低的就業率。多達36%的肯亞人生活在貧窮線下,既沒有工作,每天收入也不到1.9美元,在經濟條件匱乏下,犯罪活動日益滋生。 廢棄物問題超嚴重 肯亞居民的居住環境十分簡陋,衛生條件不佳。人們會把垃圾隨意丟棄在街道上,單是首都奈洛比,每天便能產生2400多噸的廢棄物。 若放眼整個肯亞,平均每日製造2萬2000噸廢棄物,其中超過20%為塑料垃圾,因為體積龐大,導致下水道嚴重堵塞,街道髒亂不堪。愈來愈多的垃圾流入湖泊與河川,對自然環境造成侵蝕破壞。雨季更慘,大量的垃圾堵塞排水系統,帶來洪水災害。 奇女子的回收革命 Lorna Rutto從小成長於肯亞的貧民窟,她非常清楚肯亞的經濟與環境,卻渴望帶來改變,保護樹林,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並增加就業機會。這顆夢想改變的種子,到她成年後正式發芽茁壯。 創業之前,Rutto曾在銀行工作。在一次次收租的過程中,她企圖改變的心念變得更加強烈。「每次收租,是我最接近貧窮的時刻。我眼睜睜看著人們簡陋惡劣的居住環境,家具破敗不堪,下水道堵塞發臭,他們沒有工作,沒有出路,犯罪活動猖獗。這些可怕的畫面日夜盤據在我腦中……」 終於,她下定決心,回家告訴家人她要用廢棄物來創業,她要帶領窮困的人民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在肯亞電信公司(Safaricom)的基金會與卡地亞女性創業獎(Cartier Women’s Initiative Awards)幫助下,Rutto創辦了社會企業「EcoPost」,為當地的弱勢族群提供就業機會,把廢棄物重塑為木塑複材。 廢棄物變木塑複材 與一般公司不同,EcoPost是由各類社會團體組成,其中80%為女性,包括想要補貼家用的婦女、失業者、吸毒或有犯罪前科的年輕人。每15到30人成立一個小隊,以貸款的方式獲得一台粉碎機。 他們在不同街區與據點,搜巡並粉碎收集來的廢棄物。每當小隊上繳500公噸已被粉碎的廢棄物,公司會從貸款中扣除一定額度,直至還清為止。 增加收入也可創業 EcoPost一改傳統傳拾荒文化──將廢棄物轉賣中間人,換取微薄收入的做法,將過程正規化、組織化,為員工提供穩定與公平的收入,甚至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團隊。等員工們有足夠的經驗後,鼓勵他們自行徵召新隊員,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由於每公斤回收塑料能換取0.17美元,如今員工平均每天能賺5美元。EcoPost矢言利潤會與員工分享,目前公司員工已超過2000人,根據換算,員工的單位收入至少是當地最低工資的1.5倍。 打造全新綠色建築 至於其營運模式,則是:各隊上繳的廢棄物,會被送回EcoPost的廠區加工,經機器來回碾壓,然後混進枯枝、稻殼、咖啡殼等天然材料成為纖維,最後經由高溫塑形,變成木塑複合材料(WPC)。 與塑膠相比,木塑複合材料對環境更為友善。一來它的熔燒溫度比塑膠低,減少了能源消耗;二來它兼具了塑膠的耐用性與木製品的溫度,它不像天然木材一樣會腐爛,不會被白蟻侵蝕,卻像木頭一樣容易切割、鑽孔,且擁有更長的壽命。 可塑性高用途多元 EcoPost所生產的木塑複合材料,可用來製造家具、柵欄、地磚、難民帳篷、交通標誌、貨架……等,它有效減少了森林砍伐、城市廢棄物與社會問題。幸運的是,它成立的時間恰逢當地政府振興交通建設的高峰期,Rutto找上承包政府基礎建設的業者,成功說服對方使用木塑材料做基礎建設。 EcoPost順利切入建築材料的市場,不單為肯亞道路製造電線桿,為居民的住房提供木地板、還為當地畜牧業與野生動物園供給圍欄……順利改變了當地砍樹做建材的傳統,名聲還紅到海外,獲得許多鄰國的訂單。 保護森林成果斐然 EcoPost創立以來,已蒐集了超過300萬公斤的塑膠廢料,建造超過3萬多種建築、戶外與家用產品,拯救了約5000英畝的森林,避免了超過1.6億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EcoPost更為社區創造了超過100個直接就業與5000個間接就業的單位,順利為當地提供工作機會並提高經濟水準。Ecopost的目標:在未來繼續培訓5萬多人,拯救1億棵樹,減少5億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推動培育環保人才 在公司內,Rutto並定期與EcoPost的年輕夥伴進行腦力激盪,舉辦比賽,希望用廢棄物做出更好的產品。她會觀察哪些團隊可以發揮創意用廢棄料做出美觀的桌子、門板或是床架,輔導比賽團隊,為他們舉辦管理技能相關的課程。 Rutto並宣布,未來她計畫用創意與手作的方式,培育200位創業家,創造超過2000個工作機會。她相信不單是肯亞,只要有更多人能一起為環境的永續獻上一分心力,未來一定會更美好,且充滿希望! 導入校園實踐環保 Rutto知道回收製造業不單是全球趨勢,更能解決全球垃圾氾濫問題,是降低資源浪費最好的方法。Rutto貫徹創業的初衷,在公司外,提倡環保教育,推出專為中小學生量身訂做的環保培訓之旅「學生環境教育計畫」。 該計畫一次可培訓50位學生,為學員進行3~4小時的互動討論與思想交流。目的在提高學生們認知能力,學會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與經濟挑戰。 在課程中,Rutto會介紹回收產業的各類實際應用、要求、挑戰與機遇,再到氣候變化、廢棄物管理、永續資源,以及如何用創新的方法實踐環境永續。為提高效果,Rutto會讓學生在實際考察前分享行程與目標,增加學員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了產製木塑材料,Rutto還想到了另一種回饋社會的方式,她興起了「學校圍欄計畫」,用低於常規的價格,為教育機構架設新的圍欄,交換條件是合作的學校要共同實踐廢棄物回收活動,鼓勵師生主動收集與圍欄、欄柱相同重量的塑膠垃圾,養成減少環境汙染的好習慣。

