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pre_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160

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layoutv3/render.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home/merittimes/.composer:/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rivate:/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shtml:/home/merittimes/tmp:/tmp:/var/www/html:/bin:/usr/bin:/usr/local/bin:/usr/share:/opt)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parent/_page.php on line 322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69) | 人間福報

【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69)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91觀看次
復活節島位於南太平洋中,智利以西外海約三千多公里處,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以神祕的摩埃 (Moai)石像群聞名世界。為什麼會有這些巨大石像?至今仍是個謎。 圖/資料照片
禪絮沾泥內心染塵
臨渴掘井時不我待
薄地凡夫人間眾生
薪盡火滅所作完成
講經說法宣揚真理
避溺投火抱薪救火
韓盧逐塊未得要領
齋戒沐浴身心清淨




計畫與變化
文/星雲大師


現代的社會,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計畫。建設一件工程,先要提出計畫;成立一個公司,也要提出計畫。有計畫,凡事豫則立;沒有計畫,臨時起意,打爛仗,臨渴掘井,總不合時宜了。
然而,現代的社會,計畫雖多,但是人心思想,各有不同,就是有計畫,也不時的在變化。有時經過大家商量,意見一致,已經達成共識;可是一個方案,到了主管那裡,只要「一句話」,所有的方案不但變化,甚至都不成為計畫了。
過去的戰爭,好多的攻堅計畫、破敵計畫、反攻計畫,種種的作戰計畫,只要被不善於領導的將領一攪和,到最後所有的計畫都只成為一句空話。
國防計畫、經濟計畫、創業計畫、交通計畫、農業計畫、出版計畫,一個不善於領導的主管,他可以隨意推翻你的整個計畫。有計畫當然會有變化,但是也要有睿智的人,由他把計畫做通盤的檢討,前思後想,做好周全的計畫,千萬不能用太主觀的私心、思想來面對計畫,讓所有的計畫最後都變成了傷害的文化。
有時候,政府把幾十年前的計畫、方案、法令,一再的拿來實施;沒有變化,就等於沒有計畫。過去大陸,女人生育一胎化,多少的家庭,多少的生命,受到了創傷,這算什麼計畫?台灣實施「一個不算少,二個恰恰好」,但是第三個來了,又有什麼辦法去做計畫的配套呢?
家庭計畫、社會計畫之外,現在還有我們本身的生涯計畫,有哪些人能完成的?五年計畫,十年計畫,事與願違,一切計畫常常如同夢話。雖然計畫會變化,但是計畫必定是今後社會進步的動力。有計畫會減少人力,會節制資本,免得資源浪費。一個機關、公司、團體,進步衰退,一樣要看他的計畫好不好。有計畫總比沒有計畫好,有計畫即使是有了變化,可能也會比不變好。
佛說世間本來就是無常變化,但是無常變化可能會變壞,也有可能會變好。我們不能怕變化,只要是有好的變化,更進一步的變化,變化愈多,更能與時俱進,這不是很好嗎?


──摘自《迷悟之間》第六冊 p.249




【成語典故】


●禪絮沾泥
1.比喻禪寂之心受到塵世煩惱的沾染。
2.意指禪師內心如如不動,不再受到外境迷惑,猶如柳絮沾黏泥土,不隨春風放縱飄飛。


宋‧覺範慧洪禪師《石門文字禪》卷八:「人情何處不同巇,禪心且作絮沾泥。」


●臨渴掘井
1.等到口渴時,才挖井取水。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為時已晚。原作「渴而穿井」。
2.意指平時修行放逸,一旦面臨生死關頭,已經後悔莫及。


唐‧黃檗希運禪師《傳心法要‧宛陵錄》:「萬般事須是閑時辦得下,忙時得用,多少省力。休待臨渴掘井,做手腳不辦,遮場狼藉。」


●薄地凡夫
一般平凡的人,又作「博地凡夫」。


陳‧南嶽慧思禪師《大乘止觀法門》卷三:「博地凡夫,乃至聞教畜生等,有所修習得成者,尚由本識為體故成。」


●講經說法
講論宗教經典,宣揚教義。


吳‧支謙譯《菩薩本業經》:「講經說法,當願眾生,志道開達,聞法即悟。」


●避溺投火
避開了水溺,卻投進火裡。意指棄有著空,轉見病深。


唐‧永嘉玄覺禪師《永嘉集‧永嘉證道歌》:「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韓盧逐塊
1.「韓盧」為戰國時代善馳的獵犬,「盧」在佛典中常作「」字。人以土塊擲狗,狗只追逐土塊,並不知追逐人,土塊終不停擲。比喻凡夫眾生不知消除煩惱的根本,在於觀照自心,只是一味向外攀緣求取,終不得解脫。
2.比喻不得要領,徒費工夫。又作「如犬逐塊」、「狂狗逐塊」、「狂狗趁塊」。


唐‧王敬初因供養主問:「昨日米和尚有甚麼言句,便不相見?」公曰:「師子人,韓逐塊。」
(《五燈會元》卷九)


●齋戒沐浴
祭祀前,吃齋持戒,沐浴更衣,以示虔誠恭敬。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