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說喻 | 人間福報

星雲大師

星雲說喻--八折誦經

文╲星雲大師 有一個年輕人,父親因病過世,為了對父親表示思念與祝福,便到寺院禮請法師至家中誦經。 佛事開始前,他向法師問道:「請問法師,為我父親誦一卷《阿彌陀經》需要多少錢?」法師聽後心裡嘀咕著:誦經超薦還談價錢?好吧!既然你都這樣問了,我就開個價。於是法師說:「一千塊!」 「太貴了吧!可以打一個折扣嗎?八折,八百塊可不可以?」 法師一聽,深不以為然,還要求打折扣?但仍回答:「好吧!打折就打折,八百吧!」兩人談妥以後,法師便開始誦經。 經文諷誦完畢,接著法師又為亡者祈願祝禱,只見他口中念念有詞:「東方的佛祖啊!請您引導亡靈到東方世界去吧!」跪在後方的年輕人一聽,卻是滿臉疑惑,拉拉法師的衣角,說:「欸,師父!人家都希望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您怎麼要我父親到東方世界去呢?」 法師回答說:「到西方極樂世界要一千塊,你剛才要我打八折,『八折誦經』就只能到東方世界。」 年輕人心想,為了省二百塊錢,讓父親只能到東方世界,怎麼說得過去?「算了!我再加二百塊,請您重新祈求,讓我父親到西方極樂世界吧!」 於是,法師重新祈福:「西方的佛祖啊!現在這個年輕人改變心意,又加了二百塊錢,請您把亡靈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吧!」 這時,棺材裡的老父親忽然一跳而起,指著兒子大罵:「你這個不孝子,為了省二百塊錢,讓我一下子跑到東方,一下子又到西方,來回奔波很辛苦,你知道嗎?」 佛法、信仰不是商品,它是無價的,不能以金錢多寡來衡量。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功德的大小並不在於念經念得久、念得長,只要真心誠意、一念淨信,就有力量、就有功德。 所以,不管我們信仰的是哪個宗教,面對親友的離世,並不一定要著意於社會風俗的繁文縟節,反而簡單節約、正心誠意就是對他們盡最大的敬意。

MORE

星雲說喻 不做老闆做小工

文/星雲大師 一九五三年,我在宜蘭成立念佛會,開啟在宜蘭的弘法之路。那時候,有一些青年人跑來跟我說,想要跟隨我出家,剃度為僧。但是我當時連一個寺院都沒有,自忖無法盡到教育的責任,就婉言拒絕了。這其中,有二個青年,一個叫做林秀蘭,一個叫做黃世樑,因為要出家沒能出成,後來就結為連理了。 一、二十年後,當他們得知我在高雄佛光山開山,就跑來找我。見了面,他們說:「當初您沒有讓我們出家,現在可否讓我們到佛光山來做個小工?」我一聽,就說:「你們不是在台北開店嗎?為什麼放著大老闆不做,要跑到這裡來做小工呢?」 他們說:「做老闆,天天只想著要賺大錢,那不快樂;假如能到佛光山做義工,賺歡喜、賺快樂,才是重要。」聽了兩人的一席話,倒也讓我為他們能有這樣的觀念,感到相當的讚佩。 當然,我也告訴他們:「佛光山是寺院團體,在這裡修道,要早起、要素食,每天還要為大家服務,甚至掃地、倒茶……。」夫妻倆聽了更是歡喜,都表示相當願意。就這樣,兩個人上了佛光山,一做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間,他們從來沒有惹過是非,也沒有說過別人的閒話,甚至於還把家裡留給他們的財產,不時地用來布施結緣。有一次,我就問:「你們在這裡做義工,不拿薪水,而我也沒有特別給你們什麼錢財花用,為什麼你們還要拿錢來給我們呢?」他們都說:「給我們錢,我們也用不上;給您錢,您可以運用這些錢,到世界各地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不是更有意義嗎?」 所謂「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像黃世樑夫婦,他們寧可以不做老闆,也要到佛光山來做義工,而且一做就是二十年。為什麼?就如同他們說的,做義工裡有歡喜,可以賺到歡喜財。 所以,歡喜與快樂不一定是從金錢上獲得,從其他方面也可以得到更高的生命價值。

