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蔬食園地 | 人間福報

蔬食

【異鄉食情】甜苦蕎之別

文/童言 新婚不久,我為挪威夫婿在台報名學中文。一日,韓國同學邀他一起去吃韓國菜。回來後,他說有一道冰冰涼涼的黑麵條,吃不習慣。我告訴他那是蕎麥做的,日本料理常有它;可我卻不知曉韓國人也吃蕎麥麵,食用方式和日本人差不多。 近年坊間流行一種黃金蕎麥茶,我原以為和做成麵條的蕎麥是同一品種,深入了解之後,發現蕎麥竟然還區分成甜蕎、苦蕎兩種。我過去熟悉的小三角錐狀蕎麥是甜蕎,亦即日、韓兩國人民用以磨粉加工製作的蕎麥麵條;時下最夯的養生黃金蕎麥茶則是苦蕎,種子呈瘦果長卵狀,乃古代遊牧民族的主食,所以也被稱為韃靼蕎麥。甜蕎、苦蕎同為蓼科蕎麥屬下的兩個品種,兩者的整棵植株均有芸香苷(rutin),但苦蕎的含量比甜蕎更加豐富。 蕎麥富含芸香苷的特性可以保護血管,在醫學上已證實對視網膜出血有顯著的療效,亦能防範冠狀動脈阻塞,儘管屬於優質雜糧,但蕎麥中的磷和鉀含量也相當高,腎臟病患者食用前應請教醫師為宜。此外,蕎麥裡豐富的膳食纖維,並不適合有腸胃道潰傷問題的人當主食攝取。 獲知蕎麥具有預防視網膜出血的功能,讓視力逐漸老花的我,開始將它摻入三餐的米飯中,或是多加飲用蕎麥茶,希望透過食療方式,維護自己的眼力,並為健康加分。蕎麥沖泡的茶香氣迷人,無咖啡因,不致影響睡眠品質,泡過茶的蕎麥可與白米煮成蕎麥飯,增添米飯香氣與纖維質吸收,一舉數得,成為我的雜糧新寵。霎那間,我才明白日本人為何對蕎麥情有獨鍾,注重養生的日本人,從不放過有益健康的超級食物,過去食用甜蕎製作的蕎麥麵,如今飲用苦蕎沖泡的蕎麥茶,熱沖冷泡兩相宜。 杏仁果毛豆蕎麥拌飯 食 材 蕎麥3杯、杏仁果100公克、毛豆仁100公克、鹽1茶匙、胡椒粉1/2茶匙。 作 法 ❶蕎麥洗淨,泡水至少2小時後,即可用電鍋煮熟備用。 ❷杏仁果放入平底鍋,不加油,以小火加熱略炒1至2分鐘即可。 ❸倒油入鍋,用中火將洗淨的毛豆仁快炒至熟,就可熄火,與杏仁果一同倒進煮熟的蕎麥飯中,加鹽、胡椒粉調味攪拌均勻,便可裝盤享用。 小叮嚀 蕎麥可斟酌減量,與白米一起煮熟食用。

