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文教 | 人間福報

文教

【小小詩人】冬天,誰最快樂

劉元茵 桃園市桃園區永順國小四年七班 冬天,誰最快樂? 厚重的外套最快樂, 它可以被人們天天穿在身上, 穿啊穿啊! 穿出一個溫暖的冬天。 冬天,誰最快樂? 忙碌的暖氣最快樂, 它可以一天被開關無數次, 開啊關啊! 過了一個充實的冬天。 冬天,誰最快樂? 調皮的北風最快樂, 它可以把路人吹得東倒西歪, 吹啊吹! 吹出一個痛快的冬天。

MORE

《人間福報》4/1社慶 常玉、林風眠15幅油畫重磅展出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人間福報》4月1日24周年社慶,重磅推出「花開自性—常玉、林風眠油畫特展」,15幅大幅油畫,4至6月在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文化走廊磅礡登場!民眾將能難得近距離飽覽兩位中國現代藝術大師糅合東西精華的筆觸技巧,一窺作品中的禪意心性,享受一場國際級的文化藝術饗宴。 《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表示,今年社慶適逢文化院台北辦公室落成,以及全新官網上線,特別規畫這檔展覽,15幅作品中有8幅是常玉的靜物盆花系列、7幅為林風眠的戲曲主題創作,展名「花開自性」即是呼應常玉的花卉作品,「希望透過欣賞他們的畫作,看到藝術家內在的自性,也啟發我們自己的自性,這種自性就是佛性,也是覺悟的心。」 常玉油畫作品〈紅底黃菊〉。圖/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提供 策展人、「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歐陽健中表示,常玉與林風眠都是20世紀初第一批留學法國的中國畫家,兩人的生平都相當傳奇,均是融合中西藝術而衍生出自己風格的巨擘大師,對中國現代美術發展影響深遠,「這次借展的15幅珍藏畫作多是120號數(194.0×130.0cm)的油畫真跡,並非纖維板作品,相當難得,民眾可透過手機掃瞄畫作旁的QR code,深入了解作品堂奧。」 圖/人間福報提供 「東方馬諦斯」常玉 油畫中保留水墨寫意 常玉(1895-1966)為四川省南充市人,曾和清末書畫名家趙熙學畫,五四運動熱潮中赴法國巴黎留學,他與馬諦斯觀點相似,認為繪畫不只畫眼前事物,更要把當時感受的情感畫出來;同時他還融入中國畫意境,創造出和歐美寫實派畫風截然不同的風格,被稱為「東方馬諦斯」。後來他陰錯陽差,成為台灣和中國外交爭鋒下的犧牲品,在畫室中因煤氣洩漏去世。 常玉油畫作品在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文化走廊展出。圖/記者張睿杰 歐陽健中說,常玉在油畫中保留東方水墨的筆意,善用「線條」和「留白」的特質,如這次展出的〈紅底黃菊〉、〈盆中的果樹〉、〈花團錦簇〉等作品,皆能見識到常玉用油畫平塗法創作,再以中國水墨寫意流暢的書法線條,融合西方野獸派的簡潔強烈特色,獨創辨識度高的繪畫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除了盆花系列,特別展出一幅常玉的〈牧童與水牛〉,與靜物系列大異其趣,「黃昏鄉間道上,黑色水牛駝著一個小牧童漫步前行,頭部呈現些微光暈,有一種倦鳥歸巢的意涵,饒富禪意。」 林風眠童年悲劇 〈寶蓮燈〉戲曲創作表心跡 林風眠(1900-1991)人生也充滿戲劇性,6歲那年遭遇「家變」,因母親與染坊青工私奔被抓後,族人原本要處死林母,是憤怒的林風眠救下母親,可是他卻無法挽回母親被發賣而骨肉分離。長大後林風眠留學歐洲時,也受到後印象主義和野獸派影響,為融合中西的中國現代繪畫開創者之一,但中日戰爭爆發時,他的畫作被大量破壞,文革期間也遭到當局打壓、批鬥,歷經滄桑後終於在香港落腳,而重拾畫筆。 歐陽健中分享,這樣的人生經歷讓林風眠相當喜歡戲曲,發展出許多戲曲主題畫作,「如〈寶蓮燈〉故事內容與林風眠幼時想要救母的心境雷同,成為他最愛畫的戲曲之一。」這次也將展出〈白蛇傳〉、〈火燒赤壁〉、〈楊門女將穆桂英〉、〈大鬧天宮〉等作品,「這些畫作雖展現色彩強烈的野獸派風格,卻帶水粉感,不似一般的油畫,且大量運用幾何圖案,是他在戲曲系列上鮮明的特色。」 林風眠油畫作品〈白蛇傳〉。圖/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提供 為慶祝《人間福報》24周年慶,妙熙法師表示,7月將與「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再共同主辦大型展覽,除了常玉、林風眠,還將展出張大千、徐悲鴻、吳冠中、齊白石、八大山人和冷枚的畫作,以及星雲大師一筆字墨寶。這次「花開自性」特展,是先精選兩大藝術巨擘作品,讓大家先睹為快。 4月12日歐陽健中也將在文化院台北辦公室「善知識」空間,舉辦「從常玉與林風眠油畫特展,談『畫作鑑賞』」,要帶大家欣賞畫作的美感與意境。 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5樓