MORE

星雲說喻 姓李的兒女

文/星雲大師 我的俗家姓李,佛光山大慈育幼院中的孩子,也跟著我姓李。為什麼呢? 這些小孩最初來山的時候,身份不明,有的是警察送來的,有的是善心人士從路上撿來的,或是有人偷偷送到育幼院門口,根本不知道他們的父母究竟是誰。 為了收容這許多孩子,光是報戶口,就經歷一番周折。 記得當時負責院務的職事來到我面前,面有難色地告訴我說:「我們去戶政機關申報戶口,可是被拒絕了,他們說必須要有人認養,小孩才可以入籍。」 一般的人都不肯做這些孩子的父母,擔心他們長大後,會和自己親生的兒女爭奪財產。 不得辦法,我只有說:「統統都用我的姓吧!」所以,那時候一共有一、二十個小孩跟著我姓李。再說,我也沒有什麼財產可以留給他們,只有這麼一個姓,就留給他們吧。 後來,佛光山經常有一些人上山來捐獻、做功德,都說:「是你們的觀世音菩薩托夢要我來的。你們的觀世音不是姓李嗎?李觀音啊!」 我就說:「我們育幼院的那許多老師確實各個都是李觀音,他們對非親非故的孩子愛護有加,這種慈悲心就像觀世音一樣。」 或許因為在觀世音的慈愛下成長,大慈育幼院的兒童,活潑、聰明、禮貌、善解人意。 雖然他們沒有父母在身旁照料,但各個都是佛光山的王子、公主,上學了,我們要讓他衣服鞋帽穿戴得非常整齊;放學了,我們開車去把他接回來。可以說,我們對他們的愛護,是更甚於一般家庭了。 這許多小孩也不負我們所愛,多少年過去,現在有的都已經念大學、研究所,甚至成家立業,服務人群。 我雖然不一定全記得他們的名字,但是想到當初能以一個「李」姓和他們結緣,幫助他們成長,也是一種緣份吧。

MORE

星雲說喻--不可告訴別人

文/星雲大師 從前,印度有一個信佛非常虔誠的國王,叫做「阿育王」。有一年,阿育王舉辦供僧法會,禮請全國的高僧前來接受他的供養。按照佛教的規矩,在供僧的時候,齋主不但要備辦許多佳餚美食,還必須向在座的高僧一一頂禮,以表示內心的恭敬。 當阿育王依序向高僧們頂禮時,忽然間,座上竟出現了一位小沙彌。阿育王先是一愣,心想:我是個國王,難道還要向一個小孩子頂禮嗎?可是不頂禮,又怕違反佛教的規矩,最後阿育王勉為其難地就把小沙彌請到沒有人的地方,向他頂禮。頂禮以後,阿育王悄悄地對他說:「我是個國王,你是個小孩子,我今天向你頂禮的事情,你可不能告訴別人哦!」 小沙彌聽了阿育王的話後,就把吃飯的鉢拿了出來,擺在一處。就在阿育王還沒有會意過來的時候,小沙彌已經騰空一躍,進到了鉢裡;不一會兒,他又跑到了鉢的外面;過一陣子,再跑到了鉢的邊緣。看著小沙彌在鉢裡鉢外遊走,阿育王簡直目瞪口呆。 等到小沙彌恢復身形後,小小聲地就在阿育王的耳邊說:「大王,我只是個小孩子,剛剛的演出不過是一場遊戲,你可不能告訴別人哦!」 兩人「不能告訴別人」的對話,甚為幽默,卻又寓含深意。佛陀曾經說過,長老有二種,一種是年齡大的,一種是智慧高的,小沙彌的變現神異,不外是要教育阿育王,不應只有尊敬年長者,「小」也不可以輕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王子將來可以成為國王,小沙彌也可以成為法王啊! 總說一句,我們為人處事,應當以平等心相待,老少一如,生佛平等。

