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社論 | 人間福報

社論

社論--食安須加油

台北市某高檔百貨公司裡的美食餐廳日前發生新型態食物中毒案件,罪魁禍首是「炒粿條」裡含有在台灣首次檢出的「米酵菌酸」毒素。以往「米酵菌酸」中毒只發生在印尼、非洲、中國大陸,台灣從未發現。 盼國內專家與政府官員應查明真相,並盡速找到毒素源頭,防止米酵菌酸在台生根、擴散,危害國人食品安全。 很多民眾難以想像,到餐廳簡單吃盤「炒粿條」、「炒河粉」,竟然可能喪命。 台北市發生的「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事件,已致兩人死亡、五人病危,令民眾感到震驚與心慌。 而國內面對這項新型食安危機的反應遲緩,一開始連「米酵菌酸」的檢驗方法都沒有,導致案發四、五天都無法確定死亡原因。後來是中部一家醫學中心剛好自國外進口尚未拆封的這個毒素樣品,提供法醫與死者血液比對,才證實是國內首例「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發生已逾一周,迄今許多事實都還莫衷一是,顯見政府的食安把關有待加油。 到目前為止,國人對這次的食安風暴有一大堆疑問,但迄今政府官員或國內專家都還沒辦法釐清,對於如何防治也尚未找到具體方向。 首先,「米酵菌酸」毒素來源究竟是來自國外?還是台灣自生?根據國外文獻,印尼、莫三比克、中國大陸曾發生過米酵菌酸的相關食品中毒事件。 其中印尼是因為民眾食用傳統椰漿製成的發酵餅;莫三比克是民眾飲用發酵玉米粉飲料;中國大陸是食用玉米發酵食品。 如果說米酵菌酸會出現在澱粉類食物,台灣民眾是以米食為主,鄰近其他以米食為主的日本、韓國,過去都從未聽聞米酵菌酸的中毒紀錄。為什麼這次死亡民眾的血液裡會驗到這個毒素呢? 有穀物專家表示,有些粿條、河粉在製程中會添加「玉米澱粉」,但玉米澱粉已糊化不會發酵;而且,幾乎很多勾芡食品都會添加玉米澱粉,長期以來也都未傳出中毒事件。 台北市這次中毒事件,死亡民眾的血液雖驗出米酵菌酸,但「粿條」本身卻沒有這個毒素的存在。這毒素究竟是出現在「粿條」還是「調味醬料」?是生成自國外進口的食材?還是已存在台灣的食物鏈環境? 其次,衛福部查到,中毒餐廳的「粿條」貨源一共有三家中盤商販售,銷路遍及全台的餐廳、商店、市場攤販。 如果是「粿條」有問題,為什麼這麼致命的中毒事件只集中在台北市這家餐廳,其他各地未見通報?另外,該餐廳是連續四、五天都有中毒事件,並非集中在某一天。而且這幾天到該餐廳用餐的顧客,有的死亡、有的沒事,這跟一般傳統的食物中毒樣態不同,也令人匪夷所思。 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只要環境的溫度、溼度、酸鹼值條件合宜,就極容易繁殖,而且無色無味無臭令人難以察覺,對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台灣已經首度驗到這個毒素,代表已在國內的環境中存在。政府的當務之急,是要加速全面撲滅唐菖蒲伯克氏菌的行動,趕緊查明真相,找到源頭盡速處理,防止米酵菌酸在台灣落地生根、繼續擴散;未來也應對玉米、穀類等高風險食材加強檢驗,全力做好食安把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MORE