MORE

南華大學校長交接 高俊雄期許邁向永續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屆齡退休,由副校長高俊雄接任校長。校方7日舉行卸任、新任校長交接典禮,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監交。新任校長高俊雄表示將承襲根基,開創新局,邁向永續,落實創辦人星雲大師期許的「茁壯、放光,願為人間作慈航」。 出席交接典禮的來賓有: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南華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南華大學執行董事覺禹法師、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教育部體育署長鄭世忠、嘉義市長黃敏惠、嘉義縣政府教育處長李美華、雲林縣政府總顧問張清良,以及來自全國各大學及各高中職、三好校園得獎各級學校校長、佛光山功德主、佛光山全國各寺院住持及代表、南華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向恆達及理監事、產業諮詢顧問等。 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左)頒贈南華大學名譽校長聘書給卸任校長林聰明(右)。圖∕記者江俊亮 交接典禮中,首先播映佛光山開山祖師、南華大學創辦人星雲大師的開示影片,傳達他興辦大學的理念與理想:興辦教育是要對眾生報恩、幫助貧困的學生可以安心就學;興辦大學是要貢獻社會、貢獻佛教,弘揚真理、傳授佛法。 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交接典禮中,播映佛光山開山祖師、南華大學創辦人星雲大師的開示影片。圖∕記者江俊亮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辦教育是星雲大師的心願,透過教育可以提升自我、翻轉人生,感謝林聰明為南華大學的付出,帶領學校蓬勃發展,其認真辦學的精神與成就,有目共睹,也感謝新任校長高俊雄的承擔,秉承大師教育理念,繼續讓南華大學放光、發熱。 「林校長,您辛苦了!」南華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表示,11年前林聰明接受星雲大師邀請,不辭辛勞,全力承擔,努力經營,勇敢面對少子化的衝擊,任內學生註冊率每年都高達90%以上,將南華大學打造為「三好校園」、「生命教育」指標大學,相當不易。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左)頒發聘書給南華大學新任校長高俊雄(右)。圖∕記者江俊亮 慈惠法師指出,星雲大師對林聰明完全信任,南華大學辦學優異,是佛光山和星雲大師心中理想的大學。多年前,高俊雄任職國立體育大學時,即和星雲大師開有一段因緣,大師更贈予《成就的祕訣:金剛經》一書,如今高俊雄接任南華大學校長,可見「因緣多麼不可思議!」相信必能帶領學校再創高峰。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表示,林聰明是「拚命三郎」,他為南華大學奉獻心力,克服困難,讓學校脫胎換骨,不會把經濟困難的孩子摒棄在大學之外,將星雲大師辦學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且將大師的佛學理念融入校務之中,例如將禪修列為學生必修課程,讓學生獲益,令人感佩。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左)頒贈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副總校長聘書給林聰明(右)。圖∕記者江俊亮 教育部體育署長鄭世忠表示,林聰明帶領南華大學持續推動生命教育、智慧創新、三好校園,辦學績效獲得各界肯定;高俊雄擁有豐富的學界經歷,在推動校務與政務方面,總是能在高處俯覽全貌,有系統的推動各項業務,且不吝分享經驗與智慧,相信必能帶領南華大學更加精進成長,再創佳績。 嘉義市長黃敏惠指出,林聰明全力投入校務發展,每一項奉獻與成就,都是艱辛的成果;新任校長高俊雄博士學經歷俱佳,她在擔任特奧會理事長時,高俊雄就對特奧發展相當關注,為智能障礙的孩子尋求更優質的教育機會,希望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期許共同攜手為地方培育更多優質人才。 嘉義市長黃敏惠(中)致贈卸任校長林聰明(左)、新任校長高俊雄(右)檜木雕刻的個人照片。圖∕記者江俊亮 卸任校長林聰明表示,他非常感謝創辦人星雲大師及董事會的全力支持與信任,也感謝佛光山全球各地的法師及功德主辛苦募款,打造南華大學優質的教學環境,同時也感謝教職員生共同努力,才能讓學校卓越成長,穩定發展,相信未來在高俊雄帶領下必能飛揚茁壯、永續寰宇。 新任校長高俊雄表示,接任南華大學校長,深感任重道遠,將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辦教育的理念,承襲林聰明奠下的根基,以「南華更卓越、師生更健康、三好更普及」的目標帶領南華向前邁進。他說,學校預計在民國115年創校30周年校慶、也是星雲大師百歲冥誕之際,將藉由「南華宴、南華劇、南華魂」呈現卓越的辦學成果。 校方表示,林聰明榮退後,獲聘為南華大學名譽校長、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副總校長。新任校長高俊雄為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休閒行為博士,曾任國立體育大學校長、教育部體育署長,獲行政院一等服務獎章。

