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環保 | 人間福報

生活

台灣海底垃圾 農業廢棄物占比驚人

【本報台北訊】根據環境部資料,2023年全台海岸廢棄物約940噸,但海底垃圾的數量多寡?分布熱區,甚至是種類、結構,目前尚未有全面數據。有鑑於此,「骯 der the sea 海底農廢調查小隊」從2023年底,跟大溪漁港的黃士洋船長合作,展開為期一年的調查,每周兩次,在濃郁氣味纏繞的漁獲裡,努力分門別類。 「骯 der the sea 海底農廢調查小隊」的陳彥翎也是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研究生,她表示「河川垃圾有人做了,海岸垃圾有人做了,海底的垃圾卻沒有什麼被關注」。陳彥翎說,她有時看到農藥、除草劑出現在海裡,的確是會傷心,但更重要的是,該怎麼用全觀的調查,去掌握到垃圾的整體比例,包括環境、氣候、甚至是產業等等因素造成。 聯合報推出的影音專題「當農廢沉到海廢」,紀錄陳彥翎、黃士洋等人撿拾海底垃圾並分析的過程,他們從中發現農業垃圾的比例頗高,除了輸水帶、育苗盆等田間常見用具之外,又以農膜的比例最多。該怎麼理解農膜為何沉落至龜山島外海底,陳彥翎預計花上一年的時間,除了蒐集撿拾回來的農膜之外,也會用軟體推估,這一年撿到的農膜面積大小。但,最大的疑問還是農膜究竟從何而來? 聯合報採訪團隊逆著蘭陽溪河谷向上,找出農膜為何從可用工具,但最後卻變為海底廢棄物的原因。 圖/資料照片 蘭陽溪中下游河床,由於海拔漸高,日夜溫差極大,加上砂質地排水良好,是著名的西瓜、高麗菜產地。一行行的西瓜幼苗,要能成功在夏季完熟,用石頭壓住的農膜其實有其作用,因為材質反光緣故,所以能有效抑制雜草,許多農民使用初衷是避免使用大量除草劑,瓜農黃子誠也表示,農膜可以保持土壤溼度,有效保護根部以及土壤。但能這麼指稱海底廢棄物的來源,就等於是蘭陽溪覆蓋在西瓜田上的農膜嗎? 陳彥翎表示,調查海廢最困難的一點就是追查源頭,因為包括河川流域、使用行為、甚至洋流都會影響,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顏寧則說,人類犯罪行為可能可以驗指紋來抓兇手,但海中廢棄物是沒有記名跟標示的,頂多只能確定,這是農業行為產生的,要找到丟棄行為人的確很困難。 圖/資料照片 宜蘭縣環保局回覆,未發現大規模丟棄整塊農膜的現況,而實地探查其他西瓜田之後,發現有些西瓜田中間,的確容易找到些許的碎裂農膜,形狀大小與陳彥翎等人蒐集的海底農廢極為相似。瓜農黃子誠分析,如果有農民只顧節省成本,選用品質不好的農膜,的確會因為過薄而容易碎裂。宜蘭縣農業處處長李新泰則說,有些田地因為重複種植,本來應該屬於一次性使用的農膜,第一時間沒有回收,但也沒有好好撿拾,等到颱風季或雨量大的時候,可能就被一起沖入河谷沖入海。 該怎麼解決農膜問題?顏寧以韓國處理海廢保麗龍為例,她說,當地政府花許多時間請來漁民開會溝通,讓當地跟漁業有關係的產業都能直接對話,了解彼此的需求,同時也鼓勵產業界去開發替代的輔具,並且增加回收機制,花了10年的時間,海廢保麗龍的量從80%減少到28%。如果對應到宜蘭的海廢議題,她則建議加強跟當地農民溝通,不管是回收的頻率或地點都可以增加,讓農民不要覺得回收很麻煩而不願意去做,甚至是隨時可以拋棄,或者是思考農膜還有沒有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減少農膜成為環境廢棄物的機會。 圖/資料照片