社論--選舉權與不在籍投票

國民黨籍立委推動不在籍投票,包含境外通訊投票,引發民進黨批評是為北京介選開後門,更有立委稱是違憲,也有立委針對大陸地區投票,認為選民無法行使自由意志。民進黨為了「抗中保台」無限上綱,即使剝奪人民的投票權利亦在所不惜。 每次選舉因為軍人必須堅守崗位,還有些執勤的警消人員,甚至選監人員也都無法投票,另外有約數百萬人不在戶籍地工作,都必須返鄉投票或是放棄投票。這種情況每到選舉就引發爭議,一因無端剝奪憲法賦予人民的投票權利,二因影響選舉結果,無法真實反映全體民意,有違選舉的公平性。 還有近百萬在海外工作的僑民必須回國投票,搭機往返舟車勞頓且花費甚巨,實在很耗費時間。近年來旅居大陸的台商更多,每次選舉還有包機回台之事。由於僑胞和台商大多支持在野黨,執政者多自然是不樂見他們返鄉投票,如今推動通訊投票更是踩到他們的痛腳。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就表示,選制的變動要確保選舉人的自由意志與投票祕密;國安局長蔡明彥則稱,國人在大陸地區投票能否按自由意志,需要討論。黨團總召柯建銘直指通訊投票和海外投票違憲;立委黃捷更稱要在北京設立大使館才能確保人民的自由意志。從這些談話可以知道,執政者為了維護政權,可以藉「抗中保台」反對不在籍投票,還拿自由意志當幌子。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痛批荒謬。 投票本來就是人民自由意志的行使,自由意志豈是任何人可以主宰的?僑胞過去接受國民黨的黨國教育,上一代也多受惠國民黨的栽培,支持國民黨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下一代很多台僑在海外奮鬥,也看不慣國民黨的作為,支持民進黨的也不在少數。大陸台商因為在大陸工作,主觀上自然是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主張,民進黨反對兩岸交流,他們當然不表贊同,這是政黨的政策主張問題,關乎什麼自由意志? 過去民進黨在野時力推不在籍投票,取得政權後又全力反對,搬出種種似是而非的理由,投票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政府必須設法克服不在籍投票和通訊投票的困難,讓公民能夠順利行使權利,而不應行政怠惰,逃避問題。許多民主國家都實施通訊投票,從來沒有出現爭議,最近印尼大選,在台灣數十萬印傭印勞也都行使投票權,為什麼號稱民主進步的台灣,會害怕不在籍投票和通訊投票?實在令人費解。 尤其李進勇身為中選會主委,應該站在中立客觀的立場,遵守憲法規定辦好選務,而不是動輒站在執政者的立場,替執政者說話,怠忽自身職責。蔡明彥身為國安局長。更要站在國家安全的大局,而不是站在執政黨的立場用《反滲透法》嚇唬人民。尤其「自由意志」的說法,更是把選民當做沒有分辨是非能力的投票機器,是對人民的侮辱。 不在籍投票和通訊投票就是要讓人民不論在哪裡都能夠行使憲法賦予的投票權利,任何政黨執政只要負責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其他的事交給選民。不論是什麼職位,盡講一些五四三的理由,不過是推諉卸責,剝奪公民權利而已。

MORE

社論--讓人民過好日子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今年春節赴全台拜廟,感謝神明保佑他勝選,宣示將努力讓人民能更富有。治政之道富民為始,但宣示目標易,詳籌方略難,賴總統欲奏膚功,必須務實改革。 蔡政府一貫從總體經濟和股市漲跌,宣傳台灣經濟向好民生富足,人均國民所得領先東亞。而從總產值計算出的均數,絕難反映逾半數庶民的均貧。 去年美國財經網站Insider Monkey公布,台灣每年人均所得超過二百三十萬元新台幣,在全球最富裕國家中排名十二,超越韓日,輸給新加坡。美國《全球金融》雜誌,也把台灣列入全球第十四名最富裕國家,超車日、韓、德、法、英、荷等國。 台灣科技和製造業都發達,是資訊硬體生產國,建廠效率高;晶圓代工、封裝測試業產值領先全球;光學、精密機械、腳踏車、電動單車、零組件、化工、製鞋等產業也有亮眼成績。如此經濟結構提升的總產值,造就出整體富裕的生態系。 可是台灣人薪資比韓、日都低,從業人數最多的服務業薪資更普遍低。住宿餐飲、批發、零售、保全、清潔、病媒防治、健康事業、觀光旅遊等服務業月薪,不足四萬元;距半導體業的九萬元、製造業的六萬元,落差都大。而驚人的高房價,不斷攀升的商品價,讓多數人民不但無感於富裕,還體感貧窮。 台灣服務業就業人數已達六百八十萬,占總就業人數近六成,所創造產值占國內生產總額的百分之六十一。服務業的勞動工資,比專業技術的勞動工資低;勞動的報酬相對於資本的報酬又更低,貧富差距擴大,整體富裕並未庇護到個體的貧窮,且嚴重缺工。 有人怪年輕人不肯吃苦,有人怨政府引進低薪外勞,使加薪無比緩慢。年輕人說台灣不缺工,是缺廉價勞工;年輕人能吃苦,但付出與所得不成比例。如醫院缺護理、檢驗、藥劑師,因為在健保總額給付制度下,付出與待遇不成比例。同樣理由,也造成大客車、遊覽車缺駕駛員。 賴清德將組成的新政府,要如何讓人民更富有?逾半低薪族辛勤工作,卻所得戔戔,政府怎麼幫助他們脫貧? 有人主張應大力發展觀光業。今年二月大陸和新加坡簽協定,雙方國民持普通護照即可免簽入境對方國家三十天,從事旅遊、探親等活動。日本疫後大發觀光財,機場用人臉辨識即可通關,還派入境檢查員到桃園機場預先辦理入境審查程序,便利台灣旅客飛抵日本指定機場後快速出關。 台灣在疫情中未積極整備機場設施,雖撒錢紓困旅遊業;待疫後開放觀光,才覺悟落後他國太多。蔡政府的兩岸團遊政策反覆,不止旅行社進退失據,使本土觀光產業鏈更難迎來陸客團到訪的人氣。 經濟發展的目的是增進全民福祉。有人建議徵富人稅,專款扶助批發、零售、餐飲、休旅等從業者使用科技工具,增加生產力,掙得高報酬。大陸的勞動工資也有差距,所以大陸技職學校招生規模,已連續四年超過普通大學。 還有人建議國民教育應排投資理財課程。財政部統計台灣有錢人的財富多來自土地和股票增值。讓人民能夠更富有的務實做法,一是改革稅制,讓富人的不動產增值和股票交易與隱藏的財產合理繳交財產所得稅,別只在勤勞的薪資所得者身上打主意。二是注資技職教育,因為萬貫家財不如多技在身。