MORE

迷途知返 楊逸幡然悔悟、讀經畫佛找到心靈寄託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就像母親一樣,所以我喜歡畫觀音像!」楊逸曾經迷失、荒唐度日,終致眾叛親離,身繫囹圄,直到接獲母親辭世的噩耗,讓他懊悔不已;所幸有法師的鼓勵、佛法的指引,終能走上人生的正道,「讀經畫佛」成了心靈寄託。 高雄市梓官區港仔門碼頭旁一棟百年老宅是楊逸的工作室,牆上掛滿了觀音、佛陀的畫像,還有佛像烙畫,每一幅畫都有楊逸述說不完的故事和心情。 楊逸不諱言曾經坐牢逾20年,那一段失落的歲月對他而言就像惡夢一般,天天都有渴望自由卻又有看不到未來的恐慌!有時盼到母親來探監,再多不止的淚水都無法表達無盡的悔意和對母親的歉疚,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 直到有一天,傳來母親等不到浪子回頭、撒手人寰的消息,楊逸說「再多的眼淚和祭拜,都無法回眸一望母親的慈顏,也沒有機會再緊握她溫暖的雙手。」 「從失去母親的那一刻起,我決心斬斷江湖路,即使窮到身無分文也不再成為被人嫌惡的『壞人』!」 失去母親的悵然、內心的愧對魂牽夢縈,楊逸說「所幸有佛光山法師入監開導、佛法教誨,讓我慢慢得到心靈的平靜,也誠實的面對過去的種種不是,尤其透過閱讀《人間福報》讓我有很多的啟發。」 法師講經說法,也曉以因緣果報,於是楊逸打開了禁錮的心防,慢慢了解善惡果報的道理,於是在法師的鼓勵下,讀經懺悔,也盼為過去的惡行找到救贖的機會;一改過去暴衝的性格,習字、畫佛成了他觀心自省的法門。 圖/記者王淑芬 漸漸地,從讀經畫佛中找到心靈的平靜和寄託,也學著培養善念,從工筆畫觀音像的過程中,思念母親也盼菩薩為他開啟一扇自新的窗。 出獄後,楊逸在日照中心工作並照服長輩,協助行動不便者坐臥飲食,也要為他們做身體清潔,3年的時間送走了7名媽媽,此時的他體悟到人生的無常與無奈。於是楊逸重拾畫筆,繼續在工作室讀經畫佛,並在敬拜觀音時感受到母親的寬容與慈愛。 後來,他也將愧對母親的傷痛,全心陪伴照護年邁的老父直到終老。浪子回頭成了床榻孝子的故事感動憐里,楊逸於2017年還獲得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孝親獎表揚。 楊逸以畫觀音思念母親的慈顏和溫暖,也領受到菩薩的庇佑。圖/記者王淑芬 走過起伏迭宕的人生,如今可以自在自由的在水畔、山巔遊走,楊逸感謝法師的鼓勵、佛法的導引讓他迷途知返,也習得一技之長,以工筆、烙畫與佛接心;不管是宣紙上的佛陀還是烙刻在漂流木上的觀音,都有救苦度厄的慈悲。 回首無知放浪的年輕歲月,這10餘年來,楊逸認真的過著每一天,他說「佛經是我的靈糧,當雜念再起,觀心打座讓我能握緊人生方向盤!」