MORE

【逸饗蔬食】芒種 芒果正當時

文/林乃光 天氣漸炎熱,已將進入二十四節氣的芒種。 此時冬、春作物忙著收割,夏、秋作物忙著栽種。意示著這個時節農事活動,相當「忙碌」,這裡「芒種」的芒,是說「有芒的種子」,像是稻禾、玉米、麥子、高粱……這類五穀雜糧,要趕緊栽種或採收了! 明朝有詩描述鄉間芒種景象: 「時雨如膏沐,能添竹樹鮮。 石橋分野望,雲日澹川煙。 僧笠歸花外,漁舟繫柳邊。 村村逐芒種,播榖滿菑田。」 這時節雨水濛濛,使竹子清新鮮翠,從石橋上遙望去是鄉村農田,和著陽光煙雲映著遠山的景像。出家僧人的斗笠掛在樹上,打魚的漁船也閒置在柳樹下,他們都去哪裡呢?芒種之時每個村落的人們全都下田裡農忙著,鄉野間看不到悠閒的人。 因為古時沒有科技農耕,每季糧食栽種收成都非常重要,攸關著一年的人民生計。 在這繁忙的時節,天氣潮溼炎熱,容易心煩、多夢,心火旺盛,體力容易消耗, 所以要多休息、多喝水,補充水分。並且少吃油膩食物,要多吃蔬菜、瓜果,來清暑解熱、護胃益脾。 芒種的「芒」雖不是芒果的芒,但芒果在此時台灣,也邁入產季,許多品種正是大採收期。芒果味甘酸、性涼無毒,有益脾胃、清熱生津,解渴利尿等好處。 芒果熱量低、營養價值高,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含量相當高,可穩定血壓、降膽固醇,幫助腸胃消化,也有潤澤皮膚、養顏美容的功效。吃一顆拳頭大的芒果,就能獲得人體一日90%的維生素A。 芒果雖好吃,但對芒果過敏、有三高疾病和腎臟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別因為好吃吃過量了。 芒果蒸糕 食 材 芒果1顆(取果肉150公克)、優格50公克、糖50公克、溫水50c.c.、低筋麵粉200公克、泡打粉8克、芒果乾一片。 作 法 ❶芒果乾切小丁,泡水半小時,瀝乾備用。溫水將糖先溶化。 ❷將芒果、糖水、優格以果汁機打勻。拌入過篩後的低筋麵粉、泡打粉,混和均勻。 ❸將粉漿倒入耐熱容器或杯子,上飾乾芒果丁。以電鍋外鍋1杯水,蒸至開關跳起,即可取出。