MORE

2024越南紡織展 紡拓會領軍展現台灣創新與永續產品

【本報台北訊】2024年越南西貢紡織及製衣工業展覽會(SaigonTex)上周六(13日)在胡志明市圓滿閉幕。本次由紡拓會領軍,計有遠東新世紀、南亞、集盛、新纖、東和、儒鴻、旭寬、大東、二億及永光化學等24家國內業者,參展展出各式永續機能之紗線、布料、商標、染料及助劑等。根據紡拓會現場調查顯示,超過700位買主到台灣館參觀,參展廠商現場接單金額約10萬美元,預計未來接單金額超過500萬美元。 本展為越南最具規模及知名度的紡織展,本屆有來自20個國家,逾1,000家廠商參展,並首度辦理參展業者之產品發表活動,共有牛仔布、色紗、印花布、回收材料、功能服/運動服、女裝時尚與配件等7大主題,以及多場動態秀,增加展覽的豐富性。除了實體展出,紡拓會亦運用線上展間擴增展品多樣性與數量,透過線上線下整合行銷方式,協助越南與國際買主快速掌握台灣紡織品特色。 紡拓會執行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辦之「紡織品整合行銷與商機開發計畫」,於本展設立台灣精選紡織品專區「Taiwan Textile Select」,展出逾170項永續及時尚與輕機能紡織品;永續亮點產品包含遠東新世紀展示碳捕捉技術TOPGREEN® BIO3 製成的環保布料及樣衣、展頌推出具高強度及耐磨性的GREENLON® Bio-based 生質尼龍系列,以及東和展示鳳梨葉纖維混紡紗,傳遞台灣紡織產業的創新及永續優質形象。 本專區吸引包括國際知名貿易公司Li & Fung、法國大型運動用品零售通路 Decathlon、美國戶外活動品牌Quickfeat、國際知名成衣集團Asmara越南採購辦公室、韓國 YOUNGONE越南採購辦公室、韓國成衣集團 Hansae 越南公司,以及越南高端運動服成衣廠 PR SPORT、紡織集團 THYGESEN、知名成衣公司 Motives 等買主到訪。 紡拓會以「Sustainable Solutions & Innovative Textiles」為主題,於展覽第一天辦理一場發表會,共有遠東新、南亞、永光、棉品、東和、二億等六家紡織業者,以及台灣紡織設備業者團隊(A-Team,包含流亞科技、興承、東庚、力根等)與數位平台業者(Frontier)揭示最新產品與技術,以創造異業整合之加乘效益。 本發表會吸引美國服裝集團PVH旗下 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品牌之材料採購代表、越南大型成衣FasLink、PPJ Group、Binh Minh Garment JSC等逾80位專業人士參加,參加者於發表會後紛紛前往台灣館與我參展業者洽談。 越南紡織成衣外銷出口在疫後恢復成長,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TAS)主席武德江表示,越南2024年紡織成衣產業於第1季出口額近1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0%,預期本年全年可達到440億美元目標。 越南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投資效應已顯現,加以疫後越南成衣廠需進口永續紡織品以符合目前國際買主採購需求,紡拓會將繼續組團參加2025年越南西貢紡織及製衣工業展覽會(展期為4月9至12日),歡迎對越南市場有興趣者洽詢紡拓會。