MORE

社論--速完備AI管理法

今年春天,歐盟即可實施全世界第一部管理人工智慧的法律,未來對於人工智慧模型、技術規格等,甚至對民眾最切身利害的防範犯罪,都將有明確規範。 歐盟成員國在去年十二月達成管理人工智慧的政治協議後,原本對該協議持保留態度的法國,在日前開了綠燈。歐盟執委會將在今年三月提出對銀行、零售、汽車和航空等眾多行業訂定全球技術標準,這些規則為人工智慧用於軍事、犯罪和安全目的畫定界限。這不僅便於人工智慧的規格化管理,歐盟領先全球一步制定技術規則,對產業及經濟、國防、治安等層面,亦具有戰略意義。 生成式AI最近一年的噴射式發展,無庸贅述;而專家所擔心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助長了「深度偽造」,已成事實,這些影像或影片大量在社群媒體上擴散,不僅小民無力抵抗,甚至連政治領袖或影視名人,竟也莫可奈何。最近的一個例子,當然是當紅炸子雞美國流行天后泰勒絲被歹徒利用AI生成她的裸照,放上X平台(前Twitter),立刻被大量轉發。雖然X平台老闆馬斯克很快封鎖並刪除這批假裸照以及搜尋路徑,但傷害已經造成。泰勒絲到底是泰勒絲,她在全球上億的粉絲集結力量用她的美照硬把假照擠下來,但這畢竟只有像泰勒絲這樣的天后才辦得到。先前,美國影星湯姆漢克也被AI生成的影像推薦某家牙醫,湯姆漢克只能發表聲明這不是他本人,可是他什麼事也做不了,徒呼負負。 泰勒絲事件甚至驚動了白宮,白宮發言人尚皮耶呼籲國會盡快通過人工智慧的管制法案,以防範類似弊端。其實美國總統拜登不久前,也成為AI深偽的受害者。上個月在新罕布夏州舉行民主黨初選之前,有些選民接到拜登的電話,叫他們不必出去投票,只要等十一月普選時再去投票即可。這當然也是有心者利用AI深偽技術的傑作,意圖干擾民主黨的選民及選情,雖然拜登鐵定會被民主黨提名,但這種查無源頭的科技干擾,仍然是干預選情的嚴重隱憂。 科技造福人類,自是毋庸置疑,如馬斯克將類似神經功能的晶片植入腦部,未來可為失智症患者或癱瘓者帶來一線生機。可是科技之危害,正也如專家的警告,每天都在上演,例如就有高中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對女同學霸凌,一般老百姓可不像泰勒絲擁有千萬粉絲可以替她「洗版」,可以預見未來類似犯罪行為之危害,只會有增無減。 立法院早在五年前即有前立委許毓仁提出的相關法案,後續其他立委或民間團體的提案,已有數個草案在案,但至今行政院只在研擬中;台灣自許為科技強國,可是在人工智慧的法制管理層面上,其實落後的。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台積電是全球晶片代工製造的最先進公司,大家也知道晶片設計的領導公司輝達、超微,其執行長也都有台灣背景。而若論起防範人工智慧的犯罪,甚至更低層次的電話詐騙,台灣各部門至今拿不出有效對策,專業主管的數位部及內政部,只能眼睜睜看著詐騙悲劇不斷發生。 新總統即將在五月二十日宣誓就職,認真切實的整肅詐騙、好好地管理人工智慧,應該是人民企盼的切入點。台灣號稱科技之島,可是卻詐騙橫行,這兩個衝突的概念,相當違和。政府部門喜歡用「超前部署」表示早已預做準備,施政應該以人民的切身之痛為出發點,肯定不會有錯。