MORE

舞者張逸軍創辦療癒學院 推廣生活禪與蔬食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位於汐止食養山房內的療癒學院,是一處台北近郊的世外桃源,沐浴其中你能聆聽到蛙叫蟲鳴、溪水潺潺,感受風拂山林,夜晚更能欣賞月光灑落的詩意。創辦人張逸軍為舞者出身,特別以此為根據地,結合食農藝,推廣生活禪與蔬食,他形容:「取名療癒學院,並非指我們被自然療癒,反而是希望人類能透過自身行為,友善、療癒孕育萬物的自然大地。」 張逸軍總是揹著竹簍東奔西跑,受訪當天他剛好參與大稻埕戲苑的演出。圖/記者張睿杰 總是揹著竹簍東奔西跑,綁著黑人辮子,說話直率、笑容爽朗的張逸軍,渾身綻放熱情真誠的氣質,他是首位入選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的台灣人,在經典名劇《Dralion》中擔任首席舞者;2012年他返回台灣,創立「仁山仁海藝想堂」,期許透過表演藝術,牽起人們與大山大海連結,發掘土地之美,去年還獲得「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殊榮。 佛寺齋食的味覺記憶 開啟蔬食第一哩路 在新竹湖口長大的張逸軍,自小受篤信佛教的外婆影響,常到佛寺薰習,並在新竹佛光山法寶寺皈依,法名乘耘。談到吃素因緣,他回憶約末5、6歲時,他都會跟著外婆和二阿姨去新竹壹同寺拜佛念經,並留在齋堂用餐,「每一道齋食雖然簡單,都能品嚐到法師們的『用心』,我很喜歡那個氛圍。」美好的味覺記憶,開啟他蔬食第一哩路。 張逸軍(左)自小和外婆在寺院薰習,與母親(右)感情深厚。圖/記者張睿杰 此外,張逸軍放學後常到山林「野放」,蝴蝶飛舞、魚兒優游、鳥兒啼叫等活躍的生命姿態盡現他的眼前,再對比在菜市場被宰殺的雞魚,讓他萌生「牠們不該放在餐盤上」的念頭。味覺與視覺的雙重記憶,敦促他思索不該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傷害生命,「對我來說,吃蔬食,是一種先思考,再選擇的實踐。」張逸軍道。 「其實你不吃肉,選擇更多」,張逸軍表示,當覺知打開,就會「眼界大開」,發現除了肉類,還有蔬菜、水果、堅果、豆類等太多豐富的選擇。樂於推廣蔬食的他,2008年加入「太陽劇團」後,還會到中央廚房煮蔬食風味餐,如煎豆腐、地瓜薑湯等,讓上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者,都能一嘗華人蔬食的好滋味。 跟著月亮走 「望月潮」感受與自然連結 張逸軍返台後,與汐止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結緣為好友,2020年起進駐食養山房五、七號文人雅室的茶空間,創辦療癒學院,定調以「食農藝」為主軸,邀大家從生活禪裡回歸自我,覺察身心變化,體會、感受與自然間的微妙關係,進而在生活中,自發性選擇出友善、療癒大自然的行為。 張逸軍在療癒學院規畫「望月‧潮—跨夜12小時銅鑼浴」活動,隔日清晨,他還會帶領參與者漫步山林,晨溪淨沐。圖/仁山仁海藝想堂提供 為此,張逸軍在療癒學院規畫「望月‧潮—跨夜12小時銅鑼浴」活動。「我們就是跟著月亮走」他笑說,現代社會傍晚下班後的6:00至10:00,可能是和親友吃飯、慶生、Party等社交最熱絡的時段,「但我們希望在『滿月』這個時序轉變的12小時中,鼓勵民眾不用手機、不看書、不對話,沒有晚餐、宵夜,只有簡單茶水,邀大家在月光相伴,頌缽銅鑼浴樂音中,沉澱身心,同時打開感官體驗,感受自己與大自然的連結。」 熱愛蔬食的張逸軍(右圖),舉辦活動時都會自製蔬食料理,也會用心擺盤(左圖),希望更多人愛上蔬食。圖/張逸軍提供 隔日清晨,他還會帶領參與者漫步山林,晨溪淨沐:把雙腳泡在溪水中,感受生命的流動與清涼,甦醒身心;接著在自然中冥想靜坐,聆聽大地萬物呼吸,然後回到療癒學院自製簡單的能量蔬食當早齋,共同體悟「每個食材都是大地的恩賜」。 蔬食文化節 讓茹素者感覺 We Are Not Alone 對於五月即將展開的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張逸軍充滿期待,「蔬食是一種生活法門,藉由這個平台讓全台蔬食商家、吃素的群眾齊聚一堂,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更多茹素者感覺到『We Are Not Alone』。」他認為,這樣的交流能讓大家彼此鼓勵,「繼續朝對的路上邁進。」 張逸軍認為現代社會中,愈來愈少機會如孩子般,以開放的心,探索世界。「佛法之於我比較像哲學,並非只是念經,而是學習善解世界。」圖/記者張睿杰 《延伸閱讀》  純素飲食饗宴 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5月登場