MORE

綠色永續 生物共好 綠色餐桌

文/灃食蔬食季刊  吃,對每個人的生活很重要,而怎麼吃,卻能影響地球未來。近年來,出現愈來愈多支持環境友善觀念的「綠色餐廳」,努力縮短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也就是採用在地當季食材,減少添加物,更注重產品來源,消費者透過吃來認識在地食材,並增加永續料理知識,來保護土地。也許,保護土地聽起來遙不可及,其實只要生活中「好好吃飯」就可逐步實踐,讓永續不再只是口號。 別小看每天三餐對生活的影響,如果有從容的節奏和步調好好吃飯,可以讓身心靈都覺得舒服,這不僅能好好地面對工作,也有更多精神和熱情面對除了工作以外重要的人事物。 綠色餐廳興起 羅倫茲尼(Lorenzini)在1994年提出的「綠色餐廳(green restaurant)」概念,是一項提倡從建造、內部設計到正式營運後的耗材、餐點及廢棄物處理,皆以節水、減少廢棄物、可回收利用等有效利用能源作餐廳的規畫。 政府為促進永續發展,推出許多政策鼓勵業者,比如推動「星級環保餐館」及「環保標章餐館」,還有禁止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等,都是為了由源頭減少垃圾量,同時也持續推動惜食教育,使全民共同落實綠色餐飲。 「綠色餐廳」是政府近這幾年來力推的永續飲食行動,民眾除了可透過環保署官方認證的綠色餐廳外,在民間,也可透過「綠色餐飲指南」(Green Dining Guide/GDG)認證的店家,品嘗有機、在地食材,並且友善環境,從產地到餐桌的新鮮健康料理。 綠色餐飲指南 「綠色餐飲指南」是2018年,由一群關注農業與永續飲食人士共同發起的「永續飲食推廣協會」,借重英國永續餐廳協會(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SRA)在歐洲推廣永續餐飲十多年的經驗,首先採取綠食運動,深化消費者對「綠色永續餐飲」的概念,同時也藉由媒體社群影響力,讓民眾更能夠理解何謂「綠色餐廳」及「安心外食」的概念。 綠色飲食作家番紅花,長期關注海洋、動物及土地的倫理,並積極提倡綠色飲食和友善環境。她談到,過去其實沒有涉獵有關環境友善議題,但自從自己有了小孩後,開始關心孩子每日三餐及食材來源,因而鑽研相關文章並關注倡導永續飲食理念。 2019年「綠色餐飲指南」發起〈綠食宣言〉運動,並與作家番紅花共同合作,親自拜訪全台灣綠色餐廳,透過飲食之旅,記錄這些綠色餐廳堅持的料理精神與美食故事,提供消費者一份純淨的餐飲指南。 「綠色餐廳」為何重要? 根據統計,台灣每周外食超過7次者有58.2%,其中午餐外食比重高達66.7%。因此,若要對一般民眾提供綠色飲食,企業員工餐是外食中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從餐飲業者角度來看,番紅花說,台灣外食人口比例高,外食市場大,既然大家都可能需要外食,如何鼓勵餐飲業者不論規模大小,都能有意識去尋找綠色食材、減少一次性包裝,讓社會在飲食有更好的綠色發展。於是,她開始積極倡導綠色飲食,期待能促進國人健康飲食概念外,也希望透過產業鏈串接,連結餐廳與永續食材、加工品生產者,透過餐廳比一般民眾更穩定且大量的蔬果需求,讓有機農產品銷售趨於穩定。 談到綠色餐廳的重要,餐桌永續等於環境永續,環境永續就是土地與河川水源健康,土地與河川水源影響所有動植物存活,這是生物多樣性概念。她強調,不要小看一日三餐及任何食材的選擇、只要有意識去選擇友善農法,就會對地球更好,正如保育學家珍古德所說「我們每天有三次機會,可以改變世界」。 綠蔬食評鑑指南 所謂「綠色餐廳」,是趨近低環境成本的餐飲經營模式,選用對土壤與生態相對友善的有機食材,並且減少添加物使用,降低資源耗損與浪費。隨著現代人健康與環保意識抬頭,選擇吃蔬食的人愈來愈多,2023年,由綠色公益基金會主辦的「綠蔬食評鑑指南」,在於提高蔬食文化價值、降低蔬食年齡層,讓蔬食成為眾多美食的選項之一。 除了評比食物的美味程度外,也首度將「低碳飲食」納入評鑑標準,例如: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在地及當季食材……以減少碳排放,鼓勵更多蔬食業者以行動關心氣候變遷、地球暖化議題。 綠色餐飲 雖然大家不一定會在綠色餐廳用餐,但可以將綠色永續的概念帶入自家廚房。除了以「餐廳」面向的「綠色餐飲指南」,還有以「食材」為主的「永續食材指南 」(Sustainable Food)。食材指南用意是引導消費者清楚辨識食物生產的永續價值,目的是希望人與環境共存,如果愈多人有意識地消費,就能推動產銷鏈生產符合永續概念的食物。 有關「食農教育法」,番紅花表示,食農教育包含層面非常廣,她認為推動食農教育是讓孩子知道食物從哪裡來,進而對食物產生惜食之心,並產生自己動手做的熱情與興趣,充實孩子味覺記憶,這些都是食農教育法可以培養當代孩子飲食素養的重要內容。 她建議,孩子一個星期有21頓飯,可以事先規畫在周末和孩子做一兩頓飯,和孩子一起討論可以做些什麼、吃些什麼,不看手機,好好專注眼前的兩三道菜,藉此了解食材時令,以及創造更多的飲食話題。