MORE

社論--清明祭祖的深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杜牧的〈清明〉是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詩句,寫出了清明的愁懷。清明節是傳統的重要節日,在春分後的第十五天,現在明定在四月五日,這一天大家都要上墳掃墓祭祖,最主要的用意在於慎終追遠,一方面祭祀祖先以示不忘本源,向父祖稟告子孫的情況,一方面祈求祖先能夠庇佑子孫富貴平安。 山西舊有一首絕句:「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墦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鮮活地寫出了清明掃墓的景象。每到清明這天,各公墓墳頭都擠滿了祭祖的人潮,道途為之路塞,顯示這個節日的習俗並沒有因為科技現代化而改觀,祭祖仍是大家心目中的重要儀式。 台灣人多從廣東、福建渡海遷居而來,仍保留了清明祭祖的習俗,儘管在細節上閩客的儀式各有不同,但是祭祖的情懷都相似。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各省的人齊聚台灣,增添了多元的祭祖儀式。兩岸分隔四十年開放探親之後,老兵回到家鄉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香祭祖,幾十年離鄉背井,驟然返鄉後見到親人祭拜祖先,所有的委屈和思念瞬間引燃,涕泗縱橫的景象,旁觀者也為之鼻酸。 在兩岸政治上,祭祖也往往是一個可以緩和氣氛的手段。民進黨人因為意識形態和大陸之間多有隔閡,到大陸去不談政治,多是以尋根祭祖為名,例如前副總統呂秀蓮和駐日代表謝長廷也都曾以返鄉祭祖之名訪問大陸,可見以祭祖之名返鄉名正言順。 晚近因為民進黨的台獨意識形態,許多「去中國化」的行徑確實讓兩岸逐漸脫鉤,民進黨以各種法律威嚇人民不准赴大陸交流,最近因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條修訂,蔡政府還警告國人不要去香港觀光旅遊。兩岸之間因為敵意螺旋的不斷攀升,使得台海上空戰雲密布,凶險一觸即發。 為了緩和兩岸的緊張,前總統馬英九去年四月間即以祭祖之名訪問大陸,返回湖南湘潭白石鎮祭祖,並參訪了父親和母親的中學母校,同時去了歷史上著名的嶽麓書院。這樣儀式性的參訪饒富意義,就是銜接兩岸同文同種的文化根源。當然馬前總統也趁這趟祭祖之旅到南京祭中山陵,到武漢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彰顯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史意義。 今年四月馬前總統再以祭祀黃帝陵的名義到大陸訪問,甚至有安排和習近平會面的行程,進行「馬習二會」,這個政治意義就更重大了。賴清德即將就職,由於「賴蕭配」被對岸定位為「獨上加獨」,大陸在五二○之前已經祭出多項對台不利政策,包括終止ECFA部分早收清單、修訂M503航線,最近金廈水域翻船事件,大陸更宣稱金廈沒有所謂的「禁止、限制水域」,等於是沒收了海峽中線的概念,進一步詮釋就是大陸不承認台灣的治權,這與馬英九一向宣稱的「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相違背。 馬英九此次大陸行能否化解兩岸日益升高的敵意螺旋,值得關注。不過,馬前總統兩度都以祭祖為名訪問大陸,可見血緣、文化仍是牽繫兩岸最重要的元素。因為同源所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只要不搞台獨,什麼話都好說」,一家人就沒什麼好計較的。際此清明時節,請民進黨人深思。

