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圖文書《好高、好高!》】重複的旋律中 理解變化的趣味 | 人間福報

【圖文書《好高、好高!》】重複的旋律中 理解變化的趣味

THE MERIT TIMES
文/廖淑儀
字級
收藏文章
45觀看次
繪/蘇珊娜‧施特拉瑟
繪/蘇珊娜‧施特拉瑟
繪/蘇珊娜‧施特拉瑟
《好高、好高!》 圖/上誼文化提供
文/廖淑儀

簡單的設計,卻讓人感受到極大的用心。蒙特梭利說過的「反覆練習是幼兒的智力體操」,從需求到情意,對小小孩而言,繪本看來訴求的正是情智的智力體操。



有些時候,我特別喜歡那些簡單重複的繪本,它們就像音樂一樣,踩著一步幾拍的步伐,讓人忍不住反覆翻閱。

繪本《好高、好高!》就擁有這樣的魅力,看似一本為小小孩設計的對比認知書,然而重複的場景中,透過動物們的動機與行動的趣味,把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欲望,拆解成一場關於渴望的探索劇場。這樣單純而直接的人性訴求,通常不只是引起小小孩的共鳴,就連你我這般的大人,也會情不自禁地跌進這既重複又期待的引誘當中,以朗朗的笑聲收尾。

平等分享同理心

「想要、想吃」,繪本利用一隻小熊的期盼,以仰望、上斜的視角,營造出人們原始而簡單的欲望訴求。這種仰角特別貼近小小孩的日常渴望,他們順理成章地把自己直接代入小熊的角色,跟著引導,一下子就進入到故事裡面。

然而,在什麼工具都沒有的狀況下,小熊要怎麼拿到「好高好高」的屋裡的蛋糕?渴望的動機帶來了解決問題的契機,孩子也跟著進入思考的範疇。這時小豬來了,小豬也想得到蛋糕,在協力與互助下,小熊與小豬用行動來解決問題,也就是把身體堆疊起來,就能更靠近蛋糕一點。

的確,他們距離蛋糕更近一點了,於是他們就繼續沿用這種模式。也因此當第三隻、第四隻、第五隻、第六隻動物:小狗、小兔子、母雞和青蛙陸續到來。不同的動物們都懷著同樣的期待到來,身體的堆疊也就愈來愈高。

相同的行為模式,卻因為不同的動物而帶來不同的姿態和聲響,這已經饒富趣味,也使得畫面中的細節也愈來愈值得探索。尤其是在重複圖像中逐漸增加的動物數量、逐漸疊高的身體姿態,以及狀聲詞的適時出現,「噗!小豬跳到小熊背上」、「咚、咚!小兔子跳到小狗的腳上」,甚至一隻小鳥,站在電線桿上的無聲動作,都使得這個有機的「疊羅漢」主旋律溢滿了渴望的驅動能量,「想要」的情緒逐頁攀高。

這些重複疊沓,穿針引線的居中變化,使得可預期性的渴望節節攀高,到最後一隻動物——青蛙疊上去的時候,幾乎也要預期自己的心跳聲跟著青蛙「噗咚、噗咚!」有節奏地一大步跳了上去。

期待的心情讓人迫切想要知道結局,翻快書頁的同時,彷彿吃到蛋糕的心情也油然而生。然而,作家卻設計天外飛來一筆,讓原本的動物世界插進來一個小孩,而小孩的思路與行動完全不同於動物們,幾乎瞬間瓦解了所有累積的堆疊、探索與努力,作家以狀聲詞「啊——」來表現動物們的心情:驚訝、驚嚇、歎息和失望……。

幻滅之後,是情節的轉折與變化,可預期的心態被破解,卻反而刷新即將倦怠的重複閱讀感受,迎來的結局讓人破涕為笑。不僅僅讓孩子投射的目光自然地從動物轉到小孩身上,也從努力渴求、解決問題的基本需求層面,轉換到平等與分享的同理心上面。

洞察自己的執著

簡單的設計,卻讓人感受到極大的用心。蒙特梭利說過的「反覆練習是幼兒的智力體操」,從需求到情意,對小小孩而言,繪本看來訴求的正是情智的智力體操。透過重複的行為、加深的期待,一步步循著探索世界的仰望角度邁進,並理解一時的挫折不是終點,也沒有對錯,最後學著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或許是件更有趣的事。說起來,這樣的理解,似乎不僅僅適用於小小孩,反而是更熟悉世界更世故的大人,更需要透過這樣的重複細節,來洞察自己的執著與膠著,開啟新的轉念模式。

就像我們聆聽一首新的情歌,試著讓主旋律貫穿、重複覆蓋我們,也把自己帶入節節爬升的副歌情緒裡,一次一次品味,一次一次徜徉,直到我們舊有的情緒被淘洗乾淨、終於笑出來,得到療癒的最終模樣,才覺察到,原來那是自己最終的渴求。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