MORE

以米發酵的滋養甘露

文/三日月 先生住院治療期間施打抗生素,專師特別提醒不可食用牛奶、奶製品還有豆製品,咖啡與茶類也不宜飲用,這幾個小限制讓我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準備早餐。煩惱之際想起曾在《小森時光》看到一款以米製作的飲品——甘酒,說在日本被稱為「喝的點滴」,是以米發酵而成,不含酒精,可以迅速補充營養。 花蓮無思農莊便有各式以在地米製作的甘酒,加上醫院裡的商店販售的黑木耳露,兩款不加糖的健康飲品,讓先生住院期間的早餐品質與營養得以維持。 化療後口腔黏膜受損,先生能夠食用的食物受限制,因住院開始飲用的甘酒意外地很合先生口味,讓我興起自製甘酒的興致。 上網爬文,又向友人取經後,開始我的甘酒實驗。 將糯米煮成粥後加入米麴在放在電鍋保溫,不知道是保溫不當還是什麼原因,第一次製作出的成品呈現糯米粥與在粥中泡軟的米麴各自為政的狀態,吃起來就只是有米麴顆粒的白粥,雖然沒有不好的氣味,但可以確定第一次嘗試是失敗了。 再度請教友人後,發現第一次失敗是由於沒掌握好溫度的控制,第二次嘗試時,我參考《小森時光》待粥溫降到吃進嘴中略燙口才拌入米麴,充分攪拌後再倒入壓力鍋中密封,約每隔半小時就以手碰觸壓力鍋表面,以手感覺溫度不燙(此時鍋蓋溫度依然高於手溫)便開鍋蓋,一邊攪拌一邊加熱,鍋子內緣出現小泡泡後即可關火,並蓋上鍋蓋密封,由於此方式並非一直維持定溫活性溫度,而是讓溫度維持在米麴活性溫度(攝氏30℃~60℃),所以發酵時間比固定維持在攝氏60℃所需時間長。早上9點煮好粥,大約晚上10點才發酵完整。友人則是以電子鍋恆溫保溫,睡前製作,隔天早上就可以享用暖暖的甘酒。 完成後以消毒過的玻璃瓶分裝,分別以冷藏和冷凍保存,一次製作一鍋,大約可以食用兩周。 自家製的甘酒只有圓糯米與米麴,不像市售產品口味多元,但也因為僅有單純的滋味,不論是直接飲用或是與紅豆湯、小湯圓搭配都極好。 冬至日,煮好部落媽媽製作的四色湯圓,將小湯圓加入甘酒,色彩繽紛又暖胃的冬至圓就完成了。 這一碗不華麗的甜品裡有以花蓮光復的紅糯米、紫糯米製作的湯圓,有宜蘭員山的圓糯米製作的甘酒,小小的一碗卻有著滿滿的土地能量。

MORE

盲棒教練陳宥憲茹素 體力耐力變強跑更快

【特約記者廖德修台北報導】擔任國內盲人棒球隊總召,明年將率隊赴美角逐2025盲棒世界盃的陳宥憲,茹素已5年,他表示:「2015年當國手時從本壘跑到壘柱(30.48公尺)約6秒,現在是教練,卻進步到4秒多。我想這就是素食的成果,減重10公斤體態輕盈、健康瘦身。」他曾參加兩屆世界盃,2013年奪冠、2015年獲亞軍,還抱回最佳打擊、最佳防守這兩項個人獎。 陳宥憲回憶茹素緣起是因太太懷孕時只要一接觸肉類和蛋奶就極不舒服,從此全家便進入素食生活,女兒「豬寶」(豬年出生)更是胎裡素。長期茹素除了瘦身有成,體力耐力也變強。先前陳宥憲取得國家合格證照後又到中國大陸進修,目前在台北有一間身體理療室,成為專業按摩師,也為人規畫康復療程。以前工作久了常感疲累,如今耐力起碼增加半小時,運動後的自我修復能力也跟著強化。 尊重生命 內心變平靜寬容  他強調:「吃素除了身體獲益,內心也變得平靜、寬容,更可培養慈悲心,不殺生,建立善的循環。想想看,人都有父母家人,動物何嘗不是;葷食可能導致牠們失去父母子女,站在尊重生命的立場於心何忍,更何況葷食的營養大都能從茹素取得。」陳宥憲對素食非常堅持,但必須吃得對,如食物的原型、好的油脂,並注重營養均衡。 說到素食的好處,陳宥憲和太太相識竟也是透過素食餐廳阿姨牽線。陳宥憲老家是宮廟,太太家裡篤信佛教,兩人從小不乏素食的經驗,到台北工作後碰巧常到同一家素食店用餐(尚未完全茹素),一位阿姨說:「這個小伙子按摩技術很好,人也善良,妳(陳太太)不妨認識一下。」陳宥憲說:「我覺得遇到對的人,一個月後決定告白,沒成功,隔周再來,第3次就過關了。」緣分讓兩人相遇,但陳宥憲是視障者,接著就一起克服困難,帶著家人的祝福共結連理。 1989年出生的陳宥憲原本是運動健將,曾是手球國手,2009年就讀彰師大體育系時不幸發生車禍造成CVI(大腦視覺皮質盲),眼睛雖無外傷,視力卻完全消失。為了生活與就業他重新學習,接受專業輔導完成學業,也有了穩定的工作。陳宥憲不諱言:「從運動員變成視障者,曾經沮喪到嘗試輕生,後來轉念一想,何不努力走出另一條路,並把每天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活,在生活中促進善緣。」 鼓勵視障朋友 多接觸運動 走出陰霾後陳宥憲重拾運動,更想幫助其他視障朋友,2012年接觸盲棒,翌年成為國手拿到世界冠軍;後來擔任家鄉高雄「雄霸盲棒隊」教練,全隊約30人,以後天全盲者為主,年齡從20幾歲到60、70歲。他說:「我先鼓勵視障朋友來參與體適能,再支持他們加入盲棒隊,這樣一來身心的成長更能大幅提升。」因為運動能讓人紓壓,產生自信,重新交朋友,建立人際關係。進而學會獨立自主,對未來更有選擇權,有機會過更美好的生活,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談到明年7月在美國開打的盲棒世界盃,陳宥憲擔任總召,負責排定計畫與選拔國手,他說本屆會以新人為代表隊主力,做好世代交替,更希望能鼓勵更多視障朋友來打球。  