MORE

社論--沙漠淹大水的警示

日前,阿拉伯地區出現了七十五年來最大的暴雨,其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甚至在半天之內下足了一整年的雨量,造成全球第二繁忙的杜拜機場因豪雨造成的淹水,有高達近九百個航班延誤或取消,機場關閉超過兩個小時,大量旅客被迫滯留機場超過二十四小時。這場暴雨還造成鄰國阿曼十九人死亡。 根據國家氣象中心的統計資料,阿聯每年平均降雨量僅一百四十至二百毫米,而四月分的平均降雨量則只有八毫米,然而,這次卻在不到二十四小時內降下了二百五十五毫米的豪雨,是有紀錄以來的最大降雨量。 這場大雨不只襲擊阿拉伯地區,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也因大雨出現重大事故,阿富汗六成以上的城市陷入洪水,死亡人數超過五十人,巴基斯坦到目前為止,四月分的降雨已是歷史紀錄的兩倍以上,且已至少有六十五人死於暴風雨相關事件。 俄羅斯因大雨帶來的雪融,造成多條大河水位暴漲,烏拉河流域緊急撤出二十多萬居民;哈薩克撤離近十二萬居民,總統托卡葉夫稱該國正在經歷近八十年來的最大天災之一,他迅速下令削減其他支出,以騰出資金協助救災及災後復原工作。 受到鋒面影響,北台灣十八日也下了一場暴雨。氣象署資料顯示,當天北北基清晨五時至八時的三個小時間,時雨量達五十至七十毫米,且下周二起還有連續鋒面,預估至少會有三天容易下雨,要提高注意。 長期以來,阿拉伯地區只有缺水的問題,如今竟出現民眾四處躲避大水、飛機被大水沖跑的場景,實在令人難以想像。事實上各類天災已成為許多人生活的日常,除了大雨,台灣還有地震的威脅。連日來台灣各處出現停電、跳電,工業與農業兩大重鎮的桃園,甚至一日數停,衝擊民眾的生活、農業和工業。台電公司不諱言,這與「○四○三地震」有關。 記得「○四○三地震」後,有多家媒體和不少網紅表示,這次大地震沒有造成大規模的停、跳電,要歸功於台灣幾年來在電力轉型上的努力和成果。不料,十五日全台出現電力吃緊,備轉容量率一度掉到只剩百分之二點八,北部地區差點要實施分區停電,最後台電急call台積電等企業大戶迅速減少用電,才把備轉率拉回到安全低標百分之六。 現只是四月中旬,台灣的電力就得仰賴「護國神山」少用電才能勉強度過危機,當然會讓人擔心進入夏季用電高峰時期之後,電力會出現何等緊繃的局面。 面對到處停電的窘狀,台電也只好承認,其實「○四○三地震」的確損害了電力供應系統。除了當天和平、台中、國光、海湖等機組故障外,地震當天受損的和平電廠一號機、台中電廠七號機等多個機組因地震導致故障,必須停機檢修;此外,大潭電廠八號機也發生了跳脫,因而全台電力吃緊。 在地震、洪水的威脅下,許多公共設施都面臨必須重新檢視的考驗。如前述阿拉伯地區的洪災,除了降雨量太大之外,也因沙漠地區出現暴雨的機會極為罕見,各城市的地下排水道設施並不多、功能也不強,以致於洪水久久難退,使城市大亂。又如「○四○三地震」影響全台電力系統的穩定,以致於電力供應直瀕臨界點,如果本來電力供應的餘裕就高些,也不致於因為幾個機組進入檢修,就立即讓供電陷入窘境。 應知在氣候異常之下,天災變得愈來愈難預測,政府施政必須「料敵從寬」,因此,都市排水能量、電力供應量等都寧可多不可少,請政府好好盤點各種公共工程面對挑戰的韌性。