MORE

髮簪上的一抹紅 「春仔花」蘊含如意福壽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傳統婚禮上,新娘、婆婆等親戚長輩頭上都會插著一支髮簪「春仔花」,這個幾乎快失傳的頭花,可是有學問的, 新娘戴「百合」、婆婆戴「龜壽」,有如意、福壽的意涵,只是這一朵朵的「春仔花」都靠手工纏繞,精緻卻費工。 高雄市鳳山社區大學「春仔花」老師李淑華原本是名拼布老師,因緣看到春仔花展覽,非常心儀這個傳統工藝,於是找到國寶級老師陳惠美,拜師學藝,精巧的手藝終獲肯定及認證。 從繪製「春仔花」紙板開始,準備鐵絲、絲線,便要展開數個小時的眼力大考驗了。李淑華說,絲線纏繞要聚精會神,手指要靈巧,纏繞的絲線務必紮緊,特別是要摻色的地方還要接上不同色線,如何隱藏線頭,才能呈現齊一的色塊。 費心的纏繞及綁紮工序在外人眼裡根本是耐力大考驗!李淑華坦言常常工作桌上一坐就是5、6個小時,如果製作「婆婆花」一朵超過12小時;特別是「壽龜」有很多的花蕊、花襯、相間金箔,都是精緻手工、眼力及體力的極限挑戰。 圖/李淑華提供 李淑華在社區大學授課,吸引很多婆婆媽媽報名參加,這些婆媳心都來自於回味「新嫁娘」的心思。她們走過婚姻也都曾頭戴「春仔花」,她們說,只知道那是婚嫁習俗,卻不知道這箇中的學問大。 婆婆媽媽們看著老師巧手纏繞絲線,如何一圈圈的扎實地綁紮都是經驗累積的技巧,只是同學們做起來,再細膩都難免鬆脫又前功盡棄了。 圖/李淑華提供 李淑華說,新娘的春仔花多以百合花居多,有百年好合的意涵。通常紮綁3朵,兩朵盛開、一朵含苞待放,再襯上3、5個葉片,就能完美呈現;不過新人通常期待葉片飾以金箔,既能凸顯新娘的貴氣,也象徵財富滿滿。 而「婆婆花」的繁複工序在於「壽龜」有觸角、花襯,尤其要有福祿的象徵,摻金線的繁瑣是手工技巧的大考驗。李淑華說「通常一朵壽龜春仔花要12小時才能大功告成。」 她說,春仔花是永遠的祝福,也是很多婆婆媽媽收藏的幸福記憶。她曾經受託也教導很多媽媽親手製作春仔花送給要出嫁的女兒,代表娘家媽媽滿滿、永遠的祝福。 「春仔花」也有梅花,李淑華說,係為媒人婆的花飾,而伴娘戴的則是粉紅色。她說頭上約3公分大小的一抹紅花,就是喜氣!雖然婚禮已經西化,但仍有不少傳統家庭歡喜傳承這個習俗,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也會戴著娘家的祝福,頭戴春仔花走進禮堂,迎接新的人生。 「春仔花」取其「有剩(台語)」的意思,傳統家庭會在農曆除夕當天拜飯,並插上春仔花,盼於新的一年,年年有餘,衣食豐足無虞。  