MORE

星雲說喻--難民收容所

文╲星雲大師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蘆溝橋事件引燃了中日戰爭。 同年,大雪飄飄的臘月,烽火彌漫到了南京,不幸演變成「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悲劇,造成生靈塗炭。在南京棲霞山寺,流離失所的百姓,就像過江之鯽般蜂擁而來。當時,家師志開上人正在棲霞山擔任當家,他義不容辭地成立了難民收容所。據聞,那時候,每天都有十萬人以上要吃飯。於是在天寒地凍的日子裡,志開上人動員了全寺住眾和信徒幾百個人,一同煮粥供應。但是受難的人太多,儘管一鍋接著一鍋煮,有時候仍然來不及供應。 忙了一段時期,時局終於慢慢穩定,寺方便全力協助難民往大後方去。 等到八年抗戰一結束,我們的國家勝利了,卻有一些想要發「勝利財」的人也出現了。即便棲霞山只是一座寺院,竟也有人覬覦它廣大的林地。只是,佛教道場沒有什麼力量,眼看著即將被人瓜分侵佔了,寺方也束手無策。 正當大家愁容以對的時候,很意外的,新六軍的軍長廖耀湘派人帶來了一塊牌匾,說要送給棲霞山。原來八年前,抗戰期中,他也是難民之一,接受過棲霞山的援助,當時他還只是個營長,現在已經是軍長,為了報答棲霞山救助的恩惠,便以牌匾表示感謝。當那塊牌匾一掛上,地方上的流氓惡霸,因為畏懼軍方的威權,再也不敢壓迫棲霞山了。 其實,棲霞山於戰爭中施粥救急,懷抱的是「不忍眾生苦」的悲心,並沒有想到要他人回饋。不意卻因為這麼一個善行,保住了棲霞山的寺產,也讓道場香火得以延續。 從這件事情來看,一個人做好事,雖不一定想求什麼功德、回報,但是因緣到了,很自然就會有。就像一顆種子播撒到地上,有一天因緣具足了,自然就會發芽、生長。所以,在這個社會裡,大家要多多做好事,多多積功德,將來必定是會開花結果的。

MORE

星雲說喻--只看到黃金

文/星雲大師 有一個人在一間銀樓前,看到櫥窗裡擺放了一塊黃金,一時心生貪念,便不顧一切地搶了就跑。路人見狀,見義勇為,對他窮追不捨,最後大家終於合力將他給制伏,送往警察局。 搶匪一到,警察就說:「你可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在眾目睽睽之下搶黃金?」這個人就回答了:「警察大人,對不起,我當時只看到黃金,沒有看到人啊!」 所謂「講時似悟,對境生迷」、「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在這個世間上,人一旦稍有不留心,境界一來,很容易就會被迷惑。像是貪心重的人,經常是看到了名利財富,就看不到禮義廉恥;瞋恨心重的人,只顧著給人反擊難看,卻顧不到情理厚道。也有的人因為著於美色,而忘卻了人格操守的重要;有的人因為視財如命,而忽略了人情義理的價值;有的人因為權位降臨,而看輕了朋友道義的寶貴。 換句話說,人在這個世間上所以犯下種種錯誤,都是因為不能「全看」,沒有「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只看到金錢、愛情、名利,沒有看到仁義道德;只看到富貴、榮華、擁有,沒有看到其中的因果,與成功背後的付出和辛勞。 因此,人究竟要怎麼看這個世間呢?不能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在黃金財寶之外,還有更高價值的人格道德;在愛情權勢之外,還有更具價值的真理正義。總之,你要能看到「全面」,才是最重要的!