MORE

幽靈道路 亞太區雨林最大破壞者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因為農地開墾、樹木盜採等,許多交通工具穿越熱帶雨林,行經的軌跡成為未受政府監管的「幽靈道路」(ghost roads),導致亞太地區的雨林遭到破壞。研究人員指出,這些幽靈道路不受政府監管,其數量更是正式道路的3~7倍,使得政府低估了道路開發與產業發展對雨林的破壞,成為森林保育最嚴重的威脅之一。 「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數據指出,森林具有淨化空氣、調節水流等功能,更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居所,但因為人為農業、採礦、伐木等需求,導致原始森林不斷被破壞。2023年就有高達3700平方公里未受干擾的森林遭到破壞,相當於每分鐘就有10個足球場大小的面積消失。 英國《衛報》報導,因為盜採車輛、農業器具開墾等原因,許多熱帶雨林出現了大量未受紀錄的「幽靈道路」,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調查多個太平洋群島的Google地圖街景發現,這些幽靈道路數量比政府納管的道路資料多出數倍,已成為雨林未來遭到破壞的一個指標。 保護雨林 建立補償基金   研究作者之一的勞倫斯(Bill Laurance)教授表示,到了本世紀中葉,全球預計會新建造2500萬公里的道路,且約90%位於開發中國家,也包括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熱帶與亞熱帶地區。他說,但道路開發對熱帶雨林的影響恐怕被嚴重低估,因為還有許多不受到政府監管的道路,「自然環境將成為最大的輸家」。 美國馬里蘭大學地理系教授漢森(Matthew Hansen)則表示,「維持現存森林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保護雨林的補償基金」,如德國、挪威等國,都開始支付費用給雨林國家,盼增加熱帶雨林「碳封存」的能力。