MORE

113國中教育會考倒數30天 備考重點一次看

【本報台北訊】113年國中教育會考即將登場,考試日期為5月18日(六)、19日(日)兩天,以下為考試科目、時間表以及會考衝刺重點。 ●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 考試科目及時間表 5月18日(六)考科:社會、數學、國文、寫作 5月19日(日)考科:自然、英語(閱讀)、英語(聽力)。 圖/截自國中教育會考網站   各科衝刺重點 ●社會 觀察近年大考命題趨勢,不少題目都考驗著考生判讀、分析「圖表」數據的能力。連兩年的圖表題都不算少,顯見圖表分析、跨領域統整、長題幹情境題等,皆是考生應該注意的題型趨勢。 地理:臺灣地理要精熟、判讀圖表抓關鍵 111與112年會考的地理試題,以臺灣與世界地理較多,中國地理偏少,考生在時間分配上應注意調整比例。等高線、經緯度、氣候圖(氣壓圖)的判讀是一定不會少的題目,因此,是否能在圖表中找到關鍵線索,是得分關鍵。 歷史:三大主題皆重要,重大事件要記好 111與112年會考的歷史試題中,三大主題算是頗平均分配,但仍以臺灣與世界歷史較多,中國歷史偏少,考生在時間分配上應注意調整比例。在三大主題上也有不同的準備方向,例如:臺灣歷史應注意臺灣與世界的連結,中國歷史則著重不同朝代與外來文化間的互動,世界史則要釐清重大事件的脈絡。考生們不妨整理出重大事件的時間軸,包含時間、人物、重要性、關連性等,來加強複習。 公民:專有名詞要釐清,新聞時事不可少 111與112年會考的公民試題中,以社會篇的題數最多,但重要性仍應以政治、法律篇為重。因為社會篇中的小主題較多,且題目難易度偏易,只要能捉出題目的關鍵字,得分並不是難事。反而是政治、法律篇較需要融會貫通,例如:政治篇的五院職權與制衡、中央與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等的混考;法律篇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與年齡的混考等,考生們都應該特別注意觀念的釐清。 最後,考生們要注意考題與時事的結合,例如:以巴(以阿)紛爭此一議題在地理、歷史、公民都可能出題,還有最近的食安議題也能測驗地理與公民的相關知識。 ●數學 近年來數學科多設計素養導向、跨領域等活用試題,但試題本中仍會維持一定比例評量重要核心學科概念,此外,也會更強化「生活實踐題」的設計,透過真實情境脈絡進行提問。 應考訣竅方面有以下建議: 1. 選擇題四個選項平均分配,若同學遇到不會寫的題目時,可依照其他試題所出現的選項,以平均分配的方式來猜選答案,命中的機率會相對高一些。 2. 非選擇題絕對要能寫盡量寫。以112年的數學科級分對應表而言,若非選擇題拿0分,則選擇題必須25題答對23題才能拿到A;而若是非選擇題拿到滿分6分的同學,選擇題只要答對18題,容錯7題,一樣可以拿到A,由此可見非選擇題的重要性。 3. 新課綱納入的課程,如:三視圖、等比數列、三角比……。此部分的內容皆不算太難,同學務必熟練相關概念,只要考出來一定可以拿下分數。 ●國文 新課綱上路之後,閱讀題型的占比來到歷史新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即是國文科分數的高低。而在最後衝刺期,比起從頭開始複習每一個章節,不如養成在「刷題時複習觀念」的方法,才是良策:建議先將歷屆會考試題及曾經的模擬考題(模擬考題請視個人能力斟酌安排)重新作答;再將錯題依「語文能力、語文常識與閱讀理解」等分門別類歸納;最後依做錯的考點回頭複習講義。這樣針對弱項的精準打擊,方是在有限的時間裡放大努力成果的最好方式。 ●寫作 自106年始,會考寫作題型有了重大改變,從當年度到112年等7個題目均為文字加圖(表)的呈現方式,而112年度也二次出現「不必訂題」考法,要求考生依照對圖表的理解,提出個人解讀。 然若過度分神於解析圖表與評價對話,卻也易落入另一種困境,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周芃谷曾針對此類題型,說明如何解讀與運用。解讀題目時,仍應先從純文字部分開始。從下往上,先從「結合自己的經驗與見聞,寫下你的感受或想法」;再往上解讀,可知論述時須留意所敘述的「經驗」,是否符合傳統勸勉,以及由此帶來的感受與想法。最後運用圖片中的人物特徵,以及各自的論述,來豐富寫作時的題材細節,並加強「經驗」與「想法」間的連結。 至於什麼樣的作文能拿高分?國中師認為,生活經驗是寫作的基礎,考生要能透過觀察、感悟、省思表述自身觀點。另外,細膩觀察、有創意,才能展現個人特色,而鋪陳轉折是關鍵,組織論述也講究精準力,若能用精準文字、結構完整、內容連貫、主旨有層次,就能拿到比較高的分數。 ●英文 英語會考分為閱讀測驗及聽力測驗兩個部分,閱讀測驗部分在60分鐘內需作答40~45題,其中包含「單題,測驗字彙、語意及語法」,單題的總題數從15題加多到112年的23題,而題組題通常有8~10篇文章,因此題組題目占約20~30題。 從近五年的考點來分析單題,基本取分題的題數變多了,單字題也逐年增加,建議同學不要放棄,考題中的所有單字,都是108課綱中列出的基礎1200字,同學必須使用「常用英語2000單」課程,搭配例句進行單字演練與背誦,並不斷反覆刷題,增加對單字的印象,才能輕鬆答題!而在語法重點上,時態題及第五冊的被動語態、名詞子句及關係子句,每年都是出題機率最高的重點,除了題目增多之外,答題速度也必須加快。 在題組題部分,近五年的篇數減少、題目數量也隨之下降。但這並不表示考題變簡單!相反的,文章故事的字數增多,其中一篇總字數甚至高達307字!另外詢問細節的題目也是大量出題,因此在閱讀文章上,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來抓取細節。 而在聽力測驗的25 分鐘內考20~30題,其中分為三個題型:(1) 辨識句意 (單句+圖表) 3~10題;(2) 基本問答 (適當回應) 7~10題;(3) 言談理解 (短文及對話) 10~15題。辨識句意尤其需要特別注意單字,而在基本問答的考題,對於對話及wh問句需要加強練習,第三大題的言談理解,對於長篇文章的聽力,同學更要沉住氣,仔細聆聽,音檔會播放兩次,同學第一次沒聽清楚,不需要太緊張而自亂陣腳,再聽一次更能抓到重點,慢慢一題一題破解即可。而這些演練也都是得靠平時的聽力練習。 針對國中會考英語聽力,在考試前的準備著重在熟悉外師發音,建議同學可搭配使用「英語常用單字2000」課程,每天反覆背誦常考單字及其例句,透過外師發音影片學習單字例句發音,訓練英語耳。「國中英語會考總複習」的課程中也提供近2000題約60回的英聽測驗,供同學隨點、即聽、即演練、即檢討,錯題也可以反覆練習。