MORE

社論--面對新局勢的挑戰

隨著賴清德總統五二○就職典禮的接近,台灣朝野之間的相對攻防不斷出現。從國會到參加就職典禮的儀節,固然有諸多議論,但無論如何,民間總是對賴清德就職後可能帶來的新政府、新氣象,還是有所期待的。 事實上,賴清德雖是繼承蔡英文時代的相關政策,但他所面對的國內外情勢,卻更加複雜了。也更需要智慧、魄力和勇氣,去面對新的時代、新的局勢、新的挑戰。 首先是國際局勢。俄烏戰爭依然延續著,並且很顯然有長期化的趨勢。北約國家在戰爭拖長兩年多以後,顯得力不從心。而美國在財政與武器的供應上,也顯得左支右絀。因此如何結束這場戰爭,將是歐美諸邦要面對的艱難抉擇。而如果長期化之後,對台灣又會是什麼樣的局勢呢? 除了俄烏戰爭,還有以色列和哈瑪斯的戰爭也在中東延續著,這將使得美國必須動用相對的資源去應付這兩場戰爭。而在亞洲,美國本來試圖抗中所發動的圍堵,包括結合日、韓、菲等,形成為一個新冷戰的同盟,現在看來是難以全力以赴的。台灣處在這樣微妙的局勢裡,等於是在強國的夾縫中,要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顯然要特別小心應對。 再則,賴清德要面對的國內局勢是朝小野大。他不再有蔡英文時代一黨獨大,掌控行政、立法、監察諸大權的優勢,而是只擁有百分之四十的支持度,這跟當年陳水扁非常類似。現在國會也是由在野黨居多數,朝野攻防特別劇烈。賴清德勢必要面對一個相對分裂的局勢。賴政府將無法採取蔡英文時代那種激烈對抗,壓制國會、操弄政局的模式,而是必須形塑一個朝野可以對話、共同協商、共同應付國際變局的新關係。特別是兩岸關係緊張,朝野之間若能合作協調,扮演不同角色,或可對緩和兩岸局勢,維持和平大局有所幫助。 而新政府內部的人事也將面對世代交替的挑戰。新內閣之中不乏過去的學運世代,如今都已是五十幾歲的中年,扁政府時期的舊部如馬永成、羅文嘉、林錦昌等人,或許是未來培養的接班梯隊,但如何培養足夠氣度與智慧,寬廣的世界觀,以應對未來變局,這是對賴清德的另一種考驗。 未來我們將看到一個不斷適應新時代的民主模式。朝野都必須重新學習適應,建立共識,才能一起建構台灣的未來。台灣的民主經驗還是非常的「年輕」。比起歐洲有兩三百年歷史的資本主義、議會民主政治,台灣還在學習之中。不僅政治人物必須去適應新的變局,更重要的是民主政治的權力來源是人民選舉,當民意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國際局勢的巨變而改變時,政治人物也必須隨之改變,否則就會被淘汰。 當台灣民意因俄烏戰爭、以哈戰爭的殘酷死亡,而覺悟開始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時候,執政者就應該順應民心,提出可以維持和平的長治久安對策,而不是再去挑動對立,製造仇恨,演變成以分裂的台灣,去對抗強大的國際勢力。朝野和解,安定團結,終究是朝小野大的政局必走的路。這是賴清德領導政府的第一課,也是國會應積極學習的課題。