MORE

百變磨菇菌絲體 易分解不汙染

文/李盈、李小敏 全球的海域,每年被800萬噸的塑料汙染,數以千萬計的海洋生物,賴以維生的環境迅速惡化。 塑料對環境的危害極大,其中又以保麗龍(及顆粒)的傷害最高,單靠土壤的自然分解就要花上數個世紀。未被代謝乾淨的塑膠粒子,流入湖泊、溪流與海洋,最終被海龜、魚與水鳥吞嚥,加速生物滅絕。 大學生課間新創巧思 因此近年人類積極找尋一種能自行生物分解,容易塑造又牢固的永續材料,希望能順利取代人們對塑膠或其他化工產品的依賴。 Gavin Mclntyre與Eben Bayer在美國綜合大學排名41的紐約州倫斯勒理工學院就讀時,於Brut Swersey教授開設的創新訓練營上相遇,他們一同探討全球生態汙染的問題,期望在為期16周的課程中,找到解決新方案。 兩位學生從能黏固土壤的磨菇上發現靈感,以磨菇菌絲體與有機廢棄物來製作新材料,取代塑料、皮革、建築材料及其他包裝產品。他們攜手於2007年新創「Ecovative Design」生物材料設計公司,立志把這個能與自然共存的永續材料發揚光大。 從一顆小球開始種起 Bayer為了確認這個構想能否化為現實,先在自己的宿舍進行了一個小實驗。他做了一顆由菌絲體接種木屑而成的小球,把小球養在自己的床底下,讓它在黑漆漆的環境中生長。 Bayer每天下課就回去探頭觀察小球的生長情況。不出一星期,這顆小菌絲球就長大成一塊餅乾大小,還十分堅固,無法輕易用外力破壞。這個實驗證實他的構想極為可行。 菌絲體是天然強力膠 Bayer經由實驗發現,菌絲體做為由線狀細胞組成的真菌網路,作用就像天然的強力膠,甚至比化學膠水還要堅固。菌絲體能在5到7天內生長,無需仰賴太多陽光與水。 磨菇菌絲體可以消化各類農業產品,再塑形成不同的形狀,小如杯子大至建築材料。只要稍加調整菌絲體的生長與加工環境,工作人員就能依照需求,將成品客製成理想的密度、結構、紋理與強度。 Ecovative Design生產產品非常簡單,過程大致如下: 從建材出發用途廣泛 先將玉米稈或其他農業副產品,與磨菇菌絲接種在一起,等兩者融合後,進行脫水與加熱處理,消毒孢子與可能的過敏原。等產品冷卻,就能按訂單出貨了。Ecovative Design的產品,目前已從建材、包材、藥妝耗材、皮材涵蓋到了食材。 Bayer和Mclntyre一開始想主攻木材與建築材料等市場,他們設計出一種名為MycoBoardTM的人造木材,它是由同一種菌株所種植而成的。與一般木材一樣堅固,不需要靠甲醛防腐防蛀,因此無需擔心致癌,對環境更為友善,可以用於家具、門板或櫥櫃。 在其他建築材料方面,這家生物材料公司則推出MycoComposite地板,一個能讓消費者自行組裝的便利材料,該產品後來也榮獲永續產品的金獎與最高認證。 希望能取代塑料包材 但在推廣過程中,Ecovative Design也發現,塑料包材帶來的汙染最為可怕──垃圾量巨大且累積快速。 團隊立即把研發重心轉移到了環保包裝材料上,提供如聚苯乙烯(EPS)般的無色透明膠膜,或是能替代塑料泡棉的材料。他們將菌絲體與一種麻類副產品混合在一起,做出可百分之百回收,能生物降解的泡棉。 近年,Ecovative Design已為愈來愈多想改變消費行為的跨國公司,如戴爾(Dell)電腦與宜家(Ikea)家居,提供包裝與建築材料。 幾周後在土壤中分解 目前Ecovative Design每年能生產2000萬磅菌絲體,團隊並積極強化量產能力,畢竟,唯有提高產能,才有能力對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現在製造一片2公尺寬20公尺長的菌絲體,需要9天時間,未來這個時間將縮短,產能也能遞增。 Ecovative Design的團隊由美國發跡,現在已拓展至荷蘭,持續為歐洲、中東、非洲甚至南美的市場提供服務。而事實也證實,保麗龍埋在土壤中,要花好幾千年才能被分解掉,而這種「磨菇包材」,在土壤中僅需要數周的時間,便可以完全分解,十分的環保。 開放技術轉移不藏私 Ecovative Design的創辦人之一Mclntyre說,菌絲體的潛能是無限的,它能用於製造絕緣物、包裝、吸音板、皮革、彈性泡棉甚至是蛋白食品。 他相信在15年後,菌絲體相關的產品,將會變得與現在傳統皮革、塑膠,甚至紡織材料一樣普遍。 為了加速推廣速度,Ecovative Design團隊也大方開放技術轉移,讓想對環境永續獻上一分心力的客戶,可以生產自己的包材,同時提供特別的顧問服務,指導潛力客戶用菌絲體設計自己的永續產品。相信在不久的未來,Ecovative Design的團隊將帶給人們更多的創意與驚喜。 變身最酷植物蛋白 Ecovative的磨菇菌絲體,於2022年酷酷的跨足食品界,發明了用菌絲體做的「我的培根(MyBacon)」植物蛋白,此一無肉培根,體積比一般肉片還大。因為加入了其他天然可食用的配方,質地、味道甚至氣味,都與真實的培根十分雷同。 「我的培根」已在美國超過55家零售與食品公司的通路中銷售,被《時代》雜誌譽為該年最佳發明之一。它的生產過程非常乾淨,與畜牧業的碳足跡相比,帶來的環境負擔極少。 更珍貴的是:Ecovative Design所有的產品都是有機無毒的,所有的菌絲在製成產品前,均經徹底乾燥及滅菌,確保不會透過孢子產生汙染。而消費者使用完Ecovative Design的各項產品後,可以直接拿去堆肥,完全不用擔心會汙染環境和水源。 跨足美容及時尚產業 從住家到包材的成功應用,Ecovative Design聯想到了美容產業的需求。團隊活用菌絲材料的特性,藉由混合棉類的副產品,為沙龍、水療中心與美容中心,設計製作出了化妝棉、修腳趾墊片、眼罩與水療拖鞋。所有的產品都不含乳膠,更不含石化成分,對人體與環境都更為友善。 在時尚產業方面,Ecovative Design很熱衷製造出類似皮革的皮料,應用於時裝(皮鞋或手提包)、汽車座椅(仿皮皮料)、配件和其他絕緣的科技泡棉。 Ecovative Design的菌絲皮革,不單看起來神似傳統皮革,就連觸感都十分相像,更能按客戶需求生產尺寸,替代以往對動物皮革的需求,保護了許多瀕臨滅絕的動物,也減少了材料過盛的浪費。Ecovative Design更與Bolt Threads開發出菌絲皮革,並與世界級的品牌洽談合作。