MORE

【紀實攝影】 法水櫻花,揭開春序幕

文/知持法師 櫻花是春天的象徵,它們通常在春季盛開,給人們帶來希望和新生。櫻花盛開時,整個城市都會被粉色和白色的花朵覆蓋,形成一片美麗的花海,非常壯觀。 佛光山法水寺位於日本群馬縣,於2014年動土,2018年落成。雖然僅有10年的歷史,卻在日本境內有「天空之寺」之稱而聞名。每年春天,法水寺的櫻花盛開,更為寺院增添了一抹絢麗色彩。 法水寺的櫻花樹種類多,有山櫻花、八重櫻、垂櫻等。它們在春天的陽光下綻放,將整個寺院妝點得如詩如畫。櫻花的花瓣婀娜多姿,有的如雪花般潔白,有的如粉色的雲朵,還有的如淡紅色的霞光。當微風徐徐吹來,櫻花瓣飄落下來,如同一場花雨,讓人心生寧靜且浪漫。 在櫻花盛開的季節,法水寺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遊客可以在櫻花樹下散步,欣賞花海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寧靜美好。未來,法水寺也會舉辦文化活動,如茶道表演、傳統音樂演奏等,讓遊客更好地了解和體驗日本的傳統文化,同時感受著宗教和藝術的交織之美。 除了櫻花的美景,法水寺周圍的環境也十分宜人。寺院周圍青山綠水,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在附近的小徑上漫步,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與寧靜。 櫻花的盛開到凋謝花期甚短,象徵著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生命轉瞬即逝。我們透過觀賞櫻花,也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寶貴,從而更加珍惜當下的每一刻。 櫻花的美麗和短暫同時也提醒著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被過去或未來的憂慮所困擾。透過專注於當下的櫻花,學會放下雜念,培養內心的平靜和專注力。櫻花的凋謝更提醒著我們 要接受生命的變化和無常,學會放下執著和執念,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