MORE

【福世繪】橫渡太平洋,古木筏的探險

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 人類無止盡追求科技與工業發展,但盡頭在哪? 沒有這些的人類是如何生活?譬如散落在南太平洋小島的人,在遙遠的年代,是如何跨越海洋?一艘無動力的筏,能橫渡太平洋嗎? 1947年4月,77年前,6位挪威與瑞典人建造一艘印加人的木筏,從秘魯出發模擬古代印加人的木筏航行。在南太平洋無動力航行,唯一現代技術只有無線電。餓了,從海裡捕魚。渴了,竹管貯存雨水。沒有人敢,因為這是不可能的航行…… 主導者是探險家托爾.海爾達爾(THOR HEYERDAHL),曾經在南太平洋的小島住了1年,使得他陷入一場論戰:史前時代人類如何到達這些島嶼?島上的石雕,讓他主張第1批居民可能來自南美洲秘魯。 海象無情,跨太平洋的無動力航行,怎麼可能?因此當他找《國家地理》雜誌贊助航程被奚落,說是他們從不贊助任何存心找死的人。他的朋友都勸他,趕快回挪威幹正經事吧,孩子還小呢! 跌破所有人的眼鏡。101天和4900英里無動力航行,他成功到達波利尼西亞群島,創造人類航海史的奇蹟。之後,他寫下《孤筏重洋》,更被據此拍攝成電影(Kon-Tiki,印加人太陽神的古名)。這是挪威影史上投資最高的電影,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探險雖然成功,他也被譽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挪威人」,但更多考證還是推翻他的南島遷徙假設。 幾年後,海爾達爾登上智利外海的復活節島,研究島上巨石像。之後寫出並拍攝《復活節島的祕密》紀錄片。 他一生有許多探險航行。有一次,發現大西洋海面上有大大小小的油塊,57天的航程,43天發現固體狀的油塊。他將大西洋被汙染的訊息傳遞到聯合國。使得世界大洋的油汙染問題得到關注。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首次環境籌備會議決定:向海裡傾倒廢油祭出禁令。 一生都在為更好的地球努力,他說:「我們的星球比我們在大洋上的蘆葦船要大,然而也小得足以把所有人帶入危險境地,除非我們之中那些活著的人,意識到要有智慧的合作。這將會拯救一座將傾塌的大廈,拯救我們共同的文明。」 他最後專案是在義大利的一個中世紀小村,幫村民重修羅馬時代的古房舍。2002年,罹患腦癌後,他選擇不做任何治療,禁食而逝,骨灰埋在這個小村。挪威政府在奧斯陸的教堂,以國葬規格致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他所拍攝的照片、日記、信件、論文視為《世界記憶名錄》。 12年後,愈來愈少人記得他是誰時,2014年10月6日 ,Google Doodle繪一艘破浪小船,並以原住民圖騰和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點綴。因為,這天是海爾達爾的100歲誕辰。 海爾達爾88歲去世前還積極參與考古探險。老先生說,人本來沒有極限,所有的極限都是自我設限。 77年前的這趟不可能航程,改變海爾達爾的一生,雖然驗證並不成立,但贏得世界的尊敬,促使他成為20世紀最傑出的挪威民族學家、探險家、作家。你可能不知道海爾達爾是誰,但77年後的今天,世界上不同角落,持續有很多為了地球更好的新生代接棒。讓垂垂老矣的地球,透出微微的光亮。

MORE

社論--給兒童幸福的未來

台灣的少子化已是國安級危機,因此每位兒童都是家庭與國家應該共同極力培護的未來希望。今年是台灣《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上路第十年,孩童的「幸福與安全指數」,包括健康、教育、生活、福利等,到底比十年前提高了多少? 一九八九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台灣二十多年後跟進導入這部法律,二○一四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實施《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彰顯我國重視兒童保護與培育的努力與決心。實施十年以來,台灣的兒權保護制度雖然逐漸與國際接軌,讓更多的孩子受到了社會的重視與保護;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孩子,沒有享受到童年的幸福快樂與自由成長。 根據衛福部在三年前提出的第二次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每五年提具一次)中指出,台灣的兒少人數雖然因為出生率降至新低而逐年減少,但政府投注在兒少相關的預算規模仍逐年有數百億元的增加,足見政府對兒少的重視。同時,二○二四年中央政府因應少子化的相關預算也達一千二百億元,創史上新高。 而政府對兒少的社會福利預算多用於發放補貼,但相關基礎建設與觀念的培育仍未到位,亟待補強。現實生活中,兒童面臨的社會大環境是:人口生育率頻創歷史新低、兒少自殺率連續五年攀升、幼童遭受凌虐人數不減反增等惡劣條件。 正顯示,兒童福利不是撒幣、發錢、提供多項免費福利等就能做好,兒童也不是家長可以任意揉捏的「附屬品」;對台灣的兒童權利保護與觀念提升,還有一大段長路有待努力。 衛福部統計,前三年有一百三十八名未成年兒少輕生,其中十一名為十二歲以下兒童,輕生原因包括:同儕霸凌、家長壓力、課業過重、家庭暴力等;去年全國兒少通報事件突破十二萬件,比前一年成長兩成,主要類型是「體罰」的不當身體對待。而從二○一九年至今,兒少受虐人數都在一萬一千件以上,去年上半年更已超過六千九百件,三歲以下的受虐案更是年年破千,顯見強化社會安全網、守護幼童健康與安全,依舊是家庭與社會刻不容緩的課題。 在生活、健康與教育等方面,前陣子一項兒童福祉的調查報告也顯示,台灣的兒少「主觀」生活滿意度只屬「中等快樂」,與世界其他國家相同的問卷調查評比分數低許多。台灣兒少主要覺得不快樂的項目排名依序是:運動不足、睡眠不夠、覺得孤單、缺乏家庭支持、學校功課壓力大等,讓許多孩子自覺正遠離無憂無慮的單純與快樂生活。 台灣的每人平均國民所得早已晉升至「已開發國家」,經濟上能讓多數兒童免於貧窮;但在生活、教育、健康、安全保護、兒童人權等,兒童期盼的幸福快樂還沒有來臨。 兒童是社會未來的希望,我們致力給兒童打造健康安全成長的良好環境,讓幼苗長成為可以頂天立地的棟梁。讓我們繼續共同努力強化關愛與保護的機制,許給兒童們更幸福美好的未來。