MORE

「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溫室氣體減量草案 環境部最快2周內再審

【本報台北訊】森林扮演重要的減碳角色。環境部今天審查農業部「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會議主席、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會後表示,今天是第一次專案小組審查,委員跟專家針對森林經營方式、疏伐、森林固碳效果等等都有提出想法與建議,待農業部針對意見修改後,預計最快兩周內召開第二次審查會議。 《氣候變遷因應法》去年由總統公布施行,明定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環境部也依氣候法訂定發布「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並受理新的減量方法審定申請,農業部提送「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竹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及「改進農業土地管理」等三案。 農業部報告指出,我國淨零排放路徑之自然碳匯關鍵戰略中,森林為重要角色,藉由「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及「提升國產材利用」等三大策略達成森林增匯目標。 報告指出,目前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已廣泛流通於自願性、區域性及國內性碳市場,須建立一套符合我國適用的森林經營碳匯方法。草案目的是建立一套具本土可行性的森林經營碳匯效益評估標準,可供後續國內有關森林碳匯專案活動執行。 會中學者專家都提出相關建議,包括森林定義及最小面積是否仍須0.5公頃限制、相關名詞定義、森林火災是否納入碳排、收穫林產品固碳計算機制、碳排監測方式等等。 農業部回應表示,面積每筆還是要符合0.5公頃,才是定義上的森林。另外,收穫林產品的固碳部分,因國際不同方法學計算方式有差異,將再檢討修正,朝簡化及具可操作性考量擬定。 蔡玲儀表示,此方法學將為全國適用,期待內容嚴謹,但也避免審到天荒地老,會盡快處理討論。農業部與會人員表示,認同不只求有也要求好,將研擬更清楚。 此外,蔡玲儀也說,氣候法通過之後,各界都相當關心,當時設了諮詢專線,幾乎每天都接幾十通電話,她詢問同仁,大部分是哪些疑問,得知大多來電民眾是表明自己有一塊土地,是否可以參與碳權。蔡玲儀表示,根據現行規定,個人無法申請,必須是事業單位、各級政府才符合申請資格。

MORE

無痕山林「藝」起永續   5/4 貓纜音樂會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為促進音樂文化,結合環境保護理念,台灣室內樂藝術推廣協會,在理事長徐錫隆號召下,多位知名音樂家將一起響應「無痕山林」運動,由東河樂器公司出借鋼琴,於5月4日下午在䌫車貓空站(儲車區)舉辦一場大自然音樂盛會。 「讓山林留下足跡,用音樂留下感動」,這場融合優美音樂與環保意識的不插電音樂會,由知名音樂家包括小提琴家徐錫隆、87歲資深薩克斯風演奏家周高俊、鋼琴家陳昭惠、聲樂家林映旻,以及足立育子合唱團等,齊聚一堂。 主辦單位台北捷運公司管轄之貓纜中心表示,音樂會預定吸引眾多音樂愛好者、環保倡導者、郊山社團參與。演出曲目豐富多樣,不僅讓人耳目一新,更是引人入勝,讓人沉浸其中。除了精彩的音樂表演外,還有問答設計環節,增添現場互動氛圍。主辦單位正緊密聯繫郊山社團,深入推動無痕山林運動。 協辦單位歐都納公司身為國內戶外休閒領導品牌,也將提供贈品,既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也鼓勵更多人參與環保行動,共同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實踐ESG永續發展精神。無痕山林運動,源自美國無痕旅遊的理念,強調在戶外活動中,要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台灣無痕山林運動,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支持。為保護台灣豐富的森林資源,貓空䌫車中心積極推動無痕山林的理念,包括7大準則,從出發前的規畫和準備,到在山林中的行走、露營以及對待野生動植物,都提出具體建議。希望遊客們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能夠保護好這片美麗的山林環境,在生活中落實永續。