MORE

星雲說喻--銀貨兩訖

文/星雲大師 曇一禪師想要修建一座寺院,一位信徒聽到消息,立刻就捐了五十兩銀子,並且得意地對禪師說:「禪師,我捐給你五十兩銀子哦!」禪師聽後,只是輕輕點頭應諾,收下銀子,便轉身去忙其他的事。 信徒覺得很奇怪,五十兩銀子不是小數目,怎麼交給了禪師,他卻連一聲「謝謝」都沒有呢?不過,信徒又想,大概是曇一禪師沒有聽清楚我說的話,不知道這是五十兩銀子。所以,隨後他又大聲地說:「禪師,那是五十兩的銀子呀!」 曇一禪師聽了仍是淡淡地說:「哦!哦!哦!」也沒有表示什麼意思,就往佛殿的方向走去了。信徒看禪師冷漠的樣子,心裡很不高興:我們在家人賺錢很不容易,我捐給你五十兩銀子,你怎麼連一聲「謝謝」也沒有,就不能表示一點重視的樣子嗎? 這位信徒繼續跟著禪師走向佛殿,路上終於忍耐不住,說:「禪師,剛才給你的五十兩銀子,難道沒有價值嗎?」 這時候,曇一禪師已經走到了佛殿前,聽到信徒這句話,趕緊停下來,回應道:「哦!哦!」接著就對著佛殿裡的佛祖大聲說:「佛祖啊!這一位信徒捐給寺院五十兩銀子,現在我就代表佛祖向他說一聲:『謝謝!謝謝!』」說罷,曇一禪師繼續又說:「這樣總可以『銀貨兩訖』了吧?」 信徒聽了,感到很慚愧,心想:難道我奉獻給佛祖,一定得貪求一聲「謝謝」,立一個功德芳名,留一個紀錄,才能補償自己這五十兩銀子的奉獻嗎?其實,這種有相的施捨,反而把布施的價值及功德減低了,假如是無相的施捨,冥冥中自有功德福報,何必要計較呢? 所以,希望每一個宗教的信徒,對宗教的擁護、對宗教的支持、對宗教的奉獻,都能帶著一種無償的心理,不要有「銀貨兩訖」的心態。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無相布施的功德才大,有相布施的功德反而少啊!

MORE

星雲說喻--愚人喝水

文/星雲大師 有一群人外出旅行,走了一段路後,其中一人直喊:「好渴喔!」同行的人就安慰他:「再走幾步路,樹林裡有個湖泊,你就有水可以喝了。」所以一抵達樹林,大家便讓那位直嚷著口渴的人趕緊去取水喝。 只是很奇怪的,過了好一陣子,都不見他回來,同伴們生怕他發生意外,就到湖邊尋找。不意,找到的時候,他竟然已經渴得奄奄一息。同行的人不解地問:「你不就是來喝水的嗎?為什麼這一湖清水你不喝呢?」只聽他以微弱的音聲回答:「湖水那麼多,我怎麼喝得了,既然喝不完,就乾脆不喝了啊!」 愚人喝水,實在愚不可及,大家不禁搖頭嘆息,說:「哎!湖水雖多,只要喝上一口,不就能解渴了嗎?」 事實上,這類的事情,也經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例如:有的人一想到書籍那麼多,永遠讀不完,就索性不讀了;事情太多,做也做不完,就乾脆不做了;世間的苦人太多,救濟也救濟不了,就不再濟助了。 禪門裡有一句話:「大海之水,我只取一瓢飲。」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就,都是從小到大,聚少成多的。所以,做人要發心,只要你能向前跨一步,縱使路途千里萬里,也總會到達;再困難的事情,只要你願意去做,也總能做得到。人不要怕事情多,不要怕事情難,愈是艱難的事,愈是要把握當下去做,有開始必定就有完成的時候。