MORE

社論--保證良好的電業環境

四月中因台電機組連續跳電,桃園等地有多起停電事故,居民生活和產商業務都受影響。立委提案修法延用核電,地方首長指責中央能源政策荒腔走板;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為此請辭負責,但兩天後又聲明不辭了。 王總在留任的聲明裡激越地說:「我厭惡台電被當做政治鬥爭工具。」其實台灣人認知的台電是國營獨占企業,不是政治鬥爭工具。用電戶唯求穩定供電,合宜計價,不要無預警停電。 台電會自認變成黨派腦鬥爭的犧牲品,像對號入座。因為爭點在於上位能源政策,下游台電的發、輸、配電等業務得失,只是辯論政策的引據。 由執政者律定的能源政策,未獲電業專家和守護生態者認同,在野黨派、民選公職據以提出諍言,使電力公司成燃點。因為停電,百工百業有感,生活不便時民怨高漲,矛頭皆指向政策偏差。外商、台商這些年不斷建議政府應穩定供電,科技廠甚至要求允許自建電廠,自力更生。 台電是順應政府能源政策的國營公司,必須與政府共同承擔民意問責;鬥爭說像自設悲情,所以挨批取媚當道。 王總還告訴媒體,電力系統很單純,就是把電透過一萬多條饋線、三百萬根電桿、一百五十萬顆小變壓器、一百五十個開關,送到家戶。桃園停電是末端一、二故障,屬事故停電;難道核能多放幾部,末端萬條饋線就不會跳了嗎?抱歉,會繼續跳,繼續停電。 如王總所說,電力系統很單純,發、輸、配電而已。但論及實務操作與資源配置,管理到位即單純;管理不逮,資源匱乏時,會狀況不斷。 停電因素絕非單一,遇地震、颱風、戰爭,神仙公司也莫可奈何。台電之病是承擔政治任務致鉅額虧損,怎可能還有餘力更新設備、確保末端饋線無虞呢? 台灣有僑民旅居德國魯爾區杜伊斯堡四十年,從未遇停電;德國也關核電廠,卻能維護輸配電正常運行。可證台電的困境,得向上位追究,是多大的政治力介入企業營管,才導致台電不能像台積電那般討喜。 王總是宅心仁厚的管理幹部,眼看部屬櫛風沐雨,保障事故停電於最短時間內恢復供電;他說:「噴口水的人也許不在乎,可是我台電二萬八千多弟兄姐妹每天為此奔忙,我非常在乎他們。」 台電工會力挺在乎員工的好長官留任。其實更多用電戶都知道台電員工的付出,見證過颱風後台電員工搶修線路的辛勞;地震連發,台電技術人員和許多消防、救難人員一樣並肩涉險,檢查設備,幫助民眾重整家園。 當今社會,誰無難為人言的心酸呢?百工百業亟需互助,共擔風險。警察維護治安,隨時隨處都有難測危機;空軍官兵不分晴雨,須幾分鐘內緊急起飛,趕赴任務空域,壓力山大;醫護人員全天候輪班,救命於俄頃,身心豈會鬆弛。 術業有專精,電力系統的「眉角」行外人難測,可是用專業訕諷輿論辯證能源實務,就是反智。台電既獨占供電事業,更應科普(popular science)電業知識,為己謀,爭取認同;為台灣好,可形成共識,匡補政府的能源政策。 天上不會掉下免費又美味的餡餅,台電若期待良好的電業環境,須從自我力行起步,實事求是,誠信敬業;事宜對人言時,多言直諫,至少去化些空自淒涼的心酸。

MORE
/9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