MORE

全球最大碳捕捉廠 「長毛象」啟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最大的碳捕捉廠8日於冰島啟用,透過直接從空氣吸除二氧化碳並封存地底達到減碳。專家界認碳捕捉可用於難以做到淨零排放的領域,與造林或其他綠色科技相輔相成。 《華盛頓郵報》指出,瑞士新創公司Climeworks於8日在冰島的赫利舍迪(Hellisheidi)啟用當今最大的吸碳廠「長毛象」(Mammoth)。這間吸碳廠的目標是每年吸除3萬6000公噸的二氧化碳,等同減少路上8600輛車。 「長毛象」除碳能力將是原紀錄保持者「虎鯨」(Orca)的9倍;虎鯨廠也是Climeworks旗下的除碳廠,2021年同樣開設於冰島。 從空氣吸CO2  封存地底下  相較專家圈稱世界每年要從空氣中清除數以百萬計噸的碳才能達成氣候目標,長毛象廠的能力仍遠遠不及,但至少碳捕捉的發展已開始超出實驗室規模,不再是紙上談兵。 長毛象廠基本上像一台巨型空氣濾淨器。風扇將空氣吸入一系列用於捕捉二氧化碳分子的過濾器,然後交由另一家Carbfix公司把二氧化碳與水混合後打入地下深處,與玄武岩產生反應而變成石塊,算是一種「直接空氣碳捕捉和封存」(DACCS)技術。 整個除碳過程依靠冰島富含的地熱能,讓機器運作之餘不會產生更多碳排。外部科學家在《自然》(Nature)期刊2021年一篇分析證實,Climeworks的虎鯨廠和另一先期試點工廠確實能做到除碳同時產生極少碳排。 用碳捕捉輔助 可對付頑碳 剛締造新紀錄的長毛象廠應很快會被超越。美國石油巨擘西方石油公司(Oxy)一間子公司計畫在德州啟用的除碳廠,預計一年可吸除50萬公噸碳,相當於11萬9000輛車的碳排;Climeworks自身也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設計新廠,號稱到2030年底前每年能吸除100萬公噸碳,約合23萬8000輛車的碳排。 從大氣捕捉碳當前存在爭議,批評者認為這項技術會淪為繼續使用化石燃料的藉口。然而2022年一份聯合國報告歸結世界在溫室氣體減排上遠遠落後,若要實現氣候目標,「不可避免」要直接從大氣捕捉一些碳排。 儘管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電動車和其他成熟綠色技術可減少世界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但聯合國氣候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底前,航空旅行、海運和煉鋼等產業仍難百分百達成淨零排放,成為「頑強碳排」。 為能達成氣候目標,國際能源總署(IEA)估計每年恐須直接從空氣移除最高達6億噸碳排,研判確實需要一定的碳捕捉來消除頑碳。