MORE

【當餐嘗鮮】食材二次加熱迷思

文/本報綜合報導  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是真的嗎?對於米飯二次加熱的顧忌,主要是可能帶來健康風險。由於米飯存放過程中容易滋生細菌,甚至變質或發黴,因此認為米飯二次加熱對健康有害。但這並不意味著二次加熱的米飯就一定會致癌,事實上,經過適當的保存和加熱處理,還是可以安全食用。反而是以下幾種食材,二次加熱可能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菠菜與綠葉蔬菜 菠菜是營養豐富的綠葉蔬菜,富含鐵質、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然而,菠菜中的硝酸鹽在加熱過程中可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由於亞硝酸鹽在胃酸作用下,可能形成致癌的亞硝胺,增加癌症風險,建議避免二次加熱菠菜等綠葉蔬菜。 中醫對菠菜的評價頗高,認為其性涼、味甘無毒,入腸、胃經。但要注意的是,菠菜等綠葉蔬菜在新鮮狀態下,才具有最佳的養生功效。新鮮菠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清熱解毒、養血潤燥。因此,在食用菠菜時,應盡快新鮮食用,並且避免重複加熱。 除了菠菜,其他綠葉蔬菜,如芥藍、油菜等也存在類似的問題,這些蔬菜中的硝酸鹽含量較高,二次加熱後同樣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對於這類蔬菜,建議適量烹飪,儘量避免剩餘。 蘑菇類食材加熱 蘑菇是一種美味的食材,富含蛋白質、纖維和多種微量元素。然而,蘑菇中的蛋白質容易在高溫中變質,導致營養價值流失。此外,二次加熱的蘑菇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因此,為了保留蘑菇的營養,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建議減少二次加熱蘑菇類食材。 蘑菇具有益氣開胃、抗癌等功效,在烹調蘑菇時,可以選擇燉湯、蒸煮等烹調方式,以保留其營養價值。每餐適量烹飪蘑菇,避免剩餘是明智之舉。 馬鈴薯澱粉食物 馬鈴薯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富含澱粉、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然而,在二次加熱過程中,馬鈴薯的澱粉可能發生變化,導致口感變差並產生有害物質。此外,長時間加熱還可能破壞馬鈴薯的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建議適量烹調以免剩餘,避免二次加熱的問題。 馬鈴薯性甘平無毒、能健脾和胃、益氣調中,新鮮馬鈴薯不僅營養豐富,還能為身體帶來許多益處。烹飪馬鈴薯時,可以選擇燉煮、蒸煮等烹飪方式,以保持營養價值並減少產生有害物質。 食物的保存和加熱方式,不僅是口感享受,更關乎身體健康,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注重營養科學和飲食搭配,才能享有健康與美味。 番茄料理與禁忌 許多人都聽過:「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番茄以豐富的營養和多樣的烹飪方式,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無論是清爽的番茄沙拉,或是暖胃的番茄濃湯,都能帶來滿滿的幸福感。然而,儘管番茄富含多種營養成分,但在享受美味與營養的同時,更要了解一些飲食搭配的知識,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番茄營養多元 番茄不僅色澤鮮豔,味道酸甜可口,更重要的是營養價值高,被譽為「蔬菜之王」。每100公克的番茄,維生素C含量可達20毫克,而且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E、鉀和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對於美白養顏、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都有不可忽視的功效。 番茄中的番茄紅素是最佳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緩老化過程,對預防癌症也有正面作用。此外,番茄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體內毒素排出,對於維持良好的消化系統功能大有裨益。 食材搭配禁忌 番茄加豆腐是許多人喜愛的搭配方式,但實際上,番茄的果酸與豆腐的鈣質結合後,容易形成不易吸收的果酸鈣沉澱物,長期食用可能會增加結石的風險,尤其是有結石病史的人,更要避免這種搭配。 有些人喜歡同時食用番茄和地瓜,以為可以雙重補充營養,事實上,番茄和地瓜都含有較高的糖,這種組合如果長期食用,可能會導致血糖指數升高,增加糖尿病的風險。特別是對糖尿病前期或已患有糖尿病的人,應該避免這樣的組合。 綠豆性涼,可以清熱解毒,番茄也有清涼解暑的效果,但這兩種食物一起食用,可能會導致身體過於寒涼,引起腹瀉、腹痛等消化系統不適的症狀。尤其是脾胃虛寒的人,應避免將番茄與綠豆同食。 好搭檔更美味 番茄雖然存在一些搭配禁忌,但也能與許多食材相得益彰,既能提升美味,又能增加營養價值。正確的食物搭配,不僅能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還能幫助人體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橄欖油是一種健康的植物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用橄欖油烹調番茄,不僅能增加食材的風味,還能促進番茄紅素的吸收,番茄紅素是一種脂溶性物質,與橄欖油一起食用,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深綠色蔬菜也很適合搭配番茄,比如菠菜、綠花椰菜等,由於富含鐵質和葉酸,與番茄中的維生素C一起食用,可以促進鐵質的吸收,有助於預防貧血,這種組合不僅營養均衡,還能為餐桌增添豐富的色彩。