MORE

全電動化 漢程客運取得首例公車碳權折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為了提升客運營運環境、實踐淨零運輸,漢程客運配合執行減碳計畫,不僅申請到「電動公車抵換專案」全面化電動公車,並通過第二階段註冊申請,一旦順利通過,業者3年期監測可取得1367公噸的減碳額度,也將成為交易標的。 全球努力朝「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邁進,如何減碳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包括交通工具電動化等。 高雄市今(4/10)日宣布自去年4月底TPASS月票開賣以來,已售出65萬張月票,達到一年3.6噸減碳量的會員數近300人次,後續將會再回饋達標會員399月票一個月,以鼓勵民眾多加使用低碳運具,打造市民健康綠色生活。 除了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減少自有交通工具的使用,也鼓勵客運業者汰換燃油公車為全電動化客運。 交通局指出,漢程客運於高雄行駛的公車已有92輛,全面電動化,同時業者也通過「電動公車抵換專案」第一階段註冊申請,去年再輔導進行第二階段額度申請,並通過第三方查驗機構查證,正式提送環境部申請審查,若順利通過審核,業者3年監測期約可取得1367公噸減碳量額度,相當於1.45座都會公園一年減碳量。 圖/高市府提供 交通局科長蕭宛琳肯定漢程客為作為全國首例公車碳權額度申請案,具有指標性意義,特別是業者取得認證的碳權後,未來可做為交易的標的。 在強化公共運輸方面,高雄市還有多項配套,包含加速其它客運業者公車電動化的進程,向中央爭取電動大客車汰舊換新補助,調整公車路網及運力配置,全面朝交通平權目標前進。

MORE

反對老舊核電延役 環團宣布4月27日占領街頭靜坐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藍委日前提修改《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多個環團今日至立法院門口召開「反對危險老舊核電延役 427反核占領十周年再上街頭」記者會,呼籲立法院不應草率修法,4月27日下午徵求300位公民行動者再上街頭,在中山南路上靜坐並模擬核災演習表達訴求,阻止不當修法。 台灣綠黨發言人王彥涵表示,不管是福島核災以及能登半島地震等天災,外界憂心核電廠狀況,台灣還沒有找到核廢料終極的處置方法,1970年代國民黨政府,當時它們偷偷欺騙達悟族人民把核廢料偷偷運到蘭嶼上,2002年政府第一次承諾要把低階核廢料遷出蘭嶼,迄今無下文,若無法處理這個問題,怎敢提核電廠的延役。 台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提醒,台灣南電北送、區域不平衡和電網的脆弱才是多次停電的主因,而非去延役不穩定的核電廠。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指出,核一二廠均已在停機除役階段,此次地震,核一廠有3500公升核廢水溢出用過燃料池,核二廠爐水淨化系統幫浦也一度跳脫 ;唯一運轉中的核三廠,此次地震位於震度相對較小的區域。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祕書長楊順美強調,「延役」不是紙上作業提出申請,寫寫書面「核安老化管理方案」、「安全分析報告」就可以,實際延役作業,5年遠遠不夠,核電延役必須處理的機組老化檢查、設備更新的專業問題,不能因政治立場輕鬆帶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目前「老舊危險核電不延役」的連署已有96個團體共同參與連署,並已寄連署書邀請各政黨的立委加入。 她呼籲勿忘日本曾因大地震與海嘯,導致福島核災的歷史教訓,立委應以人民安全為最優先考量,在尚未釐清台灣社會可承擔的風險與成本,也未得社會共識前,立法院絕對不應草率修法,擅改核安專業審查機制與審查年限,讓危險老舊核電延役,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將在4月27日之前公布立委連署名單。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出「老舊危險核電不延役」連署主張,包含在老舊核電廠的核安疑慮未釐清前,在核廢料尚未有解決路徑前,老舊核電不應延役;行政院、經濟部、核安會,依據國際最嚴格的標準提出核電安全分析、地質風險評估等報告,向社會充分揭露延役的風險與成本,並提出核廢料處理對策;立法院各黨派及委員放下意識形態,為人民把關核電延役的風險與成本,並啟動核廢處置立法。