MORE

星雲說喻--黃金毒蠍

文/星雲大師 有個村莊裡,兩戶人家比鄰而居。東邊這一家的主人王善有一天外出辦事,返家途中遇到了一位衣衫襤褸的和尚,跛著腳沿路托缽乞食,步履維艱,於是他上前就說:「師父,請您到寒舍來住,接受我的供養吧!」 歲月匆匆,這個跛腳的和尚在東家一住就住了一年多,心中實在感到過意不去,便要告辭他去,縱使王善再三挽留,也都留不住,最後只有遺憾地說:「師父,您在各地雲遊行腳,如果將來有緣份再回到這裡,歡迎住到我的家裡。」 等到跛腳的和尚走了以後,王善整理房間,無意中發現他的床下竟有一箱黃金,箱子外貼有一張字條,寫著「好心有好報」。王善看著這箱黃金,心想:「這麼多的黃金,該怎麼運用呢?」靈機一動,他想到:有了!不如把這些黃金拿來請人砌一棟房子,提供遊方的雲水僧行腳掛單。 西家的李四聞風,心想:「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都沒有發財,王善怎麼能在一夕之間就成為鉅富呢?」於是跑來詢問王善。在王善如此這般地說明以後,貪心的李四心想:「這樣就可以發財?那我也來照做看看!」於是他開始四方尋覓,希望能找到一個跛腳的和尚,好接受他的供養。 然而一個月過去了,仍是一點消息都沒有。當他心急如焚,眼看著發財夢就要泡湯的時候,有一天走在路上,正好迎面走來一位和尚,財迷心竅的李四趕緊上前把他抓了起來,並且用棍子將他的腿打傷,讓他不好走路,方便綑綁在家裡。只是,幾天以後,李四就又把和尚趕了走,心裡想:這一下可以發財了! 和尚一走,李四迫不急待地就去整理他掛單的房間,只是床一掀開,眼睛一瞪,還來不及躲避,就被毒蠍給螫了,李四也就這樣命喪黃泉。 富貴榮華不是說想要就會有的,也不是追求就能求得的,而是要有因緣,要懂得播種,春天不播種,秋天哪裡能有收成呢?何況播的不是好苗,又怎麼能有善果呢?東家因為播對了種,憑著善行而能發財,西家播錯了種,惡行當然就不能發財了。因此,人生在世,善惡因果,可不慎哉?

MORE

星雲說喻--人面瘡的故事

文/星雲大師 人的身體有很多疾病,其中有一種瘡疾,叫做「人面瘡」,是長在人的膝蓋上,形相如人一般,五官齊全,還有一張口,每天也要吃飯。這則「人面瘡」的故事,是發生在唐朝知玄悟達國師的身上。 唐朝的知玄禪師有一次外出雲遊參學,半路遇到一位同道。這位同道的身上長了瘡,並且發出惡臭,沒有人敢和他往來。知玄禪師心生憐憫,便主動給予照料,直到他身體康復為止。同道心中非常感謝,就對禪師說:「將來如果你有什麼苦難,可以到四川彭州九隴山來找我。只要看到二棵大松樹並連在一起,就是我居住的地方了。」其實,這位同道是個阿羅漢,名叫迦諾迦尊者。 後來,知玄禪師因為道高德重,受到唐懿宗的恭敬,禮拜為師,並且敕封為「悟達國師」。坐上了皇帝賜予的檀香寶座,悟達國師可說備受禮遇,不知不覺就生起了虛榮心。不久,他發現膝上害了人面瘡。國師深知這必定是因為自己的得失心,而招感業障現前,他想起過去那位同道臨別的叮囑,於是忍著痛苦,來到四川彭州九隴山。 在同道的招呼下,悟達國師先是住了一宿。隔天,在一位童子帶領下,來到一處泉水邊。身上發熱、痛苦難耐的國師,掬起水來就要清洗人面瘡,但是瞬間,人面瘡竟然開口說話了,他說:「悟達國師,暫且不要清洗!我要告訴你,你我在西漢時代結下了冤仇,那時候你是袁盎,我是晁錯,因被你誣陷,招來殺身之禍,久已想要報仇雪恨。但由於十世以來,你都是一名高僧,所以我始終沒有辦法靠近你。到了這一世,因為你受到皇帝的恩寵,起了虛榮心,於福德有損,我才得以乘虛而入。今日承蒙迦諾迦尊者出面為你我解除冤業,賜給我三昧法水,令我得到清涼解脫,我們之間的宿怨,從此就一筆勾銷了。」 這時候,悟達國師連忙以清水洗淨人面瘡,只是,其痛真是痛徹肝腸,立刻就讓他昏厥了過去。奇妙的是,等到他甦醒過來,人面瘡也消失了。 由此因緣,後來悟達國師作了《慈悲三昧水懺》,敘說懺悔認錯可以消災免難。 從這一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懺悔的重要。衣服髒了,用水洗一洗就會乾淨;身體髒了,用水洗一洗,就會清潔;一個人縱然有一些罪業,只要誠心懺悔、肯得改過,懺悔的法水就能滅罪消愆。

MORE
/12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