MORE

我國首本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助力調適行動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後,國科會依其規範撰寫「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這也是氣候法公告後,我國第一本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協助各部會、地方政府研擬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調適行動時,作為科學性的依循基礎。 國環院與國科會今日在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舉辦《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公開說明會,這是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後,由國科會和環境部首度聯合公開發布之科學報告。 國科會過去曾對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編制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2017版;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後,2023年起由國科會「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進行本期科學報告之編寫進程,並於今年公開。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致詞表示,這份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最重要的應用,便是協助各部會、各地方政府研擬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調適行動時,作為科學性的依循基礎;國內產業面對全球性減碳議題、韌性永續的經營策略時,可以提供最好的參考。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由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以及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研究所教授李明旭擔任主編。兩位主編於會中說明科學報告費時1年半的編撰流程以及科學關鍵重點。 科學報告提到,如果全球暖化無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台灣的夏天可能長達7個月,高溫超過36°C的天數將增加75天,除了增加人體健康威脅與都市熱島效應外,水稻、玉米重要糧食作物與畜牧產量皆因高溫影響而減少,海水的升溫也會影響漁獲與養殖漁業;在生態影響上,天然森林面積適合生長的海拔高度將提高173公尺。 科學報告也顯示,全台用水相對敏感的春季,其連續不降雨日數越來越多,豐枯水期的差距增加,乾旱事件的強度及頻率會提高;極端暴雨將成為新常態,現在50年才發生的極端降雨事件,未來可能每10年就發生一次;未來侵台颱風個數受暖化影響,數量將變少,但颱風的風速與降雨會有增加趨勢,對台灣的水資源管理與災害風險都會造成影響。 主編許晃雄及李明旭強調,此報告反應了科學社群對於現階段國家推動調適工作的期許,期許國家在氣候治理上,除了政府部門現積極推動淨零減碳工作,也應加強重視因應水資源、農漁業、生態系統國土規畫、人體健康在未來降雨不均、熱浪、海平面上升等衝擊下之調適工作,也期待科學資訊的彙整對調適政策的研擬與推動有所助益。

MORE

15分鐘城市減碳 引發陰謀論

編譯/韋士塔 「15分鐘城市」最初由巴黎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y)的莫雷諾(Carlos Moreno)教授提出,是城市規畫的新概念,旨在為居民提供步行或騎乘自行車,15鐘內即可抵達能獲得各項基本服務的地方,包括學校、醫院、超市、餐廳。 莫雷諾教授的理念提出後廣獲認可,他說:「我們必須要讓城市適合步行,提供更便利的醫療服務及教育設施,滿足我們日常工作的需求,讓城市更宜居,並減少導致全球暖化的碳排放。」這個理念引發廣泛討論,也有一些城市已開始實施類似的概念及行動,包括法國巴黎、西班牙巴塞隆納、中國大陸上海,英國伯明罕等。 這些城鎮把「15分鐘城市」的概念導入其建設規畫,但相關措施卻激起部分人士質疑;批評者宣稱,「15分鐘城市」有陰謀,目的是控制人口並限制人們的移動自由。反對這個概念的人士表示,汽車仍然是許多人所需工具,且許多人未必能適應步行或自行車等移動方式。 英國交通部長哈珀(Mark Harper)就是反對「15分鐘城市」的人士之一,他曾在保守黨會議上呼籲「停止濫用所謂『15 分鐘城市』的行為」。 哈珀指出:「讓人們能夠步行或騎自行車去商店、學校,是很合理的訴求,也符合傳統的城市計畫。但我們不容許的是當局可藉此決定人們前往商店的頻率,並強行分配哪些人、那些時間可以使用道路,甚至使用監控設施來監管這些活動。」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日前也針對「15分鐘城市」概念提出看法,他表示:「一些政治人物只想炒短線,採取最簡單的解決方案,卻未考慮這些方案對一般民眾產生的影響。」 英國牛津郡(Oxfordshire)把「15分鐘城市」概念納入「2040年地方規畫」(Oxford Local Plan 2040),郡議會也批准啟動實驗,設置交通攝影機進行科技執法並對違規者處以罰款,以管制私人汽車的通行時間,每年不得超過100天,藉此鼓勵民眾選擇更環保的運輸方式。這項實驗計畫啟動後,已引發民眾強烈反彈,認為這些措施會對他們的活動及生計產生負面衝擊。 面對這些質疑的聲浪,莫雷諾教授強調,「15分鐘城市」是為了推動「一個有很多分散的市中心的城市,一個更能適應氣候變化的城市,公共空間是為人類服務,而不是為汽車服務」。此概念的目的是減少汽車交通,但並不會禁止人們使用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 支持者表示,這些質疑的聲浪,可能是被錯誤資訊所引導;例如,抖音有一段關於牛津郡的影片宣稱,自2024年起當地居民需要獲得許可,才能離開所在區域,明顯是造假的內容。莫雷諾教授指出,沒有任何「15分鐘城市」計畫使用柵欄封鎖社區或使用臉部辨識系統。 巴黎或巴塞隆納等已經或即將實施這種概念的城市,也明確宣告不會採取這些限制措施。