MORE

【蔬食常備菜】日本油菜 小松菜

文/朵澐 那天上市場例行採買,看到了在日本吃過的「小松菜」,問明老闆後,正確無誤。自從在日本吃過後,對其口感非常喜愛;在日本也稱為「日本油菜」的小松菜,富含微生素C,胡蘿蔔素及礦物質,營養價值很高,鈣質甚至比牛奶還要高,目前在生機界屬明日之星,非常適合吃蔬食者食用,不愛菠菜帶澀味的人,可改吃小松菜。 自製小松菜雪裡紅 食 材 小松菜1把、鹽巴3匙。 作 法 把小松菜葉切掉尾端部分,清洗乾淨,撒上海鹽或鹽巴,搓揉一下,每10分鐘把小松菜翻一次,翻個3至4回後,約30分鐘就變軟了。存入夾鏈袋,放進冰箱放過夜後,食用時再用清水洗一洗,把水瀝乾,清脆的小松菜雪裡紅就完成了。 小松菜雪裡紅佐豆乾毛豆 食 材 小松菜雪裡紅100公克、毛豆60公克、豆乾3片、二砂、橄欖油、清水皆適量。 作 法 小松菜雪裡紅洗淨切丁,毛豆燙好去膜,豆乾洗好切丁,平底鍋燒熱,倒入適量橄欖油,把豆乾丁放入稍加翻炒兩下,接著到入小松菜雪裡紅丁,一起翻炒,最後加入毛豆,一些清水,改大火快速炒,加入些許二砂串味(鹹淡適個人口味調整),一道下飯神菜即可上桌。