MORE

減碳進度龜速 環團籲加速再生能源使用減輕台電虧損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面對四月起電價全面調漲,綠色和平今天發布「氣候行動警示燈:台灣20大排碳大戶的氣候責任」報告,直言全台20大排碳大戶的減碳和綠電進度龜速,導致台電去年大虧近600億元都由全民買單,呼籲排碳大戶發展再生能源,以減輕台電虧損,最終由全民來補貼的窘境。 綠色和平今天舉辦「氣候行動警示燈:台灣20大排碳大戶的氣候責任」報告發布記者會,點名全台20大排碳大戶的減碳和綠電進度龜速,並進一步指出台電光是為滿足台灣前20大排碳大戶龐大的用電需求,每度電倒賠賣,「2022年大虧近600億元都由全民買單」。 報告中盤點台灣前20大溫室氣體排放企業,包含台積電、群創、台灣美光、友達、聯電、台塑化、中鋼、中龍鋼鐵、台塑、台化、中油、南亞、台泥、長春石化、亞泥、大連化工、長春人造、正隆、中石化、榮成等;前20大排碳大戶產業分為ICT產業(5家)及傳統產業(15家)。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徐祥誠今日表示,ICT產業再生能源發展空有目標,進度卻嚴重落後;傳統產業則是連再生能源目標都沒提出,持續逃避能源轉型的責任。 報告內容指出,ICT產業的碳排放超過8成來自於電力使用,整體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卻非常低,儘管台積電、友達、聯電都有承諾RE100目標,但除了台積電以外,友達、聯電、群創和台灣美光等企業在2022年的實際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均低於0.2%。 報告提到,傳統產業雖已制定中長期的減碳目標,但在具體的減碳進度上卻有待加強,在能源轉型上缺乏積極性,幾乎沒有企業提出明確的再生能源目標,更沒有一家企業的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過0.7%,甚至有9家企業在2022年完全沒有使用任何再生能源,在目標和實際使用方面都取得紅燈。 此外,生物多樣性保育方面被指出不足,超過五成的企業在這方面缺乏承諾或行動,僅有台積電、台泥依循TNFD框架,定期進行相關監測與保育行動而取得唯二的綠燈;另除了台泥、中鋼、群創外,企業普遍對綠領人才培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可能導致企業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出現人才缺口。 綠色和平提出三項氣候行動,ICT產業盡快投入綠電自發自用,提高再生能源使用;傳統產業必須制定再生能源目標並加速轉型;排碳大戶應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綠領人才培育。 徐祥誠呼籲,20家排碳大戶積極採取氣候行動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就能降低現今面對電價調漲、碳費徵收等企業外部風險,提高自身產業競爭力,投入發展再生能源也能減輕台電虧損,減少排碳大戶用電由全民來補貼的窘境。

MORE

碳盤查繳交期限到月底 環部召開說明會面對面輔導

【記者吳亭頤綜合報導】根據環部去年公告之辦法,企業應於4月30日前繳交碳盤查報告書;由於坊間各式碳盤查或碳權取得課程內容良莠不齊,環境部將舉辦三場專案輔導說明會,其中針對減量額度取得實務,就北、南、中地域特性,分別安排設備效率提升、畜牧業沼氣回收及植樹造林等主題進行案例解析。 環境部表示,去年9月14日修正發布「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針對特定行業別及全廠(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每年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之製造業,應於4月30日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清冊及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登錄於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 氣候署表示,在辦法實施以來,不少事業與各級政府紛紛詢問,應如何進行碳盤查以及如何才能取得減量額度,即坊間所稱「碳權」,加上坊間各式碳盤查或碳權取得課程內容良莠不齊,因此辦理專案輔導,內容包含法規內容、操作實務及案例解析,給予企業與各級政府第一手、正確且完全免費的碳盤查與自願減量資訊,以釐清各界疑慮。 環境部氣候署將於4月開辦3次專案輔導,採實體解說方式進行,分別於北(4月9日)、南(4月17日)、中(4月24日)部辦理,每場次皆安排碳排放量盤查重點實務、產出盤查報告書實作、如何參與自願減量專案、自願減量額度取得實務等課程內容。 環部提醒本次輔導需要事先報名,名額有限,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活動前一日或人數額滿為止,本次輔導以製造業及發電業優先。

MORE
/7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