MORE

環境部擬擴大塑膠袋限用場域 納傳統市場攤販早餐店

【中央社台北訊】環境部今天表示,現正與各界討論擴大限制使用塑膠袋的場所及期程,包含攤販、傳統市場等可能會納入,暫訂明年有預告草案將對外說明。 立法院社環委員會今天邀請環境部、經濟部、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就「限塑政策執行成效,及家戶與一般事業廢棄物減量之檢討與策進作為」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多名立委連名提出臨時提案,認為2023年塑膠袋內銷量達20.8萬公噸,較2022年還增加1300公噸;另外,環境部雖限制4大類業者提供內用者塑膠吸管,但對外帶飲料並無規範,目前有近9成手搖飲料店提供外帶飲料使用塑膠吸管,難發揮塑膠吸管減量效果。 立委要求研擬擴大限塑適用範圍的可行性方案,並在1個月內提出報告。 環境部長薛富盛答詢表示,明年預計會先預告攤販、傳統市場,早餐店等納入購物用塑膠袋的限制對象,未來整體的大方向是只要開發票的業者就會納入。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今年已就擴大限制購物用塑膠袋使用場所與各界討論,包含期程和實施對象,暫訂相關的規劃明年能對外說明,但實施時間會再尋求各界共識;由於聯合國預計今年底公布全球塑膠公約,也會希望國內的規劃能接軌國際。 今天會中也有立委提出垃圾隨袋徵收應擴大縣市。賴瑩瑩表示,由於垃圾處理主要是各地方政府的權責,因此是先請各地方提出相關規劃;目前基隆、台中、連江等正研擬先期規劃;彰化在4大超商及5個工業區、桃園龜山共4個里進行試辦。而雙北地區、台中石岡、台南柳營、苗栗銅鑼共有9個工業區已在施行。

MORE

立委憂業者藉碳費拉抬房價 環長強調:影響少於1%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環境部長薛富盛今日出席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有立委指出,近期有不動產相關業者以徵收碳費為由拉抬房價,讓不少民眾出現購屋困擾,認為環部及內政部應加強澄清力道;薛富盛表示,房地產並非首波碳費的開徵對象,目前估算碳費對房價的影響約為0.5至1%,業者利用機會漲價。 環境部原定今年第一季公布碳費費率,昨日下午召開第2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最終未能決定,下次會議預計將於4月召開,碳費費率時間表確定延宕;環境部長薛富盛今日出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針對「邁向碳有價時代,碳費擬定時程表及碳費審議委員會相關內容」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質詢時提到「疑似有業者因為徵收碳費,對消費者哄抬房價及物價的狀況」,她指出,環境部只呼籲不要因徵收碳費哄抬價格,但「就像叫胖虎不欺負大雄」,說不影響根本不可能的事。 她也說,身邊有年輕人有購屋打算,看了4至5家預售屋,卻有不少房仲說「因為徵收碳費會漲價,因此鼓勵盡快購屋」,雖然可以解釋為一種銷售手段,但在民眾不清楚的情況下,持續漫天喊價,反而讓年輕人更買不起房。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質詢時也說,據媒體報導「綠色通膨推升房價,有建商直接喊漲15%」;薛富盛強調,房地產並非首波碳費的開徵對象,這些說法刻意掀起不必要的恐慌,目前估算約為0.5至1%,業者利用這樣的機會想要漲價,台灣房地產漲價主因是土地,不應該將收碳費做為漲價的主因。 劉建國表示,雖然公部門有對外說明,但台灣房價目前仍紛擾,因此要求環部跟內政部加強澄清力道。 環境部年初時曾發布新聞稿說明,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去年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AR6)也指出,為達成長期淨零目標而進行必要減量投資的情境下,即使透過原物料生產成本的轉嫁,對於房價的影響也少於1%,相關業者宣稱徵收碳費將造成房價大漲15%至35%,並非事實且有藉此哄抬房價的疑慮。

MORE
/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