MORE

香草洋芋

文/陳滿花 深秋是養脾與護心的最佳時節,馬鈴薯味甘,為五色食物中的黃色食材,益脾胃,可以幫助脾胃虛弱的人。 我常利用假日烤一大盤馬鈴薯,並將許多點心擺了滿桌,讓孩子、孫子們任意取用,看到他們吃得開心,笑聲不斷,也拉近彼此的距離,這也是我們三代同堂的幸福畫面。 食 材 馬鈴薯2個 調味料:橄欖油1/2小匙、鹽1/4小匙、黑胡椒粒1/4小匙、義大利綜合香料1/4小匙。 作 法 ❶馬鈴薯洗淨,切塊,以滾水汆燙,取出,瀝乾水分,淋上橄欖油,以鹽、黑胡椒粒、義大利綜合香料調味,備用。 ❷馬鈴薯塊放入預熱的烤箱,以180℃烤15分鐘,至表面微黃,即可取出。 小叮嚀 1.馬鈴薯切滾刀塊,增加受熱面積,較易熟透。 2.利用汆燙餘溫淋油,可減少烤箱用電量。 3.以烤箱大小來決定馬鈴薯的多寡,才不致浪費能源。──摘錄自《禪味點心》法鼓文化

MORE

乾薑暖和身心

文/石原新菜 薑含有對健康有益的薑辣素(Gingerol)及薑烯酚(Shogaol)兩種成分。「薑辣素」透過促進血液循環來提高體溫,每天嘗一點,可以為身體加溫,增強免疫力。「薑烯酚」則是以促進體內脂肪及醣類燃燒來提高體溫,不但能清澈血液、擴張血管,還有助於身體抗氧化,促進循環。 生薑、乾薑、炮薑都是薑,一般生薑只要經過晒或蒸烤後乾燥製成「乾薑」,就會使得薑烯酚大幅增加,保健功效也提高為生薑的10倍以上;對於體弱或身體冰冷的人來說,「乾薑」對身體具有良好的補養效果。 乾薑、紅茶與黑糖,是暖和身心、活化代謝最好的配方,還可改善肩頸痠疼及手腳冰冷。乾薑磨成粉,加入炒飯或蔬菜湯中都非常可口,乾薑也可以加入水果茶中,風味獨特。深秋初冬,溫熱飲饌,一點點乾薑,便使身體暖和起來。 乾薑黑糖紅茶 作 法 ❶準備紅茶或紅茶茶包。 ❷沖泡時將乾薑粉放進,與黑糖一起攪拌。 ❸黑糖可以使用麥芽糖或蜂蜜取代。 ──摘自《乾薑排寒》,石原新菜著,方舟文化。

MORE

【夏至節氣 0621~0707】促進消化鳳梨嫩薑

文/但漢蓉 曆書記載:「斗指乙,為夏至。萬物於此皆假大而極至,時夏將至,故名也」。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今年「夏至」正值端午佳節連假,在飽嘗各式鹹粽、甜粽的同時,來盤辛香的嫩薑芽與酸甜的鳳梨入菜是最解膩、助消化的,熱騰騰的品嘗美味,放涼了,當作一道涼菜也爽口,鳳梨搭配嫩薑,在夏日潮溼悶熱的氣候裡,是促進消化的涼菜。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6月夏至前後,是「嫩薑」盛產季節,細白、鮮香爽脆的嫩薑,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具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及解毒等功效,無論是醃漬或是快炒都非常美味。夏季也是「鳳梨」的盛產期,鳳梨入菜快炒另有一番風味;含豐富鳳梨酵素的鳳梨,當作水果可以幫助消化,加熱後豐富的膳食纖維,更是促進腸胃健康的好食材。 鳳梨嫩薑炒川耳 食 材 發泡川耳(黑木耳)1米杯、嫩薑薄片1米杯、鳳梨片1.5米杯。 ◆調味油 橄欖油3大匙、白芝麻油2大匙。 ◆醬汁 冰糖、烏醋、醬油各1大匙。 ◆配料 白芝麻粒2大匙、紅辣椒、香菜少許。 作 法 熱鍋,放入調味油與辣椒絲、少許薑片炒香;再加入發泡好的川耳翻炒,蓋上鍋蓋燜煮一會;再加入鳳梨片炒熱後,起鍋前加入嫩薑片,淋上「醬汁」收汁入味;裝盤,撒上白芝麻粒、香菜點綴調味即可。

MORE
/33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