MORE

藝術永續創作展 嘗試提供心靈解方

【記者江俊亮綜合報導】《2024台灣藝術永續展-親愛的世界,我能為妳做甚麼?》將於13日在台北101大樓登場,邀請甫獲「2024世界竹先鋒獎」的藝術家王文志等人展出作品,以藝術觀點,嘗試為永續議題提供心靈解方,並思考如何永續、如何回報這個世界。 台灣藝術永續展是由「比劃比畫」藝廊(Be Fine Art Gallery)執行總監戴可君策劃,邀請裝置藝術家王文志、視覺藝術家張亦文、蕭力綺共同展出,以不同世代、不同手法的當代藝術家作品,呈現對永續的思考途徑。 戴可君表示,2015年聯合國發布「永續發展目標」(SDGs),然而,到底什麼是永續性?為什麼我們要談論它?所謂的永續,又是從誰的觀點出發?我們誕生在這個世界,除了取得生活所需、發展生活之外,又該如何回報這個世界? 她說,藝術無法從物質層面解決永續問題,但能提供思考觀點;藝術家可以透過美學的手法,呈現創造的無限性,13日下午在101大樓松智大廳的開幕儀式,將與國家交響樂團愛樂實驗室跨界合作,在開幕式中帶來音樂輔療演出。 戴可君指出,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裝置藝術家王文志,出身嘉義梅山,他一向以「人與自然的關係」為創作主軸,留法回台後,在故鄉的土壤中,找到向世界發聲的語彙,屢獲世界獎項及藝術盛事肯定。例如,3年一度世界竹論壇今年在台灣舉辦,王文志即獲頒象徵對世界竹文化貢獻卓越的「竹先鋒獎」。 王文志在這次展覽中,將採用台灣原生籐,在101大樓大廳限地編織長9米、寬4.5米的巨型〈藤雲夢〉裝置作品,並自14日起開放民眾赤足進入五感體驗,感受如遊歷於心靈的原始森林,藉由舒緩的〈藤雲夢〉思索如何回報自幼守護滋養著我們的母親。 療癒系旅美畫家張亦文則推出〈慢花四季〉系列作品,提倡身心平衡與環境保育,透過她筆下跳動的線條與繽紛色彩,在畫布上開出一朵朵生命之花,除了頌讚心靈之美,也提醒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珍惜與保護。 新媒體年輕藝術家蕭力綺則推出〈角落絮語〉沉浸式科技互動裝置,最近才開著露營車穿越南歐各國的蕭力綺,以獨特的視角,採集路上的小花小草,透過科技裝置彙整為數位圖鑑,呈現植物在城市和自然間求生的奮鬥。 戴可君表示,為了展現藝文產業的環境社會責任,展覽期間將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綠色使命辦公室」進行碳足跡盤查,透過ISO系統,計算展覽生命週期所產生的碳排,與觀眾一起想想「親愛的世界,我能為妳做甚麼?」

MORE

《阮劇團台語劇本集》新書分享會 用台語說出台灣的故事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阮劇團台語劇本集》昨(4日)於紀州庵新館舉行的新書分享會,除了由藝人阿Ken擔任主持,也邀請演員陳婉婷和李佶霖帶來讀劇演出。兩位演員是從2013年《熱天酣眠》首演就參與演出的資深班底。《熱天酣眠》是由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改編,將西方劇本中的精靈替換為台灣人最熟悉的神明:媽祖、土地公、虎爺,完美代入台灣在地文化元素,故事有笑有淚,五個段落的演出,讓現場觀眾激賞不已。 念戲劇的阿Ken熟悉莎士比亞劇本,他去年底觀賞《熱天酣眠》2023年十周年演出後感動落淚,感覺和阮劇團相見恨晚。他認為,阮劇團的改編處理得非常巧妙,像是將精靈帕克轉為台灣人最喜愛的虎爺,觀眾看完還會以為這是原汁原味從台灣土地長出來的故事。 阮劇團副藝術總監余品潔坦承,阮劇團一開始做台語劇,只是為了生存。身為嘉義在地的劇團,用台語演出才比較能吸引人買票。但是,從《熱天酣眠》開始將台灣的神明放入劇本裡,他們就慢慢認識神明、祭典、儀式,甚至是理解廟宇結構,就這樣更深入台灣廟宇神明,更接近常民生活。 她說,以前如果要演戲,學校老師都說要從西方經典開始。但在阮劇團的這幾年,就思索為什麼不換個角度,從自己身邊的台灣開始。這幾年,阮劇團更是想得更遠:「我們這一代的做戲劇的人,要如何做出重要的文本傳給下一代?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劇場人,我們要說什麼樣的故事?」 新書封面由廖小子精心設計,劇本集封面是幾可亂真的類金紙設計;書口文字由印刷廠師傅逐本手工刷色,別冊封面則模仿1990年代八卦雜誌。阮劇團副藝術總監吳明倫分享,設計師廖小子很清楚阮劇團作品中關心的主題,就是小人物與常民生活,金紙、八卦雜誌的構想即是由此而來。 廖小子在構思封面時正好遇上清明節,他靈光一閃聯想到:「金紙明明就是一張張的紙,為什麼燒完之後會變成錢?」這似乎跟他唸劇本的感覺一樣,劇本也是一張張的紙,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排練,到最後在觀眾面前演出,它已經超越了一張紙,而是轉換為更有價值的東西,展現在觀眾/讀者的面前。 「台語不是用來搶救的!對我們來說,台語是我們真正愛、想要讀、想要聽、想要講的」余品潔認為走入台語的世界,我們才會感受到台灣是這樣一個混血的社會,裡面有我們的血脈,台語、客語都很重要。台灣有許多不同文化的母親,在這個島嶼上撫慰著我們。

MORE
/76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