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圖文書】《林明子經典繪本套書》 寫實風格的搖籃曲 | 人間福報

【圖文書】《林明子經典繪本套書》 寫實風格的搖籃曲

THE MERIT TIMES
文/廖淑儀
字級
收藏文章
42觀看次
繪/林明子 圖/聯經出版提供
《我們一起做麵包》 繪/林明子 圖/聯經出版提供
《葉子小屋》 繪/林明子 圖/聯經出版提供
《林明子經典繪本套書》 繪/林明子 圖/聯經出版提供
《是誰在門外》 繪/林明子 圖/聯經出版提供
繪/林明子 圖/聯經出版提供
文/廖淑儀

光用寫實風格來描述繪本作家林明子是不夠的。她的作品70年代到現在,感動了不同世代的讀者。

她除了打造從孩子高度擴散出去的世界、細繪孩子的動作、表情,甚至能觸碰到孩子的情感面向。且與不同兒童文學作家的合作,可以觀察到林明子的圖不僅是契合文字而已,更多時候是超越了文字,拓展了感受的層次。

我手裡這一套書,是這一波中文版套書(重新)出版潮裡,由聯經出版社出版的《林明子經典繪本套書》(2023),包含了《我們一起做麵包》(1978)、《葉子小屋》(1984)、《是誰在門外》(1986)三本。雖然描繪的都是孩子、都是童真,卻能欣賞出林明子在替孩子「創造出很棒的作品」(《來聊聊繪本吧!》)的心態下,以不同視角創作的獨特創作。

《我們一起做麵包》撰文者是擅於童謠、童話、詩創作力豐富的神澤利子(1924-)。內容著重在孩子自己動手做麵包的過程,是屬於食育的知識性繪本。神澤利子的文字利用提問、孩子的想像力,以及邀請讀者參與的口吻,配合充滿聲響的狀聲詞,使知識性的文章活潑起來、充滿趣味。

林明子則在寫實的基礎上,緊抓著這樣的節奏,讓圖畫中的孩子面向讀者說話,並藉著像女孩彈跳的辮子、男孩的積極主動、小弟弟好奇躍躍欲試的神情,協力卻又互相抗衡的動作,讓畫面跟著充滿了動感。

這些細節擴散到整本書,像是第一頁和最後一頁的太陽,以及整本書的金黃色調,都烘托了食物帶來的感官享受——可口、熱氣騰騰,而體驗上也許是感覺溫暖、開朗、歡樂……。讓人讀了,會忍不住一口氣就翻完。

深入細膩回味無窮

聲響的強調,也同樣出現在《葉子小屋》裡。孩子對雨水一滴、二滴、三滴的新鮮感受,林明子先利用前後二張圖漸次來表現。然後才是孩子躲到葉子小屋的應對方法。

葉子小屋,儼然是一個孩子的小小世界、祕密基地。她對闖進的昆蟲的應對姿態,從驚嚇、排斥到接納、到共處、包容關懷。小小的篇幅裡,塞進了這麼多孩子的心理進程,然而柔和輕鬆的筆調,讓我們想起宮崎駿在《龍貓》裡描繪的類似場景,同樣對孩子的深入而細膩的觀察,是他們作品能夠讓人至今回味無窮的關鍵所在。

在和眾多兒童文學作家合作的繪本中,和筒井賴子合作的作品顯得特別突出。我感覺,這是因為筒井賴子的文字直接進入了孩子的日常家庭生活,透過生活中的小事件、人事變化,勾勒出孩子在面對這些狀況時的態度。《是誰在門外》裡,她以語言、動作,寫出孩子搬家後需要支持、渴望朋友的心態:



「菫花、蒲公英、一封信……菫花、蒲公英、一封信……」

小惠一個人玩著彈珠,嘴裡唸唸有詞的說著。

「呼——」小惠歎了一口氣,突然,叩咚——

又聽見那個聲音了!



在自言自語的描寫中所透露出的無聊、陌生感,緊緊地抓住了我們曾經是孩子的心情。配合林明子細膩畫風,將那份單純又濃縮的感受一覽無遺地展示出來。我揣想,有些不知該如何表達情緒的孩子們,若手邊有著林明子的繪本,想必會緊緊擁在懷裡,或者不停翻閱吧!

純真本質永遠不變

在這三本不同主題的繪本裡,我們可以看到林明子不斷成長、究真的創作心態。由於她把孩子當作「眼光透澈的人」,甚至只要對「對事物感受深刻的人」,都可以稱作孩子(《來聊聊繪本吧!》)。

因此以孩子洞察的世界為觀點,《我們一起做麵包》像是延續早期作品《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嚴格分鏡、計較每個鏡頭,畫出電影般的短片感受。到了《葉子小屋》則嘗試在同一個場景下,逐頁畫出孩子的對事物的不同反應;而在《是誰在門外》的時期,則更鮮明地以圓型的畫框方式襯托出孩子在日常生活裡的動態,有著在朦朧世界,卻純粹、鮮明的感受。

讀著林明子繪本長大的孩子是幸福的,就像擁有自己氣味的小毯子一樣,她的書是無法安置情感時,最好的搖籃曲。她的寫實風格讓人們就像在照鏡子,不管是孩子尋求安全感,或者大人回憶起自己的故事,都能喚回極為貼切真實的情感。那是不管時代怎麼改變,人純真本質永遠不變的最佳映照。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